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北京晨报聚焦栏目专题 > 正文

走近我国赴海啸灾区潜水员:曾捞出空难黑匣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5日03:03 北京晨报

  新闻背景

  栖息了无数海底鱼类和生物的珊瑚礁不仅是旅游胜景,也是当地渔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和粮食来源。印度洋海啸过后,泰国南部海域海底珊瑚礁遭到毁坏,给当地居民生活造成极大影响,清理珊瑚礁和打捞海底垃圾则成为灾后重建的重要一步。今天上午,“中国青年志愿者赴泰国救援服务队”一行18人将启程飞赴泰国普吉府和攀牙府海啸灾区,开展为期10天
的志愿工作。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清理近海水下10至20米左右的珊瑚礁,打捞、清理覆盖在珊瑚礁上的家具、电器、沙子等杂物。

  记者了解到,这支志愿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根据灾区的实际需要和泰方的要求,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的方式组队的,入选的10名潜水员都是从事救助打捞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之中,有的是参加过包头空难打捞救援工作的“功臣”,有的参加过黄河小浪底沉船事故遗体打捞……在志愿者出发之前,本报记者探访了他们的故事。

  邢思浩——曾亲手打捞出包头空难黑匣子:有时打捞要靠缘分

  烟台打捞局的潜水员邢思浩有着14年水下作业经验,曾参加过“5·7”空难、包头空难等许多重大潜水打捞任务,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最值得骄傲的就是他曾亲手打捞出包头失事飞机的黑匣子。

  “有时在一片浑浊的水域里打捞要靠运气和缘分,”他说,他参加的打捞行动中,有几次这样的情况,“别人下去好多次都找不到,我一下去就摸着了,这不是说我水平比别人高,而是这事有时要靠缘分的。”

  谈起这次去泰国海域开展打捞工作,他显得信心十足,他说:“这是我第一次出国参与救援打捞任务,虽然目前还不太了解那边的水况,但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他告诉记者,他们十名潜水员在北京接受了救援服务理念、泰国风俗习惯等各种各样的培训,“比如我们学了几句简单的泰语,除了你好,谢谢之外,最多的是潜水专业用语,这是因为我们在泰国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必须求助当地人的配合。”

  顾国强——志愿者中最年轻的潜水员:潜水员经常莫名其妙遍体鳞伤

  十名潜水员中,年纪最小的顾国强只有25岁,年纪虽小,但他每年都要参加多次打捞救援行动,“几年前,我参加过烟台大舜号海难的救援,那次我印象最深,巨轮横倒在十几米的海底,要把巨轮打捞上来,必须要靠几十根十几厘米粗的钢丝把它拉上来,我们潜水员的工作就是要把钢丝一根一根地穿过巨轮,固定好。”

  他告诉记者,潜水员在海底经常跟“铁家伙”打交道,“你经常会发现自己身上青一块紫一块,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弄的,上岸才看到,在水下注意力集中根本就不知道疼。”

  记者看到,他挥起的左手无名指上戴着一枚白金戒指。“今年正月初六我刚刚举行了婚礼,到今天整整十天。”帅气的顾国强说自己从事潜水员工作以来,从没有时间出去旅行过,“这次去泰国就当是旅游了,唯一的遗憾是我妻子没跟来”。

  钟松民——志愿者中最年长的潜水员:潜水员其实很辛苦

  35岁的钟松民一看就知道是个广东人,个子不高,皮肤略黑,身材偏瘦,但透过西装也能看出他结实的肌肉。谈起做潜水员的经历,他不无自豪地说:“做潜水员要求很高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的,单说身体这一条,选潜水员的标准跟选飞行员差不多。”

  “我最喜欢看海底世界之类的电视节目。”他说小时候觉得做潜水员非常刺激,但真的做上了潜水员却感觉到异常辛苦。

  “最考验我们的事就是扛死尸,不过扛死尸是家常便饭,我曾经一天打捞上六具死尸,你可别小瞧扛死尸,不单是要勇气的,而且需要你有超乎常人的力量。”他告诉记者,有一次他潜到水下去打捞浸泡了八天、已经腐臭的尸体,“那些尸体在水底泡得非常大,像个大气球一样,我拽着尸体向水面上浮,它的浮力非常大,出水面时能蹦起几米高,你要是没有巨大的臂力,它就跑了。”

  他对记者说,这次去泰国打捞对于他和同事们来说是一次简单的任务,“但是我们肯定会重视,因为我们对泰国的海域不熟悉,海底有没有有毒的鱼类,有没有鲨鱼,我们都还不知道。”

  赵鹤鸣——负责保障潜水员安全的潜水医生:潜水员易患职业病

  这个18人的队伍中专门有一名潜水医生负责保障潜水员的安全,赵鹤鸣医生谈到自己的职责时说,“衡量普通医生好坏的标准是看他治疗了多少病人,而对于我们潜水医生来说,如果治疗了十个八个病人,就说明我们失败了。”他解释说,潜水医生应该保障潜水员在工作中不会因为潜水产生身体不适,“你治疗的越多,说明潜水员有不良反应的越多,也说明你的工作做得不好。”

  他告诉记者,潜水员在水下要承受几个大气压的压力,如果突然回到陆地上,体内的气体会积聚起来影响潜水员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严重时甚至会瘫痪、休克,甚至死亡,这就是潜水员的职业病——减压病。”

  “我的工作就是让他们避免发生这样的意外,他们从水下十几米处上来时,我要安排他们每上三米就停五分钟,释放一下体内过大的压力,这样慢慢上来,潜水员才是安全的。”

  赵鹤鸣这样评价自己的工作,“我不管工作进度,不管他们在海底打捞到东西没有,我只对潜水员的安全负责,在水下他们怎么保障自己的安全,必须无条件听我的。” 晨报记者王大鹏

  相关专题:北京晨报聚焦栏目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团团圆圆
正月十五闹元宵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