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北京青年报:择校大战让义务教育面临严峻考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31日11:42 北京青年报

  作者:蔡方华

  最近一段时间,本报连续刊发了几篇关于小学升初中的新闻报道,披露了一些早已被我们社会所接受和默认的不正常现象:市级三好学生却不能进入所谓的名校初中"实验班",各重点初中的综合素质测试不公布成绩而采取黑箱录取,择校费一路走高还要家长承认是"自愿交纳",甚至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家长就着手筹备"小升初"的择校大战。

  这些发生在北京的怪现象并非北京所独有,根据《人民日报》的综合报道,在上海、武汉、西安、南京、沈阳等许多地区,都在这个春夏之交上演起"小升初"的"激烈角力",不仅学生家长为此承担了高昂的经济支出,不计其数的小学生也被这样的角力折磨得精疲力尽。无论我们是否有勇气承认,我们都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改革滞后、管理缺位的现行义务教育制度不仅没有造就快乐的一代,相反,过于激烈的竞争、日趋严重的教育不公平正在摧残祖国的花朵。

  择校大战的实质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其原因则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而失衡的背后恰恰反映出教育管理的落后。这种落后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均衡教育资源的力度远远不够,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择校大战已经初现端倪,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择校费的一路高企,重点校越来越豪华阔绰,薄弱校则日益捉襟见肘,这种两极化现象转而强化了家长们的择校动机,导致今天的失控局面;其次,在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找到相对公平又富有活力的竞争模式,例如,北京市曾经实行小升初的"电脑派位"制度,但由于该制度有一定的僵硬性,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又缺乏严格的执行保证,很快就被择校大战全面击溃。

  择校大战的弊端是什么呢?一是带来了更严重的教育不公,由于择校需要交纳高昂的择校费用,工薪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孩子被重点学校排除在外,只能对口入学,而这样的对口学校往往就是薄弱校;二是无限加大了资源配置的社会总体成本,为了应对择校大战,各种奥数班、培训班、特长班应运而生,小学生无不疲于奔命,到了五月份,择校测试此起彼伏,人际关系全面启动,学生、家长、学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处于"集体癫狂"状态,整个社会呈现出失序的局面。

  更严重的问题是,择校大战滋生了一种隐性的、不受约束的权力,这必然导致寻租行为,并衍生为教育腐败。众所周知,几乎每所重点中学都以"实验班"的名义保留了一定的免费升学名额,这些名额的配置权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其运作模式是完全不透明的,这里面藏着多少"猫腻"几乎是路人皆知。如果不能弥补教育腐败的漏洞,我们的教育制度早晚要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实践,我国的义务教育从未像今天一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教育关乎民族的兴盛,教育改革关乎儿童的健康成长,教育公平关乎社会的和谐与安宁,如果看到了择校大战的诸多弊端却不加以消除,我们面对祖国的花朵应该感到羞愧。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