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青年》杂志专题 > 正文

刘岩:那六分钟 我用一生的热爱去表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15:18 中国青年杂志

  采访-本刊记者 李纯

  舞台上,那个红衣女子缓缓地向后仰,向后仰,每一块柔软的肌肉都在颤动,淌着光,又似悲苦的个体,诉说50年 往返来去、寻旧爱而不得的惘然。

  倏地,瘦骨伶仃的右臂扬起,向至为深切的黑暗,画一个万念俱灰的弧,然后落下,
随整个躯体一起支棱在舞台的光 束里,仿佛彻底丧失了曾经爱恋过痴缠过疯狂过守望过的灵魂。

  全场寂静,这一刻——《胭脂扣》,与香港著名作家李碧华那部作品同名的舞蹈——在第六届全国舞蹈大赛上,艳惊 四座。数日后,当它的表演者,年轻的北京舞蹈学院学生刘岩,来领象征着中国舞蹈赛事最高奖——金奖时, “大人们”再 次吃了一惊:这么小?是不是代表师姐来领奖的?饶是努力穿品牌吊带裙、慢条斯理扮成人状,但不时蹿出来的小痘痘和一闪 一闪的长睫毛,让小姑娘的本色穿帮。

  生命的大部分“扇区”里,刘岩是那个单纯的“自我”,乖巧的舞院学生,12年来的每一个上午踮着脚在练功房, 拿到金奖银奖会"粉喜欢粉喜欢";但有时,她的那个"我"表现为复杂的、多变的,如《胭脂扣》里的如花,舞剧《瓷魂》 中的瓷灵,《红河谷》的丹珠,《西厢记》里的崔莺莺......

  后面的那个“我”,属于舞台的6分钟。

  那6分钟,是另一种人生,让她愿意用一生来交换、来赢取,更重要的是来享受的人生。

  舞蹈,是刘岩生命中的“万人敌”

  对舞蹈的爱,最初的发萌,来自哪里?

  应该与天赋无关,爸爸是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法官,妈妈则是当地医生,都与文艺绝缘;不,也不是震撼于电视上某个 静默柔美的画面,纤细的手指交错似孔雀翎;与那些大舞蹈家多年后回忆的桥段也有所不同,他们说,舞蹈多么美,风吹仙袂 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爱上舞蹈时刘岩才9岁,美之于她,是遥远海域的哲学。一定要总结,她宁可说是世界上那个叫"本能"的东东。

  自幼就体弱多病,又挑食,种种流行病没一场能逃开,爷爷奶奶起名为“岩”,意为有山又有石,看哪个病魔敢来作 祟?3岁起学美术、学小提琴,却都不了了之。史书上说少年项羽,"少时,读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气得叔叔项梁 大怒。项羽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舞蹈,才是刘岩生命中的"万人敌"。

  第一次接触,是被妈妈送到内蒙古歌舞团跟着白莹老师学艺,抬腿,伸手,跳!那一刻,手和脚仿佛都找到了来处和 去处,找到了灵犀所向与皈依……不久,白莹老师建议:“刘岩条件不错,不去北京舞蹈学院进行专业学习,就浪费了这块好 坯子。”

  可,北京那地方都是人精啊,老爸犹豫不决。小姑娘轻轻央求,“如果考不上,就当带我到北京玩一趟,我就考一次 ,考不成就跟舞蹈拜拜!”一试二试三试面完,小姑娘开始“变卦”,舞蹈学院看似舒展实则强大的氛围,席卷了她。这里是 全中国乃至全亚洲舞蹈家的摇篮,任何豪华的地方都无法取代,看看那些老照片吧,《飞天》《天鹅湖》《秦俑魂》,罗袜生 尘凌波微步绸带飞扬气宇铿锵……

  如果我也可以成为其中的华美瞬间?

  于是,转身宣布:“我一定要上这所学校。今年考不过,明年还要来考!”

