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纪念世界地球日:讲述普通人的环保人生(4)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2日17:27 新世纪周刊

  王挺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可可西里

  本栏记者/程海涛 回忆自1989年以来自己做了些什么,王挺只记得两件事:一件是徒步穿越山陕大峡谷、另一件便是作为志愿者5次进入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的环保志愿者王挺,住在青岛市江西路一幢老式临街的没有电梯的楼房的顶
层。

  他每天坐1个多小时的公交车上班,站在青岛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的讲台上,给学生讲述艺术概论、摄影、中外服装史等课程。

  因他长髯飘飘,酷似画家张大千,学生们都喊他“大千老师”,同事和朋友则直呼他“大胡子”。

  业余时间,王挺多是挂在网上或倾听音乐,在不足10平米的昏暗的书房里,堆积着3000多张音乐CD。

  他对音乐的虔诚,完全是兴趣使然。身为大学副教授、知名摄影家的王挺完全是性情中人,他常旁若无人、口若悬河,一时兴起还会哈哈大笑,嬉笑怒骂不加掩饰。

  每周王挺都要参加户外俱乐部的活动—爬崂山。“已年过半百了,可一旦登山攀岩、徒步穿越,绝不逊色于小伙子,身体棒得很。”在妻子眼里,50岁的王挺有时像个大孩子。

  王挺的身上,有着浓烈的“游侠”味道。在与他近一天的谈话采访中,说的最多的,除了可可西里,还是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的有缘人

  1989年6月4日,王挺只身一人,从青岛到西宁再经过青藏线进入西藏,后经川藏线等线路,从上海坐船回青岛,全程132天。

  “有多少人这样走过?火车、汽车、自行车、拖拉机还有徒步,独自跨越13个省市自治区,行程1.5万公里……”对于这段经历,王挺总是很自豪地讲给每一位聆听者。

  王挺最早知道可可西里也是在1989年。那年他看了一部纪录片——《西藏的诱惑》。当时印象是,可可西里太偏远、太荒凉。之后,王挺听说了索南达杰的事迹,这让他很感动,可可西里是一个充满了英雄主义的地方,心中充满了崇敬之情。

  2001年,一部讲述可可西里巡山队员巡山经历的电视短片,再度让王挺感知了可可西里。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强烈的向往,此后王挺一直默默地关注着可可西里。

  2002年,可可西里管理局在青岛做环保宣传并首次招募志愿者。妻子在报纸上看到了这则消息,她知道王挺一直在关注可可西里,因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看完后,就把报纸藏了起来。“后来她担心我知道后会责怪她,还是忍不住告诉了我。”王挺笑着说。

  紧接着管理局的人到青岛各大学开展宣传活动,欣喜若狂的王挺急忙赶到现场,找到管理局局长才嘎表述自己当志愿者的强烈愿望,并热情讲述了他在青藏高原的经历,才嘎局长听了很感动。可一听说王挺已经47岁了,才嘎局长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说什么也不肯要他。王挺当志愿者的理想似乎就要破灭了。

  也许王挺真的和可可西里有缘,可可西里管理局在最后确定志愿者人选时,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才嘎局长忘记了王挺的名字,只记得他蓄着长长的胡子。所以在遴选志愿者时,才嘎局长力荐“大胡子”,而队员们却一致推荐王挺。后经核实才发现,“大胡子”就是王挺。

  2002年4月20日,管理局来电话,告诉王挺被破格录用了。“当时一下子就傻了,放下电话后,我就蹦了起来……后来才知道是我的执著感动了大家。”王挺愉快地说,“我是非常的幸运,尽管当时已47岁,不符合志愿者的年龄要求,但优势也很明显:身体棒、有经验、还有对青藏高原的那份情。”

  首次巡山经历

  2002年5月23日,作为首批志愿者,王挺有幸成为主力巡山队员深入到可可西里腹地。王挺表示,11天的巡山经历如同电影《可可西里》的每一个镜头。

  5月22日上午确定人选、制定巡山路线、出山日期。“在可可西里,管理局的每次巡山行动都非常迅速,怕打草惊蛇,‘惊扰’了盗猎分子,行动日期和路线也都是严格保密的。因为没有通讯工具,巡山之前要制定出精密的巡山路线和出山日期。如果巡山队员没有在规定日期返回,留守队伍便携带装备,按事先制定好的路线,组织救援。”

  当天下午采购了7名队员10天的食品:1斤大葱、4个大头菜、200个火烧、2箱方便面、5盒军用罐头。王挺瞪着采购来的食品发愣,才嘎局长笑道:“这已是按旅游的规格和标准采购了。平时巡山,我们队员连这个都吃不到。”

  两辆车、七个人,还载着七大桶汽油。早上不吃饭,喝茶喝到浑身冒汗时,队长一声令下,开始赶路;午餐随便在车上吃个火烧,有时连水都喝不到;到了晚上煮方便面时,七个人分一根火腿肠,便成了大家最为期待的一顿“正餐”。

