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网络娱乐“无间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0日11:12 新世纪周刊

  -策划统筹/龙曦

  “电话门”事件后,网络爆料成为舆论关注焦点。其实,从去年邹雪与赵薇的纠纷开始,网络的力量就已露出冰山一 角。那些看似“无心”纯属娱乐的爆料事件,却隐藏着各种利益纠葛。面对形形色色的猛料,即使BBS中的“老江湖”,也 无法看清眼前的迷局。

  网络左右娱乐事件

  去年的邹赵恩怨,大众最初普遍同情有孕在身的挨揍者邹雪,直到某论坛上出现一个有关邹雪身份的帖子。发贴网友 爆料,邹雪曾是刊登赵薇军旗装照片那家杂志的主编,她与被打之后所住医院的一位负责人是叔侄关系。

  此后,事实证明该网友的爆料属实。舆论声音开始有了分歧,有人甚至指出这是一个“整赵薇的阴谋”。直至200 5年6月,网络上的讨论仍然在热烈地继续,且不断有各种所谓“真相”被爆出。

  刘亦菲身世、学历、年龄之谜的“诞生”,也大都“得益”于网络的“揭发”。2005年3月16日,名叫玛蒂尔 达的网友在某知名娱乐论坛发出帖子《〈北京人在纽约〉里的刘亦菲?!》,声称发现剧中一个女孩酷似刘亦菲。热心网友们 发出不少对比截图,果然十分相似。敏感的娱记马上介入了此事的调查,由此牵出“天仙刘”究竟是“小龙女”还是“天山童 姥”的争论。

  而早在2004年底,一网友质疑刘亦菲学历做假的帖子,也曾引起巨大风波。该网友不但列出了刘亦菲在接受各媒 体采访时,关于自己学习状况的各种言论,且对美国的教育体系做了详细介绍,经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刘亦菲要么是“天才少 女”,要么就是在说谎。

  日前深受网络爆料之“苦”的还有李湘。某娱乐论坛上一篇名为《结婚138天,李湘的幸福婚姻就已走到尽头》的 帖子,让爆料人“茱茜”一夜成名,她的ID也迅速登上了各个报纸的娱乐版。

  各种因网络爆料而发生意外转折的娱乐新闻事件,其真相大多至今没有定论。不过,在各BBS中,拥护或诋毁明星 们的不同派系,如砸邹派与砸赵派,砸刘派和“仙粉”(刘亦菲的粉丝)等,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谩骂和掐架,“打”成一片 。

  “大众狗仔”的爆料运动

  网络爆料对娱乐事件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也让“穿着马甲”的爆料人成为娱乐BBS的明星。

  一位ID名为“就是爱你啊”的网友,在某娱乐论坛爆出何炅女友的猛料后,迅速成为该论坛大姐大级别的爆料人。 只要她的帖子一出现,追随者们马上“抢沙发”(跟贴),排着队向大姐大“讨教”。

  当她离开该论坛时,其对她虔诚的“粉丝”们提出了最后一个要求:“善良的八卦者才是好的八卦者,勇敢的八卦者 才是优秀的八卦者,疯狂的八卦者才是专业的八卦者。让八卦来得更猛烈些吧!”

  一个“八卦大师”倒下去,千万个“八卦勇士”站起来,无数与娱乐圈挨边儿,或者有朋友在娱乐圈儿,甚至瞎编乱 造的八卦爱好者们,在继续着这位“姐姐”“未尽的事业”。

  该论坛的“斑竹”——“真命天猫”告诉记者,“前段时间的爆料帖比较多,为了避免泛滥,只有采用手段控制,比 如封贴,不让继续回复,让帖子自然下沉。有一些帖子,只要看到就删。”

