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共青团贵州省委春晖行动:化为行动反哺故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2日20:26 中国青年杂志 | ||||||||
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脍炙人口的诗道出了无数游子的思乡之情,千百年来不知赢得过多少华夏儿女的共鸣。而今天,它却成为共青团贵州省委发起的“春晖行动”的“代言”,将一种真挚的情怀以一个共青团的行动为桥梁,化为行动反哺故土。 “对家乡的感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一个人不管他多么伟大,他可以当总统、总理、
汽车在马鬃岭蜿蜒前行,山道崎岖。出虎跳崖,眼前竟是一条水泥铺成的乡村公路,一栋栋二层楼房沿线而建,屋顶上的卫星天线在夕阳下格外醒目。 这就是贵州省正安县远近闻名的自强村,十多年前,这里名叫包家坡,还是一个人均年收入不足300元的穷窝窝。16年来,被乡亲们称为"名誉村长"的郑传楼每个周末从省城贵阳回到这里,带着村民劈山修路,凿岩架桥,穿洞引水......如今,村民人均年收入已经超过2000元,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康村。 名誉村长的故土情怀 文-本刊记者 李海波 回 乡 马鬃岭以海拔1300米的挺拔险峻矗立于两个乡镇交界处,绵延数十里,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下寺河从两道悬崖间的虎跳峡奔泻而下,与宽阔的瓮青河交汇成芙蓉江的主干流。 这片三角形的狭长坡地,就是郑传楼的故乡包家坡,这里两百户人家千多口人,背负着一眼望不到边的马鬃岭,前临因河谷沉陷而形成的陡坡,土地都在山上,水源奇缺。乡亲们十二分的艰辛换不来两三分的收成。 10岁那年,郑传楼跟随到贵阳工作的父母离开这里,18岁考上贵州大学农艺专业,毕业后分配到省农业厅工作,并被安排到铜仁地区扶贫两年。从上大学开始,每个春节他都要回到故乡,双脚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总有一种强烈的亲切感。然而这种亲切感往往只存留很短一会儿就消失了,心底涌动的是不可名状的忧虑和压抑。低矮潮湿的茅草房,破得无法补的衣服,乡亲们无奈的脸,都像一块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胸口...... 16年前的春节,郑传楼再次回乡。离村越近,他心里越不是滋味。两年来在铜仁地区扶贫,由于成绩格外突出,他被评为全省扶贫先进个人,可这次他心里的压抑却比每一次回来都要沉重。和自己帮扶的几个村对比,无论自然条件还是乡亲们摆脱贫穷的渴望、吃苦的精神头,没有一项比那边差,可为啥这么多年了,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 站在村口下寺河的对岸,远眺着熟悉的破旧寨子,一种自责从心底升起——故乡的山水养育了你,可你是怎么回报故土的?就凭你每次回家带来的几袋旧衣服,就凭你挨家挨户“访贫问苦”,那点儿小恩小惠?于是你就能心安理得当你的干部,听着乡亲们赞美你有出息? “我在别的地方能做好扶贫,为什么不能用在自己的家乡?”他问自己。 他脱了鞋袜,系在皮带上,卷起裤脚,扛起两大包鼓鼓囊囊的编织袋,一脚踏进冰凉刺骨的下寺河,哗啦啦卷起一串水花,径直往对岸趟去。 蓝 图 这是一张真正的蓝图。 占据了村口最大一面墙的这幅“自强村远景规划图”美丽得有些不真实:青山,绿水,整整齐齐的红色楼房,对了,还有天空飞过的大雁。 单把这幅图摆在面前,没有人相信这是贵州一个农村的蓝图。 