公车改革沪上破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17:10 新世纪周刊 | ||||||||
撰文/肖华东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也是经济最为发达的国际大都市,其改革的每一步几乎都会引起各方的关注,公车改革也不例外 ,而在改革中可能引起的一些问题,也成为上海市民乃至全国关注的焦点。
据统计,到2003年底,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用车,上海拥有近50万辆公车,这不仅成为了上海 交通阻塞的原因之一,而且也为上海地方财政带来了负担,上海的车改也就由此拉开。 党政机关暂停购车 2004年8月17日,上海市市长韩正在向上海市第12届人大常委会扩大会议汇报2004上半年政府工作时表 示,上海党政机关将在未来一年内停止购买新的公车。今后上海的公车也将进行牌照额度拍卖,并与已经执行了10多年的私 车牌照额度拍卖一起,作为上海控制交通流量的措施。 韩正的讲话立刻引来各方好评。华东师范大学法律系主任、著名的行政法学专家关保英教授告诉记者,虽然上海具备 了相当发达的立体交通,但拥堵仍很严重。一方面是道路扩展慢,另一方面是机动车数量有增无减。现在市政府承诺一年内不 购买公车,表明对解决拥堵问题已下了大决心。 “这不仅为普通老百姓起到了表率作用,而且也体现了政府机关在主动消减自身的特权,公车与私车一起参与牌照的 竞拍更是具有这方面的积极意义。”关教授说。 具体方案仍在酝酿 在上海市人大工作的周梅燕女士透露:“市政机关的确没有再购买公车。不过,具体改革方案还没有出台,应该还在 酝酿中。”周梅燕同时表示,公车改革涉及的问题比较多,老百姓也非常的关注,所以,领导对此十分慎重。 “我想,停止购买公车一年,一方面是为了缓解上海的交通状况,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看看其他省市的改 革举措,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推出改革方案,以避免大的波动。”对此,记者也从上海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有关人士那里 证实了周梅燕女士的猜想。 闵行区经历平静改革 其实,在早些时候,上海就在某些区县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公车转私”的改革试验。其中,闵行区的改革虽然引人 注目,但却比较平静。 据统计,闵行区原有2500辆公车,一年费用约1.75亿元,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根据中纪委及上海市人民政 府于1999年下发《关于上海市机关、事业单位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补充规定》,所有处级干部不能配车。整个闵行区涉及 整改的车辆有2000余辆。2004年5月,闵行区在改革大方案中明确宣布:取消领导公务用车,取消专职司机。 该区首先在莘庄工业区和莘庄镇两个地方进行了小规模试点。几个月后,发现每辆车每年的使用经费需要7万元,现 在计算下来仅需3万元。也就是说,每辆车每年节约了4万元。随后,闵行区开始全区性改革。 具体内容是,把车辆数据作统计;然后交给权威评估公司做价格评估;再由领导抽签决定车子的型号和价格;最后由 抽到车子的领导决定如何处理公车。对于自掏腰包买车的人,如果钱不够,可以向区政府申请车贴,政府的原则是最多可以申 请一次性三辆车补贴的费用约10万元。政府一次性给钱后,这些人将不再有每个月的车贴。而另一种办法就是以个人各义直 接向银行贷款,每个月将可以拿到相应的车贴。 闵行改革不具普遍性 对于闵行区的改革,周梅燕认为,闵行区的成功改革不具有普遍意义。她分析说,闵行区公车改私之所以没有引起大 的争议和波动,主要原因在于闵行区经济发展好,财政和普通老百姓的收入都不错。对于给较高的补贴,老百姓不会产生过多 的非议,但如果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则需要进一步论证。 上海社会科学院民主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杰研究员也表示,公车改私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社会效果还需要 探讨。在改革过程中,政府必须考虑到老百姓的感受,如果直接采取给高额补贴的方式,老百姓可能会认为这是在变相提高待 遇,甚至会有人们所普遍担忧的新的腐败产生。那就是,既拿高额补贴又享受公车待遇。“所以,上海市有关部门不会轻易推 出一项适用于全市的车改方案,要推出也可能不同于当下所流行的‘公车改私’模式。” 云南曾出现严重反弹 当然,人们在为上海市政府叫好的同时,也对会不会出现像云南一样的反弹表示了担忧。2004年6月17日,《 中国青年报》对云南省“无车年”后强烈反弹,5个月购豪华车花掉1.26亿元的事件做了长篇报道。 2003年1月8日,中共云南省纪委发出1号通知,要求当年内全省各级党政机关、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和国有亏 损企业不准购买新车。