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周刊专题 > 正文

新周刊:中国人炫耀性的能源消费心态贻害不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17:47 新周刊

  智商和情商低一点,顶多也就是生活品质差一些,但如果能商太低,你根本就无法生活。普通民众是常识性的能商低下,而能源供应机构则是体制性的能商低下。

  文/田磊

  认识能源、利用能源的能力,被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韩晓平概括为“能商”。对于整
个社会来说,这比人的智商和情商显得更为重要,智商和情商低一点,顶多也就是生活品质差一些;但如果能商太低,你根本就无法生活。

  从“天人合一”到竭泽而渔

  上海被国人认为是能商最高的城市之一,上海人的节约甚至让人觉得精明过了头。但上海人最自豪的“夜上海”景观照明工程,耗电量达到20万千瓦,相当于三峡电厂目前对上海的供电总量。2003年以来,这些装饰灯已经被不止一次地关闭了。

  不少考察过中国能源现状的专家很奇怪:老百姓宁可在四面漏风的房子里安装电暖气,也不肯把门窗一劳永逸地换一换;建筑设计院设计的大型建筑一边是燃气锅炉采暖,一边是电空调制冷……其实,这样的怪事在中国比比皆是:家用桑拿浴房,SUV,电采暖,用大理石花岗岩装饰的电梯……炫耀性的消费心态暂时取代了中国人崇尚节俭的文明传统。

  “在中国应该先认认真真地普及一次能源知识,否则一切都是空谈。”韩晓平说。中国科学院徐建中院士最近也提出,应该将节约能源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科学用能。

  但中国人的能商并不是从来都如此低下,对于能源的利用,四千年前的夏朝,就规定春天不准砍伐树木,夏天不准捕鱼,不准捕杀幼兽和获取鸟蛋;三千年前的周朝,根据气候节令,严格规定了打猎、捕鸟、捕鱼、砍伐树木、烧荒的时间;二千年前的秦朝,禁止春天采集刚刚发芽的植物,禁止捕捉幼小的野兽,禁止毒杀鱼鳖。

  中国人信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主流。但提到现在的能源状况,不少学者用竭泽而渔来总结,能商的退化跟人类的进步一样巨大。

  让危机来得更猛烈些吧

  “都是西方人把我们害苦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坚持认为,模仿西方人300年前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让中国变傻了,先是智商,现在是能商。

  如今,西方人不傻了,美国人住大房子,开大车,开足空调,肆无忌惮地消费资源,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指责。但我们好像还处在一种惯性的无知中,继续容忍着自己能商的低下。

  老百姓是常识性的能商低下,而能源机构则是体制性的能商低下,二者相比,后者的影响无疑是决定性和致命性的。所以,周孝正说,把能源紧缺的症结归结到公众头上,是非常混蛋的逻辑。

  在国外,节能只是一种生活习惯和常识,非常简单。但在中国,却成了一件理不清头绪的麻烦事,刚从短缺时代解放出来的中国人正处于炫耀性消费心理膨胀的阶段,要让他们重拾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习惯,绝非一时一日之功。

  能源供应企业,却沉迷在垄断和市场经济的双重迷雾中,一切都商业化了,一切以赢利为标准。韩晓平直言,电力企业本身,就是中国电力紧张的一大原因,目前中国建设电厂的速度超过了有史以来最快的速度,但这仍然不足以弥补用电的缺口。因为中国的问题不是能源不够,而是浪费太严重,有效性差。与此同时,目前世界上最高效能的“分布式能源”则被能源机构挡在国门之外。

  对于能商的低下,我们能做的除了继续容忍下去之外,最直接的就是以热情的姿态来迎接一次能源危机。周孝正说: “对于现在的电荒、油荒现象,我的态度是‘幸灾乐祸’,马六甲海峡断了最好,没有石油,人类死不了,相反会解决很多问题。”

  老教授的愤怒让人颇有些壮烈之感,但个中无奈显而易见,以热情的姿态拥抱“能源危机”,根本还是希望痛得快一点,解决之道也来得早一些,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2004年,能源紧缺,24个省市拉闸限电;2005年6月2日,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位列副部级,温家宝总理亲任组长。这多少回应了国外能源专家最觉不可思议的一个问题:中国这么一个泱泱大国,竟然没有能源部!

  危机并不总是坏事,出现危机是一种常态,应对危机是一种能力。中国人的能商需要在一次次危机的不断刺激下,才能越来越高。

  相关专题:新周刊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