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回忆抗战经历:16岁远赴西安参加抗日训练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7日06:19 新京报 | |||||||||
79岁的宋淑梅老人拿着放大镜,翻看60年前抗战胜利时的照片。实习生范远志摄 宋淑梅拿起精心保存的老照片,回忆着当年一起去西安抗日的朋友们。 -人物档案 姓名:宋淑梅 年龄:79岁
职业:北京市重型电机厂退休职工 抗战经历 宋淑梅念小学时,日本人全面入侵中国,和众多抗战时期的学生一样,十几岁的宋淑梅尚不知道对战争的恐惧,在警报拉响的北平还四处撒野。 1941年,宋淑梅上初中。那时起,每有城市沦陷,老师就被迫带领学生们到广场举旗“庆祝”。此后,每次路上遇见日本兵,宋淑梅都会回头向他们的背影狠狠瞪上几眼。 1942年时值国共合作,16岁的她受北平大学生影响,和几十名大学生一起,渡船到“大后方”西安参加抗日训练班。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侵华战争全面展开。此后的几年,少女时期的宋淑梅每日头顶飞机,背着书包上学堂。 回忆起北平沦陷岁月,宋淑梅老人说,“那个年代,一个孩子是没有太多欢乐的。” 幼时 目睹乡亲藏玉米秸被刺 1937年,宋淑梅11岁,在牛街附近的“南西门(音)”小学读书。她记得,1937年前,北平聚集了来自英美等国的外国人,常听父亲讲,当时的税局、银行、海关基本上都由外国人控制,邮局就更不用说。父亲由于英文好,被招工到邮局做“邮务左”(相当于局长一级),每月可领到30块大洋,全家人衣食不愁。 宋淑梅1926年10月出生于河北新城县,在六个姊妹中排行老三,三个月大时随父母来到北京。 七七事变后,父亲见形势不好,将母亲及几个孩子送回河北老家,“家里地方大,藏着躲着也方便。” 老家乡村里家家户户都扎玉米秸,一捆捆地挂在房前屋后。一天,日本兵进村抢夺,来不及躲避的乡亲就藏到玉米秸后,可鬼子拿起刀就往玉米秸里刺,“甭管玉米秸里有没有人,鬼子都往死里戳。”宋淑梅说到这,表情严肃,至今她仍记得那天是农历八月十五,后来,这天被乡亲们当作村里死难百姓的祭日。 看见穷人受欺就尿裤子 在河北待了一年半,局势稍微好转后,1939年初宋家又回到北平,宋淑梅继续念小学,两个姐姐被父亲送到南长街附近的女中上学。 宋淑梅老人说自己小时候特淘气,经常东跑西逛,那时的北平城上空各种飞机呼啸而过。“小丫头片子干吗去,飞机来了!”妈妈总在她后面追着喊。 因为家境尚可,宋淑梅年少时几乎没经历过苦难,但却时常看见日本鬼子对中国老百姓耍横。 在每日上下学途中,十几岁的宋淑梅目睹了洋人将人力车夫的车把跺折,见识伪警察将城门洞子里生意人的大碗茶全盘踢翻……每次,胆小的宋淑梅都会被吓得尿裤子。 母亲每次看见她尿湿的裤子,劈头准问:“丫头片子你又看见什么啦?怎么裤子又湿了!” 一次,宋淑梅还在路上,看到几个日本兵一字排开,从街上走过,裤腰带扎得很低,松松地吊在胯上,肩背着刺刀,满脸凶相,周围老百姓或背过脸躲开,或低下头侧身沿街边走。“当时吓死了,回家后又尿裤子了。”宋老想起这一幕,一脸的尴尬。 年少 被迫“庆祝”城市陷落 1941年,进入北平的日本兵越来越多,局势更加恶劣。宋淑梅被父亲转往菜市口附近的春明私立女子中学(现在的第五中学)上初一。“姐妹中就数我最淘气,父母不放心,就挨家附近找了所私立中学让我上,出家门、穿过马路就可以到学校。” 当时的教育局、学校基本被日本人控制,老师们已无法好好上课。记得那时教育局对各学校有统一通知,凡设初中以上学校都要开设日文课,一礼拜一到两堂,宋老至今还记得日语中一些单词的发音。 宋老说,日本兵每攻陷一个城市,就被迫老师们领着学生到附近广场去“庆祝”。