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丰满而干瘪的工作狂生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17:02 中国青年杂志 | ||||||||
我们已经习惯工作像一块坚硬的玻璃,强行地挤压进我们的生活中,切割着早被挤压得变了形的生活肌体。生活成了一地的碎片,碎片之上突兀地耸立起一个钢筋铁骨的工作大厦。这是我们好不容易一砖一瓦建立起来的!我为什么不为坚守它而放弃许多呢?工作和我们的生活整体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我们做“事业”的目的到底何在?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工作?
我们做不做工作狂? 在我丰满的生活表层下,一种干瘪之痛击倒了我。我忽然发现,原来生活中除了工作,还有许多值得爱恋的东西。 文-小小马 据说水瓶座的特点之一是兴趣广泛且容易转移,不具备成为工作狂的素质。我是个瓶子,但不幸,是个会为工作发狂的瓶子。 据说瓶子的另一个特点是容易“上套”。因为激情充沛,“上套”之后还会自己扯住绳子拼命勒紧,直到窒息,并在此过程中快乐无比。 我的“套”是在生完孩子后重新上班时出现的。在家闷了六个月,满腔的工作热情正无处宣泄,恰巧编辑室里两位业务骨干先后离职,主任情急之下把全部担子压给本来是第二梯队的我。 那是一段昏天黑地的日子。白天在办公室高速运转八九个小时后,下班让儿子在我身上吃饱,打开电脑继续奋战。选题策划、作者维护、书稿推广、后期销售……一周三五个通宵成为常态;深夜12点,一手拍着哇哇大哭的儿子,一手擎着手机和印厂周旋是我家常演的午夜情景剧。 一年下来,我成绩斐然。首先是体重。从生完孩子时70多公斤,迅速回落到怀孕前的50公斤以下,出版社一群成天叫着减肥的姑娘嫉妒得小脸都绿了。其次是我一直认为未得展示的“天生我才”终于得以施展。我迅速成长为出版社的业务尖子,年终总结会上,我责编的书销售成绩高居全社榜首,社长亲自拍板将我评为当年优秀员工——根据出版社管理规定,当年休假累计超过一个月的员工不能参加优秀员工的评选。 内外的激励将我潜在的工作狂倾向充分激发出来。接下来的两年,我的个人发展实现了数次飞跃:先是被破格提升为主任编审,一年后离职开办了一间自己的出版公司。 年过35岁终于实现创业梦想,我更加为工作发狂。公司初创阶段,我曾创下四天三夜盯在办公室、只合眼两个小时的记录。我的工作热情和职业精神不仅激励了同伴,也打动了锱铢必较的书商。一位有很大销售网络的老板拍着胸脯说:“你是个做事的人,你的书我全包了!” 尽管公司做得越来越顺手,但作为老板,每天千头万绪,我越来越欲罢不能。我不断被迎面扑来的挑战激动,也被战胜挑战后的胜利激越着。觉得自己充实而快乐。 没有任何征兆,一个深夜,我终于关上电脑之后,在阳台上点燃一支烟——是创业初期养成的习惯,快两年了,一直想戒掉,但没成功——偶然瞥见窗外满眼如水的月光,一种莫名的哀愁忽然像海潮一般汹涌而来,而且不断涌来、不断涌来,一直到把我淹没。 那个夜晚,我数年来惟一一次,没有任何原因,默默流泪很久。 以为能像往常那样睡一觉就好,但没料到从那个夜晚开始,我陷入一场漫长的精神危机。虽然每天生活如常,旁人也未觉我有任何异样,但我自己知道,世界在我眼中不一样了。原本被工作填得满满的心像被挖了一个巨大的洞,时时隐隐作痛并越来越空洞。本来积极乐观的我变得善感起来,常常回忆起青春时光的一些片段,一想到那时的梦想已经了无踪迹,我竟像个小女生一样会黯然神伤…… 在我丰满的生活表层下,一种干瘪之痛击倒了我。我忽然发现,原来生活中除了工作,还有许多值得爱恋的东西:带儿子去郊外的阳光里奔跑,去已经陌生的商场毫无目标地徜徉……但我悲哀地发现,我已经丧失了爱恋生活的能力——即使强迫自己放下手头的事情去郊外了,内心的不安仍会时时袭来,让我强迫般地不时查看手机,接听电话……尽管我仍旧热爱工作以外一切美好的事物,但我其实已经被自己阻挡在生活之外。 我还能回到阳光里吗,我还能重新享受作为女人琐碎但美丽的快乐吗? 生活的智慧是什么?知道何时冲刺,去努力地汲取。