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杂志:江苏金坛市民为市长读书提建议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3日15:43 《小康》杂志 | ||||||||
本刊特约记者 姜业奎 报道 【编者按】 读者来信建议:《小康》可以讨论有关中国官员读书的话题。他说,官员始终是我们这个国家知识分子群体最集中的领域。这些人看什么书,这对我们的社会发展肯定会造成影 这样的意识、或者说问题,还不是这位读者朋友首先提出的。媒体曾报道说,海南省省长卫留成上任伊始,就买了100本《致加西亚的信》作为新年礼物,送给省政府厅局级和县市领导。后来,卫留成又向省人大代表推荐了《改革政府》一书。 身处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竖立起“终身学习”的目标实在大有必要。中国官员大概熟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吧。然而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根本目标,却在“终身学习”。在信息时代,知识大爆炸,据说所有的知识经过5年就翻一番,如果官员不继续加强学习,那“半部《论语》”在你工作十年后,可能也就是两三页纸的分量了。 当然,上面所说的无非是些“正确的废话”。关于官员读书话题的讨论,更多地,恐怕需要听一听民间的声音——既然省长可以用推荐书目的方式,向下属表达他对他们最殷切的希望,那么,我们的市民是不是也可以向自己的市长推荐几本书,表达一下他们对市长最急迫的期望呢? 常州市是全国第一个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口号的地方。常州对此活动的重视从下面这个细节就可见一斑:在常州及其所属各区县(市),都建有“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指导委员会”。估计在全国,这也算是“别无分号,仅此一家”吧。时至今日,“学习型城市”的概念已经延伸到“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等等,不一而足。 不过,“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指导委员会”的重点在“指导”二字。既是“指导”,则必然是“官”教“民”如何学习、如何读书了。但是,“民”对“官”的学习和读书又是如何看待?他们对城市的主政官员在读书上又有什么期待? 正是带着上述的想法,记者走上了金坛街头。 金坛市,在常州辖下。但身为苏南一员,金坛几乎悄然无声,不被关注。在全国最大的BBS讨论版——天涯虚拟社区里,输入关键词“金坛”搜寻,居然没有一个符合条件的帖子。这是一个巨大的反差。当网络里充斥着“苏南模式”利弊的讨论时,金坛只能眼看着江阴、昆山这些兄弟城市被反复地赞誉或质疑。就像朱自清先生笔下,“热闹都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金坛市现任市长为吴晓东,1989年12月中国矿业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毕业。2003年12月,吴从7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第一位通过“公推公选”产生的代市长。2004年,吴以全票正式当选为金坛市人民政府市长。 市长有空读书吗 老许是金坛市政府对面一家茶庄的老板。这样的茶庄在市政府所在的县府路上,一家挨着一家。大概茶庄多了,竞争太激烈,所以生意似乎也不是太好。不过也“幸亏”这样,老许才有功夫搭理我这个外乡人。 “我觉得他没多少时间看书吧。白天要开各种各样的会,晚上还要赴各种各样的宴,有时还得剪个彩什么的。”隔着茶水的阵阵雾气,老许的眼光透着商人特有的精明,“国家大事、国际新闻市长还是会了解的,书不一定会读吧。” “不过我们做小生意的人,哪能了解市长平常的生活呢?我就是随便说说啊。”老许“一本正经”地声明。 老许的“猜测”看来得到了大多数市民的认同。大家普遍认为,市长平时没多少时间看书。