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青年》杂志专题 > 正文

拿起焊枪我就拥有了一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17:23 中国青年杂志

  干什么得吆喝什么

  赵毓忠喜欢参加各种形式的青工技能大赛,虽然迄今为止获奖无数,但得奖却不是他参赛的目的。每次比赛间隙,他跟那些参赛的焊工们就会聚在一起,热火朝天地聊与电焊有关的话题,比如焊接的技术啊,手法、要领和体会啊……赵毓忠说他特别特别喜欢也特别珍惜那种交流的氛围和感觉。之所以珍惜,是因为平常在单位里根本就看不到那样的场景。

  “我周围的年轻人,平时聊的,多是些网络游戏方面的东西。只要几个人凑到一起,你听吧,那话题不是‘反恐’就是‘魔兽’。如果不谈游戏,那也基本离不开网上购物、歌曲下载什么的……我觉得整天脑子里装的都是这些,挺无聊的!” 赵毓忠说。

  工作的时候,焊工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技术难题;赵毓忠觉得,一个焊工如果将自己应对难题的方法和经验拿出来与同伴分享,即使问题没解决,也可以将难点提出大家一起研讨,“这不是比聚在一起总是谈那些无聊话题要有意义得多吗?”——但让他不明白的是,他的那些年轻的同伴们竟然对游戏和流行歌曲有着如此浓厚且持久不衰的兴趣,而对焊接技术却几乎没有什么追求,只要过得去就行。

  “如果年轻人都不学技术,那以后工厂里的活儿就没人干了。我这可不是杞人忧天。事实上,在谈及自己的职业理想时,如果有人说想当一名技术工人,那他基本上会遭到众人一致的嘲笑。这怎么行呢?要知道,无论多么宏伟的设计,多么先进的设备和产品,最后都必须由我们这些技术工人来实现。”

  说着,赵毓忠重重地叹了口气。

  赵毓忠当然明白以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改变这一状况,他也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做些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于是他便热衷于参加各种大赛,回到厂里就将与参赛选手交流的内容,包括一些技术细节,讲给周围的同伴听,他真的希望,有那么一天,在他工作的环境里,也能形成人人争先学技术的氛围。

  赵毓忠有四个徒弟。正式收徒前,赵毓忠都要挨个儿跟他们谈:“我的要求会很严。俗话说,干什么吆喝什么,我们做焊工的,就要努力成为焊接方面的能手、高手。但要做到这一点,就得下力气、花工夫去学去练。如果整天只想着上网聊天打游戏,就不用拜我这个师傅了。你们得想清楚。”

  好在,徒弟们的回答都还令他满意。

  名师出高徒

  赵毓忠1993年从技校焊工专业毕业前就到哈尔滨电机厂冷作分厂实习,期间与另外三名同学被厂里派往刘家峡水电站。当时,水电站正在搞机组增容改造,赵毓忠他们的任务是焊接有着12根长腿的上机架。因为机架的每条腿都有十多米长,而且体积庞大,焊接的时候稍不留神就会导致变形,所以,每条腿上都安上四个千分标。业内人都知道,一般焊工干活儿使用一个百分标就足够了,一条腿上安四个千分标,可见其对精确度的要求之高。

  那是赵毓忠第一次正式上大活儿,心里既兴奋又忐忑。干活儿的时候,他总是不自禁地抬头看千分标,生怕千分标因为焊接变形产生晃动。

  应该说,他们那次干得都挺卖力,每天从早上8点干到晚上10点多。当时唱《青苹果乐园》的小虎队正流行,水电站对他们的工作特别满意,于是将他们四个小年轻组成的焊工组也称作“小虎队”。赵毓忠就是带着“小虎队”成员的美誉正式进入电机厂的。厂里显然很看重他在刘家峡的优异表现,给他的奖赏是让他给大名鼎鼎的杨迪林当徒弟。

  在电机厂,杨迪林是电焊顶尖高手,能拜上这么一位名师,赵毓忠挺知足。每天上班,他都一步不落地跟着师傅,只要师傅一动焊枪,他就半天不挪窝儿地蹲在一边瞅,瞅师傅的焊姿和手法,瞅着瞅着就瞅出了些门道。“我当时的感觉是,师傅就是师傅,名不虚传。有好多焊工活儿我认为根本没法干,可师傅焊枪一举,一会儿工夫就完活儿,那焊缝做的,没得挑。”

  师傅既如此,他这个当徒弟的,自然也就偷懒不得。每天下班后,他就在车间捡些废料,躲到培训班里,手握焊枪,一遍遍练习。焊花四溅,手上常常会被烫起一个个燎泡……两年后,赵毓忠便在全厂的青工技能大赛上夺得冠军。此后几年时间里,他又以高超的焊接技艺,相继获得了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和全国的“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有意思的是,2005年5月1日,杨迪林在北京领取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三天后,赵毓忠又因为获得第九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走上了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

  中国技术工人,OK!

