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视《新闻会客厅》专题 > 正文

CCTV《新闻会客厅》:关注春节反扒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12:24 CCTV《新闻会客厅》
CCTV《新闻会客厅》:关注春节反扒

付作新在演播室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CCTV《新闻会客厅》:关注春节反扒

一扒手被捕.


 《新闻会客厅》本期节目将关注春节期间的反扒情况,以下为节目内容。

  沈 冰:观众朋友您好,这里是《新闻会客厅》。今天会客厅的客人是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反扒大队的副大队长付作新。付作新在过去20年当中一直在跟贼打交道,抓过两千多个贼。

  临近春节,北京的各大火车站开始迎来了客运高峰。在北京西客站,记者看到扛着大包小包的外地打工者,开始踏上了返乡的归程,但对他们来说,返乡的路似乎并不轻松。除了车票难买、人流拥挤,以及讨薪的烦恼,他们还有着另一种担心。

  旅客1:快过春节了,小偷也挺多的,所以也挺担心的,所以我在这里动都没敢动。

  旅客2:现在火车上特别乱,每年小偷多,我们心里都嘀咕点。

  记者:你在外面挣的钱准备用什么方式拿回家里?

  旅客1:以前办的卡邮回去了。没有带在身上?不在身上。

  记者:为什么?

  旅客1:怕不安全。

  记者:一般哪个时间段是小偷作案比较猖獗的时间?

  车站民警:一般的都是过年过节,一般是春运,旅客民工返乡了,都有点钱了。

  看来旅客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记者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

  记者:有没有被小偷偷过?

  市民:有过;有;有一年被偷过四五次。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十个人当中竟然有九个人都有被偷窃的经历,这样的数字让记者有点出乎意料。

  北京市公安局下属的反扒大队是北京市警界第一支专业的反扒大队,有着丰富的抓贼经验。付作新是他们的副大队长,从1980年开始算起,他干这一行已经有20多年了。

  每到岁末年初,也是付作新和他的反扒队员们最忙碌的时候。

  “贼们”喜欢在哪儿出没

  沈 冰:付队长,您被偷过吗?

  付作新:还真没有。

  沈 冰:是不是到年底或者年初的时候,您会特别忙?

  付作新:对,因为按照以往的规律,年底是在外打工或者是在外工作的,一年辛辛苦苦挣了不少钱,他们有的是带在身上返家,还有一些是出门购物,要买些东西过年,这样扒手活动比较猖獗的一段时间。一是老百姓身上有钱了,扒手偷的概率比较高。再一个,扒手也准备过年。

  沈 冰:扒手也得过年?他们一般出没在什么地方多一些?

  付作新:车站,商场,再一个还有医院。医院里看病的人比较多,扒手经常到那个地方偷窃。再一个就是自由市场,因为人们每天都得去买些东西,这样扒手也经常到这个地方,光顾这个地方去偷窃。

  沈 冰:那几个地方不分淡季、旺季,长年都会出没。

  付作新:对,只要有人,或者人比较多的地方,贼就是经常去。

  沈 冰:虽然被偷的经历可能很多人都有,但是贼到底长什么样,他们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先来看看。

  这是一个正在行窃的贼。

  这个贼得手后,正准备逃跑。

  这是两个合伙儿行窃的贼,按行话叫做“抢门儿”。

  这个贼正在伺机下手。

  这些贼就是付作新和他的同事天天都要打交道的对象。

  每天,付作新都要到北京市各个公交线路的汽车站和公交车上去抓贼。20多年下来,经他的手抓获的贼已经达到了2000多个。

  如今,已经是反扒大队副大队长的付作新,按说已经不用再跟车抓贼了。但是他告诉我们他已经停不下来了,一天不抓贼,心里就痒痒。

  “贼”长啥样

  沈 冰:是不是对于您来说,贼挺好认?

  付作新:应该是吧,从心理,从外貌,我们一般都应该能看见。

  沈 冰:他们有什么样的特征?

  付作新:他们的特征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是从几方面,一是他这个眼神,他的眼神跟普通乘客不一样,比如说在公共电汽车上,人家老百姓上车之后,主要是看外面的景,或者关心我到站没到站,而且这个贼上车之后,他关心我周围谁的兜里有钱,谁的兜里有可偷的东西,所以说第一是他的眼神。他的第二个特征就是说什么?他站的位置,他站的位置一般的情况下,按我们来说就是门口那一块,上车、下车都得从那儿路过。再一个,比较拥挤,就是人跟人上下车,挤一下,人家不在意,这样贼在这儿下手,下手之后跑得快,车门一开我就跑了,谁也抓不着我。再就是车底下,一般在他等车的时候,普通的乘客关心车来没来,而且贼在等车的时候,他不是关心车,他关心的是等车的人群里边有没有他准备偷的下手的财务,他也是看人,看人家的兜,看人家的书包。

  沈 冰:他们也是很注意观察的。

  付作新:对,电影里边说贼“溜一眼”,在我们这儿也是,往往这个贼可能是被我们看到,往往就是那一眼,他去偷看人家的衣兜,或者偷看东西的时候,让我们发现的。

  “贼”的“月收入”

  沈 冰:你跟那么多贼打交道,他们通常能偷多少钱?

