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周刊专题 > 正文

畅销书第一推手:金丽红与黎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4日14:27 新周刊

  “发行量3万在我这儿不叫畅销书。”“金黎组合”就是“图书票房”的保证,敢于冒险,接受新锐,他们自信“我是行业内最棒的”,他们的经营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认可为图书市场规律性的东西。

  文/胡赳赳 图/王旭华

  100万能做什么?对于做书的人来说,100万若是能在北京甜水园图书批发市场上摆个摊位,那就已经很令人称羡了。长江文艺出版社给了金丽红和黎波100 万的启动资金,并任命金丽红为副总编、黎波为副社长,二人分管并组建长江文艺出版社的北京图书中心。

  两年过去了,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成为业界公认的畅销书制造基地,但这个团队只有 13 名员工。

  “发行量3万在我这儿不叫畅销书”。黎波把手一摆说道,在他能安静坐下来之前,他在办公室的电脑上继续做他的方案,“我还要敲几个字”。但实际上远不止如此,他穿梭在自己的办公室和大厅之间,吩咐这吩咐那,不断地发传真、接电话。

  大厅的墙壁上挂着他们的封面海报,从周国平的《岁月与性情》到姚明的《我的世界我的梦》,都是畅销一时的作品。大厅是编辑和发行等人员办公的地方,黎波和金丽红在一间屋子办公,另一间屋子是会议室,还有一间屋子里坐着《狼图腾》的责编安波舜,他曾任春风文艺出版社总编辑,以策划“布老虎丛书”而闻名出版界,现加盟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

  在这里,暂时只有这3个人可以独立策划操作选题,有发稿权。就黎波的话说是“出版社90%以上的编辑到我这里来都是不合格的”,他把编辑分为主任编辑(可以独立组稿和策划选题并承担发稿流程)和专职编辑(有文字感觉和市场意识的改稿编辑),但是,黎说:“主任编辑的职位一直是空缺的”。

  这让人联想到金丽红前段时间放言说“中国能做书的人不超过20个”,此话一出即招来非议,并且屡屡有业界的朋友开玩笑似地问她“我算不算这20个人中的呀?”,让金丽红也颇不好意思。金丽红解释说:“如果把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都算上,能一条龙做下来的人也就20个”。

  “金牌搭档”:做行业内最棒的

  作家出版社的一位社长这样评价金丽红说:“她是出版界的袁隆平,亩产量最高。”

  在来长江文艺社之前,业界还有说她是“金半仙”的。为什么?因为一本书她一看就知道发行量是多大,这个发行量是指有效发行量或市场容量,凭着多年的经验,她知道一本书有多少人会买。

  长江文艺社出的一本书《温情马俊仁》,金丽红说只能发2万册,果然,最后书卖了2万册。金丽红并不是空口白说,她有她的市场分析,关注体育的人有多少、关注马俊仁的人有多少、跟长跑有关的主题会不会枯燥、这个热点是否过去等都在她的综合考量范围之内。

  长江文艺社北京图书中心的编辑赵萌说:“我到这里来工作,就是奔着金丽红来的。”有一个编辑的想法能代表大家的心声,他说:“我最大的愿望是有一天能看到我做的书被大家谈论和捧读。”

  黎波说做书要有一点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在2004年12月31日晚上9:30,金丽红和黎波给大家发了一条短信:“诸位同事,2004年我们是行业内最棒的,2005年应该变为:我是行业内最棒的,努力吧,同事们,新年快乐。”

  “你一点都感觉不到金丽红的严厉,她很和蔼可亲。”外界可能觉得金丽红是女强人,但作为同事的赵萌却不这么认为。

  现年57岁的金丽红穿着平底鞋上班,走路和说话都很快,思路敏捷,只有打麻将能让她把一切事务暂时抛开。

  “我酷爱打麻将。我们出去玩的时候,景色好的地方,不过是支个麻将桌打麻将。”金丽红笑言,骨子里有种冒险精神,有种赌性,感觉越冒险越刺激,做书也是这种刺激。

  早年金丽红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记者,1988年调入华艺出版社,1990年代出过王朔、王蒙、姜文等一系列名人书和中国著名作家新作大系等名家书,1997年任华艺出版社副社长,又推出了吴小莉、白岩松、崔永元等人的书,将华艺出版社的品牌运作得风生水起。

