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青年》杂志专题 > 正文

台球王子的神奇童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8日14:26 中国青年杂志

  对于丁俊晖来说,4月有两个特殊的日子。4月1日,是丁俊晖球场外的生日,1987年的这一天,他出生于江苏 宜兴;4月3日,是丁俊晖球场内的生日,2005年的这一天,他在中国台球公开赛上,一路过关斩将,打败“台球皇帝” 亨得利,成为全世界瞩目的“中国丁”。

  采访-本刊记者 韩春丽

  是这样风吹不动的成熟。直硬的发,笔挺的背,帅帅地走来,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就连脸上几颗醒目的痘痘都很职 业。可是,忽然,他笑了,上挑的唇角,泄露了18岁的秘密。

  4月有两个了不起的日子。4月1日,是丁俊晖球场外的生日,1987年的这一天,他出生于江苏宜兴;4月3日 ,是丁俊晖球场内的生日,2005年的这一天,他在中国台球公开赛上,一路过关斩将,打败“台球皇帝”亨得利,成为全 世界瞩目的“中国丁”。

  街头巷尾都在谈论丁俊晖,就像当年忽然一阵风生水起,城市乡郊满大街遍布台球桌。

  “11岁去东莞时带着书包吗?”

  “没有。我以为就去一段时间,没想一去就是四年。”

  “心里有没有感到害怕?”

  “不害怕,只要有爸爸在,就什么都不怕。”

  有人说,丁俊晖的胜利,是他父亲丁文钧的胜利,这话有几分道理。

  生于1957年的丁文钧上过山下过乡,回城后在宜兴开了家小食品店。丁家附近有一个台球室,丁俊晖每天放学后 就去那里玩耍。有一天,老丁偶然从儿子在台球桌上的几个击球中,发现了儿子的台球天赋,便决定培养儿子打台球。丁俊晖 当时刚8岁。

  当年的中国台球,都是街旮旯里的消遣,没有星点今天台球场的贵族气派。在丁家邻居们看来,老丁叫小丁打台球, 那叫不学好。但老丁不动摇,为支持儿子学球,他干脆不卖食品,开起了球房。

  很快,小丁便打遍宜兴无敌手。

  老丁的眼睛早就专注于台球的各种信息,他从台球杂志上发现上海有个李忠台球水平很高,便在1997、1998 年的两个暑假,把儿子送到上海去学习打球。他又发现,中国台球风气最浓的地方是广东东莞,便决意带儿子南下。1998 年年底,父子俩来到了东莞东英台球城,半年后,又接来了丁俊晖的妈妈。为了给儿子交学球费和维持东莞的生活,宜兴的房 子作价10万被卖掉了。

  “总有一天,我会回来证明给你们看,我是对的!”——老丁没去想这是背水一战,他的心里只想着“胜利”两个字 。

  他还要把这种自信教给儿子。

  小丁从小乖如女孩,不多话很老实,常招同学欺负。有一天,儿子哇哇大哭着放学回家来,说有四个同学打他。四对 一,显然是对方没理。老丁当即扯起儿子,“走,谁打你,你就去打他!” “爸爸,我不敢。”“不怕,打出事来有爸爸! ”

  一个月过去,儿子回家来,得意地对老丁说:“我在班里已经很有威信。”

  “只要你是对的,就要敢于去做,该强硬的时候,绝不软弱。”老丁借机教导儿子。虽然没读几年书,但江湖上也闯 荡出了不少经验,老丁还是个不错的心理老师,张弛有道也是他的另一绝招儿。

  小丁小时候爱哭,被同学欺负哭,输了球哭,打不好球也哭。13岁那年,有一天他打一个蓝球,打了八杆没入袋, 便呆立球台边,两行清泪。老丁见状赶紧过去揽住儿子的肩膀,递给他300元钱,让他做东请妈妈到白云公园玩儿去。玩儿 回来,儿子什么都忘了,再举杆,蓝球应声入袋。

  2003年丁俊晖奔赴英国。在这之前的15年里,多数时间他都跟父亲在一起。因此,老丁的坚持就是小丁的坚持 ,老丁的自信就是小丁的自信,老丁的沉稳老练就是小丁的沉稳老练。

  小丁不是老丁的简单翻版,但没有老丁的全情投入,绝然不会有小丁今天的辉煌产出。

  他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儿子,他自愿做蜡烛。

  任何成功都会有代价,有牺牲才会有成就——这是老丁给小丁设计的人生。老丁是首先的实践者。

  “你最欣赏的球手是谁?”