但更高的智慧是,知道何时停止,从容放开握紧的手。 牵着乌龟去散步 文-崔建平 狂,通常是指对某一事物过度沉溺、迷恋,到达无法自拔程度。换言之,无论是工作狂,购物狂,色情狂……都不正常。但惟独工作狂是最嚣张的。他说:我是个工作狂。其词若有憾焉,其实乃深喜之。色情狂就不能如此沾沾自喜地表白自己,他们至少会感到一点羞耻,但工作狂从来都不惭愧。 同样是成功商人,我更欣赏王石。1983年,32岁的王石从机关下海经商,用20年创业成就“万科”房产集团。后来,他转移精力,做了一个登山者。他用了三年的时间登上了11座雪山,包括珠峰。如今,他又迷上了航海。他被媒体称为都市“悠客”的典型代表。 所谓悠客,其特征为:一、调节身心,避免“人到中年”的积劳成疾、内忧外患;二、好好地尽做子女的孝心和为人父母的责任;三、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给自己充电;四、尝试为爱好,而不是为谋生工作。 在成为悠客之前,王石也是一个工作狂。“1995年,我的左腿开始剧烈疼痛,吃了止痛片都会半夜疼醒,医生诊断说我患了腰椎血管瘤,不能运动,否则很可能会瘫痪。我那时就想在瘫痪之前把没有做到的事情都实现,于是去了西藏,又结识了西藏登山队,才会有今天的我。” 王石对媒体平静地陈述转变的原因。 如果把人生比作旅途,工作狂是这样一种游客,目不斜视,直奔目的地,找个明显的位置,写上“到此一游”,然后直奔另一个目的地。直到所有目的地都留下了他的“到此一游”,他心满意足地阖上眼睛,仿佛他占有了全世界。悠客则是另外一种游客,无一定的目的,无一定的线路,随兴而至,随遇而安,他的目的不是占有,而是享受,享受满目的风光,并刻写在心版上,日后调出来回忆。或许他占有的东西不多,但他阖上眼睛时,亦觉得心满意足。 听过这么一个故事,上帝给总是抱怨人生枯燥乏味的信徒一个任务:牵一只乌龟去散步。信徒对慢腾腾的乌龟老大不耐烦,催它,唬它,甚至想踩扁它。但信徒不敢违背上帝的旨意。他惟有在乌龟前头徘徊着生闷气。突然,他闻到花香,然后他感受到夜风的温柔,抬头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信徒想,怎么以前我从未体会过这些美好?忽然间,他恍然开悟:其实上帝是让乌龟牵我散步的。 生活的智慧是什么?知道何时冲刺,去努力地汲取。但更高的智慧是,知道何时停止,从容放开握紧的手。 我们不必真的牵一只乌龟去散步,但是,为何不可以牵一只小狗?没有小狗,你亦可以牵爱人的手。没有爱人,干脆左手牵右手。撇下繁冗的工作,出去走走,莫要辜负了如此烂漫的春光。 做个快乐的工作狂 文-老呆 左看右看,潜心揣摩,“工作狂”这三个字,怎么都不觉得是褒义词,但我又认为发明这个词的人一定是带有某种感情色彩的,那到底应该是什么呢? 先说工作狂是幸福的。既然工作着,说明找到了自己的领域,还能狂,表示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所以捎带脚的也就提高了业务水平,增加了求职升职的砝码。甚至很多人和朋友聊天时也是三句不离本行,醉心于工作的点点滴滴。但比起购物狂来说,虽貌似一类,但没人拿刀逼你去购物,加班却分主动和被动。做个工作狂值不值?这就需要细化。有人总在收拾同事的烂摊子,或者不停地重复工作,整日疲惫,丧失刚入行的激情,最后靠辞职来调整,我看就不值,这种人只能称作“过度工作者”,纯粹是工作量过多的问题,而不是“工作狂”。 我们一般说这个人是个工作狂,大多是他主动要成为一个工作狂,懂得工作并快乐着,时不时忙里偷闲一番,工作不但不会摧垮身心,反而会成为快乐生活的滋补品。例如我身边一个摄影师,每天除去拍广告,还能总去酒吧、音乐节等拍些根本不赚钱的照片,并把这些得意的作品挂在家里显摆,实在可贵。还有一个设计师,给我们小区的很多业主设计了许多个性化的门牌号码,这和那些工作之外敌视电脑,回家面无表情,或看电视或昏昏欲睡的人形成强烈对比。工作中饱含激情的状态固然提倡,但我更关心他工作之外干些什么。挑个除了工作以外最爱做的事,花点时间和朋友相处,你其实可以做个快乐的工作狂。 那么从我们开始工作的第一天算起,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开始是为了生存,后来是为了兴趣,最后暂且说是理想吧。