然而,当站在坡顶往下看,对照蓝图的每一个细节,除去楼房尚未涂上红色的颜料、这个季节的天空没有大雁飞过,青山葱葱,绿水绕村而过,没有哪一个细节不是真实的。 “1990年,贵州规划设计院"一行小字落款在蓝图下。"当初,请设计院的工程师绘出这幅图的时候,几乎没有人相信它能成为现实,做梦都梦不到这么美。"郑传楼毫不讳言,"可是,这张图给了我们一个希望,大家都看得见的希望。" 那年春节,郑传楼并没有急于行动,而是东家进西家出,把大大小小寨子转了个遍,他要先摸个底,再听听大家的意见和想法。没有十足把握的事情不能做,不然,只要有一件事效果不好,乡亲们的信心就会丧失殆尽,要想再点把火可就难了! 几天调查下来,最让他揪心的还是大家得过且过的思想和没有了希望的精神状态:一潭死水,静得没有一丝生命的热气。 郑家老屋里燃着四堆红通通的火,祭完祖先,吃了年夜饭,乡亲们和往常一样聚在这里。听听郑传楼讲外面的世界,摆摆“龙门阵”。 天南海北的聊,不知不觉地,郑传楼把话题朝自己的方向领。 他讲华西村的故事,也讲这两年在铜仁扶贫,特别把那边的大垭村和老家这个村子作了对比。大家沉默了,为什么看起来这里的条件更好,反而发展不如人家? “关键是路走对,不然都是白干。”郑传楼抓住机会鼓励。“大家苦干了这么多年,为啥还是一个穷?穷不在力气,在精神,在观念,在信息,穷在心没往一块儿想,劲儿没往一块儿使!” 大家七嘴八舌说开了,“干脆,你当支书,带着大家干吧!”郑传楼笑了,“这可不现实,不过啊,我愿意给大家出主意,跑腿,当后勤!”“不行,你没有职务,大家心里不踏实!”“要不你给我们当名誉村长也行!”老支书说。话音刚落,堂屋里爆发出一片掌声。 “名誉村长”,这是一个在任何组织机构里都查不到的官职,也没有一分钱报酬,可它却是全村1000多父老乡亲最真挚的情意,一份重于山的期望和嘱托...... 这一年的春天对蓄满了力量和兴奋的包家坡格外垂青,几天前还肆虐的风雪,大年初二就不见了踪影,妩媚的阳光撕破了阴晦的云幔,给马鬃岭下的坡地洒下一地的阳光。 这个春节里,整天整夜,郑家老屋里外都坐满了人,修路、拉电、良种,一个个话题都是大伙儿最关心的。四天后,郑传楼把一份和村组干部一起敲定的《自强村十年规划》拿了出来。薄薄几页纸,却凝聚了一个年轻人和故乡父老多少年的经验、心血和智慧。 不久,郑传楼请了省里的规划设计专家,根据这份规划和地形为村里绘出了一张“蓝图”。 蓝图亮相的那一刻,乡亲们的眼里是从没有过的神情,被贫困折磨得筋疲力尽、心灰意懒的人们,眼神里是一种如痴如醉的渴望…… 熊洞和虎跳峡 但郑传楼心里很清楚,如果没有付诸实现,蓝图不过是一页废纸。 在贵州这个“地无三尺平”的地方,落后的交通是人们致富的最大拦路虎。自强村这个“孤岛”和外界的联接仅仅是河里那几串一踩一滑的跳蹬,一年到头,人们的力气和时间花在进进出出的肩挑背驮上,雨季要多走40里路绕道下寺桥。 修路谁都想过,可单单那座高18米、跨度33米的跨河大桥,没有20万元都别想!加上在7公里的悬崖上修路......对一个村子而言,这一切费用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郑传楼回到省里,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跑,用他的话说,就是给家乡“当乞丐”,两年下来,经费总算凑齐了,他又请来技术员作勘测设计。 7公里,经过的都是荒山和石崖,桥头那100多米的峭壁,放炮时还要从崖顶上吊着绳子下来。每个周末,郑传楼从贵阳赶到工地,星期天下午再赶回去上班,一来一回就是600公里。 一声令下,全村好几百劳力整整齐齐就到了工地,整整三年时间,村里用了4.5万个劳力,修成了一条6米宽、7公里长的公路和一座33米长、18米高的跨河大桥。通车那天,村民们把通车典礼和交售公粮安排在了一起......朴实的山里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最真挚的感情。 