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防渗工程将组织专家再次进行论证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01:21 新京报 |
昨日,圆明园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听证会上,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播放自己拍摄的圆明园树木被砍伐的图片。 作为圆明园管理处的主管部门,海淀区政府如何看待圆明园防渗工程,备受公众关注。但不论在昨天的听证会上,还是会后,海淀区政府代表始终保持沉默。事后,海淀区委有关负责人称,参加听证会的是海淀区一名副区长,“主要是去倾听各界意见”。 针对“该工程是否符合规划要求”、“是否影响圆明园的生态环境”、“圆明园管理处在该工程的实施上有无责任”等问题,该区委有关负责人说:“这些我们暂时还不便表态,会等环评报告出来,以及专家论证会后再下结论。” 据该负责人介绍,对于圆明园防渗工程,他们主要采取了三个措施,第一是4月初已责令圆明园管理处停工;第二是已经委托具有资质的相关机构作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第三是近期将组织专家论证会,从园林、生态、水资源、文物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论证。该负责人表示,专家论证会的时间政府尚未确定,目前正在确定专家名单。 此外,圆明园管理处负责人昨日表示,这次专家和媒体包括社会各界对圆明园提出的诸多批评和意见中,绝大多数是对圆明园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是出于对圆明园的爱护,因此,他们会举一反三,更负责地处理好今后的工作。 群众献策 湖底加铺细石 献策人:热心人士王蔚 昨天早上,申请参加听证会而未被批准的热心人士王蔚在环保总局门口开起了“新闻发布会”。他说,圆明园湖底铺膜的施工方式和防渗材质都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应使用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的一种可以替代塑料膜的无机环保型防渗材料,另外,施工时在湖底加一层细石混凝土,既可以防止湖水的大量渗漏,又可以保护湖底的生态系统。 王蔚还反对用水泥将湖岸的缝隙封死,他建议采用分段设防的办法,“既可以缓解水分渗漏的速度,又可以达到给岸边植物生长提供水分的效果。” 蓄雨水补湖水 献策人:市民代表王耕 北京仲裁委首届仲裁员王耕是作为市民代表来参加此次听证会的。虽然听证会上没有得到发言机会,但他说一点都不遗憾,因为他带来了自己精心准备的圆明园缺水解决方案。 “用跌落井蓄雨水,供给圆明园,以解决湖水渗漏的问题。”王耕边说边画起了示意图。他说,圆明园周边都是大马路,马路下面都有用来排放雨水的管道,在圆明园的周围建一个大的蓄水池,与城市的雨水管道相连,雨季将雨水蓄在大水池中。 按照王耕的规划,跌落井可以用管道直接通到圆明园的湖中,水位高时,跌落井内的水自动流入湖中;水位低时用水泵吸水。 铺设黏土防渗 献策人:大连退休工人孙孟利 昨日上午,大连旅顺盐场的61岁退休工人孙孟利来到国家环保总局,随身拎着的两个袋子里装着自备的材料、洗漱用品。为了参加这次听证会,11日晚他就从大连来到北京。 “我申请了,但没批准,就自己过来看看。”最后,孙孟利在环保总局辟出的分会场,观看了此次听证会的电视直播。 “我支持防渗节水,但不能用塑料膜。根据我们的经验,红黄黏土具有很好的防渗作用,而且没有污染。”他建议,可在圆明园湖底铺一层0.3至0.4厘米的黏土,再铺上一层普通土,最后铺一层石子,水深应在1.2至1.3米。“黏土也渗漏,但是渗的很少;石子让水看起来清澈,这样总体上花钱比较少,又可以节水。” 地下水湖水互补 献策人:某专家、北师大教授王红旗 在昨天的听证会上,有专家提出在圆明园内挖20口井,从井内提取地下水灌到湖里,湖水的渗漏又补充了地下水,湖水和地下水形成一个有效的循环。北京师范大学王红旗教授也说,以堵的方式来获得水资源的节约,是不科学的,应该使圆明园、颐和园,包括森林公园的水系连通起来,使得这种水能够多次利用。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廖卫华 刘建宏 相关专题: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