  “奥沙利文。”

  “欣赏他什么?”

  “他打出来的球非常熟练,线路新鲜,思路奇特,常让人感到很意外。”

  曾经,多数时候,父亲的选择就是丁俊晖的选择。

  比如,读小学时他的成绩很好,尤其喜欢数学。他没想跟别的同学走不一样的路。但是,小学四年级时,父亲对他实 行半专业化训练,安排他半天学习半天练球;初一时,索性停止了他的学业,完全专业化。他喜欢上学,也喜欢打球,但父亲 一手安排了他的一切。

  去东莞的时候,他抱着他的布娃娃。他喜欢布娃娃,晚上只有抱着布娃娃,才能安睡。至今家里已经藏有上百个各式 各样的娃娃,也许这是你没有想到的。毕竟,柔软的娃娃与这个棱角分明很刚气的大男孩,相去甚远。

  这或许就叫悖论。丁俊晖是常人,又不是常人。

  他还记得初到东莞,父亲在一个200米大厅的角上,用三合板围起了8平米,白天练球,晚上父子俩就蜷睡在这里 。吃职工食堂,每餐两元钱。后来,妈妈来了,偶尔给他做一次红烧鸡肉,就是他在世上的最大享受。但是,他发现妈妈偷偷 垂泪,原来为已经无家可归。于是,小小的心里便生出了一个大愿望:一定用球杆挣回一个新家。

  这个小小的男子汉,早在那一杆杆的回击里,存储了满满的责任感。

  “早晨从三楼下到二楼,晚上从二楼回到三楼。丁俊晖的日子就在二楼和三楼之间流逝。二楼是训练室,三楼是租来 的‘家’。”有个记者如此记录丁俊晖在东莞时的训练状态。为了责任,他的生活简单到只剩下两个点。

  静,超乎想像地静,这也是一种修炼,因为只有在静中他才会凝神,这正是台球场上所需要的。

  还记得2002年9月,丁俊晖和几个伙伴代表中国参加了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举行的世界青年锦标赛。但中国军团 只有丁俊晖进入了八强。当时的领队分析了丁俊晖后面的对手,觉得丁俊晖杀入四强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提前预订了回国的机 票。

  默然地看着队友们离去,丁俊晖心里波澜不惊。热闹向来是他人的,他只需握紧拳头,给自己点鼓励。在半决赛中, 他以3:7落后于苏格兰好手本尼,只要再输一局就无缘决赛。但他最后连扳5局,反而淘汰了对手,进入决赛,并最终取得 了冠军。

  寂寞中夺冠,丁俊晖一个人享受着来自异域的鲜花和掌声。

  一个人的享受也很美好,比如他喜欢一个人看长长的连续剧,古装的,他说他喜欢古典的场景与色彩,不像现代戏里 全是一幢接一幢的水泥楼。他热爱自然,但是去英国两年多,他只去过鸽子广场,当鸽子欢叫着落在他的手上、肩上、头顶上 ,他的心柔软极了,不自主地轻轻合上了眼睛。

  丁俊晖外表简单,内心恬静,但却是凌厉的进攻型运动员。

  他喜欢奥沙利文的意外,他自己也总是让你意外。

  他父亲在谈到儿子少小枯守球房,没享受多少同龄孩子的天真烂漫时,眼睛湿润了。他说,现在儿子的球技还没有达 到世界顶峰,到那一天他会再让儿子去读书的。实际上,老丁的侄子在复旦读书时,老丁曾去询问过复旦,可复旦说,学校没 有台球方面的科目。

  但当我们询问丁俊晖会不会羡慕大学校园里的同龄人时,他十分坚决地说:“我不会羡慕别人,只会让别人羡慕我。 我从小就不喜欢羡慕别人,从小就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别人都不行。”

  “在你的台球道路上,起最关键作用的人是你父亲吗?”

