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老战士来昆明传承中美友谊 曾在飞虎队服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2日00:11 生活新报 | ||||||||
来了,阔别数十年,华发变成银丝的老朋友们;来了,那些隔着千山万水的无数思念的目光……昨日,二战老战士爱德华·康姆亚迪(Edward Komyatj)来到了他的第二故乡——昆明。在昆明大观公园、世博园,到处都是他们驻足流连的身影,老人们搀拥着合影,看到故地翻天覆地的变化 ,84岁高龄的爱德华·康姆亚迪先生忍不住增添几分豪情。 60年后,飞虎来了
目的 传承中美友谊 昨日12时58分, 17位V60中外老战士大聚会先遣团成员抵达昆明机场国。一位穿着T恤、休闲裤的老人驻着拐杖,蹒跚地走过来,人们一眼就认出了他。 出口外,站着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有关人员以及来自 广东省和上海市的媒体记者,他们前来迎接。84岁高龄的爱德华·康姆亚迪见人们向他挥手示意,也伸出了手向人们示意,然后走到出口处,隔着金属护栏向人们握手、问候。 爱德华·康姆亚迪来自美国,曾先后在飞虎队和驼峰空运服役,多次飞越驼峰空运线。据了解,爱德华·康姆亚迪退役后一直致力推动民间友好,利用二战和驼峰空运历史教育后代。自1996年至今,他每年都要组团,特别是组织美国年轻人来华,追忆曾经的经历、凭吊在战争中牺牲的烈士等。爱德华·康姆亚迪先生边走边说,“ 这次我来昆明的目的与过去一样,在追忆过去的同时,是想将中美两国人民在特殊背景下产生的友谊和情感传承给后代,使之延续,为和平造福。” 活动:游览大观公园 爱德华·康姆亚迪一行17人在观光酒店匆匆进餐后,又赶到大观公园看大观楼长联。大观公园内到处都是这些老人驻足流连的身影,老人们相互搀拥着照相留念…… “在北京颐和园内有个什么湖?”陪同的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欧美中心接待部部长马同春向17位老人问道。很多老人却一下子想不起来,爱德华·康姆亚迪脱口而出:“Kunming Lake!” 随后,马同春用英语给老人讲述一个关于北京昆明湖的来历。“你们面前的这个湖原来就叫昆明湖,风景很美丽,慈禧太后听说后,很想来昆明游览昆明湖,但从北京到昆明需要两年半的时间,后来慈禧就取消了游览计划,按昆明湖的原貌在北京仿建了一个湖泊,就这样昆明湖‘搬’到了北京。”老人听后哈哈大笑。 随后老人们又到世博园游览。 爱德华·康姆亚迪先生说,近几年每年都要来昆明,昆明的变化巨大,每次来的意义都不一样。他说:“去年,我和我的夫人、儿子等来追忆过驼峰航线,怀念牺牲的战友。这次我带着我的夫人来昆明,之前去了北京,参观了北京航空博物馆,接下来将要去重庆和上海市。今年8月份,我和我的女婿还要来中国。”爱德华·康姆亚迪先生是第17次来中国,第14次来昆明。据了解,今年8月,将有四五百名人来昆明参加V60中外老战士大聚会,其中有30多名健在的飞虎队队员。 据了解,接下来的几天,爱德华·康姆亚迪先生一行要在昆明举行系列的活动。 60年前,战火重现 运输机“机不停蹄” 昼夜起降 爱德华·康姆亚迪提起往事滔滔不绝,也许是勾起了他记忆深处最真切的回忆。说起当时自己驾驶飞机穿越驼峰航线的情况,康姆亚迪说,自己曾经驾驶过C87型飞机,从印度起飞,沿途要飞跃世界最山脊喜马拉雅山,沿着中缅边境线,最后抵达昆明。