  付作新:这个就不好说了,他是无休止的,他偷得越多越好。

  沈 冰:有没有抓住过的贼给你印象很深刻,偷得特别多,或特别少,让你们觉得做贼都没本事?

  付作新:我抓这么多贼,最多的一个偷了三千多块钱。就一次,偷了三千多块钱,再有一次我抓的最少的是什么?就是卫生纸,他把那书包拉锁拉开之后,他一拿,卫生纸他往外一拽,卫生纸就撕了这么一小角,这小角就是长,不到两公分,宽也就一公分那么一个小角,他不知道,当然他不知道这个偷出来的是这个,他偷出来之后,一转身凭经验,我就判断,应该是偷着东西了,我一抓他的手,但是他手一张,我什么都没看见,但是一张纸落地下了,马上我反映过来,偷的是这个东西,我把这个东西捡起来,把他给抓住,上车告诉事主,这事主打开一看就是他的,因为卫生纸是粉色的,那个角就是卫生纸那一卷纸上的角。

  沈 冰:下手只偷到卫生纸,肯定没法靠这个维生,有没有以偷窃维生的?

  付作新:扒窃有的是为了生活,有是为了糊口,但是随着偷窃次数越多,他感觉这个来钱快,比较安全,因为这个比抢劫、抢夺都安全一点,抓住之后处理得相对不是特别重,所以说他就不停去偷。

  沈 冰:他们“月收入”能有多少?

  付作新:我们跟贼聊过天,抓住之后他什么都跟你说,但是你要拿起笔来记,他就不承认了。他会说每天都偷个一两千,这么说的意思是什么?就是这几个人如果承认偷得太少,在周围几个“哥儿们”里没有脸面似的,偷得少就不带你玩,就这个意思。钱这是一方面,再一个偷手机,好一点的手机一个就三四千块钱,次一点的也三五百块钱。

  沈 冰:以作贼为生计的人在你接触的贼里面占多大比重?

  付作新:惯偷的话,我觉得应该占有三分之一吧。

  沈 冰:剩下三分之二是什么样类型的贼呢?

  付作新:这三分之二就是有工作的,也就是上下班顺路时偷。

  沈 冰:兼职。

  付作新:兼职。比如天天上班,早点出来,能偷着什么偷着什么,偷不着也无所谓。还有一种属于没工作也不想偷多少,偷着钱今天够花了就行了。所以说贼都不一样。

  沈 冰:我们有时会接触到一些小孩子,他们好像也有“顺手牵羊”的行为。

  付作新:这个属于未成年人,在法律上他们就钻了空子,包括他的亲人,就算教唆犯似的,他们自己不偷,却教这些孩子去偷,比如我让你每天把偷来的钱给我,偷多少每天还给定额,所以小孩在我们抓获的人里也占一定的比例。

  抓哪种“贼”最“棘手”

  沈 冰:从您的角度来讲,最难抓的是什么样的贼?

  付作新:最难抓的就是跟我们打交道比较多的。比如这个贼这次被抓了,拘留之后放出来,但他又接着偷。就等于无数次偷,又被无数次抓,跟我们有点半熟脸似的了。

  沈 冰:你们也认得他们,他们也认得你们。

  付作新:有的时候我们出去还没看见他呢,他们就看见我们就跑了,所以说这帮人比较难抓。

  沈 冰:他们很有经验了,知道怎么样“反”反扒大队。

  付作新:对,就算反侦查,这方面技巧都比较高。

  沈 冰:20多年跟贼打交道,有特别惊心动魄的经历吗?

  付作新:有一次一辆公交车上十多个贼,前门、中门、后门都有。这趟线相对比较偏,属于四环外边,他们在这条线上算是长期扒窃,因为没有被抓过,可能胆子也比较大。我们过去之后,从早晨五点多钟一直到九点多,跟了三个多小时,最后九点多从大山子奔顺义的时候,我们几个人在车上对这几个贼进行控制。其中一个从一个乘客兜里偷出一把钱,被我们抓着之后,十多个贼中有几个身上带了几把刀,当时都掏出来了。等车上停下之后,这帮人有的从窗户跑了,有的把门拽开往下冲,最后我们抓了九个人,那次确确实实缴获了八把匕首,加大刀,九个里面八个人都带着匕首,

  沈 冰:在抓贼的时候,看到他掏人钱包,你们再去抓他吗?