  “不是,父亲更多起监督作用。”

  “那是谁?”

  “最关键的是忠叔,他教了我九个月,使我完全改变了以前的打球方法。”

  广州的伍文忠正忙着移民美国,他的父母年纪大了,希望他到那边去团聚。但43岁的伍文忠说,这边的小孩子都希 望他去探望一下就赶紧回来。

  小孩子是指台球房里的孩子,都是伍文忠的学生。伍文忠多年开球房。

  如果论资排辈,伍文忠属于中国第一代台球手,是颇有成绩的老前辈。丁俊晖则是第五代台球手。

  1996年,丁俊晖第一次参加在武汉举行的一个全国台球比赛,在武汉开球房的伍文忠前往观看,第一次见到丁俊 晖:“那时他还不怎么会打球。”但第二年,在上海的一次比赛中,伍文忠又见到了丁俊晖:“他输了球,在哭。我对郭华说 ,这小孩以后一定有出息!”郭华是伍文忠的学生,在世界业余台球大奖赛上曾获得第三名的佳绩。

  转眼到了2001年,丁家南迁投奔东莞的两位国内台球高手蔡建忠、李建宾先后因故离开了东莞,丁俊晖的球技停 滞不前。

  父亲带儿子来到广州,希望跟郭华学球,但是郭华心思在生意上,丁家父子有些尴尬。惜才的伍文忠见小小丁俊晖用 的英国球杆又粗又重,便把自己在泰国给儿子订做的顶级球杆送给丁俊晖用,伍文忠不自觉地做起了丁俊晖的老师。在伍文忠 与郭华合开的国华台球城里,丁俊晖学习了九个月。丁俊晖尊敬地喊伍文忠“忠叔”。

  那时候,丁俊晖在国内已经小有名气。但是,伍文忠认为,要想冲击世界顶峰,不能只盯着中国,必须以英国为准则 ,因为那里才是斯诺克的发祥地,才是正宗。为此,他不怕麻烦,从丁俊晖的握杆、站位到发力,逐一作了纠正与校准。在教 练方法上,他也改变了许多人要么只打蓝球,要么只打黑球的单一方式,而是讲求攻防协调。可以这么形容,前辈伍文忠把中 国四五代人对台球的研究与实践之精华,在不长的时间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小字辈丁俊晖。

  “那一年我进步了很多。到第二年,感觉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赢下这场球,不管状态好还是发挥差。他教我的方法 对于赢球很有把握。”说起忠叔,今天的丁俊晖一脸感激。

  事实胜过雄辩。在跟伍文忠学到九个月时的2001年年底,丁俊晖参加了中国第一届青年锦标赛,整个比赛,仅用 六杆横扫过关,夺得冠军。

  在接下来的2002年里,他获得了世青赛、亚运会等七个冠军,有人打比喻说:2002年是中国台球的“丁俊晖 年”。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丁俊晖的成长旅途上,有很多前辈付出了心血,中国台球协会更是给他创造了无数次机会, 不断地派他去世界各地参加大赛,长经验,见世面,丁俊晖并不忘本。他把忠叔当成寄托,在此次跟亨得利比赛前还打电话给 忠叔,伍文忠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不要以为杀进决赛就完成了任务,你身上背负着五代台球人的希望啊。别让我在去美国 前留下遗憾。”

  “忠叔,你放心吧。”这是丁俊晖给忠叔的承诺,也是给所有帮助和关心过他的人的承诺。

  “你喜欢英国吗?”

  “喜欢。但那边的人很骄傲。”

  “在台球技术方面,你觉得在英国这段进步最快吗?”