毕竟最初的梦想最后又当真在做的人是少数,那些人是幸福的,我相信他们有足够的激情完成自己的工作。那大多数的人呢?我曾经的理想是音乐家,或者画家,总之至少是和艺术沾亲带故的,再怎么排,如今网站的工作也没进到过我职业排行榜的前十名。说自己也是个工作狂还真有点脸红,但我也努力地工作,闲暇之时还依然练琴和画画,正因为要满足自己的这点私心,就明白不能放弃工作,工作还是供给了我孱弱的经济基础,让我敢逛逛琴展。我相信工作狂一定是要有所平衡的东西,如果你觉得电视剧能让你更全情地投入工作,当然也可以选择看电视。只是担心那些总想趁年轻一再透支健康的人,难道真的除了工作能一言不发?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给自己一些奖励,去喜欢的餐馆大吃一顿,或者经营一下与家人的关系,陪太太到喜欢的商店逛逛,这样多好。 其实我们的社会还是很需要工作狂的,但我们也要看清,太多的人用全部的努力,不过换来了普通的生活。如果就像两个人爬山,一个人永远向往远处的风景,一个人却始终留意欣赏路边的风景,谁更辛苦呢? 刚好手里拿来了一些好看的图片,我和女友都惊羡坦桑尼亚的风景,一部电影让那座赤道雪山闻名于世,为了亲眼目睹乞力马扎罗的雪,我们也相约用全部努力去换。也许只是为做个工作狂找个快乐的借口,这不,我们已经开始假装到处寻碟了吗? 再多一点工作狂好 文-封颖 工作狂不是别的,就是常常处于并且乐于连续工作的人,看上去他冷静世故,他知道自己应该对什么负责,该把有限的时间精力放在什么地方,同时他也不想在不属于他的领域之外的某处顺便捞一把,因而他节制又专注。而与之相反的一种人反而显得天真热烈,像个无事忙,因为身上无事而喜欢东跑西荡,东张西望,品头论足,爱说大话,动不动就站在整体的高度上发言,开起口来无边无沿。这是因为他身处其外,无须对任何东西负责。 一个人的最终价值不是表现在华而不实的辞藻上,尤其不是体现在自说自话的标榜,它最终落实于一个“干”字上,体现于对林林总总细节问题的把握与操作能力上,也就是实践上。一个人在实质上越强大,越有力,便越是能够深入那些具体的,微小的,局部的细节,潜心于那些技术上、操作上的问题。他视这些问题为无穷无尽的天地。无论是科学,是艺术,还是生活,真正的实践总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个意义上,工作狂是社会的中坚。因为解决问题才是实践,而人只能从实践中才能建立起真正的生活,获得自己的经验。许多精神上的空虚和理论上的缥缈就是来源于缺乏实践或者实践能力不强,不能熟练地上手和落地,因此根基不稳,虚无之气得以不断渗透。 想起拍过《红衣少女》《女大学生宿舍》的电影明星罗燕作的一个演讲,上世纪80年代她出国,现在在美国办公司还自己投资拍了部电影,其间的艰难无数。她圆圆饱满的脸蛋早已消失,代之以略微消瘦的脸庞,眼神镇定,只注意自己应该注意的东西。她那天说的话我现在还记得并且认同:她说年轻人往往以IDEA为傲,但实际上这是无所谓的,关键的是要上手DO,做一遍你就会做了,做任何小事都特别值得;她说不要以为别人都在玩儿,其实都很努力,时间是最公平的,就看你怎么运用,在工作狂的状态里,人其实特别幸福;她说年轻人选择自己的职业也要考虑到兴趣,刚开始哪怕条件特别苛刻也要干,先混个眼熟,熟悉行情,因为没有老板愿意出钱培训新人,要偷学,要会抓住机会;她说年轻人刚刚入行的时候,千万不要撒谎,要树立自己的诚信的口碑,因为其实做人是最重要的;她还说,在学校里成绩很好的人在社会上往往干得不怎么样,中外一样。因为成绩好的人对自己评价和期许甚高,不愿意干小事,而做大事的惟一途径其实就是从最小事做起,往往是在学校成绩不好,连他自己都对自己没有多少信心的人能够干得好,因为他不挑剔,肯吃苦肯干肯下死力气,他就能发挥出他自己没有料想到的智慧…… 就这样,罗燕笑称自己是“工作狂”。她并没有提供给我们一个神话,她的话是有力量和根基的,因为有实践的切身经历和感受,更使人信服,同时也是思想的果实,也具有理想的标杆性质。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