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物》杂志专题 > 正文

《人物》杂志:专访山西太原市长李荣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1日17:21 《人物》杂志
《人物》杂志:专访山西太原市长李荣怀

山西太原市市长李荣怀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人物》杂志:专访山西太原市长李荣怀

李荣怀市长慰问贫困户


  2003年,太原,这个曾经有9个朝代在此建立首都或陪都的城市,迎来了它建城2500年的纪念日。有这样一种说法: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陕西,五千年中国看山西。意思是说,如果追溯中华民族的历史,山西是其发祥地。而太原处于东、中、西三大经济结合部,自古就有“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的美誉,这个山西历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城市,经历了山西省一半的发展历程,堪称山西的缩影。1999年,整个山西省面临经济危机的时候,太原比全省的平均水平还差;到2005年,当经
过5年经济结构调整后的山西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时,太原已走在全省的前列,起着带动和龙头的作用。

  《人物》:1999年山西省开始进行全面经济结构调整时,省委、省政府给太原提出了哪些要求?对比山西省的经济结构调整,太原市的经济结构调整有哪些特点?

  李荣怀:1999年,太原的GDP是290多个亿,增长只有5%左右,财政收入不到30个亿,是负增长。省委、省政府在山西省进行整体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根据国际、国内中心城市在地区经济中的作用,认为中心城市在连续一个时期高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5%以上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也是有可能达到的,于是要求太原在全省的经济发展中要起带动和龙头的作用。我是2000年初任太原市长的。这几年太原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在15%左右,高于全省增长水平。经过5年的发展,现在,太原的GDP总值是640个亿,占全省GDP的1/4左右,税收占全省的1/5左右。5年之后的今天,财政收入是120个亿,几乎是天翻地覆的变化。总结这5年太原经济发展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两条:第一个就是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不动摇;第二个是紧紧抓住率先发展的政策不动摇。

  当然,太原在全省整个发展格局中有自己明显的特色。第一,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太原力求体现省会城市的产业特色,在全省实施“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大战略,在一段时期里仍然主要依靠煤炭和相关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时,太原却加大了淘汰落后产业的力度,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要求比其他的地方更高。举例说,省里的发展仍然以煤、焦、铁为主,而太原就不提倡这些项目。第二就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型材料,通过这些使太原市的产业结构有了一个新的雏形。第三,太原不仅是山西省省会,同时也是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是物流、商流、资金流的集散地,新兴的服务业也是我们发展的方向。第四,太原是历史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地区,因此我们也将构建新型的文化旅游产业纳入了我们经济发展的格局之中。

  《人物》:你提到太原要构建具有省会城市特色的产业体系,应该怎样理解呢?

  李荣怀:关于具有省会城市特色的产业体系,具体到太原就是要解决传统产业不“新”、新兴产业不“大”的问题,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解决这个“新”和“大”的问题,我们坚持做了几个工作:第一是坚持淘汰落后产业。近年来,我们落实中央和省的宏观调控政策,着力压缩那些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项目,特别是在煤、焦、铁市场非常看好的情况下,严格控制钢铁、焦化、水泥、电解铝、金属镁等生产项目,从2002年到2004年,累计取缔中小企业和落后生产设施1428个。去年以来,又深入开展了焦化行业专项清理整顿,推平土焦坑2715个,清理已投产和在建项目57个,关闭小机焦12个,压缩生产规模123万吨,扭转了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的增长方式。第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太原是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但长期以来重工业城市的定位使太原在经济结构上传统产业比重大,高新产业比重小;在产品上是初级产品比较多,高附加值产品比较少。因此,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项目推动和产业集群战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扶持发展了一批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实施重点技改项目305项,使传统产业内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比如通过对冶金和煤焦产业的改造,我们的不锈钢产量从13.5万吨上升到了71万吨,机焦比重由35.8%上升到99.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利税翻了一番,利润翻了三番。第三是放手发展新兴产业。现在,太原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发展到310户,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示范项目25个,占全省的60%,在省会城市中居第四位。第四是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近年来,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金融信息、电子商务、房地产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从2002年到2004年,太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连续3年在全国省会城市名列第一。此外,我们还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加快园区经济发展作为我们构建省会城市特色的产业体系的重要方面。

  1999年3月,太原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确定为中国清洁生产示范城市,被国家经贸委、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我国清洁生产第一个试点城市。这是对太原这个历来污染严重的城市的督促,也同时为太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机会。于是,太原在山西省整体经济结构调整之前就提前制定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方针,出台了《太原市清洁生产条例》,一年多的时间就取得了明显成果。随着1999年底开始的经济结构调整,太原更是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城市的打造充分结合了起来。2000年,太原市二级以上天数是45天,2004年达到了224天。

  《人物》:太原的经济结构调整与生态城市的打造是如何统一协调起来的?