站在广场上,师生们都要举着日本国旗,高声喊:××陷落了! “庆祝”完毕后,在回家的路上,宋淑梅看见大学生们在游行,几百人表情严肃地走过街头,举着标语异口同声喊“反饥饿,反压迫……”女生上身穿浅蓝的竹布小褂,下身穿活褶的黑裙子,男生则穿着大褂长衫。宋淑梅躲在马路一侧看着,很好奇,想加入,又觉得自己个矮,没敢混进去。 空袭来临躲进防空洞 回到家后,宋淑梅把当天的所见所闻告诉了父母,全家人都不由地叹了口气。 抗战期间,宋淑梅一家住在城祥胡同(音),胡同对面有九间并排的平房,其中一半是白面馆,里面常有抽白面的人来来往往,多数是中老年男子,脸色蜡黄蜡黄,身体干瘦,脖子上看得见无数凸起的血管。 那时京城的白面馆有些是日本人开的,老百姓常传言孩子走到那附近就会有“拍花的”(丢失或被害),因此大人们都不让自家孩子从那经过。 1941年到1942年,进入北平城的兵种越来越多,常听见密密麻麻的飞机在头顶盘旋、轰鸣,家家户户都拿纸或布条把窗户塞得严严实实,生怕震碎玻璃。可就是这样,家家户户的窗玻璃还是经常出意外,常常一次空袭后,大家就要忙着打扫玻璃碴子。 那时侯,基本上每个四合院都有防空洞。每次空袭来临时,宋淑梅的父亲都在单位上班,只有母亲一人在家,她一边叫着宋淑梅几个姐妹的名字,一边拽着她们几个孩子的手往防空洞里躲。宋老回忆,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平日裹小脚迈不开步子的母亲,那时候的动作却相当迅速。 百米长队领“舍粥” 日本人入侵后,通货膨胀得厉害,伪钞大量发行,钱不值钱,此时宋淑梅一家的生计及学业,单靠父亲30块大洋已不能维持,1942年宋淑梅从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转学。 宋老记得日本人侵入北平前,一块大洋还可换146个大铜子,1块钱可以买200个鸡蛋,这之后却少了很多。 在1942年至1945年日本投降前,用工资过活的人们也很艰难,货币贬值后,发工资一般用发实物来折算,同样价值的东西,上午能领一袋米(100斤),到了下午就只能换一个脸盆或者暖壶。 当时大多数人都开始吃政府兑换的“共和面”了,有的人家连“共和面”也吃不上,就只好排队领点薄粥,常见和平门附近有人在“舍粥”,男女老少在街边排起近百米的长队,拿着锅锅碗碗,等着国际友好组织施舍。 大后方 渡河齐唱“黄河在咆哮” 自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国共进入又一次合作时期,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西安、重庆等地就成了“抗战”的大后方。 1942年前后,随着形势的严峻,北平高校的学生们都纷纷前往西安,欲参加军队共同抗日。 当时还是初中生的宋淑梅,也受进步学生的影响,瞒着家人离京赶赴西安。她和高校大学生们先坐火车到河南新郑,之后找船渡黄河。 船上的三四十人大都是来自北平的大学生,彼此不太认识,但在渡河时,大家齐心高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在船上,宋淑梅认识了同样来自北平的大学生杨树德,两人谈吐相投,互相照顾。 到了西安后,宋淑梅由于年纪太小未被抗日训练班接纳,被编入代管队。杨树德则被编入抗日训练班八期四队。 1945年抗战胜利不久,宋淑梅与杨树德在西安结婚,之后二人回到北京。 回忆起沦陷岁月,宋淑梅老人说,“那个年代,个人的成长就像跳台阶,不明白的事情见多了也就明白了!强迫你从一个孩子很快变为一个大人。” 相关专题:新京报抗战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