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黎瑞刚采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8日16:10 南方人物周刊 | ||||||||
文广总裁黎瑞刚称他还会有更大的动作。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是中国第二大媒体集团,总资产接近120亿,旗下拥有11套电视频道、10套广播频率、3家报纸、2家杂志……这样一艘传媒“超级航母”的船长却颇为年轻,2002年10月,黎瑞刚走马上任时,不过35岁。 在2002年google“黎瑞刚”,网上几乎没有任何关于他的信息,惟一的一条还是在文广传媒自己的网站上。可以说,此人一向低调,上任前几乎从未在媒体上曝光,上任后也绝
作为政府任命的“空降兵”,黎瑞刚的来历、背景受到了诸多猜测。人们对于自上而下者、少年得志者、迅速攀升者,历来有着旺盛的好奇与想象。只有东方电视台的老员工们记得:“空降兵”原本出自基层,普通人家的子弟,“小黎”一毕业就在这里工作,当时,他还只是社教专题部的一名记者。 中学作文冒时代之大不韪 黎瑞刚少年时的理想,跟如今的生活大相径庭。 一度,他的梦想是考古,那些等待被发现的神秘墓穴、被埋葬的文明、千古的谜团,对他有着无穷吸引力;后来,他有志做学术研究,上世纪80年代末各种哲学思潮兴起,他也跟着满世界听讲座,到哲学系、国政系听课,“满脑子新名词,听懂听不懂的,反正很时髦。” 再后来,又想去拍纪录片,自认为感觉非常到位,有潜质成为一名出色的纪录片导演。 青葱岁月,林林总总,遥想未来无限可能,惟独没有想过眼下的这一种。 黎瑞刚父母都是上海人,支边兰州,他跟着祖父、祖母在上海生活,很早学会了自立。每逢寒暑假,便坐上火车,回到兰州的父母身边。那时同班的孩子,像他这样的“插班生”还有好几个,其他的孩子常常因为自己不算“上海人”而自卑,黎不这样,他相反地有些骄傲,“我跟你们不一样。” “到了暑假寒假,要坐两天两夜的火车,硬板座,穿过大半个中国,在南方是山清水秀,过了河南、三门峡,就开始漫天黄土,视角完全不同。在兰州,社会风土、脾气性格、朋友之间的关系,跟这里截然两样。我很喜欢。” 因为小小年纪就江南塞北,他始终觉得自己比同龄人更了解中国的事情。高中二年级,本来填报了理科的他,开始强烈动摇。人文的、社会的学科,在他眼里,越来越有魅力。在校园里懵懵懂懂地听着各种人文社科讲座;看四川人民出版社黑白封面的《走向未来》;到《青年报》当学生记者;办校园刊物……开始了他最初的新闻从业实践,也完成了少年时代的第一次人格启蒙。 语文课上,他开始写一些标新立异的作文。那时高中语文书上有一篇课文《路标》,颂扬雷锋精神,老师要求写读后感,黎瑞刚在文章里写道:如果每个人都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那么整个社会就会把人的个性埋没掉,大家都在高度一统的集体人格之下,社会将无法发展。 当时还是80年代中期,这篇文章,被老师在课堂上批评,没有打分。 他所在的上海复旦附中,以素质教育出名,对学生很宽容,虽然语文老师觉得黎瑞刚的思想“有点问题”,但并未加以限制。从此,老师对他的作文,不批评,不鼓励,不打分,那个学期,他的语文没有成绩。 因为户口在兰州,必须回兰州参加高考,高二下学期,黎瑞刚转学了,趁机,他也弃理转文。花了一年时间重拾历史、地理,1987年,他考回了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 大学年代的生意和教训 初中时候,黎瑞刚的父亲过早地去世了,母亲在兰州一家国营单位工作,收入微薄,还要供兄弟俩读书,生活一度非常困难,有时,黎瑞刚要靠亲戚接济。高中、大学,都有人劝他向学校申请困难补助,他不喜欢听到“补助”这个词,也不喜欢被人“补助”的感觉。 大学生黎瑞刚开始想办法补贴生活,办法多的是。 “当时做的生意,现在想起来都可笑了。那是1987年,港台流行歌曲刚刚在校园走红,童安格、赵传……”黎瑞刚和几个朋友凑了500块钱,买了台双卡录音机,一批索尼磁带,在学校旁边租了农民的房子,做起了翻录磁带的生意。每录一盘,收费一块五毛。 生意好得惊人,一台双卡录音机,日夜不停地转,供不应求,甚至雇了同学做帮工。几个月后,买了第二台录音机。黎瑞刚和他的同学,很是赚了些钱。 有了钱后,黎瑞刚想出了新的创业花样,当时他们有些台湾的大学生朋友,在通信中他们发现,台湾信纸很漂亮,浅灰的、淡蓝的,下面有精致的印花、几句诗意的语言,还有配套的信封。 “当时我们就觉得,这个项目可以开发一下,于是找人设计信纸,印刷……跟现在的企业一样,赚了点钱就开始搞多元化经营……”黎瑞刚眯着眼睛笑起来。 事实证明,盲目的多元化经营风险很大,由于缺乏经验,资本不足,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企业家实习生”黎瑞刚的艺术信纸,质量上不去,价格下不来,很快就把翻录磁带赚的钱赔了个干净。 颇具调侃意味的是,黎瑞刚接手上海文广新闻集团以后,他的资产重组改革中的一项,就是取消或整顿集团下跟文化、传媒毫无关系的形形色色的所谓“多元化经营”,他常常听说有些传媒集团今天在这里开发了一个楼盘,明天在那里投资了一个度假村,他认为这“非常可笑,很可能就此陷入泥潭”。 他不止一次地在媒体上表示:“中国传媒业的投资空间非常非常大,远远没有到有了钱投不了或没有地方去投的地步,而是需要去投的钱还远远没有到位。今天中国传媒业的投资机会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为什么外面的资本都急着要进入这个市场,而自己的资金倒要往外跑?”大概没几个人知道,在如此清醒的判断的背后,藏着青年时代的一段公案。 什么硬伤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读研的3年里,黎瑞刚开始接触广播电视。很快,他发现自己迷上了这一行。 “当时电视的影响力还没有现在这么大,那个时候,地位最高的是报社,《人民日报》、新华社。但是我觉得,电视的表现力更为丰富,手段多样,而且,电视工作的团队特性,跟人打交道,特别适合我。” 1994年,黎瑞刚硕士毕业,进入东方电视台社教专题栏目《今日印象》,这个今天的女性时尚专栏,当时是一档文化节目。黎瑞刚从他位于上海电视大厦31楼的总裁办公室朝外看去,楼下的小花园,8年前是《今日印象》的办公房。 “工作第一年,我可以说是栏目组里最勤奋、最高产的一位编导。我记得那个夏天特别热,7月、8月那两个月,我一共做了4档15分钟的专题,做了七八档8分钟的专题,还有很多很多的小片子。” 黎瑞刚当时住在复旦,每天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上班,到了晚上,“全身累得都快散架了”。这个对工作充满激情的年轻人,在夏夜燠燥的热风里,再花一个小时慢慢骑车回去,“当时,有许许多多、许许多多的想法,在脑子里面转。” 黎瑞刚进入电视台3年以后,台里考虑成立一个深度的新闻专题栏目,三十而立的黎瑞刚被提拔为制片人,一手创办了《新闻观察》。 第一档节目,是黎瑞刚自己做的,做得很用心,他的想法是,做一个标杆出来,给大家看看。“业务上追求完美,直到现在,我做事情,还是会在心里设定一个标杆,尽力朝这个标杆去靠,不能往下掉,要是达不到,我会一直耿耿于怀。” 当时的同事至今记得他审片时的情景,“他审片,我们都紧张,有什么硬伤,逃不过他的眼睛。” 对于不满意的片子,黎瑞刚会要求记者把所有的素材讲一遍,然后他自己考虑一番,晚上开夜车,他亲自剪,让记者在旁边看着。你片子剪不好,晚上没觉睡,可他也陪着不睡,这对下属来说,是很大的鞭策与压力。“有的片子,就播出来说,没有问题,但是不行,我这里出去的片子,必须达到我所认可的水准。”那时的黎瑞刚,几乎每周都有两个晚上不睡觉。 一年下来,这个新创办的栏目在全国获了三十多个奖,在上海获得两个新闻一等奖,在电视台被评为百花奖优秀栏目。这一年的出色表现,为黎瑞刚后来走上仕途打下了基础,他很快升任上海广电局总编室副主任,调往政府机关工作。 到机关以后,黎瑞刚开始以加速度成长,他几乎一年换一个地方,一年换一个岗位。无论是去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访问学者,研究传媒运营管理,还是担任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总裁助理,这些安排的背后,都隐隐含着他将获得擢升重用的信息。 “像我这样一个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虽然有点干事业的热情,但是同样有才华的人不知道有多少,领导器重你,给你更多的机会,你心里就觉得不能辜负别人。”黎瑞刚把自己的拼命工作,解释为报答知遇之恩。“24小时除了睡觉,我的脑子里都在想着工作。” 文广少帅黎瑞刚35岁走马上任,创下了当时的一项纪录:在上海两大报业集团领导人中,他是最年轻的。两年多过去了,干劲依旧,白发丛生,灰白的头发下,是一张精力充沛的、没有皱纹的脸。 人说做新闻的常会遇到瓶颈期,3年是一坎儿,从业满3年,蹉跎理想,滋生倦怠。