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李宁克隆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8日10:54 时代人物周报 | ||||||||
-本报记者李梓 由于国务院前总理朱基亲自为两头克隆小牛起名,“大隆”、“二隆”自从2004年3月诞生后就吸引了世人的关 注。“大隆”、“二隆”克隆自加拿大政府送给中国的世界级种牛“龙”,进行克隆过程的是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带领的小 组。
与公众对克隆技术的好奇和犹疑相比,科学家们一直都在为该项技术的稳定和安全孜孜以求。李宁教授的另外一个身 份,是“中国973”项目“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克隆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他用自信的语调对《时代人物周 报》说:克隆技术的商业化时代已经不可避免地到来。如果预言成真,那么在不久后的某一天,当我们走进超市,也许会发现 在一排普通的牛肉之间夹着一张特别说明:克隆牛肉。 实验室“兽满为患” 设在中国农业大学的国家生物重点工程实验室,是使中国克隆技术跻身世界前5名之列的两大实验室之一。这个成立 只有4年的实验室,现在已经“兽满为患”。 李宁的专业原本不是克隆技术,1997年他和克隆羊多莉之父伊恩·维尔穆特交谈后,决定投身到克隆研究中。 三、四年前,科学家们还认为要克隆出健康的动物十分困难,因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是经过277次试验后才 成功诞生的。但现在,克隆的技术障碍已经被跨越了,李宁的实验组在3年内克隆出了130多只动物,其中有67只健康地 活了下来。“我们现在存栏的克隆动物数量有点多了,照看它们增加了我们的预算。”李宁说。 克隆技术面世已经9年了,但电影《第六日》中所描绘的“克隆人”并没有诞生,这项技术首先被用于点缀人们的生 活。 2004年圣诞节前夕,世界上第一批商业克隆猫完成了交货手续,每只克隆猫身价5万美元。这项服务满足了那些 对死去的宠物满怀感情的主人的需要。一只叫尼基的猫死去后,它的女主人向美国基因储蓄与克隆公司求助,现在她对克隆小 猫很满意:“它不仅和以前的尼基长得一模一样,连喜欢玩水的性格都完全相似。” “5万美元克隆一只猫,如果中国人有这种需要,我们也能这么做。”李宁说。不过,与美国同仁相比,中国克隆专 家更专注于与农业相关的技术研究,李宁就一直在做种牛的克隆。朱基为“大隆”、“二隆”取名后引起的反响,使李宁对自 己研究项目的前景更充满了信心。 此外,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正在研究克隆大熊猫和其他濒危动物,对大熊猫的克隆技术准备已经完成。但鉴于学界对是 否要动用这种手段来保护国宝尚有分歧,克隆工作尚未开始。 克隆技术的另一大分支,药用克隆,由于审批手续复杂,中国的克隆专家目前都尽量回避。但李宁在尝试往牛奶里添 加其它成分,生产一些治疗癌症的药物,不过他认为,对此项技术的推广需要更长的时间,那“将会是2010年以后的事情 ”。 克隆产品指日可待 “现在国际上一头优质种牛的价格通常为20万元以上,而且常常是有价无市。而我们复制一头牛的直接成本只有两 万多元人民币,成本优势不言而喻。”在克隆技术难题解决后,成本的降低为商业化的实现带来了可能。现在,第一代克隆种 牛正在茁壮成长,并且已经拿到了一些订单,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吃的牛肉将可能是克隆牛的后代。 关于克隆牛肉的安全问题,李宁教授认为,克隆牛只是一个物种间的基因交换,“每个生命都从它的亲属那里获得基 因,用克隆的方法和人工授精或者试管动物技术并无什么不同。” 其实,关于克隆动物的食用安全在国外已经有了明文说明。2003年10月31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 A)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源自正常、健康的克隆动物或其后代的食品——肉和奶制品与源自传统动物的类似食品相比,并不 会给消费者带来额外的危险。 而李宁主持的另外一个克隆项目“人乳化牛奶”的市场化前景,似乎不如种公牛那么明朗。这项研究采用了转基因克 隆技术,克隆出来的奶牛被导入了人奶的基因,所产牛奶具备近似于人奶的品质。“这项技术可以作为缺乏母乳的母亲哺乳婴 儿的替代,促进脑神经发育。同时,由于这种牛奶中含有大量免疫因子,老人和体弱者也可以多喝。” 李宁介绍说,携带了人乳基因的克隆奶牛已经在试验基地里长大并开始产奶,第一头奶牛所产牛奶的品质超出了他们 的预想,但更大规模地克隆并没有开始进行。“这个项目我们还在申请审批,我的希望是2007年能够通过,2010年能 上市。此外,我们必须考虑一个问题,人们能否接受这种产品。” 与克隆牛肉相比,人乳化牛奶的安全性显然也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问题。“我认为它是安全的,所有导入的新成分都是 已知的和安全的,人类一直在饮用它们。”李宁表示,需要警惕的是那些未知的基因,尤其是那些人类从来没有食用过的基因 ,“比如在小麦里加有昆虫的某种基因,从而提高它的防虫害能力,但我们并没有吃过这种虫子,天知道长期吃下去会怎么样 。” “科学狂人”会越来越少 对于转基因克隆,人类的警惕心理相当强烈,近年来有关怪物和克隆的科幻电影流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李宁自己也看过不少这样的电影,但他认为电影展现的只是一种想象,“我相信所谓的‘科学狂人’会越来越少,你 疯狂地克隆出100个人来,这又能有什么用呢?……我个人相信克隆技术在几年后将是一项普通的应用技术,大众也能够认 识到克隆仅仅是继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和试管技术之后的第四代繁殖技术。”他非常看好克隆的商业化前景,“和其他伟大的 科学发明所经历的那样,人们对克隆的猜疑将会在10年之后消失,而这项技术会在15至20年内得到推广应用。” 在涉及到人类的基因移植方面,尽管以美国总统布什为代表的许多人都希望禁止克隆胚胎,但从事此类研究的科学家 们认为,运用克隆技术是治疗癌症、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糖尿病等病症的捷径。2004年11月19日,联合国 191个成员国就是否完全禁止克隆研究进行表决,但鉴于与会者的重大分歧,最终放弃了通过一部完全禁止克隆人的国际性 条约的打算。因此,从2005年开始,更多的国家将会自主选择发展的克隆技术及其方向。同时,由于各国的选择不同,一 些本来领先于这一领域的国家正在让位于巴西、阿根廷等突然崛起的国家。 李宁的办公桌里收藏着一封信,是一位身患绝症的美国孩子的母亲写给他的。这位母亲希望李宁教授不要再去克隆牛 ,而是去克隆一个她女儿需要的器官,以挽救她的生命。“信写得很感人,你看了后也会和我一样有这样的感觉,尽管许多人 对这项技术存在种种猜疑,但克隆肯定有着它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