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战文化角力(6)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15:23 新民周刊 | ||||||||
风神蓝鸟:信息不对称的昙花一现 对以被动消费著称的中国的汽车消费者来说,本来就没有选择的自由。概念——有时候这个词和“噱头”同义——就成了吸引目光的不二法宝。 撰稿/汪 伟(记者)
中国车市称得上传说中的奇妙新世界。虽然新世界里卖的大多是全球汽车巨头们多年前推出的旧车型,但一点不影响新世界里新富人群对“有车生活”的热情。 2000年小型车疯狂的时候,风神从无到有,到2001年变成风神蓝鸟,2002年又启用了NISSAN的商标,变成尼桑蓝鸟,一年一变,见证黄金时代,2004年之前销量一直不错,当年蔚为神话,业界传说颇多。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风神的原型车蓝鸟U13本是日产公司1991年就推出的老车型,不过经过台湾裕隆的改造,老车新卖而已。 有“高档车感觉”的蓝鸟 风神还没有变成蓝鸟的时候,就被厚道的评论者誉为中国车市2.0时代的引领者,尖刻的评论则说风神也好,蓝鸟也罢,终究不过“有高档车感觉的汽车”,言下之意,貌似高档,其实不然。 风神第一代2000年下线,外观造型还留有风神前身京安云豹的影子,圈内人士讽刺为“组装车”。而实际上,这是擅长改装的台湾裕隆和日产25年合作后,将改装后的蓝鸟U13延伸到大陆的产品形态。而所谓“高档车感觉”这听来略显尴尬的评价,不仅没有被厂家所避讳,反而在其设计理念中一直被视作“中国化”的重要思路。 到风神蓝鸟(第二代风神),乃至第三代尼桑新蓝鸟,这款车型一直以E化的“高档配置”著称。当然,蓝鸟的售价也的确对得起“高档感觉”和“高档配置”。用一句据说颇流行过的话说,只花了20多万元这种B级车的价格,就能买C级车的标准,风神蓝鸟岂能不诱人? 几年之后大家才发现,蓝鸟所谓的高档并不包括发动机和底盘等汽车核心部件,而多集中在外形、灯具、色彩乃至座椅、车载电话、后视镜、挡风玻璃,甚至车门打开的荧光标识等相对概念化的配置上。当时,这些“高档感觉”的配置多少让蓝鸟取得了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暗示,用老百姓的话说,叫做有派头,并因此获得了刚刚入市的购车人群的追捧。 其实,当时的汽车记者们也毫不隐讳地说过,风神蓝鸟从产品上看底气不足,是个老产品,但中国市场上从没有真正按照中国人的生活理念设计的车型。对以被动消费著称的中国的汽车消费者来说,本来就没有选择的自由。概念——有时候这个词和“噱头”同义——就成了吸引目光的不二法宝。 蓝鸟的“派头”和“噱头”俨然十足,2000年风神(后来的风神蓝鸟和尼桑新蓝鸟)销售2560辆、2001年17620辆,2002年销售40000辆,如此速度也就不足为怪了。 日产的蓝鸟和东风合作后大卖,台湾裕隆在其中扮演了将日产技术引入大陆的重要角色。作为台湾第一大汽车生产和销售商,裕隆和日产多年合作,有在华人地区改造和销售日产车的丰富经验。事实证明,风神和蓝鸟的成功其实验证了裕隆的经验在大陆和台湾同样有效。但是,1999年将负债累累的东风汽车带向赢利的苗圩和1999年上任挽救濒临破产的日产汽车的卡洛斯目睹风神的成功,都在策划更大规模和更深程度的资本和技术合作。裕隆的“中间人”角色,也就在日产和东风后来的合作中走向了终结。 同样,裕隆所代表的引进过时车型和加以小改小动后包装上市的时代,终究要走向终结。在奥迪、POLO等号称全球同步上市的车型的推动下,遍布“噱头”的“派头”在惨烈的车市中已经不再激动人心,消费渐趋理性的汽车买主们,在中国加入世贸后的全球化车市中,“高档汽车的感觉”像纸花一样,总是要被“一分钱一分货”的鲜花消费理念所替代。从尼桑“天籁”开始,东风日产计划在2007年之前引进6款新车,产品品牌将全部冠以尼桑之名。大家可以期望,这6款新车不会是像蓝鸟这样的“陌生的熟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