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最后的溶洞部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0日11:12 新世纪周刊

  本刊特约记者/高冰摄影报道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中洞人的居所别有洞天,21户人家80多口人散居其中也不觉拥挤。

  收录机是22岁的罗学华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途径。

  没有玩具,一只小鸡可使孩子们兴趣盎然玩上半天。

  农闲时分男人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酿酒。

  罗学华与他年迈多病的母亲相依为命。

  王凤光家距洞口较近,他用祖先留传的原始方法将水直接引进自家水缸。

  在喀斯特岩溶发育地区,土少石多.中洞人早已习惯在石缝中生存。

  由于身居山洞,屋子一般不盖顶,用竹片搭上即可堆放杂物.这是33岁的吴光明一家在屋顶留影。

  原始织布机吟唱着古老的乐曲,孩子们过年的新衣和成年姑娘出嫁的嫁衣飘然而出。

  洞中最好的也是唯一的石头房子是学校,由于条件太艰苦,老师两年前就走了。

  “地无三尺平”是中洞地区的真实写照,但用竹篾编成平台来晾晒粮食却形象地诠释了”人定胜 天 ”的古朴真理。

  坐在洞口的乱石上,从不外出的洞民常在探讨这个永恒的主题:山那边是什么?

  当破晓前第一声公鸡的啼鸣奏响时,整个山洞都传出了回声。原先流连于梦乡的所有生灵都开始渐渐苏醒——新的一 天又这样开始了.

  这是位于贵州省紫云县水塘镇隔井村一个叫中洞的村民小组。全组21家,80多口人都居住在一个面积约足球场般 大小的天然溶洞中。据洞里最早的住户王凤光讲,在相邻的三个溶洞中,他家最早是住在下洞。但由于解放初这一带土匪猖獗 ,经常骚扰村民,他们迫不得已向更高更隐蔽的中洞迁移。从8岁迁往中洞至今,在这里已经居住了40多个年头。

  中洞位于三个洞之间,洞高约60米,口宽100米左右,是典型的喀斯特溶洞。洞前一片天然竹林郁郁葱葱,把洞 口遮了个严严实实。不走近看,任谁也无法想象这里竟居住着一群人。

  因为洞口宽大,洞里的光线和通风都比较好,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每家房屋用木桩作基,竹篱作墙,一般不盖顶, 用竹片搭上,可在上面晾晒粮食和储备牲畜过冬的干草。人多的家庭还要在上面铺床,放置一些织布机等杂物。

  由于地处喀斯特岩溶地区,耕地严重不足,80多口人仅有103亩土地,人均土地1.8亩。而且都是6分石,4 分土,他们只能在石缝、石沟中艰难生存。一块脸盆大的薄土,可以种上一两棵玉米。

  喀斯特地区还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地表缺水,而地下水丰富。因此只能种一些耐旱的作物,如玉米、红薯、土豆 等,这也是他们一年中的主食。而生活用水也是靠天,在洞中有一些岩溶水,顺着岩缝狄嘀嘀嗒嗒往下流,人们用竹管把水引 进水池储起来,成为村民的生活用水。但如果遇到老天不作美,久旱无雨,就只好到几里以外的河里挑水了。来回要两三个小 时,一天下来只能挑四五担,仅够饮用。

  与自然条件的恶劣相比较,娃娃们读书难的问题更让村民们烦心。村里人知道,没有知识,就没有出路。即使外出打 工,没受过教育也是很难找到工作的。因此,“再苦再累也要让娃娃读书”——这是王凤光的心愿,也是全部中洞人的心愿。

  早先在村口最亮的地方,村里人修了一座全洞最好的石房,是一所小学,教师是从外面几十里的地方请来的。但由于 报酬太少,路途太远,条件也太艰苦,两年前老师终于走了,直到今天也没有别的老师愿意来。因此,大一点的孩子只能到别 的村上学,而小一点的孩子就没办法上学了。

  王凤光14岁的女儿王启秀读小学六年级,每天清早5点半起床。吃过早饭后,她就和洞里的其他小朋友走两个小时 的山路到别的村读书,一直到下午五六点钟放学,天黑才能回家,中午只能饿着肚子。

  即使这样的条件,她都一直非常努力,是全校的优等生,屋里挂满了她的奖状。她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将来一定要报 考师范,成为一名教师,把中洞的学校办起来,让弟弟妹妹们有书读,成为有文化的中洞新一代。

  生活在中洞的人们,由于交通闭塞,远离人群,远离文明,仿佛与世隔绝。过着与世无争,默默无闻,男耕女织,自 给自足的生活,他们适应自然的能力奇强,至今中洞的人们还在使用原始的木结构织布机。每年农闲时,放在房顶上的织布机 就开始运作起来,妇女们开始准备孩子们过年的新衣,或成年姑娘出嫁的嫁衣。

  而男人们的空闲时间主要是酿酒:一口大锅把20斤高粱煮熟后发酵,用一个直径五厘米的竹筒与之相连。发酵的蒸 气通过竹筒流进另一头的一口夹层大坛,往坛里放冷水使蒸气冷却。在坛的下层同样连接一个竹筒,使冷却的气体变成液体后 流出,即为高粱酒。尝一尝,味道还真不错,一股醇厚的香味弥漫在整个小屋,沁人心脾。

  政府曾想让这些人都搬出山洞,但由于他们已习惯了这种居住方式,而在洞外造房维修等费用较高,所以大多数人又 留下来,和洞中的燕子为伴,继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现在,据说距中洞几里外的格凸河正在修水电站,如果这里能通电,将会给中洞人带来新的希望和生活。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