  “对。在东莞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练,主要练习基本功;而在英国,在思想方面,在打球的各种线路方面进步都比较 快。”

  因为成绩优异,丁俊晖2003年1月正式进入英国职业台坛,成为职业选手,参加世界职业排名赛。本次中国台球 公开赛,就是排名赛中的重要一站。

  在英国,丁俊晖跟世界冠军埃伯顿同属一个经纪人,所以,他被安排租住在埃伯顿的岳母家。初去英国,人生地不熟 ,丁俊晖很感郁闷,便经常给他国内的好朋友任浩江打电话。北京人任浩江,1998年曾经在老丁的球房里打过球,是丁俊 晖非常投机的球友,后来年纪渐大不再打球。电话里说话不解渴,任浩江干脆从新浪网找了个报道台球新闻的差事,把自己“ 派遣”到了丁俊晖身边,负责照顾丁俊晖的饮食起居,算是半助理半经纪人。远在天涯的儿子不再孤单,令老丁喜出望外,他 不断地对任浩江说:“用钱你跟小晖要。”英国的生活来源主要是丁俊晖的比赛奖金,今年大概有5万英镑的进项。

  他们居住的小镇叫威林不勒,离伦敦100多公里,开车需要一个半小时。每天早上“老任”(丁俊晖这样昵称任浩 江)准时叫醒小晖,让他先冲个凉,再喝点粥,然后有车来接他们准时到球房。到了球房,老任开始刷球台子,小晖擦球。随 后开始练球,有时候他一人练球,但多数时间是对抗赛。中午就吃点儿面包或者三明治,下午五六点车再把他们送回去。到了 小镇,一起去超市买菜,回家做饭。饭由老任做,小晖有时在边上跟他聊天,有时就去看电视、影碟或者打游戏。因为出国前 ,小晖只是强化过英语,日常用语还可以对付,电视看起来就费劲,所以,他们一般只看凤凰卫视欧洲台。小晖喜欢吃清淡点 儿的饭菜,不喜欢放太多佐料。如果放盐多了,他会跟老任吵架。小晖有时也爱幽默,比如他喜欢跟老任模仿一段影视对白, 这是偶尔的欢笑。

  一周六七天都是如此,几乎没有什么节假日,丁俊晖不喜欢逛街也不喜欢跑步,他用游泳锻炼肺活量。“你有朋友吗 ?”“任浩江。”“你怎样调节比赛时的坏心情?”“任浩江。”

  任浩江是丁俊晖的最大信赖,台球是丁俊晖的全部生活。

  在这个被称为斯诺克第一艺术学院的俱乐部里,有许多世界著名台球高手,包括世界排名前10位的埃伯顿、瓦塔纳 。

  谈到跟埃伯顿对抗,丁俊晖生机勃勃。在国内时从没有跟他打过球,只是看过他比赛。第一次跟他对抗时,埃伯顿刚 拿了世界冠军,丁俊晖有点儿紧张,结果他们打三局,丁俊晖赢了两局,输了一局。跟高手对抗,丁俊晖也状态奇佳。在埃伯 顿身上小试牛刀后,丁俊晖很快适应了与最高手对抗的特殊环境,心态渐渐放得平稳。

  丁俊晖的球技突飞猛进。更大的进步是,从去年发现,打球不再枯燥乏味,而是越打越有乐趣。特别是面对一盘非常 复杂的球,能够像庖丁解牛一样把它一杆打完,那份舒心与坦然,完全是拿奖牌之外的另一种惬意。

  一句话,丁俊晖的球已经打进了自由的境界,不再只为享受结果,更在意享受一球一杆的漫漫过程。

  有了这种心理底色,即使只有一张球桌、一支球杆、22个彩球,也同样可以书写斑斓人生。

  “为什么说英国人骄傲?”

  “你赢了他球,他也不服气,比如这次赢了亨得利后,他觉得我赢他纯粹是运气。”

  “奥沙利文曾预言你是未来的世界冠军,埃伯顿则称你是斯诺克的‘老虎’伍兹。”

  “是有很多预言。比如这次当问亨得利我有没有可能成为世界冠军时,他也说,这个很难说。也就是说,他也认为我 有很大可能成为世界冠军。”

  “你自己怎么看这场胜利?”

