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纪念世界地球日:讲述普通人的环保人生(2)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2日17:27 新世纪周刊

  哲人廖晓义的绿色理想

  本刊记者/程海涛 能源紧缺的中国,节能的潜力也是最大的。曾倡导可持续消费模式、发送“环保节能宣传卡”的“地球村”再度引起了世人关注,而“地球村”的创始人廖晓义的那颗拳拳之心,令曾经漠视环保的人学会了思考。

  廖晓义的头顶上有许多耀眼的光环:地球的女儿、民间环保女杰、环保女骑士、绿色皇后等等,而她最喜欢“地球的女儿”这一称谓。

  记者在阅读了她所发起的绿色天使、绿色环保、绿色社区、垃圾分类等一系列活动的内容并和她接触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一个有绿色理想的哲人。

  4月14日下午两点整,急匆匆走进办公室的廖晓义一边接着电话,一边冲记者点着头,在她的手里拿着一袋未开封的早餐奶,嘴里还嚼着半块饼干。

  “草根”主义者的梦想

  “现在的圆明园是什么?少数人的钱、北京人的肾和全国人的根,是这三者间的利益博弈。我质问他们,谁给你们权力,把树砍了?谁给了你们权力,不经过环评就为那个项目覆膜……”

  记者还未提问,廖晓义已自顾自地讲起了上午在国家环保总局参加圆明园论证会时的发言。在她看来,这是个值得让媒体和大众“知道”的新闻话题。

  上世纪80年代末,廖晓义从中山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社科院马列所。那时,廖晓义的一位好友在他的生态论文中写道:地球正在被人类自己的发明创造毁灭,人类不会再有下一个千年。

  廖晓义看完后,觉得这位朋友太悲观了,人类有那么强的生存力量,完全有能力解决面临的问题,包括生态问题,何必杞人忧天?

  为了说服这位朋友,廖晓义开始查找相关资料,并从朋友那里借到两本书,其中一本是《江河碧水万古流》。从这本书里,廖晓义第一次知道人类居住的这颗星球,正面临着比政治、经济问题更大的挑战,那就是环境问题。从水到森林再到大气,污染处处俱在……

  就这样,廖晓义非但没能找到说服朋友的有力证据,反而因朋友的一句话、一本书,被“招安”了。

  “面临这个问题,总得有点行动吧。其实很简单,一旦你明白之后,就想为地球母亲做点什么,就像孝敬自己的妈妈一样。”

  虽然廖晓义一再强调,自己只是想尽一点微薄之力,为伤痕累累的地球母亲做点事。但谁都明白,如果仅凭着一点点原始冲动,任何人都不会十几年如一日,在这种既受累又不讨好,每月拿着微薄薪水的岗位上,终年为环保四处奔走疾呼。

  廖晓义不承认环保是一种文化,相反很“草根”。用她的话说,“草根就是多的意思,草根还有和泥土最接近的意思,泥土就是大众,草根就是直接和泥土接触。作为自然之子,对自然如果有感情,有一份善良和感恩,你就会对自然灾难感到不安,就会做点什么。”她所追寻的目的,听起来更像是现代唐吉诃德的梦。

  环保人生

  哲人廖晓义,是“敬畏自然”的忠实信仰者,她一直努力将东西方文化融合,把这种信仰转变分解成日常可以接受的符号;环保主义者廖晓义,在思想发生巨大转型后,坚信象牙塔里生不出哲学,只有渗入自然才能深刻地理解哲学。

  这两个廖晓义其实并不矛盾,“我不是放弃了哲学,而是换一种角度和理念去诠释,我感到自己正在正儿八经地做哲学——东方生态学。”

  廖哓义,形容自己是个“东拉西扯、上蹿下跳、拳打脚踢、穷凶极恶”的女人。上联系政府,下深入社区,推动中国环保进程,提高国人环保意识。富有激情,当然也难免激烈。她笑称自己身上有两根筋,一为根深蒂固的民族主义,一为自然主义,谁如果碰到这两根筋,知天命之年的她仍会“愤青”一把。

  上世纪90年代,在人们争抢着申请签证出国的时候,廖晓义选择了回国。她签字的表格叫做《志愿放弃美国绿卡登记表》,理由一栏写的是:留在中国搞环保。

  这很符合廖晓义的性格。年轻时,她完成本科学业后发奋努力,终于考取中山大学的哲学研究生,初衷就是不想让人们看轻“工农兵大学生”。

  同样,她也不想被别人议论:这个人在美国闲来无事才回中国搞环保。她要把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环保里去,用行动表示,这个中国女人是认真的。

