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时报:是谁在和牛奶过不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8日16:51 民主与法制时报 | ||||||||
上海卓跃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庞亚辉曾透露这么一个细节,在光明牛奶公关危机爆发前一天,卓跃咨询与三鹿的公关公司老总谈论雀巢事件时表达这样一个观点:雀巢危机让行业很紧张,但作为竞争对手,在抢占雀巢市场份额的同时,一定要加强防范,“决不允许企业自身出现任何问题,否则会爆发比雀巢更大的危机”。 真没想到,那位人士一语成谶。话音刚落,光明出事了。其实,光明并不是第一家受到媒体和公众“特殊关注”的牛奶企业:此前,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已经被炒得沸沸扬扬;此后,上海有关部门公布维他
是质检部门吗?不管是雀巢还是维他奶,都是首先被质检部门“盯上”,并且被查出了问题。对光明奶“回奶事件”,来自质检部门的权威表态,也给了光明奶业致命的打击。所以,正是质检部门自上而下的严查拉开了牛奶企业信任危机的帷幕。但是,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严把产品质量关,正是质检部门的职责所系,不进行检查把关,倒是它们的失职。因此,牛奶企业怨不得质检部门,质检部门没有故意和乳业过不去,而是乳业不幸撞到质检部门冒烟的枪口上。 是新闻媒体吗?确实,假如没有河南电视台记者6天暗访,就不会发生“光明回奶事件”;“光明回奶事件”发生后,光明乳业董事长王佳芬坚称“上海厂不可能出现任何问题,请消费者放心”,假如没有媒体的“积极”跟进,王佳芬的大本营上海也出现“早产奶”就可能不会被曝光。不管是雀巢还是维他奶危机的背后,都有媒体奔走的身影。但是,媒体的责任不就是向公众报道真相吗?假如它们不追究事实真相,不坚持客观报道,而是被企业用各种手段“搞定”,那才是新闻媒体的失职呢! 是消费者吗?正是消费者对质检部门质疑,才让质检部门感受到一波强劲的信任危机,积极行动起来,扣响了扳机;正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才让媒体将“嗅觉器官”,锲而不舍地盯在牛奶企业的身上。假如消费者能够宽容一些,恐怕就不会有今日的牛奶信任危机。然而,这些年来,消费者难道还不够宽容吗?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得安全,这不是消费者的“天赋人权”吗?消费者没有任何义务做任何产品的试验品,更没有义务做牛奶企业的廉价“小白鼠”! 任何企业要生存,只能依靠商业信誉,依靠对社会、对消费者真诚的负责任的态度。 相关专题:民主与法制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