  “有运气,但更重要的是技术。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就看你能否减少失误。”

  “你的最大理想是什么?”

  “世界排名第一,打败所有对手。”

  “这个目标你估计要多久?”

  “估计不出来。因为这项运动的偶然性太强。有些选手年轻时打得很好,但过三四年之后说不定他什么成绩都没有了 ,也说不定他就成了世界第一。”

  “你希望做一颗恒星吗?”

  “我肯定会努力。不管我能不能成为世界第一,我都会努力。”

  神奇晖,中国梦

  文-信海光

  4月3日,最后一个7分球应声落袋,一部春天的童话也随之诞生,中国台球神童丁俊晖在中国公开赛上一路击败众 多名将,首次夺得冠军,实现了中国台球运动史上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1974年,记者出身的历史学家威廉·曼彻斯特出版了长达近2000页的《光荣与梦想》,这一宏大文本记录了 上世纪1932年~1972年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40年间,美国成为世界最富强的 国家,正如曼彻斯特所写的,是每一位美国人心中的“美国梦”,创造了这个新兴国家的荣光和一个前所未有的“美国世纪” 。

  多年以后,当中国世纪已成事实,有人要为今日的中国写一部汉语版《光荣与梦想》的话,在描述这个时代细节之时 ,想必一定会收入4月3日夜丁俊晖在中国公开赛上夺冠的一幕。在这个春天的夜晚,海淀体育馆见证了中国斯诺克的一个历 史,这个18岁的男孩,为中国台球运动树立了一座里程碑,一个“中国梦”跃然而出。

  作为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中国人每年都会将许多世界冠军头衔收入囊中,但丁俊晖这个格外不同——这当然不 是就技术层面的意义而指。想想中国以往的那些世界冠军吧,与他们相联系的关键词,比如,出身农村、严格训练、层层选拔 、集训、国家培养、为国争光、泪水、感谢全国人民……这些词汇似乎都跟丁俊晖扯不上边,与“神奇晖”相关联的关键词则 是:爱好、天赋、快乐、赞助、俱乐部、商业回报等等。

  之所以有如此大跨度的差异,是因为丁俊晖成功的路径与以往的前辈世界冠军截然不同,他出身并非大富之家,8岁 开始打球,初一放弃学业,在父母的经营下,打比赛、拉赞助、赴英国、夺冠军,一步步走下来,简直就是一个大小威廉姆斯 成功的中国版本,而这种成功路径,在以往的中国,简直不可想像。

  只有这个时代,丁才能获得成功,与刘翔、与姚明(与丁磊,与韩寒),他们一起描述了“中国梦”的不同版本,他 们成功是努力的、快乐的、自由的、阳光灿烂的,他们就是为这个时代而生,与时代主流切合得如此默契,他们商业化、现代 化、全球化、规则化,他们从不讳言商业利益——甚至,他们就是借助商业利益实现了更大的成功与梦想。

  人们有越来越多的选择,只要有天赋、有梦想、肯努力、肯奋斗、守规则就能成功,神奇晖的夺冠向后来者们诠释了 中国梦最直接的内涵。实际上,在中国,沿着丁俊晖之路前行的少年早已多到数不胜数,延伸到中国的血脉深处,比如,那些 自费去国外学习足球的少男们,那些租住在电影学院求艺的少女们,比如,在热播连续剧《马大帅》里,雇赵本山为对手练拳 的少年……

  丁俊晖夺冠的瞬间已成过去,他才18岁,后面的路还很长很长,但丁俊晖夺冠所具备的象征意义将长久地影响到中 国体育乃至中国的未来,丁俊晖们使人看到一个21世纪的、少年的中国,所谓对80后、90后一代的怀疑已不必要,中国 年轻人必能塑成中国的新光荣与梦想。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杂志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