  入学考试竞争异常激烈,因此9月拿到舞院附中录取通知书去报到时,全家都陷入了兴奋的状态,谁都忽略了一个点 --亲情。分别的场景起初平淡而喜剧,老爸:"刘岩,我们走了,给你留点儿钱吧。你要多少呢?""10块吧。"199 3年的刘岩就那么单纯。"太少了!"老爸"慷慨"地,"给你20吧。"

  等刘岩傻乎乎地接过钱,才发现气氛不对,妈妈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爸爸还在插科打诨,“感冒了?”刘岩没 哭,她只是一个劲儿地流鼻涕——后来,在人生许多重大的关口,她也不哭,女孩不哭——她安静地上课,很长时间都不能看 屋门口楼梯的拐角,因为怕妈妈的影子又冒出来,来,岩岩,吃冰激凌……

  身为独女的刘岩,连家里的卫生间都害怕单独上、喊着奶奶陪。从这一天起,因为爱舞蹈,她选择了独自面对生活。

  我与我的“铁腕”教官

  最让人伤心的还不是这个,而是发现——在这个班上,自己的技术水平,简直就是“白丁级”。

  按附中班主任黄玲的话来说,“刘岩,你怎么这样轴啊!”在黄老师的家乡哈尔滨,轴,就是“笨、死心眼”的意思 。可不吗?同样一个点翻身,别的孩子一教就会,刘岩连续做了六七个还是不行。“说起来不怕大家笑,我当时连下腰、折腰 、倒立这种最基本的动作都不会。”刘岩回忆。

  与其他3岁起就练舞蹈的同学不同,9岁才接触舞蹈的她,显得"后天不足",附中选中她,看中她的是先天条件, 腿比上身长多少,两只胳膊的长度比身高长多少,在舞蹈专业里都有确切的尺码,而她这方面的条件比较优越,此外,她的体 质属于瘦人型,柔韧性相当好,可塑性极强,但又是先天的肢体条件、肌肉素质,决定她在速度和力度方面非常弱。"你所弱 的东西是非常难练习的,一般的孩子能轻而易举地完成,你不行。"黄玲说。

  问题一个个咕咚咕咚出来:

  跳跃没有腾空感;

  在旋转和一些快速的连接动作上,也比别人笨拙。

  点翻身,老师给学生们开缝儿,给她的就是这个动作,练的是个巧劲儿,她就是学不会。

  那些树影斑驳、热气黏稠的时光碎片,就这样冲刷出刘岩的青春映象, “练点翻身是在一个夏天,早上是专业课, 下午是文化课,我没学会就晚上自个儿跑到练功房练。学校没有空调。我一个人翻了一个半小时,还是没会。小时候就是那么 笨。”对某些动作她的反应不是特别快,是真拙,但一旦明白了,就完完全全地把握。附中四年级下学期,一次在观察别人做 的时候,刘岩忽然有了个笼统的概念,反馈到自己做的时候,就能够控制头、重心和速度了,她先试着连续做了7个、8个, 然后是9个,直到16个......

  附中毕业,刘岩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进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后来,当她以流畅优美的技艺频频拿到大奖时,旁人 总不太相信她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真的,我小时候就那么笨……”

  黄玲属于亲情版老师,常会笑眯眯关心备至,具体到“体操服的颜色”和“今天的心情”。在刘岩的舞蹈生命中,还 有这样一个老师至关重要,他叫张云峰。张老师的履历,表明他是“才华横溢,拿奖拿到手软”的类型。30出头的他,20 01年,其编导的舞蹈《风吟》获第五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同年《红色恋人》获第五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二等奖;2 003年《棋魂》获第七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优秀教学剧目创作一等奖......