  李荣怀:首先,我认为,没有好的环境和生态,就不可能有一个健康的经济发展环境,尤其对于一个省会城市来说更是这样。因此,我们的经济结构调整坚决不以浪费资源为代价,坚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坚决不以破坏和谐为代价。在保护环境上我们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狠抓企业达标排放。2004年,太原开展了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行动,污染治理投资超过15个亿,是前3年投入总和的三倍,涉及企业999户。二是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在市区燃煤设施的全面整治过程中,从2002年到2004年,累计拆除燃煤锅炉1391台,拔掉烟囱1400多根,3000多台锅炉、茶炉由燃煤改造为使用清洁燃料,全市集中供暖达到55%以上。三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能使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比如我们对19个焦化和电力重点企业实施了清洁生产审计,开展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单位产品耗能、耗水、污染物排放的情况进行了严格审查,充分把发展循环经济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结合起来。

  关于生态城市的建设,我们做了以下几点:第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太原的自然条件比较差,每年降水仅300毫米左右,相当于全国平均降水量的一半,植被破坏比较严重,森林覆盖率比较低。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千方百计提升绿化质量,挖掘绿化资源,在建成汾河公园绿化带、城西水系、龙潭公园绿化带、森林公园绿化带的基础上又狠抓环城绿化、大运路沿线绿化、出口路绿化和东西山绿化,使城市绿化总面积达到6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21%,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7.6%,绿地率达到30.6%,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8平方米。其中汾河治理美化工程和城西水系工程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汾河治理美化工程还同时获得了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第三是加强城市资源管理。太原的格局是“一水中分,三山环抱”,历史上是山清水秀、物华天宝的地方。但是由于长期的过度开采和粗放经营,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因此我们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的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3年时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50万亩。可以说,通过近5年来的综合环境整治,太原市的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人物》:你觉得太原市的经济结构调整还需要在哪些方面继续深化下去,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

  李荣怀: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为继续深化经济结构调整扫清障碍、增添活力。而我们要做的有四个方面的工作:政府不断转变职能;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大力发展非公经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只有这四个方面做好了,才能保证经济结构调整真正深入下去,保证我们总体目标的实现。当然现在我们还有不少困难。比如太原的优势是工业基础比较雄厚,产业比较齐全,但是这些基础工业的配置都是当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因此带来的问题就是对环境的压力,而改变环境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另外,在太原市的产业结构中,工业是大头,而工业企业的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的任务还非常艰巨。这给了我们一个两难的选择:国有企业不改,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又会步入到一个新的困境;同时,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受到我们思想观念的制约,受到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制约。就拿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这一问题来说,在一些工业比例不是很大的城市或者改革比较快的城市,这个问题大都已经解决了,而太原作为一个工业城市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问题、下岗企业人员再就业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们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机制还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还比较脆弱,我们肩上的担子还很重。

  李荣怀市长曾在基层企业工作了20年,从1970年到1989年,他在太原化学工业集团从技术员一直做到副总经理。多年企业的锻炼赋予了他扎实稳重的工作作风和善于处理实际问题的行政能力。他不喜应酬,不事张扬,把有限的业余时间都用来读书。在企业工作的时候就看企业管理、企业战略的书;在化工厅当领导时,就看行业发展动态、行业发展战略的书;等到了市领导的位置上,则更多地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书。多年养成的读书习惯使他勤于思考,同时又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用他自己的话说:理论上清醒了,就会把每一步工作都思考得非常清晰,实践上就会更明确。而对于一个不发达地区的领导人来说,用先进的理论和思想武装自己是至关重要的。

  《人物》:每一个城市都越来越注重对自己城市品牌的建设,太原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城市品牌的?

  李荣怀:太原史称“晋阳”,人们一提到晋阳文化总是会想到煤炭、想到晋商、想到面食、想到老陈醋、想到这里是中国地上文物最多的地方。的确,太原既具有黄河文化的积淀,又有中心城市的历史地位,既融合了各民族文化的精华,也体现了各种文化的交融汇合,形成了独特的晋阳文化。用历史的眼光看,保护和发掘2500年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弘扬晋阳文化、打造文化强市的重要基础;用现实的眼光看,塑造有省会特色和时代气息的都市文化,是弘扬晋阳文化、打造文化强市的重要内涵;用发展的眼光看,壮大文化产业,是弘扬晋阳文化、打造文化强市的根本途径。但是,今天,我们要将传统的“晋阳文化”进行现代化的丰富,使她同时具有现代化的内涵。因此,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太原在工业方面也将建立自己的代表品牌,这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北有不锈钢,南有富士康。其中北部以太钢为核心的不锈钢工业园区是传统产业新兴化的代表,而南部的以富士康为核心的高新企业园区是新兴产业规模化的代表。太原的企业园是台湾富士康集团在中国内地建立的第六个工业园,整个项目投资100个亿,政府在政策上、服务上给了它最快速、最便捷的服务,从审批立项到开工建设总共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创造了富士康在国内建立园区的最快速度。我相信,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太原不仅将打造出自己的城市品牌,还必将成为整个山西省的一个文化名牌。 本刊记者 张伟涛 陈英华

  相关专题:《人物》杂志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