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商业政治冲击波:台湾与大陆共享彼此的生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30日17:08 新周刊 | ||||||||
1980年至2005年。中华文化的同源同趣、市场利益的双赢需要、祖国统一的共同理念,使得台湾在25年间,不管时局如何变化,由各种民间、半官方和官方渠道汇聚的文化、商业、政治冲击波,仍不间断地向中国大陆发出强烈的涨潮信号。在这25年,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地共享着彼此的生活、资源和利益,越来越紧密地达成着理解、合作与共识。 政治是文化和经济的最高表现。在海峡两岸的文化和经济交流渐趋巨大体量和水乳交
不过,在2005年的3月、4月、5月,我们看到了另一个版本的“春天的故事”,以及值得期待的台海新格局。正如一首台湾流行歌曲唱的那样——“该来的一定会来”,海峡两岸的五月天,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迎来阳光。 文化娱乐的共同趣味、祖国统一的共同信念、市场利益的双赢需要,使得台湾在25年间,不管时局如何变化,民间个体组成的冲击波仍不断地向中国大陆发出强烈的涨潮信号。 流行文化波 过分无趣和恶搞的台湾娱乐文化的旗手吴宗宪惨遭黑手,一时间成为两岸最当红的八卦素材。无可否认的是,《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这样的综艺节目在大陆不仅拥有广泛而忠实的观众,而且以青少年居多。与此类似的还有《娱乐大哥大》和《康熙来了》等,台版综艺节目在大陆的造势与受欢迎,并非没有先例。 早在1969年,当时被誉为“神童歌手”的邓丽君,通过歌唱比赛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同年,在台视拍摄的首部国语连续剧中,邓丽君主唱的主题曲《晶晶》红极一时。日后,当中国大陆从“文革”噩梦中醒来,举国投身于改革开放,人心思动之时,邓丽君的“靡靡之音”自然以人们久违的温情和风情俘获听众,在中国大陆几乎每个小城市都成为街头小店揽客的背景音乐。台湾的流行文化从此抢滩大陆,比香港还要早一些。 1982年,罗大佑推出了他的第一张作品《鹿港小镇》。在台湾歌坛掀起了一阵旋风,他别具一格的歌词,强烈批判中国式的教育、社会、文明等。当时台湾尚有歌曲审核制度,唱片中竟有一半以上的歌曲,被禁止在广电节目中播放。《恋曲1980》在大陆广为传唱已经是八十年代后期的事情了。 随后苏芮、蔡琴、张清芳、齐秦纷纷登场。借助打口带从福建的不断输入,大陆一些年轻人几乎对台湾歌坛的明星了如指掌。而一年一度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也是每年一两位台湾艺人融入中国大陆舞台的最佳契机。随着台湾影视在大陆的播映,潘越云、叶欢也成为在大陆比较受追捧的歌星。然而当时几乎没有台湾的艺人来大陆演出。面对海峡对岸逐步改革开放的大陆,艺人们一直幻想着有一天可以在北京开演唱会。 1990年代中期,这一梦想在罗大佑、蔡琴、郑智化、李宗盛、张惠妹、刘若英、张信哲、伍佰等一批歌手那里终于成为现实。这个名单在2000年后可以开得更长。其实从1990年代开始,城市里的年轻人哼唱着台湾的歌曲,去看香港电影,算是街头一景了。而现在,在大陆年轻一代中大受追捧的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居然入选上海市学生爱国歌曲。 如果说台湾的流行文化波对大陆的冲击仅仅在于通俗歌曲,那未免有以偏概全之嫌。琼瑶、三毛、亦舒的言情小说,和倪匡、古龙、卧龙生、温瑞安等武侠小说名家带给大陆读者的,也依然是一种风气之先。 当年国民党退踞台湾之时,曾经带过去不少文化界的耆宿人物。倘若不是台湾学者余英时先生对胡适的再研究,恐怕在1990年代中期大陆学人不会掀起余波至今未平的“胡适热”。在文化偶像崇拜上,大陆向来是尊鲁,等学者们把胡适从故纸堆里找出来再研究的时候,才发现他是整个20世纪中国学术的奠基人。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从文化学术上看,给大陆带来深刻记忆的台湾人太多了。在1980年代,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在大陆知识界影响深远。大陆比较熟知的台湾学者有林语堂、雷震、聂华苓、白先勇、陈鼓应、周法高、李远哲等,对大陆学术研究的影响非常深远。包括前几年的李敖热,都是比较典型的例子。许多人认为,台湾的许多学生比大陆的学生对中国的国学更为了解。而余光中的一首《乡愁》也引来那么多人的思乡情怀。从某种程度上,台湾保存的传统文化养分比大陆还要多。作为一种反哺,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在台湾亦被广为传播。 如果要解码台湾流行文化二十年来在大陆的兴起和冲击,用学者的话说,大陆与台湾,在艺术上同源,宗教上同质,习俗上同根,语言上一致,故而交流的方式不拘一格,内容也多种多样。对大陆文化持认同态度的龙应台在广州钱包被偷,失去身份证以至于不能过关。她写了一篇文章《我就这样认识了广州》。 台商投资波 很多人都看过1990年代初的一部电视剧,叫做《厦门新娘》,据说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台湾人跑到大陆来结婚,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台湾每5对新婚中,就有一对是和大陆联姻的。 从2001年1月2日起,台当局分阶段开放金门、马祖与福建沿海的货物和人员直接往来,即“小三通”。 在空中通航方面,大陆控股的澳门航空公司和港龙航空公司先后自1995年12月、1996年8月开始,分别经澳门、香港机场时不需要换班机,只要更改班号,就可以“一机到底”飞行两岸。2003年“台商春节包机”是1949年以来第一批飞往大陆的台湾民航客机,戳穿了台当局所谓“两岸直航不利台湾安全”的谎言,在岛内引起强烈反响。 台塑董事长王永庆说:“飞起来了,就不要再停下来……”2005年1月29日,大陆直飞台湾首次实现,56年来大陆客机第一次跨越这湾浅浅海峡。 