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求是》-《小康》杂志专题 > 正文

中国平安小康指数为66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18:20 《小康》杂志

  最近几年,灾难事故多发,民众的安全感屡被挑战。

  SARS的爆发,禽流感的流行,矿难频频,不期而遇的洪水猛兽,有毒奶粉的致人死亡。

  9·11的灾难,刚发生的伦敦地铁爆炸案。大众目光一次次汇聚这些焦点。>本刊记
者 盈竹 张志 报道

  2005年6月至7月期间,由《小康》杂志社与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以及专家联合组成的“中国小康指数”调查组,采取非概率抽样的社会研究方法,对中国平安小康状况进行了测评,根据测评和专家评估,结果得出中国平安小康指数为66分。

  平安中国行动初见成效

  自2003年开始,全国各地纷纷建立平安省、平安市,一时蔚为风潮。

  2003年8月,江苏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从当年起到2005年底,在全省范围开展“建设平安江苏、创建最安全地区”活动。其中,“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率”被列为重要的政治文明指标之一。“平安江苏”创建开展以来,治安防范明显加强或有所加强的占89.1%,对社会治安作肯定性评价的占94.8%,比上一年上升5.3个百分点,位居全国前列。

  浙江自2004年开始建设“平安省会”、“平安市县”、“平安单位”、“平安乡镇”和“平安社区”等活动。

  2004年是山东实施建设“平安山东”的第一年,全省各级党委、政府为此做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使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村民主法制方面的实现程度为83.3%,在六大类指标中实现程度最高。其中:农民对村政务公开满意度指标实现程度为86.7%,农民对社会安全满意程度指标实现程度为80.0%。

  福建省从2004年起至2008年底,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建设“平安福建”活动,并对建设“平安福建”作出全面部署,以确保建设“平安福建”目标的全面实现。

  不仅大城市里开展了平安活动,一些中小城市也不落后。平安行动初见成效。

  五大指标衡量平安情况

  平安,此处指的是社会制度的完备和主体安全感。基于此,衡量平安的指数可以分为两大体系,分别是社会安全和心理安全。社会安全和心理安全,一为主观,一为客观。心理安全不是凭空的心理安全,它恰恰来自于社会安全。故而,社会安全指数高者,心理安全指数相应地也要高。

  社会安全,简要地讲,即是社会活动中的各种秩序,从而使人在社会行动中对行动结果有个稳定的预期。社会安全又分为社会治安、卫生安全、职业安全和经济安全。由于篇幅所限,信息安全虽然也很重要,此处不再细述。

  心理安全,是指心理的稳定感和基于现在对未来的稳定预期。

  在社会安全里,重要性排序为社会治安问题、卫生安全问题、职业安全问题、经济安全问题。

  社会治安问题最为人们关注

  两年前的“9·11”事件刚刚让人们走出阴霾。前段时间的伦敦地铁爆炸案又再一次为人们敲起警钟。在此次爆炸案中,伤亡人数接近800人。国际治安问题,触目惊心。

  把目光放回中国。我们发现,中国人最关注的安全问题,同样是社会治安。

  根据网上公布的数据,在国家统计局的调查问卷里,有一道题,“您认为当前哪一类问题最影响您的安全感?”选择 “刑事犯罪”的有33773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33.01%;选择“交通事故”的有28826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28.18%;等等。而在我们的调查中,选择社会治安的则高达38%。

  毫无疑问,社会治安为每个居民提供了基本的外部保障。可以说,社会治安的好坏和个人是否安全是息息相关的。在调查中,当问到一个三轮车夫,什么是他眼里的平安时,他说:“平安就是人身安全呗。”

  社会治安的不健全,将直接导致一个居民丧失基本的安全感。

  卫生安全凸现重要性

  卫生安全也在近两年成为关注热点。

  去年安徽有毒奶粉事件,今年的光明牛奶因卫生问题成为众矢之的。肯德基、亨氏、雀巢,这些大牌跨国公司纷纷因为安全问题,面临信任危机。

  医疗领域也存在卫生安全隐患。SARS、禽流感,更是让人想起来就后怕。

  在卫生安全里,调查显示农民工的卫生安全情况较低。农民工居住的地方,大多卫生条件相当差,类似窝棚一样,在这样的地方,很难想像有卫生保证。

  专家认为,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农民工安全感的缺失。这在心理上表现为,他们来到城市以后,感到不能融入城市文化,甚至遭受到无形的文化排斥。

