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财富》北京盛会再燃中国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8日16:52 外滩画报

  外滩主笔邢林池/北京报道

  全球的商业巨子史无前例地重视中国!

  5月16日至18日,《财富》全球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该论坛继香港、上海之后第三次在中国举行。

  CNN为此开通了为期一周的“聚焦中国”系列报道,将这个庞大市场的各种细节一一道来,内容涉及中国的自然资 源和文化分布、居民收入差异和财富增长;美国《新闻周刊》上个月推出“中国的世纪”封面报道,以电影明星章子怡为代表 ,介绍了今日中国的消费潜力;而5月16日出版的《财富》亚洲版,也以“改变了的中国”为题,介绍了中国市场与世界经 济增长不可分割的联系。

  中国热在五月的空气中再次全球传播。

  一场“走进来”的盛会

  虽然走向市场的二十多年来,中国也出现了不少成功的企业和品牌,但此次受到《财富》全球论坛邀请的中国企业仅 仅是少数。

  中石油、工商银行——潜在的合作者,代表着国有经济命脉中那些掌握垄断性资源的本土力量;宝钢、上汽——最成 功的合作者,全球化资本的嫁接者,拥有中国最成功的合资公司;联想、TCL以及海尔——不可忽视的竞争者,以最恰当的 方式参与了全球分工;阿里巴巴、当当网以及SOHU中国——最有特色的本土公司,代表中国消费型经济的风向标。

  以下这些人士事实上应该常到中国出差,他们是通用汽车董事长瓦格纳、索尼CEO出井伸之、三星CEO尹钟龙、 宝马董事长穆特·庞克以及柯达的新任总裁彭安东,因为他们的公司在中国分别拥有重要的合资工厂和最具潜力的市场收入; 另外一些未能出席的受邀者也应该定期到中国出差,不管是来自星巴克或者肯德基,因为中国可能成为他们在美国本土之外的 第二大市场。

  但是奇瑞汽车不在受邀请之列。虽然这家安徽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在今年4月份的上海车展上大出风头,该公司推出的 新车型以及掀起的营销浪潮让一些跨国公司手心冒汗。但奇瑞、吉利这种本土竞争者显然已经登上了“黑名单”——拒绝合作 、可能涉嫌技术剽窃。2004年通用汽车和大众汽车相继向国家发改委提出了抗议,丰田也曾经起诉吉利涉嫌商标侵权。

  不在邀请之列的商业组织还包括中国的床罩、睡袍、成衣以及袜子生产商,还有温州地区成功的打火机品牌、皮鞋厂 家和玩具生产商。事实上,2005年,随着这些领域的出口企业在海外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正日益引起欧美国家不断采取 贸易限制性措施。

  “我们最看重的是中国市场的稳定和潜力。”财富全球论坛主席RobertE.Bierman接受记者的采访时 说。他表示,《财富》连续三年在中国举办论坛,主要是因为很多大公司的老总经常到中国出差,因此不如多在中国举办几次 论坛,让他们和中国的政府官员有更多的沟通。

  事实上,这是一次由美国人办的一份杂志来主办的“走进来”,而不是“走出去”的论坛。全球商业巨头纷至沓来, 他们最看重的不过是这里持续掀起的消费盛宴。

  有趣的几个插曲和花絮分别是将在5月17日晚安排的“与中国领导人共度良宵”小型晚宴以及论坛组织者安排的“ 配偶活动项目”。前者由论坛参与者与20位中国部级高官共进晚餐;后者则是“配偶团”游览北京的名胜古迹和文化休闲场 所。其中包括位于北京大山子附近的798工厂和地产商人潘石屹修建的“长城脚下的公社”。显然,CEO的夫人们更喜欢 的不是中国市场上的金钱。

  以何种身份来参与这种全球化游戏?

  但一些中国本土的公司和企业对《财富》论坛抱着旁观者的心态,例如中国的民用航空公司、本土的金融证券公司以 及消费品公司。实力较小只是一个因素,以何种身份来参与这种全球化游戏,恐怕才是他们思考的主要问题。

  搜狐CEO张朝阳参与了“企业家道德”的话题讨论,但搜狐和另一个中文门户新浪都未能赢得本次论坛的现场直播 权。据了解直播业务被全球最大的门户网络——雅虎以高价买断,这是雅虎中国公司在合并了3721网站后与中国内地门户 网站之间最成功的一次较量。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中国的市场化媒体此时的兴奋点却是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中国企业家》杂志在最新一期报 道中策划了一个专题,探讨中国公司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站在美国或者是月球上思考:走出国门,在国际化过程中打破外资 壁垒——比如,能否收购沃尔玛?这个话题让人饶有兴趣。很显然,对中国本土公司而言,在全球化的今天,展望“走出去” 要远比探索“走进来”更富有诱惑。

  中国目前能够称得上是“走出去”的知名品牌仅仅是联想、海尔和华为——海尔在境外设立了分公司营销自身的品牌 ,华为在电信设备方面赢得了一部分国际市场,而联想仅仅是收购了一个国际性品牌,刚开始进行资本整合。一些资金充裕的 大型国企也开始尝试境外收购,例如上汽参与收购韩国双龙、尝试收购英国罗孚,以及宝钢对境外铁矿厂的试探性收购。

  但总体来说中国仍是以加工制造基地和潜力巨大的消费能力而引起世界的关注,并不是资本、技术和品牌的输出地。 在国内最近几次大型的商业论坛上,包括亚布力中国企业家年会及一些本地媒体组织的年终头脑峰会,与会经济学者或企业家 对境外发展仅仅处在一种展望的阶段,真正“走出去”或许仍需要十年或者更长时间。

  西方人对中国商人抱有一种不诚实的尊敬。英国《观察家报》及美国《时代周刊》都曾撰文描写过中国的贫富分化以 及财富新贵“不正当”的发家史,成功的中国企业也往往被怀疑有“政府背景”。这对于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走出国门,在海 外获得成功无疑具有致命的影响。

  什么时候能在纽约举办一次“中国走向世界”的经济论坛?让美国的普通消费者了解中国比起让财富500强企业了 解中国要紧迫得多。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