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南方日报:抗战胜利从此属于中国人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09:08 南方日报

  作者:鹿永建

  8月15日,中国很多地方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60年前的这一天,中国人民在世界正义力量的支持下,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者,迫使日本投降。

  1937年7月7日,日本策划“卢沟桥事变”,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他们曾叫嚣:一
个月占领上海,三个月占领中国。然而,事实上,经过八年的战争,骄横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最终遭到可耻失败。中国人民付出惨重代价,但是最终得到了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意义重大。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在艰难的近代化过程中,被动挨打,屡屡战败;仅就中日之间而言,日本就多次发动对中国的战争,包括中日甲午战争,不仅力图阻断中国的近、现代化过程,而且试图鲸吞中国。百年战败史,到1945年8月15日,终于以中国的胜利和日本的失败而结束。中国人民也借第二次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机,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挣脱出来,洗清了百年半殖民地的耻辱,一跃而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人民的胜利是在世界正义力量支持下得到的,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转折点。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付出3500万生命的代价,仅就长达3个月的淞沪之战,中国方面共投入70多万兵力,死伤20多万。中央军校1929年至1933年毕业的25000名年轻军官中,有10000名牺牲在全面战争爆发的前四个月里。此外,中国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多亿美元,中国人民积累的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财富损失巨大。

  60年前绽放的胜利之花,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鲜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浇灌出来的。纪念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牢记和实践这场胜利的制胜法则,胜利就永远属于中国人民:

  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是胜利的根本。当初,日本之所以敢于以小小岛国悍然对中国进行侵略,主要是看到中国在艰难的近、现代化过程中,中央政府软弱无力,地方势力割据而治,缺少凝聚力。但是,日本帝国主义者没有想到,在日本百万军队的铁蹄下,中华民族面临死亡的绝境,没有屈服,反而觉醒,组成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以全民族的力量与日本军队血战,直到胜利。取得这场胜利之后,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内部或外部的力量破坏中华民族的团结,也绝不允许任何人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自强不息才不会被动挨打,和平发展才能够维护和平。当时日本之所以敢于向中国开战,还与日本经济和军事实力远强于中国有直接关系。1937年,日本工业产值为60亿美元,中国为16亿美元;日本年产钢580万吨,中国年产钢不过4万吨。落后就要挨打,自尊必先自强,发展需要稳定。中国人民爱好和平,我们要维护和平,就必须有足够的实力,所以我们要走和平发展之路,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而文明的国家。

  善于向历史学习才能不让前人的血白流。我们今天纪念这场胜利,是在清醒和理性的态度下,面对历史。我们既面对所受的屈辱,也缅怀前人所做出的牺牲,更珍惜得之不易的胜利,目的是面对未来,营造未来。在日本国内也有不少有识之士,理性面对这段历史。但是,日本一些右翼势力却一再颠倒黑白,否认侵略罪行。所以,走和平发展之路,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不能忘却,更不容篡改。日本政府应当正视历史,吸取教训,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中国人民和亚洲各国人民。

  回顾中国人民抗战史实和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放眼当今世界现实,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只有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中国人才会有尊严,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为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作出贡献。我们要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始终牢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始终牢记没有稳定的社会局面就什么事也干不成,始终牢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牢记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60年前的胜利赋予我们的信心、勇气、智慧和力量,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卢沟桥头一声枪响,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一首激越悲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传唱至今,一股爱国主义激情燃旺的民族精神之火传承不熄。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实现我们发展目标的可靠保障,也是我们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推荐: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