黎瑞刚是个例外,几乎每过3年,他的职业生涯就会有大幅度的变动,调了,转了,升了,新的环境,新的责任,刺激着他冲进新的一轮。所以他敢说,“这么多年来,工作的劲头从来没有衰竭过,对事业的思考从来没有停顿过。” 星期六的下午4点,接受本刊专访的时候,他刚刚吃罢午饭,一碗面条。在之前,他马不停蹄地连着开了3个会。 前一天,从清早开始开会,午饭和晚饭都是在会议桌旁吃,盒饭。 7年前,他在东方电视台当《新闻观察》的制片人,他每星期都有两到三个晚上通宵不睡,干到凌晨7点,在台里值班室的小床上打个盹,9点,起来抹把脸继续工作。 人物周刊:每天的生活节奏都是如此,不觉得累吗? 黎瑞刚:很累,但是一来习惯了,二来,总有乐趣在其中。有的时候是人推着事走,有的时候是事推着人走,当你把一件事情发动起来以后,事情本身会推着你往前,身不由己。 我原先还有些兴趣爱好,这两年已经被忙碌的工作剥夺完了,以前我喜欢游泳,但游泳太耗费时间了,现在的娱乐?恐怕就剩下在办公室听听音乐了。 人物周刊:你1998年从电视台转到政府机关工作,后面短暂的政府工作经历,似乎在你今后的仕途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否得到了某些重要领导的另眼相看? 黎瑞刚:在政府机关的时候学到了很多东西,人的见识,眼界,都有很大的提升。特别是要办成一件事情,要完成一个项目,怎么操作?事情的背后是什么?都是到了机关以后才学会的,还有为人处世的方法。 人物周刊:你所说的学到很多东西,是否可以理解为学到一些官场的潜规则? 黎瑞刚:(笑)慢慢悟吧。其实在体制内的经历,对有悟性的人来说,是非常好的一种锻炼。 人物周刊 :你觉得你悟得如何? 黎瑞刚:正在悟。 人物周刊:你以前的同学说,刚毕业参加新闻工作时的你,是个很有激情,书生气十足的人。进入官场以后是否依然如此? 黎瑞刚:以前我身上很多书生气,理想主义,这些东西今天我还有。但是机关的生活也改变了我很多,比如魄力、果敢、负责任,我以前书生意气,总是想得太多,决策上犹犹豫豫,现在不会这样。 人物周刊:你上任以后有一些很大的举措,很多是别人不看好的,投入很大,但是眼下、甚至很长时间内都不可能赚钱,比如宽频电视、手机看电视,比如中超转播权,比如《第一财经日报》,但是你坚持做了,这是否就是你说的魄力? 黎瑞刚:做了很多,而且以后还会有一些更大的动作,包括我现在正在酝酿的很多大项目,我宣传得很少,但是做起来会更扎实、更猛、更狠。 其实我每做一个大的项目,都会有风险,我不是在做太平官。如果要说为官之道,把自己定位为一名官员,我完全可以谨小慎微一点,用今天的平台积累资源,然后慢慢向上走。但是如果我把自己定位成一名职业经理人,我看到这个领域10年后、甚至20年后能赚钱、能大有可为,我今天要不要抢先进入这一市场? 当然,我也知道,我的做法,不是国有媒体的通常做法,换了在民营企业,就一定应该这样做,比如陈天桥,他就可以大胆这样做。(陈天桥是黎瑞刚在复旦的同级校友。) 人物周刊:你做这些决策之前如何判断? 黎瑞刚:我很直觉。但是我的直觉是有长期的思考和学习做基础的。我的一位在银行做高管的朋友跟我说过,他因为工作太辛苦,所以休息的时候绝对不想工作的事情,但是他很惊讶地发现我,哪怕是吃饭的时候、玩的时候,都在想着工作。我对中国媒体的经营管理,有自己的思考和专门的研究。决策之前我当然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但最终的决策,我相信自己的直觉。有人说做事有算大账和算小账之分,我一般都是算大账,小账有很多专业的团队帮我算。 人物周刊:如果你的直觉和周围人意见相左,如何? 黎瑞刚:虚心听取,然后依然服从自己的判断,一旦我认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即使后来发现是错的,我也不会倒回去,一定是在执行中慢慢修正。 人物周刊:你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去做你认为对,但是未必能很快见效的项目,难道没有压力吗?中国的官本位文化毕竟还是成王败寇的。 黎瑞刚:压力很大。成了,未必王,成了是应该的,但是败了,就惨了(笑)。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机遇是前所未有的,我们面临的是从无到有的、开创性的事情,有太多事情可以做,当然,我做不了那么多事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局限。但在我能做的范围内,我希望做到我们这一代该做到的份上,不要留下遗憾。我希望我们这一代的新闻人,能给整个民族留下一些响亮的媒体品牌。