还在修路的同时,郑传楼就把解决水的问题列为第二件要解决的大事。 小时候听奶奶说过:从前马鬃岭水头可好了,整个山坡都被密林包围着,坡上坡下到处都是溶洞,落多少天的暴雨也不见洪水,一个溶洞一股银水,一碗泥巴一碗饭哪…… 可那都是老皇历了,郑传楼的记忆里,马鬃岭就是个光秃秃的荒茅坡,水井就是田边掏的窝窝,一年四季,人们喝的就是这浑浊的脏水,要是十天半月没雨水,就得来回走上几个小时到山下的河里去挑! 当“名誉村长”第二年,他把引自来水的问题提了出来,由于人们不懂虹吸现象,都认为隔着一道山岗的那个洞不可能成为村里的水源,花了大半夜时间,总算把这个问题讲明白了,“有传楼带头,手板心炒鸡蛋都行!”一阵笑声。半天时间,人均60元的集资凑齐了,第二天开工,不分老幼一起上山,埋管子挖蓄水池,才五天时间,多少年来从没想过的自来水就流到了各家各户的水缸。 饮用水的问题是解决了,可这个洞水太小,无法解决灌溉的难题。郑传楼带着几个年轻人,开始爬山。 有着许多神奇而恐怖传说的熊洞在半山腰的绝壁,平时干涸,阴森森的洞口看下去,深不见底。而暴雨时节,洪水自洞口喷涌而下,形成一道气势澎湃的瀑布,几里外都能听得见。 和郑传楼一起找水源的年轻人,看着直陡的悬崖和黑咕隆咚的洞口,心里直发毛,没人说话了。“传说洞里有蟒蛇。”有人说。“我先下,你们不怕的跟着我来。”郑传楼把粗绳拴在腰里,第一个从洞口吊了下去,有些地方只能爬着过去,手电筒的光在里面显得很微弱。 在浅水里趟爬了两个多小时后,听见了流水声,离洞口几百米的地方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水库。如果能把这里的水引下山,灌溉的问题就解决了。 第二个周末,郑传楼再次上山,这一次他带来了省里的工程师。“先要在洞口这里开凿一条大约180米的隧道,才能和洞里的水库相连,再从这里,"郑传楼指着悬崖边,"修一条引水渠,直接到山下。"引水渠修在悬崖上工程师还是第一次听说,"在半空中站住脚都很难,别说施工了!""你就负责给我们设计图,剩下的事情,交给我去办!"郑传楼笑着对工程师说。 动员大会上,几行字特别引人注目:决战熊洞,引幸福水。 村里人分成两组,在深山里的熊洞旁安营扎寨,开始了长达18个月的艰苦战斗。 这是充满着渴望和艰辛的18个月,从那以后,上千亩干烧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稳产田,每年就增收稻谷25万斤,稻田养鱼等产业也逐渐成为村里重要的经济支柱,从前,水贵如油的干烧村,如今变成了远近闻名的鱼米乡! 生 态 早上8点从贵阳出发,六个小时后进入正安县公路,山路上的盘桓让人昏昏欲睡。"到了!"汽车停在自强村村口,正好九个小时,天已经完全黑了。 “传群兄弟,弄点吃的,一会儿喊大家摆谈!”我们沿着山坡下到一户人家院里,郑传楼招呼着迎上前来的村民。“你那个养牛的计划咋样了?走,去棚里看看。”还没坐稳,他就急匆匆站了起来。坡顶上一排房子,里面空荡荡的。郑传群是他的堂弟,去年布置项目,养牛任务分配给了他,“冬天草料成本高,牛都卖了,40来头。"卖牛的钱他去贵阳买了柑橘苗。"下寺河边上我承包了那几十亩荒坡,那儿从早到晚有阳光,很适合柑橘种植。"打着手电,传群指着远处的河道:"回头开春买了鸭苗回来,就养在河里,天热了可以圈在橘树下。" 牛粪直接引入门前的沼气池,发酵后通过一条管道引入柑橘田里,从上到下,一点资源也不浪费。“这田上牛粪最好,化肥容易板结,将来土质就不好了。”传群解释说。这一年的收入20多万,除了留足在遵义上学的女儿的学费,其余的几乎都被他用在来年的"计划"里,"见效可能得三五年,将来日子就好了。"对自己的计划,传群充满自信。 事实上,从最早的十年规划,郑传楼结合自己对农业的知识,就决定走一条生态农业的路子。 “由于过去对农业生态的人为破坏严重,现在要改造农业基础设施倍加艰巨,所以,在起步的同时,一定要把生态平衡的概念引入,从最开始的基础就要做好。”