最初,日本军队还驻扎在缅甸境内,公路运输基本被切断,惟一的运输线——“驼峰航线”承载了运输物资的任务,这条运输线也是关系“飞虎队”生死存亡的重要物资生命线。 康姆亚迪1944年2月首次驾驶飞机穿越“驼峰航线”,年仅21岁的他就担任了如此艰巨的工作。 在当时,保证前方物资供应的任务艰巨而危险,用于运输的飞机数量有限,地面几乎得不到供给,从印度到昆明飞行4个小时,飞机落地卸载完物资后,加油调头,滑过长长的跑道,又一次扬起头,朝着来时的方向腾空而起。 记者曾试图询问康姆亚迪是否认识几位曾经在“飞虎队”服过役的中国老兵,说起在昆明空军基地美军医院担任护士工作,曾经获得“驼峰天使”美誉的黄欢笑,以及惟一健在的“飞虎队”中国队员龙启明,这几位中国战士时,康姆亚迪好奇的向记者挥挥手,表示自己不记得了。一来是时间过去了这么长时间,很难回想起来;再者,每一次任务都十分紧急,刚停下飞机,卸货完毕,加油就立刻返航,连驻扎在昆明的美军战士都很少接触。康姆亚迪表示,为了前方的物资供应就只能这样飞,尽管这段路程充满了不可预料的危机,我和我得战友还是得继续这段旅程。 同窗好友被敌机击落 在对爱德华·康姆亚迪的采访中,提起驼峰航航线,爱德华·康姆亚迪先生就显得很悲伤,他说他会想起很多牺牲的战友。康姆亚迪先顿了顿,然后说道,危险充满了整个飞行的始末。遇到强气流、风暴这样的天气,只能靠自己的驾驶技术,在空中左躲右闪,冲出一条血路。如果要谈危险,还得说说飞行员们遇上敌军的飞机在高空阻截。1944年后,在斯迪威尔(Stillwell)将军的带领下,中美双方把驻扎在缅甸的日军赶出了缅甸境内,情况才有所好转。之前,敌军在缅甸境内占据了机场等重要设施,飞机沿航线穿过中缅边境线上空时,经常有敌军飞机在高空阻截我们的运输机。 血腥的空战愁坏了当时参战的美国飞行员们,一对人马几乎清一色的运输机,敌机则是清一色战斗机。抵抗经常是鸡蛋碰石头,为此我们损失了许多飞机和优秀的飞行员。刚才还在同一张饭桌上吃饭的战友,刚上飞机飞了不久,就被击落。每当目睹这一幕幕镜头,每一位飞行员都在心中祈祷,保佑自己和战友们能安全返航。 康姆亚迪当年的同窗好友,就在一次飞行中被日军击落。“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非常难过。”康姆亚迪悲伤的感叹道。虽然自己没有被敌军阻截,但是听见同窗好友罹难的消息,悲恸仍然侵袭着康姆亚迪的内心。当时的飞机只能飞到20000英尺高度,穿越喜马拉雅的时候避让山峰和风暴成为常事。强气流时常让飞机在空中“颤抖”,运气不好时,导致机舱破裂和飞机失速,即使跳伞,地面冰雪覆盖且无人烟,生还的希望渺茫。不过幸运的是,我们在一年内成功执行了14次运输任务,却有一半的飞行员在这一年中牺牲或失踪。 据战后美国官方的数据:美国空军在“驼峰航线”上一共损失飞机468架,牺牲和失踪飞行员和机组人员共计1579人。“驼峰航线”开辟3年多来,中美航空队共损失563架飞机。本报记者 杨旭 段俊 文 关于Edward Komyatj: 爱德华.康姆亚迪先生生于1921年7月20日,1944年-1945年来华。先后在飞虎队和驼峰空用服役,多次飞越驼峰空运线,后荣任COL长官。回到美国后,加入美国飞虎协会,驼峰飞行员协会终身会员,前任理事,美国空巡队高级顾问。退役后致力于民间友好,利用二战历史和驼峰空运历史教育后代,他与中国人民的友谊和感情历久秘弥深。 相关专题:纪念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