  大三时,学校说,刘岩,派你参加第三届全国“荷花杯”舞蹈比赛,让张老师做你的编导好不好?好。忙不迭点头, 可到了练功房,才发现现实比想像残酷那么一点点,张sir啊,像电影里的"铁腕教官"。

  赛前六个月张老师就开始猛练她的速度;他比她还要早些来到练功房,穿好体操服等她;他说,刘岩,除了吃饭喝水 睡觉,你有时间就来找我排练……不可以有一丝丝懒惰,甚至一丝丝 “侥幸”的心理也不可以有。对规定动作,张老师目光 如炬地要求完成:“你怎么这么慢,第一部分是表现如花返回人间,急切地在寻找,你的速度要快,再快一点!"

  “一定要按设计的来。什么,这个动作,做不出来?为什么做不出来?”终于有一天,张老师生气地说。

  “这个东西,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个烟花女子?我怎么演得出她的表情!”刘岩也蹙眉。我是个大三的学生,有思 维的,你要求的那些东西,我不能接受,我做不出来!

  眼前倔强的女学生,让张云峰导演不怒反笑,他平静下来:“你看过电影《胭脂扣》吧?如果说要演这类角色,演员 难道真还要去当三个月才回来吗?演一个死人,非要死一次,才能回来演?这是作为演员的职业素养,跟你个人的审美没有关 系,角色的确就是这样一个身份,你能做到的就是融入她,适应她,你别无选择。”

  这话犀利、扎耳,也很刺激人,刘岩扭过头:“我想想再来。”是呵,回去再读李碧华老师的《胭脂扣》,不通通透 透不罢休,如花是个普通的烟花女子吗?烟视媚行之后,寄予的是李碧华对“情为何物”的深沉嗟叹;还有,重看电影版《胭 脂扣》吧,芳姐与哥哥的表现,究竟有什么不同流俗?凭什么借此片名扬天下?

  旁人看完剧情,拭把眼泪咿呀几句就忙活别的去,刘岩不,剧终?就replay,再replay......令 许多舞蹈演员深感遗憾的定律是,"肢体表演力强盛之际,对人生的认识和把握孱弱;而当其饱经人事沧桑之后,肢体却并不 能与心灵共驱齐飞。"刘岩,想突破它。

  待得年方20的她,终于融入"尘封记忆中的绝望伤心"时,已把这部电影反反复复咂摸了20多遍。"我后来已经 突破了肢体的概念,每一个抬手每一个起脚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的连接甚至每一个呼吸,都融入到人物当中。张老师在生活 中性格很豁达,在专业上则非常'计较',没有他的'计较',就塑造不出全新 意义的刘岩。"

  在6分钟的时间内表现浓缩的悲欢,难度颇高,但刘岩和她的编导张云峰成功地做到了。2002年,她凭舞蹈《胭 脂扣》获第三届全国"荷花杯"舞蹈比赛银奖;2004年,又参加了厦门举行的第六届全国舞蹈大赛的角逐。金奖的取得让 师徒俩喜出望外,这毕竟是文化部举办的大赛,主旋律受偏爱很正常,而《胭脂扣》的题材,比较边缘......

  “赛前,我估摸着,能完美地在观众和评委面前展现一下自己,就知足了。”

  “真的得了奖就不这么想了吧?”记者问。

  “挺美的,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一天……”说到这儿,刘岩不再严肃地吞吐专业术语,而是露出了就该属于她这个年 龄的兴奋与天真。