  另一个现象是,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卫生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这当然是个好现象。

  职业安全问题紧随其后

  职业安全涉及的问题很多。比如职场竞争、女性性别歧视、性骚扰等等。调查显示,职业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52%的人认为在职业里,感到不安全。

  在现代社会,社会竞争大大加剧。由于技术的轮番更新,知识的加速爆炸,很多新技术很快又被取代。“一招鲜,吃遍天”已是多少年前的老皇历了。

  新技术轮番登场的同时,新人也层出不穷,尤其是复合型的新人不在少数。身在职场,很多人担心跟不上社会的步伐,而惨遭淘汰出局。社会学家孙立平在《断裂》一书里提到,由于社会出现断层,导致一部分人被社会遗弃。

  在一些传统行业,有一部分不需要很多技术的工种,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下岗人员里,很大一部分人是从这些岗位淘汰下来的。这些人因为没有多少文化,再学习一门更多技术含量的手艺,难度非常大。因此,能否妥当安置这部分人员,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

  女性的同工不同酬问题,也依然存在。一位大学老师告诉记者,在他们的学术圈,是排斥女性的。即便是已经进入了这个圈子的女专家,在为自己所在的院系招聘老师时,也坚持不招女性。她认为,女性不好用。

  的确,在一些行业,尤其是重体力行业,不适合女性生理特质,但是,也要看到,女性已经把自己的工作圈扩大到很多领域。另一位专家认为,我们需要坚持能力原则,而非性别排斥。

  经济安全问题将成重点

  前不久,《物权法》草案出台,征求大众意见。私人财产即将受到法律保护。白纸黑字,落到实处。

  这是很多人交口称赞的好事情。

  现代社会,除此之外,个人理财的现象也渐成主流。很多中产阶级人士,并没有将积蓄存在银行里,而是购买基金、债券。也有很多人卷入炒股大潮,以期获取高额回报。

  刚被警方捕获的于湖,被人们称为北京的“金融皇后”。她就是利用了人们想资本增值的心理,替其他人炒股,并许诺有高额回报。结果在短短两年内,她欺骗了180余人,卷走了1600万元人民币。

  请谨慎投资。

  心理安全问题最为学生关注

  心理安全其实不能单列出来,此处列出来仅是为了强调其重要性。

  北京大学医学部杀害情敌的男同学、刀杀同学的马加爵、向熊泼硫酸的刘海洋,这些突出反映了大学生的心理安全问题。

  杀死情敌的男同学的问题,其实早就被同班同学注意到,并曾上书校方,希望调离该同学,可惜没有引起校方注意,终于酿成惨剧。

  目前风行全国的芙蓉姐姐现象,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芙蓉姐姐的心理极其脆弱,必须得到大众的认可,才会确认自身的安全感。

  一位接受采访的硕士生告诉记者,对他来说,心理安全是最重要的。置身校园,社会治安是不用考虑的,而卫生安全一般也没有问题。即将读博士的他,也无须考虑职业安全问题,因此,心理安全就变得极为重要。他觉得,缺乏一个伙伴群体,那种置身人群却掩不住的孤独感,让他对个体安全感极度渴求。

  和谐城市,平安中国

  《小康》杂志社对小康指数的报道,引起了很多关注。它牵涉到每一个人、每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切身利益。平安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正是因为它的奠基性作用,切实保证平安,让各方关系达到和谐,就成为诸目标的重中之重。

