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京报抗战专题专题 > 正文

对垒南口 拖延日侵华脚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07:10 新京报
对垒南口拖延日侵华脚步

南口战役示意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对垒南口拖延日侵华脚步

七七事变后日军炮击中国驻南口守军


  1937年8月7日那天中午,父亲把衣服、窝头、咸菜塞进包袱里,随手抄起一把防身的锄头,母亲抱起几个月大的妹妹,拉着李鸿俊正往山里藏。日本飞机贴着屋顶飞了过来,村里一片火光。那时,李鸿俊10岁。

  从那天开始,在今天的北京昌平区南口镇附近,中日双方打响了开战以来的第一次大会战:在20多天的战斗中,中国军队以死伤1.6万多人的代价,致敌死伤1.5万余人。

  “南口战役……将永久与长城各口抗战、淞沪两次战役鼎足而三,长久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战争结束不久,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68年前的那场战役,正从南口村人的脑海里远去。李鸿俊成为南口村里惟一的见证者,战火夺走了他表哥和叔叔的生命。

  日军目光盯向平绥线

  如今的南口门城墙上,长满矮树、野草,紧邻城门而居的一户居民,在塌陷的半截城墙上,种了几棵黄瓜豆角。

  对于68年前那场中日双方总共投入13万余人的战役,南口的老人几乎没有了记忆,但他们却记得比这早10年在南口进行的直奉混战。

  攻陷平、津后,日军把目光盯向了平绥线,夺取战略物资———山西的煤炭。

  南口,今昌平西25华里处,因位于居庸关南侧长城口,所以称南口。占据南口,便可占据察哈尔、西进绥远、洞开入晋大门,进而俯视华北大平原。

  1937年7月30日,七七事变以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告一段落。次日,日军第5师团和独立混成第11旅7万余人,向南口及其沿线长城要隘扑来。配有火炮300门以上,另有航空队、战车队、化学部队协同作战。全面抗战的第一次大会战在那里正一步步展开。

  而此时,国民党13军汤恩伯部,刚刚接到抢防南口的命令。8月1日,第13军先头部队王仲廉师赶到南口阵地。中国参战部队6万余人,布防在以南口为中心,东起得胜口、苏林口,西至镇边城、横岭长达90华里的战线上。

  李鸿俊回忆,当时中国部队的师指挥所设在村里的娘娘庙,门口有不少兵站岗,还拴着几匹高头大马。

  当年的娘娘庙现在成了南口中心小学,娘娘庙的建筑只剩下了两间配殿,当做办公室和仓库。经过装修后,除了瓦房顶和红木柱,都变了模样。

  血战南口士兵被震聋

  8月8日,后续部队还在东运中,日军步骑炮兵五六百人,就向南口东的得胜口发起了进攻。南口战役拉开序幕。

  9日,南口正面的冲突爆发。

  龙虎台,位于南口东南3公里,四周皆是低地,地势居高临下,是攻守南口的前哨阵地。

  坐在龙虎台村委会门口的台阶上,当年18岁的谢英山回忆:“日本鬼子就在我坐的地方,架起好几尊大炮,向南口猛轰。”随军记者小方这样描述当时的战场:敌人的炮火猛烈得比我们的机关枪还要密,我们的战士对于炮战有相当的认识,当敌人的炮火最猛烈之际,大家就离开阵地,跑到阵地前面去。等到晚间炮火停止,大家又回来。我们炮弹缺乏,只要放出一炮,敌人就会对准着你的炮位回敬一百炮。许多人被震聋了。

  日本鬼子释放毒气弹由于中国军队的顽强防守,多次进攻无果后,日军释放了毒气弹。

  对此,李鸿俊回忆时有些激动:那天,大雨停了,正刮东南风,日本鬼子放“熏炮”(注:毒气弹),“国民党军队一点没防备,熏死的人海了去了”。

  仗结束后,百姓去阵地上捡“洋落”,回来后说死的人密密麻麻,走路都没地方下脚,尸体大多还保持着开枪瞄准的姿势,还有人正挖战壕,有的人饭吃了一半。

  李鸿俊还听说了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一个村民见国民党兵尸体手里拿着盒子炮手枪,迎面一拽,结果死尸手指头扣响扳机,村民中枪而死。

