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大家》:漫画家华君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16:56 央视《大家》 | |||||||||
漫画家华君武 漫画家华君武 央视《大家》播出节目《漫画家华君武》,以下为节目内容。 主持人:作为中国最知名的漫画家之一,华君武在他75年的创作历程当中,创作了无数的漫画。欣赏他的漫画,就像是在阅读一部中国社会的变迁史。在不同的时期,华君武都有能够代表或者是解读当时社会风云变幻的标志性的作品出现。这一点既造就了华君武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也使得他的人生充满了坎坷。
2005年4月7日,华君武的一副漫画作品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这让90岁的华君武非常兴奋,他买下了报亭中所有的当天的报纸,然后打电话一一通知老朋友们,他又有新作发表了。 主持人:前两天我们看报纸,看到您的一个新近的作品。 华君武:是的。 主持人:是《人民日报》的《参拜丑剧》。 华君武:我再把我的心情给你讲讲。我最近——在今年年初到现在,我一张漫画都没有画过 ,也画不出来。 主持人:您现在之所以不画漫画了,是不是因为自己经历了这么多年,年纪也大了, 然后心态也比较豁达,不太愿意去画? 华君武:不是不是。完全是因为年纪大了,离开生活远了,现在外头的许多事情看不懂了。所以我自己在我的一个名片上面,写了一个“漫画退伍兵”。 主持人:但是您的性格,假如您看到生活,您还会发现问题,还会揭露问题。 华君武:是的。这件事情就是台独分子参拜日本的靖国神社,我叫他不要脸。你骂他也不行,我就画了这张漫画。这张漫画一画出来以后,我就说,我还可以画漫画,我说以后也不叫“漫画退伍兵”了。这种心情啊等于说是我第一次画漫画,投稿给一个报馆,和那个时候的一种心情一样的。 这副漫画让华君武又想到了在1930年,他在校刊上发表第一副漫画作品时的情景。当时15岁的华君武还是浙江省立第一中学的一名初中生。 华君武:第一张漫画是画了一张同学打那个防疫针,打针。那个中学生很容易这种起哄的,一打针就装得像痛得不得了的表情,其实没那么疼,故意装出来的。 由于年代久远,华君武少年时期创作的漫画作品,都找不到了。现在人们能看到他的最早的作品,都是华君武在30年代的上海创作的,当时华君武是以画大场面漫画著称的。在上海,华君武生活了5年,当时他作为一家银行的小职员,画漫画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虽然只有20多岁,但是在当时的漫画界,华君武也可以算是小有名气了。可是到了1938年以后,上海的漫画界再也看不到华君武的漫画了。一本《西行漫记》把他从十里洋场引到了红色圣地---延安。与上海相比,延安着有太多的不同。年轻的华君武以满腔的热情感受一切。 主持人:延安跟您想象的是不是一样的? 华君武:我可以给你讲,在延安那个时候也年轻,也有人吃不了那个时候的苦,或是自己想老婆了,走了。我一点都没动摇过,因为我觉得延安那个地方那样好。政治上不去讲它,连我在上海不会游泳的也学会游泳了,不会溜冰,都会溜冰。 主持人:在这种艰苦当中有很多乐趣。 华君武:我觉得参加革命以后,在旧社会那种束缚——现在倒是有些东西又恢复了——应酬啊什么的,很讨厌的事情,都没有了,连个名片也没有了。那时候有的共产党到外头走走,印了点名片。回来去看毛主席的时候,递了一张名片给我们,毛主席把他好损了一顿。 主持人:好像生活一下子变得简单了? 华君武:简单了。而且像是怎么说呢,更恢复了人应该在这样一种环境当中生长,没有一天到晚投机取巧啊,梦想发财啊,搞那些东西。所以我觉得参加革命,我能够活到90岁,恐怕这个也是一个道理。 延安是华君武真正成名的开始,也正是从延安开始,华君武的漫画开始与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幻紧紧的交织在了一起,而他的个人命运随着他的漫画创作,时而攀上巅峰时而又坠入低谷。 作为一个学生出身的漫画家,华君武早期的作品受外国漫画的影响很深。而且他曾一度认为他服务的对象一定不是工农兵,而是一般的知识分子和市民。但是当他到了延安后,他感到这种观念需要改变了。 华君武:在上海那个时候,中国人漫画当然也还有了。但是一般的说。外国的漫画也比较多,到书店里可以买到外国的作品,因此这些作品看的多了以后,你不知不觉就受他们的影响。 主持人:也就是说,那个时候您画的画还是很洋派的? 