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代人物周报专题 > 正文

专访作为步长集团董事长赵步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8日10:54 时代人物周报

  -本报记者张春霞

  赵步长身体健朗,一口陕西味极浓的普通话铿锵有力,吐词清楚,思维逻辑有条不紊,把年代、数字以及人名记得分 毫不差。

  “我们这一代是苦命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打土豪分田地、抗美援朝、工业合
作化、上山下乡等,从贫穷到富足 ,什么都经历过。”作为步长集团董事长,回忆起往事,67岁的赵步长的话语里有一种历史感。

  “记得我上大学时,吃饭要粮票,肚子根本吃不饱,到了中午11点教室就不能讲课了,大家的肚子都饿得咕嘟咕嘟 响,200多人的大教室,响声连成一片,根本听不清台上讲什么。而且,那时政治运动频繁,搞得不好头上可能就会被扣一 顶什么帽子。后来去新疆支边,纪律也非常严明,规定10年才允许与亲人见一面,而且那么冷的天,自己还得上山打柴烧。 经过了那段时间的锻炼,现在,我不知道什么叫苦、什么叫累、什么叫不愉快。”

  也许,正是因为那一代人经历了许多磨难,才使他们有更多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涌现出了一大批成绩斐然的企业 家,成就了不少事业,创造出了属于那个时代的辉煌成就。

  同一时代两种命运

  提起自己的同代人,赵步长首先想到的是与自己同岁,在相同时间创业,并且制造了“三株神话”的吴炳新。

  吴炳新1938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荣城市,1994年8月,他的济南大陆拓销公司和吴思伟的南京克立公司合并 ,成立三株公司。三株公司的创立,标志着吴炳新事业的飞跃。同年,吴炳新推出号称集三种有益菌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 肠道链环菌于一体的生物保健型药物三株口服液。

  正是这个三株口服液,使吴炳新的名字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变得家喻户晓,更为他带来滚滚财源。为了向市场推广三株 口服液,吴炳新在短短时间内营建起了一个仅次于中国邮政网络的三株营销网络,在中国所有大城市、省会城市和绝大多数地 级市注册了600多个子公司,在县、乡镇建立了2000多个办事处,吸纳了多达15万名的营销人员。为了保证产品不断 档,他还曾在7个月内以“超深圳”的速度盖起了一座占地面积达138亩的制药厂,前来参观的美国、日本客人都惊得目瞪 口呆。吴炳新就以这种即使在世界商业史上也可以称得上疯狂的方式,进行市场扩张,很快在全国掀起了一个三株口服液“买 疯”和“卖疯”的浪潮。

  但是,辉煌的背后,也埋下了不幸的种子,1998年,一桩“人命官司”使吴炳新创造的“三株神话”就此打住, 并且从此一蹶不振。此前,吴炳新曾对另一位前来取经的后生晚辈史玉柱说过:“不该挣的钱别去挣,天底下黄金铺地,不可 能通吃。这个世界诱惑太多了,但能克制欲望的人却不多。”只是,吴炳新自己未能抵挡住诱惑。

  “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出在产品质量和管理的盲目扩张上。因此他没有把企业做大做强,相反却是做大做垮了。”说起 吴炳新的遭遇,赵步长满是惋惜的神情。

  对于另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命运却完全不同的人物——原云南红塔集团掌门人时健,赵步长感触颇多:“时健这人 很能干,在当时,他一年的销售额是300多个亿,这个数字,就是在今天,很多企业也是很难想象的。但是,他终究还是没 有逃过59岁现象的宿命。不过这不能全怪他,制度在这里面起了太多的作用,领导国有企业的其实很难。”赵步长的话里, 显然有很多隐讳的东西。

  事实上,对于有些人来说,成功时是英雄,失败了,在很多人看来,他的形象依然高大。与赵步长同一时代的很多企 业家,他们在后来都不同程度地遇到各种问题,有的人从此止步不前,有的人从此销声匿迹,有的人甚至无意中把自己送进了 深渊。

  不过,赵步长却幸运地“存活”了下来,而且活得有滋有味。2004年12月24日,他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了 一个让他颇为得意和自豪的奖项——“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二种原因三点坚持

  “步长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第一是因为我们做了自己熟悉的行业,第二是因为我们稳步向前,不打无把握之仗。现在 有很多企业,贷那么多款,又没有那么快的周转能力,银行一催还钱就只能垮台。”赵步长为步长集团的今天做了解释。

  在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秘书长方建文看来,步长集团之所以有今天,可以总结为三点:一是步长集团始终坚持社会 主义的大方向,这表现在管理、人事,包括产品的信用度等方面。二是坚持党的领导,虽是民营企业,但赵步长所有的经营思 想都坚持政府和党的直接领导,要求接受党的监督。这是他们企业保持新鲜血液,新鲜生命的原因。三是在步长10年的发展 过程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文化,用社会主义文化影响员工。如教育员工热爱祖国,忠于党,坚持做思想工作,在企业里建 立了党组织和党小组。

  “正是因为其坚持了这三点,非常注重社会效益,才带来了经济效益。也正是因为他坚持了这三点,才避免了家族企 业的很多弊端。否则,步长也会裹足不前,也会出现分裂。他坚持了这三点,使他的企业上升了一个档次。”

  2002年,国务院稽察特派员刘吉也曾经对步长集团做过专门的调查和研究,在他眼中,步长的发展壮大得益于科 技。

  “一个企业要兴起,首先要以产品的科技含量为基础,占领科技制高点,是企业决胜的先决条件。而步长的资源配置 总是优先向两个方面倾斜,其每年的科研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10%。”

  与赵步长有过深入接触的中宣部副部长龚心瀚则认为,步长确立的“销产研”经营理念和模式,抓住了市场经济的牛 鼻子,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了自己的宝贵经验。步长在10年的时间中,以16亿的投入建立起了全 国制药企业最大的市场网络,再加上其强大的产品储备,使步长集团有了核心竞争力。

  无论哪项原因更接近于事情的本质,无可争议的是,赵步长和他的步长集团如今都一切顺利。他最近还要去蒙古人民 共和国,谈一个“蒙药”公司收购项目。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