  一般人都认为,最好的技术工人是在西方。但赵毓忠却以自己精湛的焊接技术和勤奋刻苦的敬业精神,让来自美国、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工程师由衷地竖起大拇指,赞一声:中国技术工人,OK!

  2001年7月,电机厂制造的首台三峡机组座环在冷作分厂开始焊接。座环的探伤要求极其严格,不能有一丁点儿缺陷,甚至不允许产生一个焊接气泡。分厂将座环上四个最厚的导叶焊接交给了赵毓忠所在的班组。面对厚达200多毫米的导叶叶片,赵毓忠精心制定了焊接程序,并借鉴以往施工经验,最终使叶片的焊接一次交验合格,而且焊缝成型、美观,气密试验一个不漏。看着合格单,担任现场监理的德国工程师半晌无言,最后使劲拍拍赵毓忠的肩,说了句:“中国技术工人,OK!”说罢,走了。后来,赵毓忠才知道,同类产品的焊接,在德国本土,要想一次性交验合格,也绝非易事。而且,他还听说,那位德国监理本来已经作好了焊接返工的准备。

  万家寨水电站的大泵转轮是电机厂与日本合作生产的,技术难度很大。赵毓忠接受了焊接任务。到现场观察一遍之后,他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怎样的挑战:大泵转轮材质的可焊性极差,而根据工艺要求,还必须采用荷兰进口的不锈钢焊丝施焊。那种焊丝的塑韧性很低,焊接极易产生裂纹又不易修复。而整体结构更是复杂:流道狭窄,出水边最小间距只有90毫米。面对这些难点,赵毓忠翻遍了能找到的所有资料,又结合自身的焊接经验,这才找到了保证焊接质量的法门。但在焊接的过程中,新的问题又开始出现:由于焊道长,叶片间距小,几乎一半以上的焊缝看不见,使用一般焊枪根本无法施焊。为了应对这一难题,赵毓忠大胆地改变了焊枪的鹅颈,扩大了焊枪的工作角度和工作半径,让以前难以施焊的部位变得易于操作起来。对那些实在看不到的地方,他便拿来一面小镜子,对着镜子焊接。一年后,16台大泵转轮全部高质量地焊接成功,经过焊缝超声波、射线探伤检测,完全符合质量要求。

  拿起焊枪,我就拥有了一切

  采访的时候,我曾问过赵毓忠一个问题:他在拿起焊枪的时候,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赵毓忠想了想:“不瞒您说,我当初谈恋爱第一次拉住女朋友的手时,心跳的,激动得不行。现在结婚已经这么些年了,老夫老妻在一起,当然就没了当初的那种感觉。可我干了12年焊工,每次一拿起焊枪,还跟第一次拿焊枪一样,觉得心里又熨帖又塌实,还总有些激动。真的,那感觉一点儿没变,就好像一拿起焊枪,整个世界就都变成自己的了。不过,这些话您最好别登出来,要不我媳妇看见了,回家一准儿得修理我。”

  或许正是因了这种12年不变的感觉,赵毓忠在吃了那么多的苦之后,依然快乐、幸福地当着他的焊工。

  焊工工作的时候,火星灼伤皮肤是经常的事情。但最令焊工害怕的是被电焊的弧光灼伤眼睛,焊工们通常的说法叫“打眼”。“打眼”是一瞬间的事情,而且当时似乎也没有什么感觉,但几个小时后眼睛会慢慢肿胀、疼痛,眼泪止不住地流。赵毓忠被“打眼”后,一般都会拿条湿毛巾捂在眼睛上,刚开始会舒服一些,但隔不一会儿眼睛就又火烧火燎地痛起来,感觉眼睛上就像压了两块石头,怎么都睁不开。夜里上厕所,得摸着墙慢慢地挪到厕所,然后再一点点摸回床上。

  焊工被“打眼”后一般得经过24小时休息才能痊愈,但赵毓忠从来都没有休足24小时就又红肿着眼睛去车间;“不行,总摸不着焊枪,心里不得劲!” 采访-本刊记者 刘新平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杂志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