华君武:一种表现方法,是外国人的表现方法。打比方,现在是记不清了,反正是生孩子,从房顶上吊个东西进去,这是外国一种比方、一种俗语,也跟这个东西来学。所以到延安去了那个时候,那个时候我们办墙报要给老百姓看的,里头有这样的木刻,有版画,有连环画,有年画的,老百姓都爱看。一看到我的画,掉头不顾而去。 主持人:掉头就走了? 华君武:就走,看不懂。 主持人:您一开始有没有觉得,这看不懂是他们的水平还不够? 华君武:那个时候也不能这样讲,因为那时到底受了几天革命的教育嘛,觉得应该给他们看嘛。那个时候还没提出来“要为工农兵服务”这样的口号,还没有呢。当时也有种人,是瞧不起这种老农民的。他说我的作品啊,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以后,老百姓才看得懂。 主持人:给后代人看的? 华君武:不是。他的意思是说那个时候人的水平都提高了,现在的水平看不懂。 在延安,华君武任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漫画研究班研究员。当时在鲁艺,有一大批日后成为了新中国文化界的风云人物的年轻人,除华君武外,还有胡考、米谷、蔡若虹、张谔、张仃等,形成了一个较强的创作群体,1942年春,华君武与蔡若虹、张谔三人在延安开了个讽刺画展,这次画展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在展出的作品中,华君武的漫画最多,有一部分作品引起了争议。 主持人:您当时画的是什么呢? 华君武:那多了,我就讲我的吧。像两个女的在那儿打毛线走路,一个说一个“科长你就嫁了?” 主持人:意思是? 华君武:我的题目叫《首长路线》。 主持人:意思是要嫁给一个官儿高的。您是讽刺这种按照谁的官高我嫁给谁这种现象? 华君武:比如说画红军——这个不是我画的,谁画的不讲了——我们三人当中的一个,另外一张画一个红军,这里挂了大概四五根钢笔吧,题目叫《文化水平提高了》。 主持人:钢笔多了。 华君武:这就是当时的红军到了延安,本来他们在家乡的时候都是农民,很苦的农民,他当然没这种东西。 现在他要进了城了,他想挂支钢笔,多挂两个,这有什么讽刺头?所以这些画呢,并不是与人为善的。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到了最艰难的时期,这时华君武把画笔指向了革命队伍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有人认为在当时这样一种民族危亡的历史时刻,把主要精力放在内部讽刺上,而在客观上放松了对敌斗争漫画的创作,应当说是不合时宜的。当时毛泽东也参观了漫画展,并对华君武说,漫画要发展。这句话,华君武当时并不了解其中的深意。 华君武:我当时也不懂发展怎么个发展法,这个也不好说,你说说看怎么个发展?也不能这样讲, 所以就这样完了。 主持人:觉得自己不对? 华君武:所以后来的许多延安文艺座谈会等等,这都是要改造自己的一种思想、艺术,现在又要加上一个叫价值观。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有价值观这个东西,光知道思想大概不对头。就慢慢慢慢很长的时间,所以讲在延安整个时期,是在这种要改造他的这种思想,酝酿的阶段。所以那个时候就是要求得老百姓懂你的画,这是一种酝酿的阶段。 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提出文艺要与群众相结合、要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同年8月,毛泽东又专门把华君武、蔡若虹、张谔请到了他的住处,就漫画的创作进行了一次长谈。 主持人:这是毛主席跟您谈的时候,提到过这幅画? 华君武:就是要说明问题的,就拿我这张画来做例子。 这副题为《1939年所植的树》的漫画发表在当时的解放日报上,表现的是在延安只种树不养树,树被驴和马啃掉了的现象。 主持人:我们今天来看这样的事,您画这样的画也挺正常的,到今天可能还有这样的问题。 华君武:那你听毛主席对这张画怎么看吗?他就说植树不好好去管理它,这样树死了是可以批评的。但是呢,你一定要注明它是哪一段。比如他举了个例子。当时是八路军,八路军的总部叫王家坪。他比如说王家坪植树不好,你就可以说王家坪的植树。所以他这里头讲出个大道理来,就是说是要注意个别和一般的关系。第二个就是要考虑讲局部跟全局的关系。这个里头我就想局部和全局,比方说共产党有缺点,你不能说共产党都坏了,这是一点。第二点,后来毛主席接着又讲,你们可不可以画一个漫画对比好的坏的。