这是十年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条提出来时,大家议论纷纷,多少年了,都习惯了把牛赶到山上去放,没柴了就去山里砍林子。现在不准放牛不准砍柴,怎么行得通? 他说服大伙儿:我们把水好不容易引来了,可山都是光秃秃的,洪水一来,咱这肥泥巴层不是一下就冲走了?没了土地,咱们农民靠什么去发展? 从1988年到现在,自强村封山育林3000多亩,山坳里到处是枝繁叶茂的野木瓜,村里房前屋后的果树就有2万多棵,一个村的森林覆盖率从最初的20%到今天的70%。 生态改善的同时,经济效益也开始在这个长期的投资中逐渐显现:仅野木瓜一项,每年就能给村民带来20万元的收入,还有满山已经开始成材的树林...... 礼 物 从传群家到村委会几百米的夜路有些难走,刚下过一场雨,山坡有些滑。已经是晚上10点,四处却都是狗吠声和手电筒晃动的光,大家正在从各自家里赶往礼堂。 “这是我当这个名誉村长后开的第47次村民大会。"郑传楼说,"每次回来时间都太不够用了,只好牺牲乡亲们的睡觉时间。"果然,很多人还揉着惺忪的睡眼,在田里劳作了一天,10点已经算是深夜。 “这一次回来给每家带了份礼物。”“会议”开始前,郑传楼宣布。“这份挂历上有内蒙古一个养牛场的资料,回头你们琢磨一下,上面有照片,也有一些资料,看看怎么能用到咱村的养牛产业上。” 讲台上的郑传楼把个“名誉村长”当得有板有眼。他身边的墙上,除了一份村委会名单,还有一份自强村名誉村长职责明细、他的手机和贵阳家里的电话号码。 “今晚,讲三个故事,落实三件事情。”坐在村民身边,听郑传楼用一口乡音给大家“讲故事”,这是从没有过的感觉。男女老少把个不大的屋子挤得满满当当,很多人干脆席地而坐。野鸡蛋的故事,陕西养牛户老秦的故事,广州人吃蛇的故事……这都是他平时搜集的和自强村有共通点的资料,许多报纸杂志都是他的信息来源。 每一个看起来简单的小故事,郑传楼都可以结合自强村的实际,给大伙儿一个实实在在的启发。“扶贫就要拿钱吗?”之前的交流中,郑传楼曾专门和我探讨这个话题,“从当上这个名誉村长16年来,除了车费,我花在村里的钱不到1000块,根本算不了什么。最重要的是信息和信心,我要做的就是给大家点火,鼓劲儿,就这么简单。" 养牛规模扩大落实了四个人负责,野木瓜修剪也落实了两个人去遵义学习,农贸市场后期管理办法交给了村委会制定……写在小本上要做的事情都落实了,已经是凌晨2点钟,几个孩子在大人的怀里睡着了。"散会,回去别忙着睡,想想故事的启发,等你家孩子打工回来,讲给他们听听。"郑传楼招呼着村长,"党员留下,咱们去小会议室再摆谈摆谈"。 每一次回乡都是如此。“我的时间太短了,除掉来回路上的,剩下不到15个小时,得每一分钟都利用起来。"他歉意地笑笑。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天亮了,早上8点,我来到学校门口,这是一座依山而建的校园,沿着台阶上去是一个平台,从平台上能看到全村的风景,这是郑传楼花了三年多时间,由航天部资助的正安县希望民族学校,三层的教学楼,设计新颖的花坛和草坪,屋顶上竖起来的卫星接收设备,电脑室、电教室......眼前这一切让人不敢相信这只是一所大山深处的村级学校! 这个学校是那张蓝图上、也是全村最美、投资最多的建筑! 街上逐渐热闹起来,一会儿工夫,离学校不远的农贸市场人头攒动,这个深山里的农贸市场,居然吸引了十里八乡的人们前来赶集,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摊点,眼花缭乱。 远远地看见郑传楼拉着几个人在一个地方画着什么,一定是他又有了新的想法。眼前这个简朴得和父老乡亲们一样的省农业厅机关党委副书记执著地想要把自己的故乡变成蓝图上的模样,没有誓言,只有行动。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