通知下发,执行状况非常好。但进入2004年,压抑了365天的欲望终于不可遏制地爆发出来。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4年5月30日,全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共购买超标公务车255辆,涉及金额1.2 6亿元。其中地(州)市226辆、省直厅局29辆。其中167辆是大排量豪华越野车,最贵的88万元一辆。这让公众义 愤填膺,也震动了云南纪检部门,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 上海改革要让百姓放心 “我想,上海不大可能反弹。”刘杰说,“据我所知,上海市政机关对公车管理还是比较到位的。所以,即使停止购 车一年的期限到了,还是会按照正常的需要有计划地购买新车。” 刘杰还进一步分析指出,公车的超标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购买数量上超标,二是豪华程度超标,对于前者上海现在 基本上采取的是“一辆换一辆,以旧换新”的政策,所以数量上不会有大的增加。而对于后者,上海的汽车行业是支柱产业, 市政府会用实际行动支持汽车产业的发展,那就是政府采购。所以,上海市政机关的车大都是“帕萨特”和“别克”,不会出 现大量超标的现象。” 周梅燕也赞同刘杰的看法。她说,以她所在的上海市人大某部门为例,好几年了,一直都是35辆车,没有增加一辆 ,也没有减少一辆,因为只能“以旧换新”,数量上给予严格地控制。不过,她同时也认为,老百姓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 “因为现在老百姓对于政府信息的知情程度还不够,要建立起透明的法治政府。如果老百姓了解政府对公车的使用和管理制度 以后,担忧就会减少许多。” 突破口在何方 纵观全国的车改实验方案,模式上大同小异,无非就是“公车改私”,但是,这样一种改革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 的。那么,要对公车进行彻底地改革,其突破口到底在哪里? “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恐怕是公车改革的关键所在。”周梅燕认为,养活公车的钱无疑应该属于公共财政的一部分,对 于这笔钱的开支可以直接交给人大进行讨论,纳入到政府预算当中,这些钱用了多少,怎么用的,每年都应该向人大汇报说明 ,接受人民的监督,真正做到透明、公正。 在关保英教授看来,政府购买公车实际上有法可依,比如《政府采购法》等等,如果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来办,公车 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但是,我们现在缺乏的就是对法律的严格执行,“所以,要改革就是要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以及程序来 办事,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法治。” “我们现在公车配置是不是一定要按照行政级别来定?”刘杰认为,所谓“公车”就理应成为公家人办公家事的一种 工具,而不是一种待遇和补贴。所以,对于公车的使用应该是针对事而不是针对人,如果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按级别定车,应该 算是一个突破口。 部分国家的公车管理 德国 德国政府都为一定级别官员配备公务用车,配备标准依级别而定,副部长以下的司局长级的官员,保证 公务用车,但不配备专车。专车内专门设有用车登记卡,登记内容有出车时间、事由、公里数等,并且 要定期上报。而各部门为节省开支,都尽量减少公车数量,公车中还有相当数量是租赁来的,甚至联 邦政府接待来访外国元首用的奔驰600也是临时从汽车公司租赁的。 芬兰 国家政府(总统除外)中只有总理、外交部长、内务部长、国防部长四人享受配备固定司机的待遇,并 且 这些专车只限执行公务时使用,如果使用专车上下班就必须照章纳税。芬兰政府办公厅负责安排内阁 成员的公务用车,没有专车的部长们执行公务时由秘书向办公厅申请用车。 印度 只有内阁部长和副部长、文官中的秘书(相当于中国的常务副部长)、辅秘(相当于中国的部长助理)和 少数联秘(相当于中国的正局长)等以上级别的官员可以配备政府专车。其他联秘要办理公务,可临时 要车。以下的官员一律不配车,确因公务用车,经批准和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临时 要车,办完事立即送还。 南非 国家公务员可根据自己的级别和工作需要,申请配备不同档次的轿车,并由个人承担一定的费用。副处 长级以下公务员只能配排气量1.6升以下的国产车;正处长至副局长级别的官员可配备排气量2升以 下的国产车或进口奔驰牌、宝马牌等名牌轿车。正局长以上的官员,不论什么级别,在购车时需自己支 付1/3左右的购车款。配车的日常费用如汽油等采取公事公出,私事私出的办法。 此外,一些国家对因公务而无法安排公车的人员给予适当的补贴。并鼓励使用“国产车”。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