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北京青年报:环保风暴是否就这样刮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1日16:37 北京青年报

  按照已经为百姓所熟悉的一般规律,随着三峡总公司所属的三个电站工程最终有了“说法”,轰动一时的“环保风暴”暂告平息。在按照环保总局的要求迅速作出整改,并交纳最高额度为20万元的行政罚款之后,在环保风暴中被叫停的30个项目可以全部复工。

  “环保风暴”初起时,国家环保总局表现得强势而高调,社会舆论则振奋不已,连呼环保春天的到来,并憧憬着以此为肇端的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而短暂的欢腾之后,30个
叫停项目的具体整改措施却披露得低调而含混,最高20万元的行政罚款,比起前期“三通一平”就完成十几亿元投资额的庞大工程,更是连九牛一毛尚且不及。而就是依靠这些语焉不详的整改和付出微不足道的罚款,30个项目便有望全部复工。这次环保风暴终于回归于“风暴”的本来词义,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

  这样的结果并不出人们的预料。对那些没有依法进行环境评价,却又已经实际开工的大型项目,环保部门尽可以依法掀起迅猛风暴,但面对已经实际发生的巨大投入和已经形成的各种利益纠葛,任何“找后账”式的处罚,都必将受制于各种因素而难有作为的空间。其实,即使是为这一波环保风暴作出最振奋欢呼的媒体,也并未对“风暴”在30个具体项目上的实际作用,抱太乐观的希望。众多媒体一致投入的初衷,更多的是希望借助社会舆论以反映普遍的民意,对政府行政部门的“风暴”给予持续而有力的支持,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这一轮环保风暴并不理想的收场,不必抱太悲观的态度。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不但需要观念的更新,更牵扯到巨大的利益调整和博弈。既然在“绿色GDP”的概念中,环境因素被视为资产投入或潜在收益而纳入综合评估的体系,则在未来所有建设项目中,环境变化对不同群体的影响,都将作为重要因素而加入到利益调整和博弈的过程之中。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自己为一个“可持续论者”。作为本次风暴中最受瞩目的人物,潘的这一表态与其被视为夫子自道,不如被视作对国家环保总局的职能定位。国家环保总局发起的这一轮“风暴”,虽然注定难以改变已经事实形成的利益格局,但它毕竟已经以此风暴而高调宣布了自己的存在,相信其未来也必会秉持“可持续论”,以环保公共利益代言人的身份,在重大发展决策中,扮演更积极和重要的角色。

  同样重要的是,由国家行政机关发起的环保风暴,不但得到了各种民间环保组织的支持和声援,而且事实上形成了一次对民间环保力量的动员和凝聚。在环境保护这一事关每个公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物上,行政机关自然责无旁贷,但公民及组织出于自身或公共利益角度的广泛参与,是实现民主决策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首要前提条件。民间环保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虽然未能直接影响这一波环保风暴的最终结果,但其在风暴过程中所反复宣传的环保理念和表达出的公共利益诉求,却一定会对今后的环保事业发展,起到重要的启蒙和动员作用。  作者:张天蔚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