  不过,管理员的态度,并不能影响网友们的爆料热情。不少人打着某明星的中学同学、小学同学、老乡、邻居、经纪 人的朋友、化妆师的朋友等身份,出现在BBS上大肆爆料。

  “现在的网民简直比狗仔队还要敬业。只要有机会碰着一明星,马上就能写出详细的‘报告’,大到明星和什么人在 一起,小到明星的服饰和表情,那叫一个栩栩如生。有些还用手机拍了照片发上来。”一位经纪人苦笑着说。

  而颇具“专业水准”的BBS爆料,也吸引了大批前来趴活儿的娱乐记者。湖南的一位娱记说,很多同行都会去人气 很高的某娱乐论坛找线索。

  “网友中有很多粉丝,观察力可强了。比如李湘‘荡妇装’事件,那样一个生僻的英文单词,居然也被观众火眼金睛 地发现了,并马上把截图发到BBS上。我们一看,就知道有文章可做了。”

  某娱乐论坛的“斑竹”鸿雁飞告诉记者,该论坛八名“斑竹”中有一名就是娱记。BBS中的网友用“牛大发了”来 形容该论坛帖子在传统媒体中的曝光频率。“经常有网友今天爆料,第二天就有相关内容上报了,你说有多少娱记在这里’潜 水‘啊!”一位老网民对此颇感得意。“所以这里的人气也越来越高。”

  “枪手”VS“粉丝”

  “普通网友爆料,大都是捕风捉影、只言片语,真正有分量的猛料,一般都是‘内人’爆出来的。”经纪人张帅(化 名)说,“毕竟现在上网的人可能比看电视的人还多,经纪人都很重视网络,经常会去人气高的娱乐论坛里看看,明星自己也 偶尔会去逛逛。”

  娱乐论坛“斑竹”鸿雁飞告诉记者,虽然没有统计过每天的发帖量,但该论坛平均每6分钟就要翻一屏,一屏里有4 5个主题帖子,不包括很多“斑竹”删掉的。正是这种旺盛的人气,BBS的空前繁荣,让娱乐圈里的明星、经纪人们找到了 一个新的渠道、平台,而所谓的“托儿”、“枪手”也应运而生。

  “如果你经常去**BBS里逛,就会发现‘枪手’们异常活跃。最早曝光邹雪身份的网友就被怀疑为赵薇的‘枪手 ’,而邹雪也不是‘光杆司令’。”一位混在娱乐圈的“内人”给记者透露,基本上在该BBS上曝光频率高,争议大的明星 都有自己的“枪手”。一旦掐起架来,那简直是听取“枪声”一片。

  鸿雁飞告诉记者,“枪手”与“粉丝”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粉丝”对自己的偶像,大到他们最近的活动,小到他们 一件衣服穿了几次都了如指掌。而“枪手”顶多发几张最近的活动照片,然后说几句吹捧的话。“看不出对这个明星有多喜爱 ,但又不停地宣传……”

  广州资深娱乐记者吴朝(化名)说:“很多‘枪手’都是经纪人下面的助手找的马仔(即小跟班)。有一些是学生, 他们的工作多数是吹捧,也有帮着骂竞争对手的。据说,在特殊情况下,也会被授意别有用心地爆料。当然,有些猛料可能是 经纪人或助理本人爆出的。”

  而一位帮明星拉过票,发过吹捧帖子的大学生告诉记者,她一般都是和某明星的助理联系,“有需要就上。一般拉一 票能得一到两元钱左右,发帖子不好说。”她一再否认自己是所谓的“枪手”,“虽然也得过好处,但也是因为自己本来就喜 欢她(明星)才去做的。有时候看有人骂她了,就顺手回几句。”

  猛料频爆为哪般

  在说到频频爆出猛料的目的时,自称是“一个普通的圈内人”的明星爆料人“就是爱你啊”在帖子中说,自己是因为 “对很多风气非常敏感,所以才在这个版与大家交流宣泄”。经纪人杨杰也说,一些“内人”之所以打破圈内潜规则,在网络 上到处说事儿,有可能纯粹是借爆料来发泄情绪,或者以此为乐。

