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代人物周报专题 > 正文

中国缺乏慈善土壤 政府富人和公众应共同努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9日18:31 时代人物周报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有“以形补形”之说,俗话叫“缺啥补啥”。最近一段时间接连发生的若干与慈善有关的新闻,让人联想到这个朴实的民间智慧,但需要略做一下修正才更恰当,姑且称之为“缺啥想补啥”。

  首先是4月11日,英国人胡润第二次发布内地慈善家排行榜,同时首次发布慈善企业排行榜。这位“制榜专业户”呼吁:“当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社会作出贡献时,也会从社会得
到各种性质的回报,这就是‘社会分红’。我们希望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这种良性互动中来。”

  同日,来自《中华工商时报》的消息称,“民政部将评大陆慈善家排行榜及10大慈善家”,但第二天就有人辟谣了,民政部否认参与慈善家排行榜,消息引用民政部办公厅一位人士的话明确说,“国际上很少有政府出面参与慈善家排行榜的,稍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

  去年底也出过一个跟慈善有关的轰动性报道,称花钱购买门票就可以到人民大会堂与领导人共进春节国宴,买票的钱会被用来扶贫。但随后这项活动被叫停,不了了之。

  媒体和大众热衷于谈论与慈善相关的话题,说明慈善在当下的匮乏和对慈善事业成长的渴望。胡润的榜单可以部分说明问题:2004年百富榜上的富豪只有17位上了慈善家排行榜,而今年也只有区区24位。另外,据目前国内最大的慈善组织——中华慈善总会的统计数据,他们所获捐赠的70%都是来自国外和港台地区的,国内富豪的捐赠还不到15%。

  是什么导致中国这些新生代富豪偏偏缺了一颗慈善的心?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慈善的传统,其理论依据上可追溯到西周以来的民本主义,以及后来的儒家仁义学说。家族兴办义塾、义田、义庄等在古代并不稀奇,当佛学成为中国的主要宗教后,各类布施和捐赠更是司空见惯。19世纪80年代初,以上海协赈公所为中心,形成了经元善、谢家福、李金镛、盛宣怀、郑观应、严佑之等十余位江浙绅商的慈善企业家团体。在1930年前后,仅上海一地,慈善团体就多达119个。有学者指出,这些民间慈善团体无论数量、慈善资源以及社会影响,都大大超过官办慈善机构。民国以后,一般民众也加入了慈善的潮流当中。

  1949年以后,慈善被当做反面事物加以批判,慈善两个字甚至不能以正面的形式在媒体上出现。1993年前长达44年的时间,全中国甚至没有一家直接以慈善为名的组织。在计划体制下,国家直接管理经济,在承担了社会福利方面的责任,根本无需体制外的资源。这无意间造成了慈善观念的集体缺失。

  1993年1月,中国出现了首家地方性慈善组织——吉林省慈善总会。随后,各种慈善组织在中国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据统计,在1993至2001年的8年间,全国共出现了172家慈善组织。如今,这样一种认识已经被广泛接受:慈善是第一次生产分配、第二次税赋分配之外的第三次社会分配,它有助于弥补政府社会保障不足、促进社会平等,缓和社会各阶层矛盾,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但行动尚未能跟上意识的进步。一份慈善公益组织的调查显示,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有过捐赠纪录的不超过10万家,即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捐赠。1998年美国70%的家庭进行过捐款,平均为1075美元,占家庭收入的2.1%。而同年,在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的特殊情况下,中国人均捐款约1美元。2000年,中国的人均捐赠不足1元人民币。所以才会出现对慈善二字的敏感和焦虑。

  对中国慈善发展史的回顾说明,中国人不是先天缺少慈善的基因,中国的富人亦非天生为富不仁,乏“善”可陈。中国缺的是滋生慈善的土壤,这需要政府、富人和公众的齐心协力。 蒋志高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