  圈里人都知道,同样一类书,如果别人发1万册,金丽红可以做到发3万册。曾有一个出版社拿到了《实话实说背后的实话》做了20万册。而同样是崔永元的书,金丽红将《不过如此》卖了104万册。

  55岁时退休离开华艺出版社,许多人认为金丽红是从体制内跳槽到体制外了,是金丽红的一个关键转变,但金本人并不这么认为:“继续在华艺社做也还有空间,出来是因为退休了。但还是在体制内,是在长江文艺社的体制内。”她在考虑与她共事17年的老部下黎波的“前途”,黎波是华艺社发行部主任,如果还呆在华艺社,论资排辈,当时轮不到四十岁的黎波。

  金丽红认定黎波是干社长的料。“但是如果他出来到长江文艺社,可以当副社长,这样就可以让他有个运作权限,这是很重要的。这边给你一个空间就是,就做畅销书。”

  黎波屡屡在交谈中提到金丽红:“‘老金’对我的影响很大,做一流的作者,做一流的作品,把眼睛盯在市场上。”黎波转述金丽红的话说:“认识三万字的人肯定不看认识三万字的人编的书,认识三万字的人只能给认识三千字的人编书。”

  漏掉的金牌:《中国式离婚》

  黎波说做书是有规律可循的,尤其是做畅销书。“以前对畅销书有些误解,一是认为畅销书肯定就档次不够;二是认为畅销书的生命周期短,最多不过3个月;三是认为畅销书不能够操作。”

  黎波做书的“三字经”是:“理念、程序、执行力。”他相信金丽红的市场判断和意识,在程序上,黎波说图书是社会化分工最早的行业,在书还写在竹卷上时,就诞生了专门砍竹子的,专门写的、专门刻的、专门穿线的等等,“这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要盯。”

  黎波有意识地实践着他的“流程再造”。执行力是黎波的长项,他大学时学的是警卫专业,养成了良好的执行能力,“基本上能想到的就能做到。”上级的吩咐他从来不讨价还价。

  “我特别感谢一个领导,他调走之前说的话现在还记得:只要把事做成了,花钱多少无所谓。”

  “无条件地去做事”正是黎波的“强调”。黎波大学毕业时公安局分配不下去,他只有转出,学过法律,后来当过秘书、司机、出纳,又干过编辑、发行、出版。对出版行业的整个政策、出版成本核算“门儿清”,做得非常专业,以至于干过很多年的老师傅算帐都算得没他快。

  黎波开始他的牛人生涯是拿新华书店开刀的,他异想天开地要求新华书店先付钱再提书,结果受到新华书店的耻笑:“哪里来的傻X,新华书店的规矩你懂不懂?”

  5.0折,先给钱,当时只有天津、北京、南京3家新华书店认可这种方式,黎波迫使其它新华书店“就范”的办法是:采取向新华书店周边的民营书店供货的方式,挤压新华书店,以至于后来新华书店不找黎波进货,也要找民营书店进货;以至于有人感叹说:“黎波啊,不能太牛啊,好书也要给我们啊。”

  原因只有一个,从黎波手上出来的书都好销。黎波的上游还有一个金丽红,金丽红做的书,哪能没有市场?《狼图腾》大卖了50万册,《告诉孩子,你真棒》狂销60万册,姚明《我的世界我的梦》20万册,朱军《时刻准备着》20万册,“金黎组合”出手的书最高销量逾百万,最低销量也是5万册以上。难怪发行商会开玩笑说:“黎波,你一直往我们嘴里喂肉,就像条件反射一样,我们也不会思考了,反正你的书来了我们就要,你千万别往我们嘴里扔石头啊。”

  《中国式离婚》一书也曾摆在黎波面前。王海 的上一本书《不嫁则已》就是金黎组合做的,发了8万册,但这次,王海 的《中国式离婚》想首印到10万册,并且催促能不能早点做出来,跟电视剧一起走。但就在黎波看稿的过程中,等不及的王海 将书稿转投其它出版社门下。当全中国都在谈论《中国式离婚》时,黎波有点后悔莫及了。黎波和金丽红左一想,要是这本畅销书也不曾错过,就给2004划了个最完美的句号了;右一想,解嘲地想,有一本畅销书流出去,也对业界是个交待,要不然,业界岂不是恨死了,金牌总不能全都被包揽吧。

  令人神往的“金黎组合”道行的确很深,如果你跟他们接触,你会喜欢上他们,并跟他们成为朋友。

  相关专题:新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