这一点我没听,没有接受,我当时也没敢讲。 主持人:当时没敢讲,那您的意思就是当时您就没想着接受? 华君武:我后来就没这样画。因为这样上头一张好的,底下一张坏的显得很呆板,我确实是没有接受。所以后来到文革的时候,古元就批评我,说他从来不听毛主席的话。其实毛主席的话我还是听的,否则这个民族化大众化哪里来的?又不是我发明的。 主持人:实际上当时毛泽东给您讲这幅画,也相当于给您上了一堂政治课? 华君武:是。所以后来我确实这一点听了。所以我考虑漫画,常常考虑局部和个别、局部和全局、个别和一般。所以后来我的漫画,也不能说我的漫画已经都改好了。确实是在漫画上面,减少了这种片面的看法。我觉得我自己是经过这么一个过程。 要改掉以往已经形成的创作方式,去表现新的生活,为新的受众服务,这一过程对华君武来说,是很艰巨的任务。但是他必须改,因为革命的漫画决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创作,对这种改变,华君武是发自内心的服从。 华君武:注意漫画的两个比较,国民党是不懂。国民党只要你反国民党,他就说你是共产党。共产党是真正注意漫画它的政治的作用,它的舆论的作用。所以共产党是很重视漫画。这个真是拿漫画来作为一种斗争的武器,重视这个斗争重视批评。 这以后,华君武的漫画作品直指向当时民族的敌人和阶级的敌人,产生了一批佳作,尤其是《榜样》一幅,可以看作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这副画创作于1945年5月,当时德意日法西斯面临末日,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已被处决,并暴尸示众。画家认为日本军国主义“应该考虑前途了”。有意思的是在画中蒋介石的面目并未画出,但是一些细节的刻画,却让人一看即知,这种以突出人物的局部特征来象征整体的漫画手法是十分巧妙的。而到了1947年,华君武创作了他的一副经典政治讽刺漫画,在这副作品中,蒋介石的形象让华君武上了国民党暗杀的黑名单。 在华君武的所有作品中,他最喜欢的就是这副《磨好刀再杀》。1945年,华君武从延安到了东北,在《东北日报》工作,一直到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磨好刀再杀》就创作于1947年。 主持人:这幅画就画的非常丑化了。 华君武:这张画呢,它的好处在哪里呢?就是我自己称的啊,因为蒋介石当时的老吃败仗嘛,还有他贴的膏药是一种日本的膏药。那个时候上海,我们在30年代在上海,很多流氓经常贴这个东西,头疼嘛。所以那个时候他虽然不在上海,已经当大总统了,但是他在战场上面失利了,所以他一定经常头疼。 主持人:您给他贴了一个日本膏药。 华君武:膏药是我发明的。 主持人:您发明的? 华君武:没有人画过,画蒋介石里有。 主持人:您画完了这幅画之后,您知道国民党那边有什么反应吗? 华君武:后来国民党有一个特务机关,他们有一个暗杀的黑名单。这个特务机关潜伏的,要暗杀这个黑名单里的有彭真,还有好多,都是大官啊。 主持人:对。 华君武:把我也摆在里头,我哪是个大官啊? 主持人:把您也给放进去了,为什么呢? 华君武:它都有罪状的,我的罪状是“侮辱领袖”。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讽刺漫画作为舆论的工具与战斗的武器,原来要讽刺批判的对象变了。漫画的创作也面临一个转变创作方向的问题,当时就有人问华君武,新中国成立了,你画什么呢? 华君武:解放以后,可以这样说政权得到了,但是政权得到了。并不等于说是旧社会的思想、意识都没有了。而且这种新旧的思想意识,常常是在我们这个社会当中是隐伏着的,或者有的时候就抬头了。因此我认为这个问题,不能说是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对这个问题早有兴趣。我这个延安的讽刺画展虽然是有错误,但是这方面的问题,我当时认识——我现在想起来——也没什么太大的错误。 从1953年起,华君武又开始创作内部讽刺漫画了。他的画笔重又指向了人民内部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社会中那些不太美好的东西,需要指出的是,经历了1957年的反右运动后,内部讽刺漫画被很多作者视为畏途,华君武是极少数一直坚持创作的画家之一。而到了1958年,有人提醒他不要专门画表现人民内部矛盾的漫画了。 相关专题:CCTV《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