在金坛市电信局工作的一位秦先生颇为理解地说,市长没时间读书也是情有可原:“就算平时有功夫看,一有什么事情来了,他还不得马上放下书本去处理事情吗?”所以,他“觉得市长平时会看些书,不过很难读一整本的书,断断续续地看一点吧。” 有位市民大胆发挥想像力说,“市长可能不会亲自去看书了。不过他不是还有秘书嘛,可能会由秘书读完了再讲给市长听吧。”当旁边有人嘲笑这种说法时,这位仁兄马上急着反驳说,“秘书能替市长写发言稿,怎么就不能帮市长读书呢?” 市长有必要读书吗 看来,金坛市的百姓是真的不太清楚他们市长是否有空看书。那退一步问,市长有没有必要读书呢? “有!”这次老许的回答斩钉截铁。 “现在做领导的,哪样不要懂一点?”老许给记者扳着手指一一数道:“经济、管理就不用说了,这是最基本的。城市规划建设方面不要学一点吗?凭心而论,这两年金坛市容市貌变化还是挺大的,市政建设也搞得不错,但是问题也不少。商业区这儿一块、那儿一块的,一点统一规划都没有。” 华罗庚中学的朱老师也表达了类似的抱怨。她说:“我真不明白,我们学校拐过来这条路上怎么都是些钢材店、家具店什么的。我到我大学同学那里去玩时,发现那里的学校附近都是一些花店啊、书店啊,感觉和学校氛围还蛮相配的。我们学校怎么说也是名校了,不知道这是怎么搞的?” 不过,朱老师并未将这怪罪到市长不懂城市规划建设上。事实上,她觉得市长没有继续读书的必要,她觉得“读书,或者说知识的掌握并不是最重要的。要不然的话,教授都应该去当市长了。” 不过多数市民的想法没有朱老师这么“激进”。一位餐馆的老板说,书当然是读得越多越好了,“要不然,我们也不用搞什么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活动了。这个活动不就是让他们当官的多学点东西吗?” 电信局秦先生的回答还是一如上次那样中肯:“我们吴市长本来就是中国矿大的硕士生,应该说,在做市长前,该读的书也读得差不多了。读书是为了把城市发展搞上去,要是一天到晚地去读书,把本职工作给荒废了,那不是本末倒置吗?” 市长读什么书好呢 记者建议一些市民给吴晓东市长推荐几本书。 先请老许来,结果老许摸了摸自己的头,不好意思地说:“要不还是你圈几个类,我来选几本吧——我也叫不出几个书名。”于是记者就给分了几个大类:政策法规类;经济管理类;廉政道德类;科技普及类;人文素质类。老许想了想,坚定地说,“我觉得还是廉政最重要。” 老许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我这里的茶叶,要是卖给老百姓,50块一斤就卖了。要是对面的(指市政府)人来买,二三百也卖。”他接着说,“其实大家都知道,他们是公款消费,要是私人,谁舍得出那个(高价)钱?” “不过看归看,至于看了以后能不能起作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老许意味深长地说。 秦先生则对记者的分类一一作了点评:“政策法规类,嗯,这得要懂一点。我们金坛农药化工企业多,经常要征用农民的鱼塘,为征用补偿款,这几年没少出过事,所以得懂点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经济管理类,太专业了,我建议还是不要看了,因为简单地看看也没多大用。至于廉政道德也没必要了,大会小会上天天讲。科普怕是没那么多功夫看喽。人文素质倒是挺好的,不过这要看各人的爱好和气质了,而且我也不知道咱们吴市长喜不喜欢这方面。” “我觉得要是真的在哪方面充充电的话,那最重要的还是在经营一个品牌、一个概念方面多下下功夫。”朱老师想了半天以后告诉记者,“我在外面上大学的时候,很多同学对我们金坛的两大特产——竹叶(即茶叶)和螃蟹居然一无所知。”她“愤愤不平”地说,“要是说我们的茶叶和杭州龙井、黄山毛尖比有差距的话,我能接受。可是我觉得我们金坛的螃蟹一点也不比阳澄湖的螃蟹差,凭什么他们就那么神气?” 据朱老师分析说,主要是政府在这方面的经营意识没跟上,“你看现在每年到螃蟹上市的时候,阳澄湖那边搞很多活动,又是吃螃蟹,又是请媒体宣传,所以他们名气越来越响。而我们的螃蟹还是只能在金坛‘横’了。”因此,“要是吴市长真有空读书的话,不妨学学人家是怎样推出一个城市的招牌的。”
相关专题:《求是》-《小康》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