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让“日行一善”成为生活习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7日16:37 新世纪周刊

  近来慈善之风盛行,场面感人,也发

  人深省。中国人,特别是那些已温

  饱有余的中国人,似乎也该抽空将南望的目光调回国内,关注一些尚需救助的同胞,让“日行一善”成为生活习惯。

  幅员辽阔的中国也是各种自然灾害的多发国,中国经济发展又不够平衡,还有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人群。当然,更多 人已衣食无虞,但还远不能享受充足的现代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这是政府应该努力解决的问题。

  从西方国家走过的路看,这些也不能全靠政府解决。政府要推行高福利政策,只能提高税赋。但高税赋往往又拖低整 体经济的效率,而官办的福利事业往往效率不高,所以促进民间慈善福利事业的发展才是好办法。

  经过20多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多数国人已过上了小康生活,也造就出一批亿万富翁。这就使得中国大力发展民间 慈善福利事业不仅有需要,也有了可能。人们也欣喜地看到,近年来这一事业确实也有长足发展。但是同西方国家相比,还是 有相当的差距。

  美国的钢铁大王卡内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生前因巧取豪夺,残酷剥削而臭名远扬。但其身后却留下庞大的慈善基金 ,至今仍对文化、教育事业发挥着有益的作用;至于比尔·盖茨、索罗斯这些还健在的赚钱能手,且不论其赚钱手段如何、捐 赠目的如何,仅就其对社会慈善事业的捐赠数额来看,确实和中国的富豪们不可同日而语。

  对待慈善事业,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态度不同,既有传统文化的影响,又有现实因素的制约。西方的慈善事业往往有较 强的宗教色彩,不少西方国家在中世纪时都曾实行政教合一,至今,大众的宗教传统还是比较浓厚的。宗教组织不仅举办施舍 、救助活动,还开办了不少慈善性质的医院、学校。

  虽然,西方人的亲情意识没中国人强,老子到儿子家小住可能要付饭钱。但西方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发源地,博爱 等人文主义思想比较普及,人们视救助素不相识者为理所当然。

  中华民族长期受儒家仁义道德学说的熏陶,自古也有乐善好施的传统,但也囿于封闭的自然经济,善行更多地表现为 邻里间的守望相助和对族亲中鳏寡孤独的救助,赈济素不相识的灾民被认为是朝廷的责任。

  在新中国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几乎包办了所有,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个人只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为 解放天下三分之二受苦人做出了最大贡献,不必单独考虑应该捐出多少钱,是盖学校,还是建医院。

  西方慈善事业多是由达官贵人的眷属或社会贤达操办。这些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初衷可能是为了提高社会地位和知 名度,但一般不会为个人敛财。通常,西方媒体从来不会放过报道各类丑闻的机会。但多年来,很少看到有西方媒体揭露借慈 善活动敛财的丑闻。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力促进民间慈善事业的发展,恢复或新建了相关机构。但是,中国慈善事业的官方色彩比较浓, 人们对官办慈善活动的效率还是心存疑虑,从西安“宝马彩票案”等事件看,中国慈善福利事业的公正性、透明度以及在公众 心目中的威信都有待提高。

  此外,西方普遍实行高额的遗产税,但对个人或企业的慈善捐款则有较大的税收豁免优惠。这可能是促使富翁们捐助 慈善事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中国眼下虽也在酝酿征收遗产税,但还没定论。如今的富翁富婆们多还年富力强,没怎么考虑身后事。尽管近年也有 富豪英年早逝的消息,但仍未闻如何对其继承人征收遗产税。

  倘使善行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就必须形成良好的风气:首先各级政府人员要身体力行,贯彻中央提出 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其次,各种慈善福利机构还要进一步提高效率、透明度以取信于民;最后,特别应该提及的是, 媒体对慈善事业宣传报道要出自劝善之心。

  不必讳言,有人在参与慈善活动、为慈善事业捐款时,表现出了一点功利倾向,想出点名,提高点社会知名度。如果 媒体只抓住这点,就冷嘲热讽,实在有违良知。不论谁,不论他出于什么动机,只要为慈善事业出了力,出了钱,就该充分肯 定其善行。

  如今,中国的慈善福利事业已经有了良好开端,但让其发扬光大,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还需要社会各界长期不懈的努 力。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