  6月1日早上下雪,王挺早早地起来拍照片,回来时看到帐篷前多了几个雪人,忽然想到那天是儿童节。巡山队员多是作了父亲的人,一年到头难得跟家人团聚,那几个雪人,便是他们送给孩子们的礼物。看着一群三十好几的爷们,围着雪人手舞足蹈的样子,王挺笑出了泪花。

  中午1点,巡山队行至一处雪山垭口,忽然,眼尖的队长看到了一辆吉普车。王挺打开车窗好奇地顺着队长指的方向望去,隐隐绰绰地有几个黑点在向前移动。这时,坐在后排的队员拉响了枪栓,汽车加大油门冲了上去。“当时我有些紧张,又觉得惊险刺激,后来想起那一幕,又有点后怕……”王挺回忆着那一瞬间发生的事情说,真像在战场一样。

  巡山队员的车迎面截住了可疑车辆,王挺冲下车,打开后备箱,从一只布袋子里搜出一支改装后的半自动步枪,一支双管猎枪和上千发子弹。

  据盗猎者交待:这是他们第三次进入可可西里偷猎。第一次因为雪大,没能得手;第二次打了六只藏羚羊;正当他们带着数千发子弹要“大干一场”的时候,被巡山队员逮了个正着。

  给你一个真实的可可西里

  藏语里可可西里的意思是“美丽的少女”,在此之前,王挺心中的可可西里,就像大多数人印象中的藏北无人区一样,是块圣洁神秘的地方。而事实上,它荒凉、常年无人居住;它恐怖,处处都是盗猎者贪婪的目光和枪声……

  “可可西里是个让人心痛的地方,这里经常有罪恶的枪声响起。”王挺还曾同情过那些偷猎者,以为他们是为生活所迫。后来得知盗猎分子的凶残,接触到一些盗猎分子后,他的想法改变了。

  “可以说没有一点人性,他们把母藏羚羊剥皮后,看到小藏羚羊在母羊肚子里动弹,便用刀子豁开母羊的肚子,只是为了想看看羊肚子里小藏羚羊是什么样……

  还有一伙被藏族人称为‘皮子’的人,每3分钟就能剥一张藏羚羊皮,大多数被剥完皮的羊还活着……”

  “恐怖的可可西里!”这是王挺对可可西里的第一印象。

  “与凶残的盗猎分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管理局的巡山队员。他们朴素而真挚,头顶也没什么环保的大帽子或耀眼的光环。他们坚定的信念与金钱无关,与名誉、前途、安逸的生活更无关。

  有些信念是注定不能妥协的,他们是实实在在的理想主义者。”在王挺的话语中,藏羚羊以及可可西里的生态平衡被诠释得如同他的私有财产一样神圣不可侵犯。

  王挺说,在可可西里守卫者的词汇中,没有“野生动物”一词,他们把所有的生物称为“大山的主人”。管理局的队员们说过,过去的藏羚羊是不怕人的,可现在,藏羚羊只能小心谨慎地活着。因为盗猎泛滥,一度使藏羚羊这一群居动物,只能三三两两的出现。“它们很孤独。”王挺耸耸肩膀无奈地说。

  最令王挺感到尴尬的是,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不知道可可西里。2002年冬天,王挺从可可西里回来后做展览,好多人问他:“可可西里在什么地方?是不是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更让他哭笑不得的是,负责印制宣传册的印刷厂,竟然把可可西里印成了“西西可里。”

  “这些年外界对可可西里管理局的争论很大,质疑有没有支持的必要……这对我来说无关紧要,我关心的是可可西里,想为可可西里做事。不管争论结果如何,我也一样要做可可西里的志愿者”。

  坚守的英雄

  王挺是个意志坚强、执著认真的人,快30年的烟龄,去年说戒就戒了。他的骨子里还有一股争强好胜,只要是他认定的事,就要努力去做,并且做到最好。

  妻子半嗔半笑道:“家里攒的一点钱全都给他做了‘活动经费’。”“我长年在外,惟一遗憾的是没能给妻子一个好点的房子,一个有暖气的房子。”王挺面带愧意地说。

  第一次去可可西里,同事笑着打趣道:“我真不明白你爱人怎么会舍得让你去那么荒凉的地方,如果换作我,就不会同意。”王挺笑笑说:“所以,你不会是我的妻子。”不仅如此,王挺还鼓励正在读高中的女儿去可可西里。

  2003年8月,女儿利用暑期,独自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去西宁,然后从西宁到格尔木,在那里的可可西里管理局找到王挺,随后又去了西藏。

  去年暑期,王挺再次深入可可西里时,女儿因为功课忙没有跟去,妻子给王挺发短信说,“女儿说想可可西里的人了。”