  直到抗战后,李鸿俊曾到山沟里采野山茶补贴家用,有一次偶然撞到大堆白骨,随便捡捡也能装满拖拉机车斗。村民们说,是雨水把被熏死士兵的骨头冲到山洼里的。

  作战所用竟是清时地图

  8月13日,日军调集全部可用力量,向南口发动了规模最大的一次攻击。

  中国守军巨大人员消耗逐渐暴露出来。从南口到居庸关有15华里,守军89师一共有4团人,战至20日,已不足1团。

  更大的问题是,由于派系猜忌,阎锡山、刘汝明等援兵迟迟没有动窝。战争的尾声,阎的一个旅才赶到,一枪未开又被调回。

  眼见南口久攻不下,日军留下部分兵力牵制,而以主力绕攻张家口,切断南口后路。

  驻守张家口的为原属29军的刘汝明68军。南口开战前,为戒备中央军吞并张家口,刘汝明拒绝13军由绥远经张家口赶赴南口作战,致使日军能够从容集结,中国军未战已失去主动出击日军的先机。

  8月27日午后,张家口落入日军之手。

  备战不足也使中国军队处处被动,第35军陈长捷师驰援而来,汤恩伯提供的竟是清光绪年间的地图。部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占领地图标志的制高点,发现还有更高的山头。

  南口腹背受敌。汤恩伯下命令放弃南口,回撤转移,全面抗战的第一次大会战以失败告终,它延缓了日本侵华的进程。

  68年过去,南口战役也逐渐从人们的视野和历史教科书中淡去,几乎无人知晓。

  “史料少、宣传少是一个现实情况。”武月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南口战役近20年。在最近的考察中,他发现,山上战壕里的大树已长到腰粗。

  -战事回忆

  战士肉搏坦克车

  方大曾:笔名小方,上海《大公报》战地特派员,最先报道“卢沟桥事变”的记者

  1937年8月12日早晨,三十多辆坦克车驶入了南口。坦克车简直是“铁怪”,三寸厚的钢壳,什么也打不透它,重炮打中了它,最多不过打一个翻身,然后它自己又会把自己调整过来继续行驶。

  只要有一道山沟,它就沿隙而上,怎么奈何它呢?办法是有的,第七连连长带着两排人跳出阵地冲向坦克车,他们冲到这“铁怪”的跟前,“铁怪”自然少不了有好多窗口以备里面的人向外射击之用,于是大家就不顾一切地攀上前去,用手枪伸进去打,把手榴弹往窗口里丢,以血肉和钢铁搏斗。

  “铁怪”不支了,居然败走,并且其中的六辆因为里面的人全都死了,所以就成了我们的战利品。两排英勇的健儿虽然死了一半,但我们终于获得胜利。

  坦克车没有人能驾驶,而又没有那样大的炸弹或地雷将它毁掉,结果这六辆宝贵的玩艺儿,在我们阵地里放了两天,终归又被敌人用新的坦克车拖了回去。

  摘自《血战居庸关》

  -战役背景

  平绥路作战日军攻华北

  南口战役是平绥路作战的一次重要战役,而平绥路作战是日军大举进攻华北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军占领平、津后,增调重兵至华北,准备自华北而下,进行大规模军事进攻,一举消灭中国抗日力量,迅速占领全中国。

  平汉路以西的平绥(北平—归绥,归绥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当时绥远省省会)路,日军原计划只作为辅助战场,但由于此方向中国军队于此布置重兵,直接威胁到平津地区,并威胁平汉路日军侧翼,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此日本关东军一再要求进行平绥路作战,以“解除对中国驻屯军后侧及满洲国境的威胁”。日军在这一方向的进攻也逐渐发展为一条重要战线。

  本报记者李华良 谢言俊

  相关专题:新京报抗战专题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