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马英九:国民党的不败神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6日17:04 外滩画报

  七年中连续打赢三场激烈选战

  特约记者金柏/发自台北

  7月16日,一向喜欢长跑的台北市长马英九充分展现耐力,以23万票的悬殊领先优势,击败了台湾“立法院长” 王金平,当选国民党党主席,这已经是他7年来的第3次胜选。

  马英九的不败神话,在国民党内无人能及:从两届台北市长选举到党主席竞选,对手从陈水扁、“行政院”秘书长李 应元到王金平,每次都是紧张刺激的单挑肉搏战,但最后总能适时发挥临门一脚的爆发力,赢得胜选。

  党主席虽赢得漂亮,却是他从政生涯中赢得最尴尬的一役。这场选战,内耗了国民党不少元气,小马哥保持一贯的完 美偶像派风格,将不得不为转型实力派付出代价。

  长跑选手除了要对付路况和迎面风之外,更重要的是还得懂得配速。在政治超级马拉松中,54岁的马英九无疑跑到 了一个关键转折点,如何继续冲刺、夺下锦标,他的人生挑战其实才刚开始。

  哈佛博士官运亨通

  1948年,国共内战接近尾声,湖南省衡山县籍国民党党工马鹤凌奉国民政府命令前往香港,处理撤退事宜。19 50年,温柔贤良的妻子秦厚修为他产下继三个女儿之后的惟一男丁。

  马鹤凌根据“上尊大人,英才继起”的族谱,为儿子取名“九”字,寄望他能以“九思”立身、身体如“九如”般健 康。后来一家人辗转来到台湾,从小在台北城的发源地艋(万华区),由奶奶照顾长大。

  少年时期的马英九就展现温良恭俭让的人格特质,从建国中学到台湾大学法律系,一路念的都是第一志愿。在父亲深 厚国学渊源的陶冶下,他文思敏捷,具备强烈的民族意识。

  马英九一向给人乖乖仔的印象,很少人知道他小时候也曾打过架、抽过烟、学四川老师的怪腔调,甚至跑到桃园中正 机场丢鸡蛋抗议。

  台大毕业后,马英九考取国民党中山学术奖学金,前往美国深造,7年内先后取得纽约大学法学硕士、哈佛大学法学 博士的学位。同时,他邂逅班上惟一的华人女同学周美青,1977年在纽约结婚,育有两个女儿。

  留学期间,爱国的马英九积极参与包括“保钓运动”在内的各种示威游行,同时也在留学生刊物上发表文章,针砭时 弊,其文采与见解颇受当时台湾党政高层的赏识。

  1981年返台后,他被任命为“总统府”第一局副局长,隔年被蒋经国延揽,兼任英文秘书;1984年晋升国民 党副秘书长,负责推动党政外联工作,1988年转任“行政院”研考会主委,时年38岁,为历年来最年轻的“部会首长” 。1991年,他转任陆委会副主委兼发言人。

  政治洁癖没有派系

  1993年连战组阁,延揽马英九担任“法务部长”。在任内,马英九强调“同理心”的人性化管理——不仅花时间 研究罪犯心态,而且亲身躺在监狱的床上,发现床太短而要求改善;允许囚犯抽烟等等。

  1997年,因为一连串重大案件导致社会不安、民怨沸腾,加之因为肃贪查贿,遭到党内同志的反弹,马英九黯然 下台,转任行政院政务委员。

  1998年马英九宣布辞去行政院政务委员,毅然前往政治大学法律系任教时,他的民间声望瞬时冲到最高点。当时 有记者问他:“最近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和你并没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做出这么大的决定?”他回答:“我觉得是个人感受的问 题。”

  “因为没有妥协,没有人情包袱,做起事情来明快利落,即便丢官、辞官也无所谓。”马英九的政治洁癖,自此开始 发酵。

  不结党营私,没有派系;在其位,谋其政。这些既是马英九的优点,也是他从政最大的问题。国民党一位资深“立委 ”认为:“因为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在传统政治中,很难得到后援,所以马英九只得直接诉诸选民认同。”

  在父亲、党内同志与基层强大的劝进压力下,1998年5月马英九一改初衷,宣布代表国民党参选台北市长。挟着 清新的形象与“尊王保马”的策略,他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拉下民进党的超人气明星陈水扁,入主台北市政府。

  2002年12月,马英九以打造“产业、安全、便利、福利”世界级城市的四大愿景,大胜代扁出征的“行政院” 秘书长李应元,以87万票(得票率64%)连任台北市长。

  施政满意度:七成五

  马英九主持台北市政六年半的成绩,大致令台北市民感到满意。据6周年的民意调查发现,有75%市民满意马英九 的施政表现,55%满意市府团队表现,70%肯定市府整体施政,比率都和他第一任期的平均水准相当。

  但2004年9月,这一支持率一度受“9·11”水灾的冲击,下滑至历史新低的66%,其中较令人诟病的是治 安整顿、市府团队表现及紧急应变能力。

  去年7月的一项民调显示,台北市民对马英九未来都有高度期许,惟独治安被看坏,或许跟其施政魄力有关。马英九 的温和形象,常被外界拿来跟前市长陈水扁强力取缔八大行业,并予以断水断电做比较。因此马英九若要展现施政上的企图心 ,恐怕得先在治安上有所表现。