  付作新:我们抓获的原则就是偷出东西,这叫证据,有证据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去抓他,没有偷出来,我们是不能抓的。

  沈 冰:所以必须得等他下手那一刻。

  付作新:抓贼抓赃,偷出东西,我们才能抓。人家没偷出来,你凭什么抓我。所以说必须得等他偷出来的时候我们才能人赃俱获。

  沈 冰:这个时机是不是挺难把握的?

  付作新:应该这么说,因为什么?他在偷的过程之中有很多因素,比如里边的东西他是不是想偷。第二,周围有没有人看见他,他在认为安全的情况下才去偷。这个往往就一瞬间,有时我们感觉他偷东西偷了挺长时间,偷了有10分钟、20分钟,或者有五六站,但是偷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往往的一瞬间。非常短。

  一些电影中都展示了很多天花乱坠的盗窃招数,但影片归影片,生活中的小偷有这么厉害吗,他们是怎么下手的呢?

  市民1:那是我去别的地方坐车,上车的时候就有人从门上往下挤,他拿个衣服,占着门不上车,你往上上的时候,跟他一蹭的时候他把你的兜掏了。

  市民2:我可能是在买票的时候,他们可能盯上我的,他们有一帮人在这儿挡着车门,我上车,他们一推,我估计是配合好的,我一上车以后钱包发现没了。

  市民3:当时坐的337,也是出去办事,没太注意,兜里边下车以后发现钱没了。我都不知道是谁偷的,没感觉。

  市民4:我上班在玉泉营上班,坐300,我背了一个双肩背,里面可能装了两百多块钱现金,我都不知道怎么丢的,到单位以后,中午吃饭,一看钱没了,拉了一个小口子。

  无论是在电影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贼似乎都让人防不胜防,那么对于这些可恶的贼,我们难道只能束手无策吗?

  防偷的妙招

  沈 冰:有些时候可能怎么被偷的都不知道,这种情形是不是挺多?

  付作新:对,一般多数的事主都不知道。要是能知觉的话,一是这贼可能“手笨”,二是事主挺精的,防范意识比较强。

  沈 冰:电影《天下无贼》里,两帮贼各有招数,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形吗?

  付作新:应该是都运用,都有。电影一般不可能演得特别清楚,要演得特别清楚就会起反面作用,所以说这个电影里边有一些夸张,但是他这手法我想在现实中都有。比如用刀片,刚才还有一个乘客,他说在他旁边挤来挤去,搭着一个褂子,还有一些就是说拿着另外一些掩护的东西,比如说报纸、衣服、书包,都是做掩护。

  沈 冰:还有像李冰冰演的那个角色,在车厢里面制造混乱,浑水摸鱼。

  付作新:因为一般是团伙,三四个人,或者四五个人,他为了想偷这个人的东西,他必须得把这人的注意力给吸引走,如果说要偷这人的包,他需要别人配合一下,制造混乱,制造机会下手。

  沈 冰:那你得教点反扒的招数,怎么注意别让扒手盯上?

  付作新:我想从这几点说吧,一是在等车的时候,尽量别拿出钱来。第二个上车的时候别挤。

  沈 冰:有人说,不挤我上不了车。

  付作新:挤的时候,保护好自己的财务,因为你上车这一刹那,往往是人最松懈的这么一点时间,这贼就是利用这个时间去扒窃。再一个就是上车之后,上车之后尽量往里去,别在门口。因为第一,贼愿意站在这儿,第二他偷完之后好跑,所以说门口也是最危险的地方。

  沈 冰:今天您亲自到电视上现身说法,担不担心让贼都记住您的样子?

  付作新:这个我觉得没有必要吧,因为既然干了这个,因为在我们抓过的贼中也有好多,抓的不仅是一次,有的抓两次,抓三次,但是也有包括我们抓完之后互相叫名叫姓,他都知道,下次见了面他能叫出你的姓来。

  沈 冰:认出来也好,有点威慑力。

  付作新:对,最起码如果说我要在这车上,他要看见我跑了之后,这车上有人不会丢东西了。

  沈 冰:当然我们也希望您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也能轻松点,希望贼别那么多了,安分守己点,您也可以好好过个年。

  付作新:但愿如此吧,天下无贼。

  相关专题:央视《新闻会客厅》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