  与和谐社会伴随的,是平安之歌。-

  近期卫生安全事件

  事 件发生地事件后果解决方法

  苏丹红肯德基事件

  中国

  新式食品安全问题引起关注;中式快餐受到青睐

  有关部门要建立相应的产品规范标准和监管细则;企业本身加强危机公关处理艺术

  苏丹红亨氏事件

  中国

  产品撤柜,影响了亨氏的产品形象

  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

  中国

  未能及时回应相关质询,形象大打折扣

  光明回奶事件

  河南郑州

  处理危机的措施迟缓,很多地方拒卖光明奶

  百姓安全感的最初体验>本刊记者 盈竹

  配合本次调查,我们设计了群众问卷。经过问卷的随机访谈,我们初步了解到了一些民众体验。

  45-55岁最缺乏安全感

  在此次问卷中,数据显示,最容易缺乏安全感的是45-55岁这个年龄段。

  这个年龄段的人居于多角色期,俗称“上有老,下有小”。他们既有父母老人需要赡养,孩子也还没有踏上工作岗位,正在教育期。对上,他们担任的是儿女的角色,对下,是父母角色。在这个年龄段里,生活压力最大。

  另外,由于身处转型期,在这个年龄段,下岗人员比较多。部分下岗人员做的是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学会新技术的难度比较大。失去了基本的收入来源,安全感会缺失。

  数据显示,处于第二位的是30-45岁,原因主要来自于工作。这个阶段属于安家立业阶段,很多人在社会上还没有站稳,就业、创业的压力很大。

  不同年龄段应对的问题不同。居于第三位的是55岁以后的人,一方面因为儿女已经培养出来,可以安享儿女福,但另一方面,因为即将步入老龄期,他们开始关心健康问题。岁月流逝,华发渐生,身体器官的机能开始老化。

  在这个比例里,有多半是来自农村和没有福利的人。他们再一次失去稳定收入,假如手头无足够积蓄的话,很容易产生不安全感。

  层级越低,安全感越低

  在30-45岁这个年龄段,我们附加了两道问题,以了解他们的职业安全感。高达53%的人认为,他们在工作上不够自信,其中的27%甚至担心会失业。

  而在缺少安全感的人里,另一道问题的答案表明,45%是女性,经过对她们的随机访谈,我们发现,其中职场性别排斥是最主要的原因。

  另外,我们还调查了职场安全感是否会受到所处级别的影响。缺乏职场安全感的级别里,53%的人处于普通员工级别。普通员工在事业的起点上,没有丰厚的资源,没有长足的业绩,他们既要面对上级的压力,又要应对同级同事和新员工的竞争,自然会缺乏安全感。

  33%的人位居中层领导。这是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位置。他们上没到顶,下没到底,面临着升迁的压力。

  个体更独立,遇事找自己

  因为种种原因丧失安全感的庇护后,34%的人表明,要自己想办法改善现状。比位居第二位的寻求亲友帮助的比例,整整高出14个百分点。

  这种现状折射出现代社会家庭小型化的趋势,很多家庭是夫妻外加一个孩子的核心家庭模式。因此,过去那种大家庭,有问题一起承担、有喜事一起分享的气氛已经越来越淡了。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单打独斗,自行解决问题。这在反映了人更独立、更多元的同时,也表明了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冲击:人们之间的经常性来往大大降低了。

  另外一个问题的答案也佐证了这个观点。有38%的人舒缓压力的方式是看电视、听音乐以及上网。只有10%左右的人愿意找朋友谈心。

  熟人时代已经过去。以北京为例,俗称“北漂一族”的人有一大拨。他们的亲属圈子往往不在身边,因此他们的疏离感,相对来说,比其他人强烈得多。

  亲密群体仍是获取外界帮助的首选渠道

  在选择有问题,找人帮助的比例中,40%的人选择了父母家人。这说明虽然社会变迁,很多价值观念和行为也发生了变化,但是亲密群体依然是人们的第一选择。

  随着社会进步加快,人的流动性显著增强,人的工作也越来越细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无疑受到了时空的双重阻隔,不能像过去那样亲密无间。人与人之间可能会越来越陌生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家人却会因为天然的血缘关系,得以省略最重要的信息甄别和关系建立的过程。

  娱乐和公共场所是事故多发地

  调查显示,相比较而言,人们最不敢去的地方是娱乐场所,比如夜总会、卡拉OK厅等地。最明显的原因便是,这些地方事故高发,比较缺乏安全保证。

  人们普遍认为公共场所也是安全感较少的地方,担心该场所的恶势力较多。这也是为什么人虽然多,但心里仍会感到孤单和疏离的原因之一。

  办公场所缺乏安全感的人当中,60%的是女性。这也表明,女性在职场,遭受职场性骚扰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男性。

