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何时不再安家洪峰之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4日16:06 中国青年报 | |||||||||
作者:杨耕身 受强降雨影响,淮河上游发生较大洪水。记者从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淮河第一次洪峰12日晚12时左右将抵达阜南县王家坝。据7月12日新华社报道,阜南县紧急成立“蒙洼前线指挥部”,应对即将到来的洪峰。在约300名干部、民警的协调下,王家坝镇、老观乡、曹集镇和郜台乡居住在蓄洪区低洼危险带的6390多名群众,得以撤离。据了解,撤
“以后再也不用回迁原住地”,虽是一句话带过,然而在我看来却有着惊心动魄的意义。它预示着,在人与淮河“争地”千百年之后,人类终于开始遵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开始意识到要还河道于河流,还空间于灾难。也预示着,在一个水患频生的国度,一种防洪理念的成熟:即人给洪水以出路,洪水给人以生路。这也正是世界洪泛区管理的一个成功经验:给洪水以回旋空间。 道理很明白:洪水滔滔,堵不如疏。疏,则需让洪水有回旋之地,有泄洪之道,就需要保证泄洪道的通畅。不论是在洪水管理领域,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这都是一种常识,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一方面,人多地少的生存压力,使得一些洪泛区天然的肥腴丰美令人们趋之若鹜。另一方面,一种“人定胜天”式的盲目自信,甚至一度使一些地方政府对河道滩涂之地也予以开放利用。历年洪水冲刷出这样一个道理:所有建立在洪水之上的希望,都必将随着洪水的来到而一无所有。 河流倒悬,灾害频生。一场洪水,恰似一场掳掠与洗劫,毫不犹豫地卷走黎民百姓经年辛劳的积累,让他们失去家园。他们中的多数人,甚至将重归一贫如洗的境地。在一次次劫难里,如何安居乐业、脱贫致富?民生之疾苦由此可知。也正因此,一场洪水永远不可能过而无痕,它们总在向我们揭示出灾害管理体制以及防洪抗洪理念的不足。因此,当抗洪几乎成为水域纵横的中国年度性的疲劳之后,能否给洪水以回旋空间,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秩序,应该成为我们首要反思的问题。 在欣慰阜南县6000多居民从此不用再回迁行蓄洪区之时,我也看到,6000人,相对于淮河两岸的群众,以及更多相伴江河的人民而言,仍是很小的数目。新华社报道,为了应对淮河洪灾,豫皖两省目前已转移低洼地区群众8.1万多人,均已得到妥善安置。但这8万多人在洪水过后将安家何处?是不是仍将安家洪泛区?都令人关注并担忧。事实上,2003年洪泽湖水灾过后,江苏省“防指”就曾发出通知,要求逐步分批组织已撤退转移人员“返回家园”。让居民返回他们建立在洪水之上的家,这已是我国灾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一个习惯性思路。 固然,就现实而言,因为涉及对于洪泛区居民的动迁、安置与补偿,所以要在有限的公共财政基础上,完成还河道以洪水的工作,对任何地方都殊非易事。然而,建立在洪峰之上的民生经济的脆弱根基,人民安居乐业的渴求,政府以人为本观念的倡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都需要我们给洪水以回旋空间,都需要像阜南县那样,让行蓄洪区居民“不再回迁原住地”。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