  青年舞蹈家的多重身份

  刘岩尽管还很年轻,但已被称作“青年舞蹈家”。2004年进入舞蹈学院的同景舞蹈团后,每天演出、比赛应接不 暇。

  可“青年舞蹈家”只是刘岩的身份之一,与此同时她还是妈妈眼中需要长大的女儿、热爱血拼的都市女生……

  上附中时,刘岩生活上的自理能力还比较弱,爸爸和妈妈就轮流着,每周来一次,把她攒了一周的脏衣服洗巴了,带 她去“麦当劳”或动物园。当时还没有大周末,爸妈周六晚上坐火车来,周日上午到,晚上就得回内蒙去,来回一趟火车票就 得100多。"啧啧啧,刘岩你家真有钱哪!"同学们说,是,从小到大,甚至到现在,刘岩从未为银子问题操过心,可谁知 道,为了让她不操心,附中阶段,妈妈每天下班后都得做兼职......"我总觉得我的岩儿在舞台上最美,不尽力去展现 这份美,就辜负了上天给的独一无二的礼物。所以,我总不让她在经济上有后顾之忧,不让她为了这样那样的诱惑放弃追求。 "妈妈以朴实的语言表达"反其道而行之"的独立观。

  妈妈是后盾,是战友,是闺中密友,是可以倾诉“找不到男朋友,我就去电视征婚”的对象,是上帝派来的守护天使 。

  2005年6月,刘岩参加了第三届CCTV杯电视舞蹈大赛,她表演的《水中月》意境优美,一举获得银奖,为此 有朋友怪她"傻","已经有了金奖,还赛个什么劲?""可是,把金奖塑封起来,对着它成天价自得其乐、裹足不前有什么 意义?参加比赛的前前后后,找编导、排练全新风格的舞蹈、协调比赛和演出的关系......让我体会到平常接触不到的 紧张与激情。"

  至于那些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现在中国古典舞整体面临‘叫好不叫座’的状况,你怎么看?如果遇上冷清的场面会不会影响你表演的心情?”

  “这跟国人的意识也有关系,大家宁可花500块钱吃顿饭,不愿意花同样的钱看场演出。作为一个演员,不管台下 坐着多少人,什么样的人,也不管今天的票卖了多少,我都是以非常饱满的情绪来完成。"刘岩眨了眨她的长睫毛,"因为我 很享受那6分钟。"

  “被撕裂的疼痛,有过吗?”

  “我比较注意保护自己,哦,大二时有过一次撕脱性骨折……”不,不止是这个,刘岩的眼神恍惚起来,伸出细长的 胳膊环抱瘦弱的身体,只有这时,一丝难以觉察的脆弱,从这个年轻的坚强躯壳下,烟儿似的钻出来。那日,CCTV杯舞蹈 大赛的结果宣布,刘岩获得银奖。跟自己说好不哭不哭,可眼泪却不由自主地流下来。舞蹈者永远是追求完美的人。

  有一类人,生来就属于舞台,在舞台上每块肌肉都闪烁着光。灯光暗了,也得同我们一样面对庸常人世的一切,清流 、浊流,寂寞、伤口、痛。

  可她们有她们享受的6分钟。

  因为享受,所以值得。

  《胭脂扣》简介

  由香港著名作家李碧华创作的小说《胭脂扣》,描写了一个以“爱”和“背叛”为主题的故事:50年前,香港石塘 名妓如花与富家子弟陈振邦两情相悦。陈家乃名门望族,不接受如花为媳,两人在贫困交加中吞鸦片自杀,并相约不离不弃。 奈何如花久等振邦不至,便重返阳间寻觅,这才知晓50年前振邦没有自杀,背弃了爱的协议......

  在香港,这部小说被视为“女性主义”意识觉醒的代表作。后经著名导演关锦鹏搬上银幕,以港片中罕见的颓废美感 和浓厚的哀怨缠绵气息,一炮而红。女主演梅艳芳更凭此剧,先后夺得了金马奖影后、香港金像奖影后、亚太区影展及台湾金 龙奖最佳女主角,从此奠定了艺坛地位。

  在移植小说主要情感线索的同时,北京舞蹈学院青年教师张云峰编导、刘岩表演的舞蹈《胭脂扣》以富有特色的舞蹈 动作,刻画出一个挣扎在生活与感情中的风尘女子的形象,内心的酸楚、压抑与激情都掩盖在红粉胭脂之中。它别具一格的舞 蹈语言和独辟蹊径的题材,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杂志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