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代人物周报专题 > 正文

巫鸿和艺术家融合为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2日13:12 时代人物周报

  可以说,巫鸿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当代艺术进入美国的全过程。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他开始帮助一些中国艺术家组织小 型个展。当时,初抵美国的艺术家们往往一无名气、二无资金、三无场地。哈佛校园里有个著名的艺术HOUSE,实际上, 就是个类似大宿舍的空间。巫鸿说动校方,在HOUSE里先后策划展览了陈丹青、罗中立等十余位艺术家的作品。

  多年以后,艺术圈将这股率先在美国举办个展的风潮命名为“第一波”。但其主要组
织者巫鸿至今回忆起来,仅认为 是“艺术同道在怎么进入社会、怎么联系展览渠道方面的互相帮助”。“第一波”一两年后迅速沉寂,巫鸿解释说,一方面是 那批艺术家的状况得到了改善,另一方面,是挂着“中国当代艺术”名头、风格趋向保守的写实绘画在美国打不开局面。

  但很快,随着徐冰等艺术家来到美国,中国艺术向美国发起了“第二波”、名副其实的“中国当代艺术风潮”,其影 响力很快得到彰显。

  其时,巫鸿在哈佛大学得到终身教授职位。芝加哥大学力邀其转校,开出许多优厚条件,答应通过与美术馆合作或校 方支持等方式,帮助其推动亚洲当代艺术在美国的发展。在内外条件尽皆具备的情况下,1997年,巫鸿策划了他在美国的 第一个公共展——《瞬间: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实验艺术》。

  在这个花费五十万美元的展览中,巫鸿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第一,推出“实验艺术”这一名词。巫鸿认为,将“a vant-gardeart”翻译成“前卫艺术”引发了许多误解,根据其时代性和阐释性,他将其改译为“实验艺术”。 这一译法立即被国内艺术家接受,沿用至今。第二,巫鸿发现,中国当代艺术在国外老是被误解为规模浩大的集体现象,好像 一场接一场的“运动”,真正被人记住的艺术家却寥寥无几。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围绕《瞬间》展,巫鸿对参展的二十一个中 国艺术家逐一进行访谈,撰写二十一个个人传记,辅之于图录集结出版。《瞬间》展与衍生出版物在美国造成很大反响,书籍 重印了三次。而当日参展的艺术家孙建国、尹秀珍等人也名噪一时。

  在策展圈里,巫鸿风格突出。由于其考古学造诣和对美术史的全面研究,他的展览主题跨学科性很强。策展人冯博一 评价他是“站在美术史角度考察当代艺术”,艺术家徐冰也认为他“兼备西方艺术和中国古典国学基础”。

  被评论为“最具巫鸿特色”的艺术展览是1999年,他做的一个极简展览《关于展览的展览》。当时,策展人冷林 拟在北京太庙做一个关于当代艺术家身份、肖像的展览。但由于种种原因,该展览被取消。巫鸿决定把这个展览“搬”一个地 方。讨论的不再是展览的内容,而是取消展览这个事件本身。当时,中国当代艺术界正面临寻找展览场所的问题。围绕这个展 览,巫鸿还访问了形形色色对当代艺术持各种态度的国内美术馆。在关键时刻探讨有时代意义的问题,小型展《关于展览的展 览》产生了极大反响。

  巫鸿个很高,戴着一副黑眼镜,是与会中鲜见的不留长发不剃光头、身着西装的“正统人士”。在会上,他接到一个 重要的电话,可他不大会使用手机,急忙请教身边的人。好几个艺术家凑过来,对他的手机指指点点。这时他又着急了,说: “快开会,快开会,我的事不要紧。”

  这样一个艺术活动组织者兼批评家,被问及什么是策展人最必备素质时,并给了他两个选项:其一,理论批评能力; 其二,人脉关系。但巫鸿说,最重要的不是这两点,而是与艺术家的交流。他认为,策展人必须懂艺术家,必须和艺术家的思 想融合为一,展览才具备深广涵义和无穷的可讨论性。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