  其实她可以不回国,就像人们知道的那样,留在美国,过物质及各方面设施丰厚富足的生活。别人无法理解廖晓义的选择,就像廖晓义无法理解别人眼中的环保事业一样。

  “我的一生都在为环保事业而活着,没有了环保,真不知道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除了环保之外,我没有什么别的梦想,因为环境本身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对我来说,生命和生活是不可分割的。对有的人来说,环保是他们的事业,但对于我而言,环保是我生命的意义、快乐和寄托,它是我终生的梦想。”

  地球的女儿

  起初,廖晓义选择以拍电视纪录片的形式来唤醒国人的环保意识,几年内共拍了几十部。但前期的几部片子都经历过“难产”阵痛期,常常是电视脚本出来了,却苦于经费无着落,不得不搁浅。为此,她又远走美国,给读数学博士的丈夫做陪读,指望在国外打工挣钱,等攒足钱后“东山再起”。

  三个月后,朋友给廖晓义寄来一封信,说:如果你再不回来,摄制组就可能散伙了。廖晓义坐不住了,回国后,廖晓义向朋友借了5万元,这对拍摄大型电视片而言是杯水车薪。晚上她栖身在一间没有窗户的陋室里,给别人当保姆,经常以吃煎饼度日。

  第一部时长为60分钟的处女作《绿色谈访录》,终于在花了廖晓义整整一年零两个月后“杀青”了,然而等到的结果却是片子无法播出。

  廖晓义只好再次出走美国。到美国后,廖晓义发现有一个NGO民间环保组织,这个组织几乎荟萃了全美的民间环保精英,以女性居多,负责监督环保执法,影响力足以撼动美国国会。

  廖晓义深受启迪,并萌发了新的想法—采访国际杰出的环保女性并制作成片子,拿到即将在北京召开的“世妇会”上播放,让中国有影响力的女性率先投身环保。为此,她倾尽打工积蓄两万美元,高薪聘请专业摄像师分赴纽约、旧金山、华盛顿等地采访40多位国际环保女杰。

  1995年5月,廖晓义离开丈夫,带着女儿和电视专题片《地球的女儿》回国。而这部片子成为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民间组织论坛的中国骄傲。

  同时,这部耗尽她两万美元“家底”制作的片子,也拉开了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环保时刻》的序幕。从1996年始,每周五的18:50,廖晓义的声音就通过电波,传递到千家万户:“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保护环境是每个地球村民的责任。”

  10年过去了,当廖晓义再次总结今天中国的环保状况时,她颇为官腔儿地用了18个字来概括: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前景令人担忧。

  泪水换来的坚韧

  特立独行的思考者张志扬曾说:“人生,就是从整体性中挣脱出来走向个体性的历程”。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廖晓义在推进中国环保进程这条路上踽踽独行……如果鲜花和掌声可以算作对一个人的荣誉和认可,那么在2000年以前的10年间,廖晓义看不到鲜花,伴随她的只有泪水。

  1995年,从美国回来的廖晓义着手在北京注册“地球村”,那会儿没人理解这个“疯女人”,都说她:“你这个人是怎么回事,不就是访问学者吗,在国外也是端盘子的。”

  后来地球村总算成立了,因为是非盈利性组织,经费来源主要靠国外的基金会支持,通常是做好项目策划,然后向一些基金会等组织申请经费援助,这部分占了所有经费来源的90%左右。除此之外,只有一些企业的零星捐助。

  “捉襟见肘”——她这样形容“地球村”当时的运行状况。因为没有钱,“地球村”运行不下去了。此时,恰巧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组请她去录节目,主持人问她为什么放弃哲学,投身既无名可享,又无利可图的环保事业时,她当众号啕大哭。

  为此,有人说廖晓义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哗众取宠,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廖晓义的回答却很平静:“我就是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因为人的嘴巴是要跟着眼睛走的,甚至于人的心都是跟着眼睛走的。”

  在她看来,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有这么多的媒体,当然要吸引眼球。她就是要人们听到环保人士的心声,通过“廖晓义”这三个字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环保。

  现在的廖晓义,在某种程度上“成熟”了很多,起码不会在公众场合放声大哭。已是有些年纪的人了,每天却为环保不停地奔波操劳,遭遇无数的白眼和冷嘲热讽,也心甘情愿、乐此不疲。对此,她笑称自己有一套“健身之宝”——把所有的困难和阻碍都看作是意料之中的;把所有的顺利,当作是意外收获。为此,廖晓义说自己的心态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坚守理想不役于物

