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美国普利策奖委员会执行官作客新浪聊天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1日20:58 新浪网
美国普利策奖委员会执行官作客新浪聊天实录

普利策新闻奖委员会的执行官Sig Gissler先生在聊天现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美国普利策奖委员会执行官作客新浪聊天实录

Sig Gissler先生在新浪开心留影


美国普利策奖委员会执行官作客新浪聊天实录

Sig Gissler先生与新浪新闻中心总监梁春元先生合影


美国普利策奖委员会执行官作客新浪聊天实录

Sig Gissler先生与长江新闻学院同学及新浪工作人员合影


  视频(1):Sig Gissler先生谈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和普利策奖的关系 宽带 窄带

  视频(2):Sig Gissler先生谈自己的职位和普利策奖评选过程 宽带 窄带

  视频(3):Sig Gissler先生谈记者策划选题与参加评奖的关系 宽带 窄带

  视频(4):Sig Gissler先生谈普利策奖的分类和重大影响 宽带 窄带

  视频(5):Sig Gissler先生谈美国媒体对种族问题采取的报道方式 宽带 窄带

  视频(6):Sig Gissler先生谈有关伊拉克战争的报道在普利策奖中的表现 宽带 窄带

  视频(7):Sig Gissler先生评说美国著名的报纸 宽带 窄带

  视频(8):Sig Gissler先生谈对中国传媒的印象 宽带 窄带

  前言:6月1日,应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邀请,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委员会的执行官Sig Gissler先生到中国来访问。新浪网嘉宾聊天室非常荣幸邀请到Sig Gissler先生到现场作客,就中美两国新闻媒体的比较、美国普利策奖评奖机制及当今美国新闻行业现状与广大网友交流。以下为本次聊天的实录。

  主持人小马 : 各位新浪网友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你们光临新浪嘉宾聊天室,我是主持人小马,在下面一个多小时里面,我们将非常荣幸的和两位嘉宾进行沟通。先给大家介绍坐在我旁边这位嘉宾,他是来自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委员会的执行官Sig Gissler先生,您好。

  另外一位嘉宾她没有到我们聊天室现场来,但是她将在电话另一边会和我们网友进行没有距离的沟通。给大家介绍一下,她是香港大学传媒研究中心主任、汕头大学长江新闻学院院长,曾经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院客座教授、哈佛大学尼曼奖得主陈婉莹女士,陈院长您好。

  陈婉莹 : 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小马 : 我们只闻其声,不见其影。您在电话那一端,希望能够感觉到我们网友对于新闻学的热情和和您沟通的强烈愿望。

  陈婉莹 : 我们现在是零距离,透过大气。

  主持人小马 : 首先欢迎两位嘉宾的到来,同时感谢两位翻译人员为我们聊天进行的工作。知道两位要跟网友进行沟通,网友留下很多问题。首先请Sig Gissler先生给我们谈一谈这次您中国之行去了哪些地方?有什么样的感受?

  Sig Gissler : 我去了汕头,然后去了上海、苏州、北京,接下来会去西安,参观完西安之后再返回香港。

  主持人小马 : 三天之后返回美国?

  Sig Gissler : 对。

  主持人小马 : 不错的行程安排,您旅行的愉快吗?

  Sig Gissler : 我这次来旅行非常愉快,特别是很荣幸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去结交那些有热情的中国的网友和学生,对新闻有热情,特别是我作为一个记者和一个教育家来讲。

  从第一天开始,我的经历就是非常的有趣,特别是我第一次去了汕头大学,听了他们那边关于对语言课程的双语教学的一些见识,都对我非常有帮助,留下很深的印象。

  主持人小马 : 我想您这一趟中国之旅最高兴的就是和您有机会沟通的学新闻的以及新闻从业人员,他们在您印象当中比较深刻的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特点?

  Sig Gissler : 我对这些中国学生和新闻从业人员,他们对普利策奖所做的研究感到印象非常深刻,他们对普利策奖的历史还有发展演变的过程做了特别深入的研究。

  很多的中国学生对我们哥伦比亚大学所提供的新闻课程表示很浓厚的兴趣,很多人在当场就表示,希望能够到哥伦比亚大学去学习这门课程。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跟普利策奖是紧密关联的,作为创始人的约瑟夫·普利策他在1912年的时候投入了资金创建了哥伦比亚的新闻学院,又在1917年的时候投入资金创建了普利策奖,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是关系密切的一个原因。所以我把约瑟夫·普利策称为双塔。

  主持人小马 : 我想不光Sig Gissler对双塔了解和理解很深,我们陈院长也曾经到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奖研究院做过客座教授。陈院长您对于普利策奖有什么样的看法?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观点。当然我们知道您对于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有很深的感情。