  “我就是想让她看看在现代社会中,还有保护队员在艰苦地工作着。”王挺说,“去年我在可可西里的时候,影片《可可西里》正在青岛上映,女儿第一时间就和同学去看了。”

  其实对于可可西里的志愿者们来说,除了巡山,他们从事的多是看似简单的“看天看地看荒原”的乏味工作,用王挺的话说是“坚守”。负责巡山的都是管理局的队员,考虑到巡山的危险性,只有首批志愿者作为主力巡山队员,参加了一次巡山行动,之后的志愿者便没这个“荣誉”了。

  很多志愿者都不理解,他们来可可西里原本是抱着轰轰烈烈的激情来的,没成想来了以后没什么事可做,很泄气。作为老志愿者,王挺给他们讲可可西里管理局巡山队员的故事,无论是志愿者还是巡山队员,在这里工作就意味着奉献,甚至是牺牲。

  队员们一个月收入才四五百元,一年只能回家一两次,有的老队员七年没回过一次家。本来他们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过舒服的生活。他们之所以坚守,仅仅因为他们热爱生命、热爱这份工作、热爱这片土地。

  “如果说我有可可西里情结的话,我的情结是那里的人,他们是真正的勇士,最可爱的人。”王挺越说越激动,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仿佛恨不能马上带你去可可西里。

  “如果是真刀真枪地同盗猎分子搏斗,很多热血青年都能做到,但坚守同时也是一种奉献,要时刻记得坚守可可西里是为了环保,是为了那里没有枪声和罪恶。可可西里的队员们就是这样,五年、十年,用他们的青春、人生坚守着。什么是英雄主义?不一定是真刀真枪地作战,这种默默的坚守,更是英雄主义的体现。”

  奉献与改变

  自从成立了国家自然保护区后,这些年对可可西里的保护取得了很大成效。王挺第一次去可可西里时,在青藏公路边看不到野生动物的影子,2004年再去时,路边随处可见藏羚羊、藏原羚和藏野驴等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的种群和数量在逐渐增多,和人类的亲密关系也在逐渐增强,王挺对此感到难以置信,而管理局的保护队员却淡淡地笑着对他说:这就是保护工作的成果,也有你们的功劳。

  2002年从可可西里回来后,王挺便开始着手筹建可可西里的网站。2002年12月16日,在多方协助下,可可西里官方网站终于建成。直到现在仍然是“可可西里生态宣传不沉的航空母舰”。

  王挺说:“每年做好30天的志愿者工作,就已圆满完成了志愿者的任务。但我觉得志愿者还应该是播种机,让更多的人了解可可西里,热爱可可西里,热爱大自然,提高环保意识。”

  王挺现在是可可西里志愿者的山东省联络员,他常利用业余时间举办一些图片展览和讲座。听他报告的人,年龄最大的已逾古稀,最小的刚上幼儿园。

  每次看着孩子们一字一句地念着“可可西里”时,王挺的心里乐开了花。他说,不要求孩子们完全了解可可西里,只要知道那里有美丽的、需要保护的藏羚羊就可以了。

  “其实可可西里的自然景观对我没有太大的诱惑,我是因为一种英雄主义的感召来到可可西里的,就是想为可可西里做一点事,这是一种平常心。”王挺还一脸严肃的表示:“去可可西里,就像每年一次的探亲。”

  而每次离开可可西里,王挺都难以割舍,他会悄悄地原谅自己:离开可可西里是“被迫”的,学生们还在等着他回去上课。离开时,他会在心里默默地念着:可可西里,我还会回来的。

  王挺环保语录

  语录一:“可可西里是一块圣地,少女一般的清纯,它不该有罪恶的枪声和堆堆惨人的白骨。”

  语录二:“可可西里是个让人心痛的地方,这里经常有罪恶的枪声响起。”

  语录三:“生活在可可西里的生态种群是脆弱的,藏羚羊却被残杀,以每年两万只的速度递减。”

  语录四:“可可西里不需要物质的援助,只希望能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外界的惊扰。”

  语录五:“关于可可西里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语录六:“去可可西里,就像每年一次的探亲。”

  语录七:“如果说我有可可西里情结的话,我的情结是那里的人,他们是真正的勇士,最可爱的人。”

  王挺的环保之路(部分)

  现为可可西里志愿者山东省联络员,并为可可西里管理局撰写保护史。

  2002年8月至2004年10月,先后四次作为志愿者赴可可西里,并拍摄大量图片。

  2002年5月,作为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和藏羚羊保护志愿者远赴可可西里。

  1989年7月,骑车去青藏高原考察摄影,行程1.5万公里;期间多次举办摄影展并在全国获奖。

  1987年去陕北,徒步穿越山陕大峡谷。

  1985年去陕北,徒步穿越山陕大峡谷。

  1981年独自骑车去陕北黄土高原考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