  廖晓义说她不知道什么是“新新人类”,话没说完,自己先笑了起来。这位中国“地球村酋长”、世界环保最高奖——苏菲奖的获得者,一贯以风趣幽默见长。在解释NGO组织时,她这样道:NGO就是非政府组织。

  廖哓义认为,“不是政府的组织”并不意味着就跑到了政府的对立面。“非政府”,只是保持一种独立的声音,它独立的意义一方面是可以帮助政府,另一方面,对政府也起着督促作用。

  “在国外,如果你说你是NGO ,可能办事还方便些。因为人们知道你不以盈利为目的,更公正。但是,在中国,非政府组织,常常被误解成无政府、或者反政府组织。”廖晓义在人们对待民间NGO组织的态度上显得很无奈。

  虽然廖哓义竭力倡导推行的垃圾分类系统,最终还是没能建立起来,但人们对垃圾分类已经有了思想意识,从这个角度讲,还是成功的。

  分类垃圾只需动手,不必掏钱,钱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今的中国人变懒了——当记者再次拿“无疾而终”的垃圾分类“说事儿”时,她对记者道:“很难说垃圾分类是成功还是失败,只能说是一个从失败渐渐走向成功的过程。”

  “垃圾分类到今年已经做了整整10年,10年间,‘地球村’付出了很多。仅在2003年,我们在社区里就泡了90多天,从拣垃圾开始。为此我们还租了一块地,用处理过的垃圾肥浇菜地,再把种出来的菜送回到社区,就是想让人们了解垃圾循环利用的道理。垃圾分类做到现在,不是因为人们的意识不够,而是整个系统建立起来很复杂,需要政府的力量,而有些事情我们是无能为力的。”

  看得出,这位不肯轻言放弃的倔强女人,对垃圾分类没有死心。记得最初搞垃圾分类时,当时有一位美国专家告诫她说,不要轻易去碰这种工作,他们已经搞了30几年了,分类率才达到30%。在中国,没有强大的官方力量注入进来,是不可能成功的。

  “我们一直坚持做下去,是不会放弃的,要直到垃圾分类制度建立起来的那一天。”在廖晓义的大力倡导下,目前国内的垃圾分类率已达到了20%。她不相信,在中国这样有垃圾分类传统的国家,还赶不上美国。

  在推进环保的道路上,廖晓义四处奔走呼喊,尽管发出的声音很微弱,但她更相信理念的力量,相信真理。她只是纯粹地生活着,实践着,做自己想做的事,并且始终完善而丰盈地存在。在她看来,只要有人不断地去说、去做,人们的环保意识就会被唤醒。

  廖哓义的环保理念

  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保护环境是每个地球村民的责任。

  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是环保的“理论自洽”。

  绿色生活方式并不是要牺牲人类的发展,而是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资源的耗竭和对环境的污染。

  这不会降低我们的生活品质,恰恰相反,它保证着我们的生活质量,体现着我们的文明素养。

  而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茂密的植被,更是高品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和为贵”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包含着人与人、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相互共存的思想,体现了人们相互间的亲情。

  在选择绿色生活,倡导绿色社区的过程中,女性起着最关键的作用。因为女性是家庭消费和家庭管理的主体,影响着丈夫和孩子,进而影响着整个社区和社会。

  让环保由一时一事的行动变成每日每时的行为,让环保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

  关于地球村

  地球村,全称为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成立于1996年,是一个致力于大众环保宣传教育的民间机构。其目标是:通过推动社区环保和生活环保,使环境保护成为人人可以参与的行为和时尚。

  地球村的主要工作有:在央视七套独立制作《环保时刻》节目;撰写多种环保读物和宣传品;在北京市延庆县西二道河乡建立环境教育培训基地。

  让公民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接受环境教育;可持续消费模式,如垃圾分类、大众交通等。

  廖哓义的环保之路(部分)

  2004年11月15日,地球村通过北京奥组委向80多家奥运会服务饭店赠送了四万份“环保节能宣传卡”。

  2004年9月26日,北京地球村等6家民间环保组织在京召开总结会,宣布“26度空调节能行动”告一段落,即主要公众场合空调不低于26度。

  1998年,廖晓义填了一张《志愿放弃美国绿卡登记表》,在理由一栏里写下:留在中国搞环保。

  1997年,获北京市科协颁发的科普先进个人奖。

  1996年3月正式创办“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简称北京地球村)。

  1995年5月,带着电视专题片《地球的女儿》,回国参加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论坛。

  1993年-1995年,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系国际政治专业做自费访问学者。

  1990年开始从事民间环境教育活动,独立摄制环保电视系列片。

  1986年-1990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做助理研究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