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瞭望东方周刊专题 > 正文

瞭望东方周刊:共赢才能推动中国机遇持续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7日13:58 瞭望东方周刊

  5月16日,第九届《财富》全球论坛在京召开。虽然论坛在华已是“花开三度”,但丝毫不影响众跨国公司毕至,诸政商巨子云集,遂而有《财富》论坛主席罗伯特·比尔曼之望——本次盛会有望成为历届论坛中最成功的一届。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投资和贸易两条渠道与亚洲以及世界经济相联系,以年均9%左右的速度增长,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的经济发展
为全世界带来了惊人的利益和巨大的机遇,特别是对于美国。

  5月9日美国《新闻周刊》封面报道题为《中国的世纪》,文中提到,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显示,过去10年,中国的廉价产品使美国消费者节省了6000多亿美元,美国制造商则获利更多。《经济学家》杂志说,中国经济的强劲成长,使美国股市泡沫破裂后,世界经济免遭萧条之灾。无论美国、德国还是日本,向中国出口已成为推动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对许多国家而言,中国是不可或缺的贸易伙伴。由此,《中国的世纪》一文得出结论——“中国的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机遇”,对美国如此,对亚洲同样如此。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全球数百位财富精英为什么不远千里来到中国,答案只有一个——中国机遇将带来的巨大财富。

  而近期以来,许多论调直指中国,比如,人民币必须升值,否则世界经贸将极度不平衡;还有,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正在过度消耗全球资源,并拉动世界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上涨,中国正在输出通货膨胀;再有,中国廉价产品的出口引发了贸易战,并致使某些大国国际收支严重赤字,等等。

  于是,向中国汇率改革施压、在纺织品贸易上设限等单方面行动,给中国正在进行的相关改革和发展带来了不和谐的因素。这些举动或会给某些国家带来一时之利,但长远看,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必然也会损害其在华的经济利益。

  此类问题在本届论坛上自然成为焦点话题。而开放透明的交流带来睿智长远的见识。

  对于人民币是否升值,一批著名的金融专家批评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做法没有道理,美国应通过解决自身经济问题来削减赤字,促进就业。中国政府也就这一问题做出积极回应,温家宝总理16日在北京会见美国商会代表团时表示,人民币汇率改革是中国的主权,我们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但不屈从外界的压力,任何压力和炒作,把经济问题政治化,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另外,针对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引致的经济资源瓶颈、国际贸易的摩擦及知识产权问题,中国领导人一向不讳言自己的责任和应当承诺的国际义务,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晰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对社会财富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所以,从总体战略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本届论坛开幕致辞中,强调了“四个坚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建立更加开放的市场体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从执政方式上,中国领导人更加求真务实、强调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推进分配公平、社会公正、倡导社会和谐。在对外开放上,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从本国实际出发,不屈从外界压力,不将经济问题政治化,而是通过构建与各国互信机制,开拓合作领域,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正如胡锦涛主席所言,“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中国及亚洲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世界经济发展也将给中国及亚洲发展带来新的重要机遇。世界各国经济互利合作、相互依存的加深,必将给全球经济增长创造更加美好的前景。”

  因此,作为跨国财团的商界精英们,不只是要在不断追求财富的本能驱使下将眼光更多地投向中国,作出明智的判断和正确的选择,更需要在竞争与合作中站在世界的背景下看待中国的发展,在理解和沟通中站在中国的立场去看待世界的未来。而进一步地,中国政府也希望通过他们的公司在华利益的扩展去现身说法,影响其所在国对华的陈见和不恰当的干预,从而在追求共赢中迎来中国机遇带来的巨大财富。

  相关专题:瞭望东方周刊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