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和谐社会的春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0日12:00 时代信报 | ||||||||
老枪 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 走在大街上,假设你随便逮着个人向他提出此一问题,猜猜看,他会如何回答?
你得到的回答可能是缺少逻辑而千奇百怪的,但那回答无论有多怪,都一定会涉及同一个话题:缩小贫富差距,维护 公平正义。 此次“两会”开幕之前,《人民日报》与人民网曾联手做了一个征集“两会”热点议题的网民调查,该调查从涵盖政 治、经济、社会、教育、文化领域的40个问题中,由网民投票选出了他们关注的10大问题。这10大问题中的每一个,都 与“缩小贫富差距,维护公平正义”有关。 提到贫富差距与公平缺失,当然不能避开我国近年来日益庞大的弱势群体队伍,但我们却几乎忘了,那些弱势群体是 怎样从社会主流人群中被边缘化,弱势化的。曾经有一些声音,在时代的喧嚣中,最初是被我们忽略,而后是被我们过滤,最 后,几乎就是被我们屏蔽了——及至当你我的家人、朋友、同学、熟人……一个接一个都变成了弱势群体的一员时,有识之士 们才逐渐意识到:弱势群体队伍的悄然膨胀是与社会公正的无形崩解如影相随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当一些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愉快地谈论着“减员增效”与“破产重组”的话题时,很少有人想到 ,在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之前,那些曾经为共和国的今天做出了巨大牺牲的劳动者和他们的家庭,将如何承受失业之痛; 更少有人想到,在一个政策出台之前,将为这一政策的实施做出巨大牺牲的那些人,是不是应该有某种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 —以制约该政策的“获益者”不要“滥用”他们的牺牲? 没有这一渠道或程序,便没有起码的法理公正。 弱势群体之所以沦为弱势,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是一个经济地位问题,更是一个社会话语与政治话语的问题。当效益 不好的国企大量减员,破产,重组之时,当成千上万的失地农民被迫进入城市却又被城市所拒绝的时候,曾经以整体的政治身 份对国家事务发言的主流人群,突然集体“消声”,失去了他们赖以与国家管理者沟通的话语平台;社会震荡的信号被阻绝, 民间困苦的呻吟被淹没,这才造成了我们今天的“大梦初醒”——重拾“社会正义”话题。 在本届“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张贤亮以极为形象的比喻对“和谐社会”作了如此解读:“和“的右边 是个“口”——就是说人人都有饭吃;“谐”的左边是个“言”——就是说人人都可以说话。 张贤亮的比喻,道出了一个被我们长期忽略的问题:弱势群体缺少话语平台。 我们今天所说的弱势人群,主要指的是国企下岗工、城市新失业人群、进城农民工、失地农民等等。面对如此庞大的 一个群体,既无某级组织为他们代言,更无任何协会替他们“开口说话”。他们的声音,大多变成了暗夜中无人搭理的喃喃自 语。“风雨中,人生豪迈,擦干泪,从头再来……”这样涕泗横流、不着边际的放歌,其实是媒体人“伪善”的矫情。 此次“两会”,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成了代表委员们的热点话题,这固然很令人欣慰;但是,关注,抚慰,帮扶 ,都不能代替这一群体以他们自己的名义“发声”。据新华社消息,本届“两会”的代表委员中,50%左右的工人名额被厂 长和经理们取代了——这一信息所间接传达的,是一个十分“不和谐”的社会信号。 本周一,央视二频道在一档名为“春天的约会”的节目中,请来全国政协委员,艾滋病防治专家,青年自愿者和一些 拥有“关爱艾滋病患者形象大使”身份的文化界知名人士,搞了一场对话。对话中,各方人士针对艾滋病患者在人际交往,就 业等方面受到的社会歧视提出了种种高见;最后,节目主持人王小丫请到场的特殊嘉宾——我国惟一一位公开暴露身份走进媒 体镜头的艾滋病患者——说几句话。于是,这位长相帅气的青年从嘉宾席上站起来,对全国电视观众说了一句出人意料的话, 他说:我希望,在下一届人大讨论关于“反艾滋病歧视”的立法时,在参与立法的委员中,能够有艾滋病患者的代表。 这是那天那一档节目中,到场嘉宾说出的最勇敢、最诚实、最不容漠视的一句话。 是的,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各种人群利益博弈的结果——不论是经济学者、慈善家、企业领导、社会贤达、 还是政府官员,都不能天然地代表某一特定的人群表达自己的权益。 相关专题:2005年全国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