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5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浙江代表关注教育公平:给孩子同样广阔的天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3日13:35 钱江晚报

  本报特派记者 盛伟 

  城里的孩子在明亮的教室里潜心学习,而落后山区的伢儿们却因为教室破旧而中止学业;城里的孩子能得到优质师资的培养,而山区的孩子却不得不面对老师流失的尴尬……如此多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引起了代表们的高度关注,一个个建议,一份份议案,折射出代表们对教育公平的期望。

  李邦良:教育不该搞“城市取向”

  华东医药集团董事长李邦良代表说,目前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在师资、经费、教学条件等方面表现出很大差异。李邦良举出了实际的数据:1998年,全国初中每年年均预算内经费城镇813元,农村只有486元;小学城镇为520元,这就很能说明问题,即便这样不公平,教育政策中城市取向依然十分严重。

  李邦良代表很忧虑地说,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中,公共政策优先满足甚至只体现城市人的利益,例如过去的粮油供应政策、就业、医疗、住房、劳保等各项社会福利等等。这种思维定势依然存在于社会决策中。如以城市学生的学力为依据制定的全国统一大纲、统一教材和统一标准,由于教育难度太高,致使许多农村学生难以胜任,导致流失辍学增加。这一“规则的不公”导致了在受教育机会“起点的不公”,我认为,教育政策不应该倾向城市。

  潘守理:“借读费”应该取消

  上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虞市春晖中学校长潘守理代表在关于《关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建议》中提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收取“借读费”也是教育不公的表现。由于外来务工者户籍不在工作地,其子女即使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也需要向“借读”学校缴纳一笔可观的“借读费”。数量在每学期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这对收入甚微的打工者来说是无法承受之重。由于缴不起借读费,一部分外来人员子女只好舍近求远进入“爱心民工子弟学校”,那里不但办学条件无法与公立学校相比,而且由于这些学校没有得到政府资助,生均收费仍要高于公立学校。因此有的孩子因家长不堪负担而辍学。

  潘守理建议,解决之道还是需要政策上的推动。各地政府应尽快出台《流动少年就学管理办法》,按照“属地管理,就近入学”原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与本地儿童同等的义务教育权利,取消借读费。政府财政部门要对接收流动儿童少年的学校按当地生均经费给予拨款。而且,对特困家庭学生,要与本地学生一样享受教育费用减免。

  任继长:教育经费应单独结算

  杭州学军中学校长任继长代表认为,教育不公平是个相对的问题。比如说,杭州每年有大量的外来民工子女需要解决就学问题,但是这批孩子的教育经费都是由杭州地方财政来负担的,换句话说,是用了杭州孩子的钱来解决外来孩子的读书问题,所以很难说对外来孩子不公平,还是对杭州孩子不公平。

  外来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关键,任继长代表认为还是到底该由谁来为外来孩子教育埋单的问题。他建议,国家应该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实行哪儿就学由哪儿埋单,但财政转移支付时也应该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教育任务予以分配,或者通过教育券等形式对这部分孩子的教育经费予以单独结算。

  侯靖方:尽力实现教育公平

  省教育厅厅长侯靖方代表对城乡之间的差距并不避讳:“这一点是肯定存在的,在师资,教育器材方面都普遍存在。但教育公平问题浙江相对全国来说是小的,浙江现在适龄学生都完成了15年教育(学前3年,小学初中9年,高中3年),这在全国都是领先的。我们正在积极努力地进一步缩小差距。”

  侯靖方说:“丽水在我省属于教育落后地区,去年,教育部门为了给当地孩子补充营养,财政专门拨款,让孩子们每个星期能吃上一顿肉,让他们有足够的营养能够得到补充,这一措施将会逐步向贫困山区的孩子普及。”

  “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肯定会存在,彻底消除这种差距几乎没有可能,但我们会尽量减少这种差距,让孩子们享受到公平的教育。”侯靖方充满信心地说。

  相关专题:2005年全国两会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