  “在这个圈子里,有很多人一直混在最下层,比如跑了多年的龙套,待遇最差,心里可能有些不满。而他们对这个圈 子的人和事也知道很多,在网络上爆点料,一来可以发泄不满,二来也得到了网友的追捧,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杨杰如是说 。

  他还认为,借助网络炒作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宣传方式。“‘女子十二乐坊’的一张专辑投入100万,其中有70万 是用来宣传。”杨杰说,宣传艺员不是“空手道”,在目前宣传成本巨大的情况下,公司投资也很困难。要维持影响力,经纪 人们什么招都使上了。“有的是这边让人发了帖子,那边就已通知了记者,网络和传统媒体一唱一和,炒来炒去。”

  娱乐记者吴朝也证实,确实“有的经纪人会打电话给我,说他们在网上发现了关于某明星的什么文章,希望我们刊登 。”而经纪人张帅(化名)则向记者透露,网络爆料有一部分人目的是为了“整人”。

  “娱乐圈的恶意竞争非常严重。比如说两个人都在和一个商家谈代言,或者争某个角色,为了抢单,经纪人就会想办 法。另外,若某明星得罪了谁,或者和谁有积怨,也有可能被整。”张帅说,一旦有厉害的人想“整”某位明星,就算她是大 腕儿,也难免灰头土脸,而“利用网络只是整人设计中的一环。”

  至于娱乐记者在网络爆料的说法,记者咨询了几位同行,他们都说不知道这种情况,但也表示并不排除这种可能。

  “这也是一种规避报道风险的做法。”娱乐记者吴朝(化名)说,“比如有些东西,圈中人都知道,但是没有真凭实 据,报纸发了可能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如果是网上已有传言,报纸再做就不怕了。有可能就是记者自己放上去的,然后自己作 为第一发现者跳出来,接着做新闻。”

  谁是“卧底”?

  网络爆料最大的特点是当局者清,旁观者迷。“网络爆料为什么点击率高?就是因为大多网友都不懂行,他们看不出 真假。”经纪人杨杰说。

  娱乐“斑竹”鸿雁飞告诉记者,做“枪手”也是有手段的。虽然有些“枪手”的目的一目了然,但有些人的手段就是 很高明。在他们的论坛里,某明星的聪明“枪手”就让该论坛里很多人改变了对她的看法。而据一位已退出娱乐圈的经纪人小 王说,在这些网络“枪手”背后,是非常聪明、能“统领全局”的经纪人、策划人,甚至是一个智囊团。

  比如在“披露”李湘的所谓“不幸婚姻”后,不断有人爆出“在酒吧看到李湘挨打”及“李厚霖与秦海璐仍然保持联 络”等消息。于是网络上就有人做了如下分析,说策划人懂得利用第三者的后续爆料,给媒体制造了不停追下去的由头,顺藤 摸瓜让受益人一步步浮出水面,策划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该分析将矛头直指秦海璐。不过,做出这个分析的又是谁?”小王说,“究竟是谁要炒?为谁炒?或者是谁要整人 ?要整谁?网络让所谓‘真相’扑朔迷离,局外人是很难看清的。即使作为圈内人,也无法完全辨别真相。”

  小王说,只要出了事件,就会有娱记和好事者去刨根问底,受害人和受益人都会抛出各种“真相”。在朱孝天与李冰 冰视频绯闻后,李冰冰的个人网站中就有一篇名为“揭秘天冰恋内幕”的文章,指出在“天冰恋”漩涡中,麻衣(朱孝天原女 友)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互揭真相已成惯用伎俩。不过,圈儿里的事,不到水落石出,你可能永远搞不清策划人是谁,目的是什么。当然, 也可能永远不会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近日,窦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当年他与王菲的分手是个阴谋,而这个阴谋至今 还在继续。

  最后,小王说,作为一个“过来人”,他劝网友们不要对网络八卦爆料太较真。“一旦较真,就上当了。”说完,他 露出一个智者般的微笑。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