  火车仍是安全首选

  在诸种交通方式的选取上,绝大多数的人认为,火车仍然是目前最安全的交通工具。这也因为火车的事故率极低。

  列在第二位的是汽车。而排在第三位的是飞机。

  在单位制时代,人们之间交往圈子小,但是交往的程度却比现在深得多。那个时候,一纸分配定终身,人们的流动率也很低。由于现在处于转型期,中国渐渐取消了过去几十年的单位制。人们的办公场所和居住场所分开,也不再因为处于同一个单位,更不会像过去那样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相互之间很少串门,同事之间大半是业务关系,没有更深的交往。

  社会越开放,越多元化,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和匿名化的趋势也就越明显。得到了更多的个性和自由,却也无奈地失去了一些滋润人心灵的感情。-

  大城小市的安全感指数

  记者曾经数次听中型城市的人讲过,“我们这地方最适合养老了”。>本刊记者 盈竹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城市的发展也越来越快。曾几何时,往日的小渔村变成现代化大都市,破败的乡村成为旅游胜地。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化进程加速,拆迁更是成为主题词之一。一栋栋旧房被推倒了,一栋栋大楼盖起来了。城市旧貌换新颜。

  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生活在不同城市的人们的安全感程度是否也存在区分呢?

  中型城市的人安全感最好

  记者曾经数次听中型城市的人讲过,“我们这地方最适合养老了”。养老一词里包含的满足信息当然太多了。但是却让记者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安全感并未随城市的规模扩大或缩小,成阶梯形式发展。它自有自己的一套规律。

  来自中型城市的余女士告诉记者,在自己的城市里,基本上很多都是熟面孔。在早晨乘坐公交车上班的时候,这种情况最为明显。往往一上车,就会发现车里有熟人,上来便打招呼。熟面孔在一起,说说聊聊,话题虽然聊得不深,多半是最近的新鲜事,相熟邻里的家长里短,再或是孩子的教育,时间也不长,几分钟到一刻钟,但是却让人倍感亲切。熟人里遇到同事的可能性也很大,这和大城市里人们住得七零八落的情况相差太远了。人之间交往的机会也多,心里很踏实。

  有了中型城市生活体验的余女士,到了大城市后,很不习惯。每天挤在陌生人扎堆的公交车或是地铁里。经历了多次与陌生人四目相对、贴身站立的尴尬,五秒内一定想个方法把眼神挪开,把身体距离尽量拉开。

  到单位里,同事之间也没有过多交往,工作的压力太重。同事们住的地方也五花八门,往往一个城东,一个城西,一个城南,一个城北,想找个顺路的人都难。

  中型城市和大型城市比起来,确实有很多优势。它是大城市的微缩版,但是因为规模不大,属于半熟人社会,人们的聚合度比大型城市要好得多。

  和小型城市比起来,它们具备了小城市没有的现代化功能。生活更加便利。

  获取主观安全感的最佳城市规模,看来是中型城市。

  小型城市和乡村的人安全指数居中

  小型城市,或是规模更小一点的地方,比如乡村,这样的地方,属于典型的熟人社会。

  来自安徽一个小镇的王先生在填答问卷的时候说,在他居住的那个小镇,绝大多数镇上人的家庭,都在这个镇上生活了好几十年了。大家基本都相互认识,至少也是个熟脸。

  在熟人社会里,起主要约束作用的不仅是法律,地方上的道德规范很重要。人们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所以安全情况还比较好。

  但是,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更大规模城市的人相比,要低一些。尤其在乡村,人们接受较高教育的机会比较少。小偷小拿的情况时有发生。王先生自己的家,就失盗过。他告诉记者,这还是熟人行窃。因为只有熟人才知道王先生家新买了一台收音机,趁着王先生外出,这熟人破门而入,把崭新的收音机盗走了。

  因此,在这样的地方,人们只是大体上觉得是安全的。

  大城市的人安全感最低

  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刘先生,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城市的人。他经历了北京的很多变迁。从作为知青下放农场,到回到城里、改革开放,他每一步都经历过。

