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青年》杂志专题 > 正文

吴建民 :了解中国你才能了解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15:18 中国青年杂志

  吴建民,外交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国际展览局主席,此前曾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中国驻法国大使等 职。40多年的外交生涯让他见证了中国外交的起伏跌宕。

  采访-本刊记者高晓春

  要了解外国的文化,更要了解本国的文化

  《中国青年》:有记者曾以“外交是什么”为题采访行人,得到的回答大都是:温文尔雅啊,很贵族化啊,出席高级 宴会啊,等等。那么,你怎么描述外交?

  吴建民:在我离开外交工作第一线时,曾向外交部提出建议:揭去外交神秘的面纱。如今,中国的开放度是史无前例 的。去年,有2800万人走出国门,1500万外国人来到中国,在这种情况下,不了解外交,就会丧失很多机会。

  从事外交工作,最首要的就是爱国。全世界的外交官都爱国,没有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强烈的感情,就不可能做 好外交工作。第二,外交需要广博的知识。你要了解外国的文化,更要了解本国的文化,两者缺一不可。知识还包括分析能力 ,换句话说,你对问题的判断要比较符合实际。第三,交流。你要能够跟人家沟通,你跟人家见面后,人家觉得挺高兴的,愿 意下次再跟你谈。

  《中国青年》:常识告诉我们——外交无小事。

  吴建民:是的,外交的责任很重大。记得我青年时代初做译员,心中难免惴惴不安。一位老同志说:“要目中无人” 。我体会到是要心胸放宽,就常常叮嘱自己:一个人的工作平台是党给的,至于做好做坏,要看自己,尽量做好,问心无愧。 人家说“好”,不要太高兴;人家说“不好”,以后改进。因此上台就无杂念,专心做好工作。特别是当新闻发言人的时候, 常在电视上亮相,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受到媒体的注意,这些因素会使人神经紧张。不是吗?面对着几十只雪亮的聚光灯 ,心跳能不加快?所以,每当接待外宾、发布新闻前,我都会将近期的新闻事件了解清楚:记者会提什么问题?热门的、冷僻 的?我将答案尽量考虑周全,材料未到位就不睡。一切就绪,心境平静,立即就睡着了。

  《中国青年》:你22岁起就步入外交领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第一批进驻联合国的工作人员之一 ;你曾给毛主席、周总理、陈毅等老一辈领导人做过翻译;又做过驻荷兰和法国的特命全权大使......这一切--大家 会说:多么光鲜啊。

  吴建民:我很幸运,一毕业就到了一线,因此得到了很多锻炼机会。那时候参加会议,常常要连续翻译六个小时。1 965年~1971年,我在外交部翻译室工作期间,给毛主席、周总理、陈毅等老一辈领导人做过翻译。我近距离观察过他 们,我看他们如何处理问题--1965年,我26岁,一开始,我也不懂,渐渐的,有一点儿回味,也有一点儿懂了。举个 例子,周总理接待外宾时,总是自己先到,等到中方接见人员到齐了再请外宾。一次,总理在大会堂接见外宾,外交部礼宾司 的同志向总理报告:中方主人全到齐了,是不是可以叫外宾了?总理眼睛一瞪,说:"什么'叫',是 '请'!"一字之差,表现出了总理对客人的尊重。几十年过去了,总理当时的表情还留在我的脑海中 。所以,能在他们身边,学习他们的言谈举止,我真的非常幸运。总理的气质也被外国人津津乐道。我在法国时,法国人对我 说过:"他的眼睛真的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1971年,我被派到了联合国。那里是全世界外交官的橱窗。除了外交官,在那里,每年都能见到几十个国家元首 ,可以近距离观察他们在舞台上的表现。这个见识的过程也让我获益匪浅。

  要让人家觉得,中国人讲的有道理

  《中国青年》:在外交部当新闻发言人应该说是你最辉煌的时期之一。90年代初,你共发布了200多场新闻,那 时正是中国外交困难时期,你却能收放自如地控制着发布会的现场气氛,准确把握国家利益所在。参加过你的发布会的记者无 不佩服你应对老练却不圆滑,知识广博却不卖弄。

  吴建民:有的时候,记者们问的问题很厉害,作为新闻发言人也好,外交官也好,你怎么面对?还有就是,判断你回 答好与坏的标准是什么?是实践,是让人家觉得,中国人讲的有道理。如果人家觉得,哎呀,中国不讲理,那么,咱们就丢份 儿,对不对?这个很重要。