  陈婉莹 : 我1996年――1998年在那边做客座教授,教的是他们最核心的课程,就是新闻写作与采访,一直跟他们保持着联系。其实我现在一个在香港大学创办新闻传媒研究中心,也在汕头大学担任长江新闻学院的院长,我们的教学模式也是以哥大为蓝本的,非常注意对学生基本工夫的提炼,就新闻写作与采访,对新闻道德的重视,还有对作为新闻学的公共性的重视。

  主持人小马 : 关于哥伦比亚新闻学在全球的位置大家都毋庸置疑,都很清楚。我们看一下关于普利策奖本身的问题,呆会儿留给网友。

  陈婉莹Sig Gissler先生要来学习、了解中国新闻的发展。普利策在中国也代表这个水平,所以也请他来跟我们现身说法,解释普利策的运作。

  主持人小马 : 就像各位网友所知道的一样,普利策是美国一项多项的新闻和文化奖金。

  网友:Sig Gissler先生,祝您端午节愉快。

  网友:作为资深新闻从业人员,担任执行官之前和之后,你看待普利策奖的角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Sig Gissler : 在我获得这项职位之后我非常荣幸,因为普利策奖是一个全世界非常权威的新闻奖项。在我当上执行官的时候,普利策奖运行的已经非常的良好。我的任务就是要保持普利策奖在一种良好的状态,把它一直保持下去,保持普利策奖的诚实和公正这种名誉和名声,对我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普利策奖一个最根本的职能和功能,就是要把新闻事业提升到一种职业的角度。首先我们做的工作主要是通过第一是要奖励那些做的已经非常出色的新闻从业人员。再一个我们要激励和感染更多的人来加入到普利策奖的评选当中,使他们的工作能够做得更好。

  网友:每个人上台以后都肯定有一番自己的规划,你刚才说到使它自己正常的运转,你自己的个人痕迹又是什么?

  Sig Gissler :首先我上任之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评选出最棒的评审团的成员,来保证普利策奖能够特别顺畅和有效的进行。评审团是整个评审过程的一个核心,每一年的普利策奖的评选,我们应该会有1300份的申请,有14大类别。

  在我们评审的流程,我们分两大步骤:我们的评审团的成员会为每一项,刚才说了有14项,每一项保持有三个最终的提名。这些个提名最后先要提交到普利策奖的委员会,由最后的委员会来做出最终的决定是谁来获奖。所以你们也应该都能够了解到,作为第一个评审过程当中的这些评委,他们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也是挑选了很多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记者和新闻从业人员来进行评选。

  几乎所有的新闻评选都是有这种两步的评选过程来组成的,像这两步的评选过程,保证我们评审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主持人小马 : 我们听Sig Gissler先生给我们讲了评审的过程和程序。有个网友问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请陈院长回答。

  网友:做一个资深的媒体工作人员,每年的普利策奖的评选,您认为对于您个人来说,不是参与其中,影响在何处?您个人如何看待它对您的影响?

  陈婉莹 : 拿到奖,这是新闻界最高的荣誉了,也因为很严格的公正的评审的过程,所以普利策奖也有非常高的公信力,对于一些比较年轻的记者能拿到的话,往往就可以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也可以转到比较大的报纸去开展自己的事业。也有比较资深的拿到这个奖,也是对他们新闻成就的确认了。

  主持人小马 : 这种影响是毋庸置疑,很明显的。当然另外一个方面,也有网友质疑到,我想这种质疑不是一天两天。

  网友:普利策奖颁奖的侧重选材会不会影响媒体的记者往这个方向,为得到这个奖而去报道或者是深入采访?影响了记者的追踪方向?

  陈婉莹 : 这种情况其实是不多的,因为一般也不是为了拿奖而故意去营造一些新闻,我们做新闻的也知道,是这种追求,做新闻的对一些新闻有追求的热情,花了工夫,还有有一点是运气,你没有做好工夫,你碰到那个新闻,碰到那个运气你也不能把新闻抓下来。

  网友:Sig Gissler先生您好,我认识几个驻京的美国记者,他们的报道主要划归国际新闻类别的,去年一家报纸打算花一年的时间做一组报道,描述为美国公司制造廉价产品的中国工人的中国工作状况有多么糟糕。至于为什么选这个题目,有一种猜测是冲着普利策奖去的,另一家报纸前一年做了类似的题材,获得美国专为国际报道而设的奖项,可能这种题材比较容易获得国际报道评委的青睐,两位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陈婉莹 : 我先简单讲一下,我大概知道网友提到的《洛杉矶时报》做了一个关于沃尔玛公司的系列报道,他们分别在广东地区、珠三角地区做了采访,也有在洛杉矶地区做的采访,应该是前年拿了这个奖。我觉得这个报道,其实反映一种趋势,国际的新闻越来越要求跨国的报道,因为在全球化的时代,你在一个国家里面,去做一个国际新闻,是有它的局限性的。所以如果你的采访人员是有这种国际的、跨国的布局,你就占有先生的优势,比如那个沃尔玛的报道。

 [1] [2] [3] [4] [5] [下一页]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