  魄力与领导能力,一直是泛绿阵营对马英九的批评。尤其近两年来台北市屡遭2001年纳莉风灾、2003年SA RS肆虐、2004年捷运(地铁)三重水灾和“9·11”水灾、2005年邱小妹妹医疗“人球案”等一连串重创,多数 局处表现未达理想。

  特别是没愿景、少热情,如何锁紧松掉的螺丝,这些都构成新的考验。一位新党市议员曾指出,马团队在重视公务员 的效率与便民、加强区公所和里邻长互动等方面,都有待努力加强。

  马英九当然也警觉到了。他深知政坛的诡谲多变;如果市政做得不好,对他未来再上一层楼必然有不利影响。因此近 来他勤访全市的449个里,对防洪治水更是处处沟通,片刻也不敢疏忽。

  刚刚当选党主席的第二天,他就积极投入海棠台风的防灾指挥工作,不容去年8月刚改组的“马内阁”再有松动迹象 。这似乎是直接向市民宣誓:做好台北市政,仍是自己的第一要务。

  宽容严谨有利有弊

  据台湾各大民调单位所做的调查统计,马手下团队的施政表现,始终不及马英九个人的施政满意度,得到的只是勉强 的普遍评价。这究竟是马英九光芒太过,还是他的领导出了问题?

  马英九的领导统御特质,与他的完美形象一样——决不疾言厉色、不当众批评。官员如果小事做不好,顶多事后接到 电话叮咛几番,口头告诫则已经算他相当严厉的极限式表态了。

  马英九虽能充分授权,但一丝不苟的作风也常让部属吃不消。在他手上签出去的公文,看不到“如拟”、“可”等官 式批示,文后常见数行劲道十足、字迹工整的批示,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退公文更是家常便饭,最高纪录是退回13次。

  马团队在处理SARS、纳莉风灾和“9·11”水灾时,即便一开始即遭受外界严厉批评,但只见马英九挺身硬撑 ,严以律己,颇有“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气概,不到最后关头,绝不拿人开刀。他的宽容让马团队很有信赖感,却容易变 得松散;而他的严谨,也增加了部属的依赖感。

  “把专业做好就是最好的角色扮演,才是人性化的团队。”这是他的坚持。

  其实,马英九懂得举才,用人重情也具诚意,为了求才常不惜三顾茅庐登门造访,对属下也多充分授权,肝胆相照。 但共事一段时间后,主动求去的却也不少。

  一位民进党籍大学教授分析道,马英九显然少了点政治人物需要具备的“江湖气”,与陈水扁经常“收服”与他同质 性很高的政商名人、在市政时期培养出一批日后更上层楼的班底相比,马团队的最初核心成员,如今却多四散各地。在带人带 心上,小马哥显然稍逊一筹。

  马英九如今站在绝佳制高点已是事实,没有理由不往高峰继续冲刺,只是打天下需要的班底何在?去年台“立委”选 举时,“马家军”创下了不错成绩,但小马哥独特的“行礼如仪”人际互动模式,跟谁都不亲密,无形中容易浇熄想为他卖命 洒血的热情。

  终极目标:决战2008

  随着原国民党主席连战的退休,扁连宋时代已进入尾声,准接班人将引领风骚,2008角力战已提前开打。泛蓝马 王分庭抗礼在所难免,马英九选“总统”也已不再是未来式。但马王究竟谁正、谁副,谁都没有把握。

  平心而论,未来小马哥最欠缺的,或许正如连战所言:“努力、学习和包容。”若能以开阔的态度海纳百川,整合各 种不同意见,展现领导人必须展示的领导能力与气度,可望更上层楼。反之,若依然坚持完美性格与政治洁癖,前景看似璀璨 ,事实上却是充满了荆棘。

  事实上,马英九当选党主席,马上就要面对财务压力、党产处理、党工精简、党内人事安排,以及县市长选举的整合 与辅选,加上台北市政工作,每个问题都足以让人焦头烂额。他还会不会保持“政治洁癖”,一些党工难免要疑虑不安。

  不过,台中市长胡志强却乐观地认为,马英九应展现格局,学习王金平的人格特质优点,诸如做人圆融等;同时要尊 重王金平,争取其支持,继续为国民党奋斗,这将是国民党迈向未来的重要机制。

  从台北市长的偶像时期蜕变为党主席的实力派,令人好奇的是,马英九的“不沾锅”时代会不会正式结束,抑或会有 所改变?这位时势所营造出来的政治明星、媒体宠儿,面对环境趋势,还能维持一贯优雅的政治性格吗?

  他的好友立委陈学圣就认为,马的优势在于拥有一种“勇于面对自己的失败,不回避问题”的特质,这是一种诚恳, 也是一种运动家精神,更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爱看书的小马哥常拿学者罗家伦的这段话与人分享:“一个现代的青年要有文明人的头脑、野蛮人的身体和不可屈服 的意志。”

  前瞻的思考、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这些马英九都有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就看在2008年之前的这三 年时间内,他能否继续御风而上,再攀传奇巅峰。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