  比如,我接受一个电台的采访,这个采访问题非常尖锐。记者问:你们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又赢得了 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好事都给你们中国人了!这个话很尖锐,也是事实。我当时就讲,你不能看2008年、201 0年这两年,你要看过去100多年,过去100多年中国有什么?什么都没有。你们那个时候怎么不说了?我说现在是对历 史上一种不公正现象的纠正。当时我讲话有点激动,我的话通过广播直播出去了,后来法国人说你讲得有道理。

  《中国青年》:人们评价你,说你有一种能力或者说是人格:批评了对方,还能让人家给你鼓掌。

  吴建民:这是过奖了。1994年,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来华访问。在克里斯托弗访华期间,中方采取了非常严格 的安全措施,这引起了一些西方记者的反感。在新闻发布会上,一位美国记者劈头就问:你们为什么要采取那么严的保安措施 ,你们怕什么?是不是怕中国政府倒台?这个问题出乎我的意料。但我想到了我在西雅图的经历:我要上电梯,美国的保镖在 维护一个大人物的到来,他们一把把我拦住,推到几步之远。

  《中国青年》:你当时什么表情?

  吴建民:我生气,可生气你也不能拍桌子啊!我得把他们的话给堵回去,我回应:有重要人物来访采取严格的安全保 卫措施不是中国人的发明,全世界都这么做。至于说中国政府怕什么?我说我们没有什么可怕的,中国人无所求,只求走自己 道路的权利,中国经济现在以两位数增长,我还没有见过哪个国家的经济以两位数增长而这个国家的政府会倒台的!随后的两 天里,这句话迅速传遍海内外。CNN一位著名的记者对我说:我等你这话等了两年,你这一讲,美国人就明白了。

  最近,CNN的记者又来采访我,他们问:中国的老百姓上街,对日本人这么凶,为什么呢?我回答:如果在欧洲, 德国的总理要去什么地方悼念希特勒的亡灵,会有什么结果?第一,第二天他就会下台;第二,全世界同声谴责他,对不对? 日本的政要去悼念甲级战犯,14名沾满亚洲人民鲜血的甲级战犯--希特勒屠杀600万犹太人,而日本在中国的屠杀是这 个数字的5~6倍,你说中国人会是什么感情!这段采访在CNN播出后,他们的著名主持人吉姆·克伦西给我来了封信,他 说CNN多次重播了这一段。这是什么道理?就是人家觉得你讲的东西站得住脚。不是吗?在欧洲打败德国法西斯,在亚洲打 败日本法西斯,为什么悼念希特勒的亡灵不行,悼念东条英机的就可以呢?

  《中国青年》:那场战争,中国人受的伤害太深了。

  吴建民:是的,但是,我们要慢慢地走向理性。日本打中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的想法,不是我们不要准备,而是 世界已经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进入了以和平发展为主的时代了,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了。你知道吗,周恩来总理 下多大力气做日本人的工作?给你讲个故事吧。50年代,日本的经济情况跟我们当时的差不多,他们的相扑运动员到中国来 ,总理接见他们时,他们都穿着木拖鞋。总理问:你们明天去哪儿啊?他们说:我们要去爬长城。总理当时没说什么。然后是 ,日理万机的周总理发了个指示,让当时北京造鞋最好的老字号派人到旅馆给日本相扑运动员量尺码,连夜加工,第二天早晨 ,每人一双鞋放在了他们的门口。日本代表团的团长被感动得掉泪了。周总理为什么去做这件事儿?就是因为中日之间的伤痕 太深了。他们杀了我们3000多万人,我们再回过头去杀他们--冤冤相报何时了呢?你看过武侠小说吧,故事的结尾总是 仇恨化解了,为什么?冤家宜解不宜结。

  我去大学,我对学生讲,反日不等于爱国,爱国是具体的,爱国应该和国家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在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救亡,把他们打出去是爱国;而如今祖国的根本利益是什么?是繁荣与统一。走向繁荣,需要良好的周边环境,需要对 外开放,抵制日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把这一个角封闭起来,意味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会受到损害。我们要慢慢地把这个道 理讲给年轻人听。

  交流是一种本领,但却不是与生俱来的

  《中国青年》:2003年,你回到国内,任外交学院院长。第二年,就出版了你的书《交流学十四讲》,并在外交 学院开了这门课,为什么要开这门课?