  在他眼里,北京没有以前那么安全了。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活得特别踏实。家里的人也住在一起。随着他从农场回城,考上大学、成家,他和父母也不住在一起了。他说,以前的北京很小,他下放的农场和父母的家还是在一个区的。到后来,北京城越扩越大,他的工作单位离父母也越来越远,他成家以后,单位分的房离父母那里有一个小时的路程。后来,他干脆自己买了一套房。

  房子是有了,自己住的也算高档小区,设施齐备,小区里也有保安巡逻,但那种踏实的安全感却没以前浓烈了。一上电梯,一出门,准看不见熟人。到处都是生面孔。

  另一位读者,是从外地来北京。京城昂贵的房价让他只能望房却步,暂时居住在一个租的房子里。他觉得,大城市设施很全,生活非常便利,节省了很多无谓浪费的时间。但是安全感的确不如自己以前的城市。

  在大众心里,安全感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体验,而不仅仅来源于案件侦破率的高低。-

  谁的安全感在告急?>本刊记者 盈竹

  在前不久的成都和谐论坛上,有专家发布观点,中国的富人安全感下降。有的媒体据此得出结论,富人安全感告急。

  这个判断来自几个理由。

  第一个是铁证如山的数据,公安部公布的2004年3863起刑事绑架案里,主要是针对富人的。

  另一个是穷人的仇富心理。看到富人致富,有的人就犯红眼病了。而听说富人被绑架敲诈,不少人冷淡以对,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富人活该。

  再一个是政策问题。在转型期间,政策不大稳定。因为担心第一桶金的获取方式,很多富人缺乏安全感,担心政策变化,资金会被收归国有。因此,不少人将资金转移到国外。

  记者对几位富人进行采访,发现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相当强。除了在住宅方面有保安措施外,还各出奇招。有一位房地产商,自己备有公安系统提供的防身器材。他们对孩子也有常规的自我防范意识教育。孩子们在学校里是相当低调的。有的人因为安全问题,甚至把孩子送到外地就读。有一位富人,所有的访客都在办公室接待,从来不带回家。他说:“家里不是会客的地方,你说是吗?”

  看来富人的安全意识,随着其身价的提高,也越来越强。富人的安全感真的告急吗?

  问题当然没有这么简单。心理学专家徐联仓教授认为,安全感是个复杂问题,并不是简单的通过某件事或某种案件就可以判定的。富人层的安全感是否下降,不能武断下结论。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沙莲香教授认为,“仇富心理”这种提法本身就是一种负诱导。因为它并不能解释现象后面的本质。仇恨本身是一种不可调和的情绪,以反抗、报复的形式体现出来。而公安部公布的数据,只是从行为特征上发布的。但是严格来讲,我们需要在行为层面之上,了解犯罪分子的心理层面,判断他们的心理动机和情绪状态。

  富人案之所以被认为上升,原因之一是,富人与普通人相比,更具影响力,容易成为媒体热点。据介绍,案件的标的不同,立案、侦破也不同。名人更是有名人效应。事实上,穷人被打劫的案子也很多,但没有被报道,即使报道了,也引不起关注。

  专家认为,与富人安全感比起来,问题更严重的是弱势群体的安全问题。他们的不安全感来自生活压力和社会比较心理,比如从穷的地方到大城市的人。那些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是活不下去,而是在城市里感到受排挤。

  根据调查数据,中国社会上安全感最低的并非最高收入或最低收入人士,而是中等偏上收入的一群。收入处在中等偏上的人群比较尴尬,他们有一定经济实力,但又不足以像高收入人群一样处在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里。相反,高收入人群有钱,居住的地方安全;低收入人群没什么钱,很少会受到犯罪分子的侵袭。

  究竟哪个阶层的安全感在告急?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对于某个阶层的心理安全,我们不能孤立地用经济收入来衡量其安全感高低,而应该关注他们的综合心理。在急遽变迁的转型社会,若处理不当,每个阶层的不安感都有可能上升。-

  相关专题:《求是》-《小康》杂志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