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方人物周刊专题 > 正文

我坚信21世纪属于中国--专访《中国的世纪》作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16:32 南方人物周刊
我坚信21世纪属于中国--专访《中国的世纪》作者

《中国的世纪》封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我坚信21世纪属于中国--专访《中国的世纪》作者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菲舍尔商学院教授申卡尔


我坚信21世纪属于中国--专访《中国的世纪》作者

16世纪的一张航海用世界地图,作者不详


  本刊记者 曾繁旭 发自北京

  申卡尔简介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菲舍尔商学院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美国知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在跨国公司、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以及国际性组织担任顾问。

  事实上,对于中国的兴起,美国人比我们有着更敏锐的感受。

  早在1990年代,在中国进行入世谈判时,就有一位美国智囊向克林顿进言:必须允许中国加入世贸,让中国独处世贸组织之外极其危险。其原因是,中国将成为经济大国。他认为,从历史的角度看,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不是苏联成立和苏联解体,不是二次世界大战,而是中国的崛起,由此将改变世界的秩序。

  申卡尔——美国畅销书《中国世纪》的作者——对中国的崛起同样保持高度乐观。该书今年初在美国出版,在美国学术界、财经界反应热烈,迄今已卖出了10个国家和地区的版权,其中包括繁体和简体的中文版,简体版最近由人大出版社出版。

  他这样阐释中国经济复兴的本质:中国大陆经济的崛起从根本上不同于日本、印度和“亚洲四小龙”,而更类似于一个世纪以前美国的崛起。他大胆预测,在2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他提出,如何对待中国的崛起就成为了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重要课题。

  但即使是在西方的学者看来,申卡尔在一些方面也是太过乐观的。“他并没有对中国世纪的弱点给予充分的关注:正趋于老龄化的社会,脆弱的金融系统,资本市场的不完善、经济的低效、服务行业的薄弱,熟练技术工人的短缺。”他们说。

  记者一再问申卡尔为何没有对中国实际存在的弱点给予充分的关注,他提出技术创新、规模效应和增长优势将帮助中国维持经济、政治和安全体系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尽管他没有提出很多针对中国经济问题的药方,但还是反复强调,“我坚信中国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

  这本书的版权已经卖了10次

  人物周刊:为什么使用“中国世纪”这个概念作为书的名字?

  申卡尔:使用这个概念来自这样一个信念: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而21世纪将会是中国的世纪。中国将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力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人物周刊:中国世纪的提法,会不会过分乐观?

  申卡尔:我确实比较乐观,我并不假定中国不存在问题,我只是尝试客观评价中国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我认为中国有能力解决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比如金融体制的改革,在西方很多朋友都没有弄懂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国入世的时候开放了一些领域的服务,他们就认为中国是迫于国际压力才做出这些调整的,但我认为,中国之所以在这些方面与外界达成共识,是因为已经到了进行这些改革的时候,中国经济已经做好这些方面的准备。

  所以,尽管有些人会认为我太乐观,我相信时间会证明我的观点。

  人物周刊:你认为中国世纪的标志是什么?

  申卡尔:标志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最显而易见的标志应该是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当然这一点现在还没有实现,但这不是一个能不能实现的问题,而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有些人预言,中国世纪将会在21世纪中叶实现。我的预言更乐观一些,我认为在2025年左右中国将成为最大的经济体。

  美国在1875年左右成为了最大的经济体,当时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中国在2025年成为最大的经济体,也可能很多人不会意识到。

  中国经济的缺陷和问题

  人物周刊:你给我留下的印象好像是个经济乐观主义者,你真的认为经济发展了,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吗?

  申卡尔:我当然不认为经济发展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不想低估一些问题的严重性。比如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中国存在的问题要比美国更多,当然这个问题也许在欧州和日本也存在。中国也有一些其他国家不存在的问题,其一,由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少数的年轻人必须赡养大量的老年人。其二,社会保障体系本该由政府承担,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任务是由企业承担的,当企业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资金的匮乏。这是个严峻的挑战,中国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我相信是可以的,中国人一直有节俭的传统。

  我要强调一下,我提出中国世纪这个概念,不是说中国不会面临任何障碍。我在书中列举了中国面临的一些问题,读者可能没有注意到。比如说,中国和中国公司面临的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创新。虽然中国有自己的四大发明,但却没有产生科学。中国没有一个维持创新的制度,这样新的创新就无法产生,也无法将这些创新用于实践。

  我在书中也提到很重要的一点,许多中国人都有企业家精神。有些同事不同意我的观点,我跟他们说,只要看一下中国的历史,看一下亚洲,你就会发现中国人非常具有企业家精神,比如说你去泰国,印度尼西亚,你都会看到中国的企业家,也就是华侨。这也是中国和日本不同的地方,中国在全世界都有很多华侨,这是中国的一部分经济力量。中国在改革时需要华侨的支持。

  人物周刊:能不能给中国经济提一些总体建议?

  申卡尔:中国的发展给人们留下许多印象。但仍然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比如说创新能力,这也是国外很多人关注的知识产权问题,要想成为别人赶不上的领头羊,中国必须创造自己的知识。这一点非常重要。

  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如果让我把中国面临的所有问题排一下顺序的话,这是头等严峻的问题。

  三十年的观察和书写

  人物周刊:你在书中说,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你对于中国的观察,由不关心到好奇,再到热烈,请简单说一下这个过程。

  申卡尔: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研究中国。1975年,我的第一个学士学位论文就是对于中国的研究,在耶路撒冷的希伯莱大学。当时,几乎没有人做中国的研究,所以人们总是问我,为什么对这个感兴趣,他们都以为我疯了。

  30年来,我看到很多的变化,总体的变化是很多人对中国由漠视转为好奇,到热情。

  当然也有些人对一个国家崛起持敌对态度,认为这是一个零和游戏,一个国家的崛起会导致另一个国家的衰退。这种想法很危险。合作给双方带来更多的好处。中国崛起给美国带来的机会,远比威胁要多。我担心的是,我们如何找到更多的共同立场。

  人物周刊:写这本书的过程中,让你最感到困惑和沮丧的是什么?

  申卡尔:我最感到困惑的事情是,跟那些思想不开放的美国人谈话,这些人不了解这个世界上的变化,不愿从双向的角度看问题。

  写本关于中国人的书是很简单的,写一本责怪中国人的书更简单,在美国就有一些人总把一切的问题都归咎于中国,他们不喜欢从对方的观点看问题。我则提供了一种平衡的观点。

  人物周刊:在你的研究中,谁的著作对你的影响最大?

  申卡尔:中国的一些古典著作对我的影响不小,中国有很多有思想的哲学家。我觉得中国的哲学可以使用在管理之中。西方的著作里,对我影响最大的是马克思·韦伯。

  人物周刊:说一说你的日常生活。

  申卡尔:我住在哥伦布(美国俄亥俄州首府),7年了。妻子是个纽约人,我有三个小孩。我带他们去过中国。我平均每年去中国两三次。

  (徐培喜对本文也有贡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相关专题:南方人物周刊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