  吴建民:写这本书,开这门课,不是我到外交学院才有的想法。我在国外九年大使工作当中,尤其是到中期之后,我 觉得中国人不会同别人交流。比如,咱们的一些公司到国外招商,你明明觉得咱们的人很有优势,但是,他就像饺子放到茶壶 里倒不出来一样,让人看着干着急。后来发现这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几个原因造成的。第一,我们的文化不崇尚交流。孔夫子 说:敏于行,讷于言。意思是说,讲话要小心,祸从口出。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评价一个人:这个人会说,往往 是贬义;这个人“老黄牛”,不说话,是褒义。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是不提倡交流的。第二,由于我们的教育体制。我们的教 育是应试教育,学生们只会答卷子。结果是什么?是没有哪一门课教我们如何在大庭广众之下演讲、如何注意我们的举止的。 再加上,长期以来我们的计划经济体制,不需要我们交流。可现在不同了,市场经济下,你生产出来的产品得卖出去,你不会 讲它的好处是无人问津的。所以,我觉得一定要开这门课。

  《中国青年》:交流,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它是复杂的,不太容易把握的。

  吴建民:交流是一种本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学习逐渐提高的。有人讲话时喜欢做手势,如果手势单一,会 让人家感到讲话者比较紧张。另外,用食指点人家,是忌讳的,英文叫“fingerpointing",就是说指着人家 鼻子骂。如果有这样的毛病,就要想法改正。

  举一个例子,我国有一个大企业代表团到欧洲去谈生意,谈判谈得还可以,但欧洲这家大公司的领导却对中方人员愤 怒地说:我以后再也不想见你们这位中方代表团的团长了。为什么?原来我们的团长几次与他握手,眼睛都不看着他,他觉得 不被尊重,受到了伤害。从公司的业务来讲,双方的业务还要继续进行下去,但是他们之间的这种不愉快,你说怎么能不对双 方的合作产生影响?

  《中国青年》:有的时候是细节决定成败。

  吴建民:对,有些小动作让人感到不愉快,但也有一些会让人感到很愉快。比如,他送我一条领带,出席活动时,我 戴着去参加,你说,他是不是会高兴?当然会了,他会想:我送他一条领带,他专门戴上给我看看,这是对我的尊重。

  在《交流学十四讲》中,我谈到进行交流时需要遵循的五条原则,即敬、诚、当、效、听,简单地说,敬就是尊重对 方;诚就是真诚,讲真话,待人以诚,讲话要有信用;当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讲话得体,交流过程中分寸把握得当;效就是 通过交流达到你的预期目的;听就是在交流过程中应该注意认真听对方讲话,并善问。

  中国人拼命干,因为有奔头

  《中国青年》:你的40多年的外交生涯中,有15年是在欧洲度过的,你比较过吗,欧洲青年与中国青年有什么不 同?

  吴建民:与欧洲青年相比,中国青年觉得明天一定会比今天更美好。在欧洲,我见了很多访问中国的青年,他们中的 许多人非常喜欢中国,我问:为什么?他们说:中国有活力,而欧洲这里死气沉沉。

  我们的大使馆在一个很繁华的地方,那地方有一段时间要修路,于是,这个交通要道就天天堵车,堵了一年多,却看 不到人工作。我新来的司机问我:这些人怎么不大干活儿?如果在中国,这样的工程最多一个月就完成了。这是很大的差别。 是的,欧洲人的生活已经相当好了,他们不想为工作花太长时间,而中国人拼命干,因为有奔头。

  《中国青年》:与中国人相比,他们的生活已经很好了。

  吴建民:可是,他们觉得生活充满了变数。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许多工厂外迁,比如,迁到中国来了,迁到亚洲 来了,他们失业了,明天会怎么样?他们心里彷徨。所以,他们现在正处在一个痛苦的调整时期。我们去国外留学的青年,为 什么现在纷纷回国了?就是因为他们看到国内有生气,他们发现,在国内发展,有的时候比国外发展更快。

  另一个不同是,法国人很重视自身的文化,而中国人重视“洋”的,不大重视自己的,这是一个误区。任何一个人, 他要发展,要学习别人家的好东西,这是不错的,可是我们的基础是什么?是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如果脱离了这个基础,即 使你学到了再多的东西,你的文化也是漂泊的、没有根的。有一次,我在法国参加一个肖像展,中国的一位学生入围了,她师 从法国一位很有名的绘画大师。大师跟她说,你得好好了解中华文化,你了解了中华文化,才能更好地了解法国文化。讲得多 好!我们应该吸取人家的长处。

  《中国青年》:你对青年最殷切的希望是什么?

  吴建民:自强不息。当一个人走上人生道路的时候,会有很多障碍、很多困难、很多诱惑,比如说,择业的时候不一 定会很顺利,在单位工作的时候不一定很顺利,但是,不要气馁,勇往直前。记住两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杂志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