这与台商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们在内地的投资日益活跃,从最早的小打小闹,到后来的类似于统一、康师傅等食品服务业的大范围投资,再到现在的IT业的进军,形势如火如荼。现在,台湾游客每年到祖国大陆的人数是日均1万人次以上,“放眼看大陆,遍地是台商。”台湾投资者和台湾游客的出现,在内地已是见怪不怪。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大陆积极推动两岸各项交流和人员往来。迫于岛内外压力,台当局于1987年11月有限度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但由于台当局限制重重,两岸交流极不平衡,处在“来多去少”的单向交流状态。在两会的共同努力下,海峡两岸在1992年—1994年初步实现双向交流。 受“汪辜会谈”后两岸缓和气氛的影响,台商于1993年掀起了投资大陆的第一轮高潮,据统计投资项目1万多个,协议金额99.65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31.39亿美元。2000年以来,台商冲破当局封锁,掀起了投资大陆的第二轮高潮,岛内排名前1000家企业中有50%已经赴大陆投资,就是最好的证明。到2002年年底,台商投资大陆共5 .5万个项目,实际投资约331亿美元。此外,台商投资大陆还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以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主,大企业、大项目、高科技企业逐渐成为主流;投资地域在祖国大陆的积极推动下,两岸“直航”一步一步向前发展,不断扩大,“上海热”、“青岛热”、“西部热”在近几年纷纷涌现。 目前,两岸仍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两岸每年300多万人次的交流、400亿美元的贸易往来带来的强大推动力。大陆市场正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大陆(包括香港)已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 政治风云波 台湾政坛名女人陈文茜放言:“我已经太老了,我只想到一个政治地位,就是让两岸的战争不发生,然后让和平谈判可以成功。” 她说:“是的,没错。我每天想要夺权就夺辜振甫的权。”此话时隔不到半年,今年年初,辜振甫逝世。他病重之际,还常以不解的语调反问:“难道真的没有‘九二共识’吗?若没有,哪来的‘辜汪会谈’?” 1987年底,长达三十多年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后,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随之发展起来,民间呼声也日益高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台湾不得不调整“不接触、不妥协、不谈判”的“三不政策”,于1990年11月2 1日成立了得到官方授权的与大陆联系与协商的民间性中介机构──海峡交流基金会,出面处理官方“不便与不能出面的两岸事务”。为便于与海基会接触、商谈,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推动于1991年12月16日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并授权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作为两会交往和事务性商谈的基础。 1992年11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正是在此基调上,双方妥善处理两岸间涉及民众权益的事务,开展两会的事务性商谈,并得以成功举行了1993年在新加坡的“汪辜会谈”,签下了一系列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协议。 1995年1月,江泽民主席提出“八项主张”,为两岸关系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年5月,两会商定7月在北京举行第二次“汪辜会谈”。由于1995年6月李登辉访美进行分裂活动,规划中的第二次“汪辜会谈”被迫取消,两会各层级商谈被迫全面中止。 1998年10月14日,辜振甫率团到祖国大陆进行为期6天的访问,受到江泽民、钱其琛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上海,汪道涵与辜振甫两度会晤,并达成“四点共识”,包括进行政治、经济对话,加强两会各层级人员的交流互访和汪道涵应邀在适当时候访台等。辜振甫来祖国大陆参访及两岸进行的高层接触、对话,是两岸高层在祖国大陆领土上进行的第一次直接接触,不仅打破了台湾当局长期以来对于两岸高层政治性接触的禁忌,开启了两岸实质上的政治对话,还标志着自李登辉 “访美”以来的两岸紧张关系得到改善。 然而,就在两会原则确定汪道涵于1999年秋访台后不久,李登辉却于1999年7月抛出“两国论”,汪道涵的访台计划未能实现,两会之间的接触、商谈、交流和日常联系被迫再次中断。陈水扁上台后,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抛出“ 一边一国”论,致使两会对话和协商无法恢复,两岸政治僵局无法打破。 台独最早的迹象来源于一个叫做廖文毅的台湾士绅,他曾在日本东京建立了台湾民主独立党,但是中日关系改善后他回到台湾被判刑。后来台独分子分裂成日系台独和美系台独。前有郑智化的《大国民》,后有罗大佑的《美丽岛》,批判台独的锋芒通过流行歌曲深孚人心。 陈水扁曾经大搞“去中国化”的所谓正名行动,比如改中华民国护照为台湾护照,修改历史书,并且把闽南语定为国语。但是民间的波澜壮阔的运动仍然是爱国情怀的,钓鱼岛事件发生的时候是台湾淡江大学的几个热血青年最先登上了钓鱼岛。一位台籍教授考证了东海大陆架是中国的而不是日本的。 文/胡小同、贾葭 相关专题:新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