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明要做亚洲“梦工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7日18:07 时代人物周报 | ||||||||
“去韩国投资拍电影!” 当“韩流”俨然成为亚洲电影冬天里的惟一“盈利神话”时,38岁的湖南人陈伟明正在做这样的事情。 这位中博世纪传媒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穿着时尚、谈吐风趣随和、有着一张爱笑的娃
弄潮“韩流” 在一间装饰得古色古香的办公室内,陈伟明饶有兴致地聊起他的“新电影理念,”即充分整合资金、市场资源,打造新亚洲电影平台,将制作的高成本分摊到各个国家的购买资金中,扩宽发行渠道,使投资风险明显降低。 中博目前的主要业务是与韩国机构共同策划、投资和发行主要以韩国明星担纲的影视剧,同时也代理中韩影视产品的发行,发行范围主要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去年,他以 200 万美元购得电影《英雄》在韩国的发行权,打破了中国电影在韩国的票房纪录;今年6 月,中博和韩国 8peaks 合拍的《明朗少女求婚记》将在韩国开机。 最近,陈伟明宣布与合作方联合投资 5,000万元拍摄韩国漫画家金惠临的原创改编电视剧《飞天舞》,每集投资高达 150万元。陈伟明声称已握有韩国三大电视台今后五年内从中博购买 15 部电视剧和5 部电影的合同。 陈伟明说,这一商业模式是用“足够多的教训和大量的研究”换来的。 中博成立之初,陈伟明的主攻目标是电影。1998 年,陈伟明狠狠心拿出 1,000 万元投资姜文的电影《鬼子来了》。然而,这位有才华的导演“失去了控制”,制作预算成倍地被刷新。最让陈痛心的是,这部获得第 53 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的影片至今没有通过中国政府的审查,无法在国内公开放映。靠海外市场陈伟明才勉强收回成本,这件事情让陈伟明想通了一点,电影不能 “靠天吃饭”、要走国际化的路线。 这一年,陈伟明开始与员工一起分析好莱坞、香港和东南亚等影视基地的商业模式,最终将学习的摹本锁定在韩国。 从 1999 年起,韩国在影视、游戏、音乐等领域开始取代日本,成为亚洲流行文化的先锋,在大陆“韩流”同样势不可挡。陈伟明希望借助“韩流”摆脱公司的尴尬处境,在亚洲范围内参与投资和发行韩国影视剧。在自认为对韩国的影视公司、发行商和电视台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之后,陈伟明带着以往的作品和一份标题为《立足亚洲市场,开拓海外市场》的计划书飞往韩国,参加 2001 年釜山电影节。 从中国到汉城坐飞机最快仅需55分钟,陈伟明将其公司发展的重心从国内转移到韩国则用了几年时间。从2001年开始,他频繁参加韩国的各种影视展会,试图跟“品位和追求相似”的公司接上头。“但十家里有一家能谈到一起就不错了。”陈伟明不讳言开始时的艰难。 在嘈杂的电影节展会上,陈伟明看到了韩国三和公司的招牌。陈伟明知道三和是韩国最大的制作公司之一。他走过去和一个看上去最年长的职员打招呼──这个 60 多岁的老头正是三和制作公司老板申贤泽。申贤泽在韩国影视界是一言九鼎的人,他是“韩流文化的倡导者”,力主与外界的合作和融合。与申贤泽交换名片、交换看法、握手再见之后,当时的陈伟明并没有对短暂的相识抱有多大希望,更没想到申贤泽会在两周以后来北京考察陈伟明的公司。 边争吵边妥协 “他是善于抓住机会的人,而且口才一流。”和陈伟明相识多年的香港电影人李少伟这样评价道。 陈伟明和申贤泽很快便达成了合作意向,但过了一年才启动第一个项目:共同投资发行16集电视剧《Remember》。在此期间,双方争吵不断:申贤泽要在中国市场上占有更多的份额,而陈伟明要对方保证在韩国市场上的惟一性。陈伟明为此飞往韩国 20 多次,“拍桌子、摔门无数次,最终双方各自妥协了事,” 陈伟明说。幸好结局是合作旗开得胜,该剧在韩国的收视排行榜上列第二位,双方都“收益颇丰”。 据说投资韩国影视剧的成本是中国的四倍,但陈伟明认为投资韩剧还是更赚钱。首先是当地的市场透明、开放,便于决策。其次,与韩方达成的合作模式“比较理想”。与中博合作的韩国三大电视台承诺,用总投资70%比例的金额购买电视剧的播映权,贴片广告的收入与投资按50-60% 的比例分账。此外,电视台甚至鼓励和协助投资方拉更多的广告。陈伟明透露,《北京,我的爱》在泰国每一集的收入是 8,000 美元,其中 50% 是广告收入,收入总计高达人民币 900 万元,成为中博最稳定的收入来源。 全能选手 “事实上,他是个全才,谈项目、拉投资、选剧本、当导演,什么都行,”中博副总裁杨海涛说。 毕业于厦门大学计算机系的陈伟明早年在广东做过贸易、在海南玩过房地产,在大连承包过体育频道,但这些并不是陈的经历中最戏剧性的一幕。陈最爱向人讲起的段子是其打着吊瓶当导演的故事。 当时,公司投资《鬼子来了》血本无归,处境非常艰难。在中博投资的《永远有多远》剧组中,陈伟明亲自当起了导演,陈开玩笑说是为了省钱,结果整个戏拍下来只花了200多万元。 不过,过了一把导演瘾之后,陈伟明发现自己还是更喜欢做生意。 目前,中博的股东包括中国地产商及美国IDG投资集团,按照美资股东的要求,中博的财报每年要交与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审计,“完善公司化治理结构,保证健康的现金流。” 陈伟明每天都要看中博在韩国的合作伙伴秀东公司传真过来的当天的韩国电影票房记录。除了这样的必修功课之外,谈生意、看电影、读剧本是陈伟明的主要工作。每到新片上映,陈会拉着员工去电影院中感受气氛,“让大家感受一下观众会在什么时候发笑,什么时候流泪。”陈说,他每次都会数一下电影院中观众的人数。 “2004年,国产电影的产量约200部,但是让观众留有印象的也就4~5部。低迷的电影市场对于影视公司来说既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也充满了风险和挑战。”陈伟明兴致勃勃地说,逢低进入是最亘古不变的商业法则。中博还没有深入到中国电影市场土壤的底层,但通过韩国市场反方向强壮自己更有希望。 “中博的策略是两条腿走路。”陈称,“在策划推出面向整个亚太市场的电影之外,一方面要寻求和国际知名导演和演员的合作,另一方面要重点投资新锐导演、低成本个人化的制作。中博的首要工作就是挖掘新导演。”据陈介绍,公司现在正着手和福特公司合作拍8部电影短片,其用意就在于挖掘电影的新生力量。 “电影离不开创新和想象力”。在陈看来,电影就是一个“梦”的工业。 眼下,正在成就陈伟明的“美梦”的人是“摇滚教父”崔健。中博计划投资由崔健自编自导的音乐电影《给你一点颜色》,目前剧本正在打磨阶段。 特约记者 李晶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