也许很多年后,黎瑞刚早不在了,东方卫视也不知道是什么格局了,但是“第一财经”这样的品牌一直流传下去。 我小时候可以算是好学生,直到现在,我跟社会发展的主流的价值观,也是吻合的。但从我中学写作文,你就可以看出来,我的性格里面,始终还是有一些叛逆的、创新的东西,现在依然如此。 人物周刊:“第一财经”这个品牌是你一手培育起来的,倾注了你很多心血,你说过要把《第一财经日报》办成整个民族的百年大报,现在日报的状况如何?发行和广告如何?你是否满意? 黎瑞刚:发行还不错,现在在全国的发行已经达到10万份,对于一份刚刚诞生几个月的报纸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成绩了。但是广告还只是刚刚开始。 《第一财经日报》的采编队伍非常年轻,他们有一些非常激情的、理想的想法,想在短时间内迅速打开局面,建功立业。但从我内心来说,我宁可这是一份稳步成长的、甚至是朴素的报纸,它不一定把注意力放在揭黑幕、炒八卦、制造轰动效应上,这样政治风险也会很大,而且只能吸引一时的眼球。我宁愿它平实地、耐心地、朴素地、经过时间的考验,陪伴中国一代投资人默默成长。 人物周刊:你内心给它设定的成长期是多久? 黎瑞刚 :5到8年。我去《金融时报》考察的时候,见到一位非常老的报纸评论员,别人跟我说,这是一位很有名气的经济学家,已经为报纸工作了20多年,他的工作只是每周写一篇专栏评论。当然我们现在还做不到20年如一日地养着谁,只为一星期一篇文章。但是我想,他们对报纸如此耐心的投入,我们可以学习。我们当然不希望输钱,但是我们输得起这个钱。 人物周刊:您很自信,对未来,您如何设想?冒昧问一句,您有没有想过,也许将来有一天,您会失去您现在所拥有的东西? 黎瑞刚:想过,完全想过,而且我告诉你,很可能将来就会发生。有人觉得我前途一片大好,事事顺心如意,其实我的生活和工作,千头万绪,压力很大,根本不像外人所想的那么简单。但是有一点,将来如果发生一些变化,那一定是我自己的选择。 夜色已深,仍然没空吃晚饭,他搓搓脸,从桌边起身,很绅士地,坚持把我送到电梯门口,他解释说,晚上还要留在办公室继续工作。 他急急地挥手,电梯关上的那一刻,我听见他的脚步声,在空无一人的楼层里回响。 黎瑞刚上任SMG大事记 ●2002年,黎瑞刚出任SMG(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很快即开始实践他对SMG的“资源整合、品牌经营、产业链接、市场内驱、合作共赢”战略思想。 ●2003年5月初,上视财经频道和美国CNBC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每天制作两档直播节目,通过CNBC的全球收视网络,用英语向全球观众播出中国的财经信息。这是SMG向外的第一次“扩张”。 ● 2003年9月12日,SMG以1.8亿元天价,买下了未来三年中超联赛的广播电视转播权,第一次取代了央视体育赛事转播龙头老大的地位。 ●2003年9月初,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上海卫视正式更名上海东方卫视,10月23日,这个有着红日五星台标,英文名为Dragon TV的上海东方卫视横空出世。 ●2003年底,黎瑞刚上任一年,SMG的电视与广播广告收入超过了23个亿,比2002年增加了20%。 ●2004年,SMG与环球唱片公司、维亚康姆、CJ家庭购物等国际知名传媒机构分别成立合资公司,其中,由SMG控股的上腾娱乐有限公司又是一个亿元项目。 ●2004年6月6日,SMG与上海移动通信、江苏移动通信签署框架协议,三方共同开发移动流媒体及增值服务(手机看电视),向SP转型。SMG希望未来能成为中国 移动全网的内容提供商。 ●2004年11月,SMG与《广州日报》集团、《北京青年报》社合作的《第一财经日报》在全国首发上市。这标志着中国第一个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跨媒体财经信息平台诞生,“第一财经”这一品牌,从广播、电视延伸到了纸媒。 2003年,SMG与CNBC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图为黎瑞刚与CNBC亚太CEO亚历山大·布郎先生在签字仪式上 直到上任前几个月,一向低调的黎瑞刚才被“隆重推出”,在各种场合频频露面 “我以前书生意气,想得太多,决策上犹犹豫豫,现在不会这样。”(蒯乐昊/文姜晓明/图) 相关专题:南方人物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