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见证人梁匡忠讲诉押运国宝南迁北返的20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03:45 新京报 | |||||||||
梁匡忠如今已81岁了。从17岁到70岁,他从来没离开过故宫文物。他参与了故宫文物的南迁北返,成功地保护了故宫文物。 在军警林立的街道上,板车疾驰,车上架着机枪,辘辘声清脆得让人心里发紧。从神武门广场出发到火车站,几十辆板车来来往往,轮流运送着大量的箱子,箱子里全是故宫文物。 其中一辆车上就坐着父亲梁廷炜,他显得神色肃穆。梁匡忠说,1933年2月5日,父亲没有像以往一样,去故宫“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工作,而是接到了秘密任务。
他以为父亲出差几天就会回来,就偷偷跑去送父亲,结果发现北平全城戒了严。 81岁的梁匡忠老人,如今因为生病,显得非常消瘦。但与记者谈到投机时,炯炯的眼睛会眯成两弯月牙儿。 梁家世代为故宫工作,爷爷及爷爷的父亲是宫廷画师。溥仪退位后,梁匡忠的父亲梁廷炜就成了“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的一个组长,负责清点登记院内的文物。 梁家本来住在东四月牙胡同的一个老四合院。“院子分里外院,很宽敞。”梁匡忠说,因为父亲在故宫上班,家境也算殷实,月收入180元,应付一家的开销就游刃有余了;自己放学后就能跟两个弟弟玩耍。 但好景不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入侵山海关,华北形势告急。故宫博物院紧急决定转移文物,父亲被要求参与转移。 “那时仅包装工作就花了一年多”,到1933年,几万箱、约百万件文物才包装完。 辗转漂泊年年过年都在换地方 “父亲后来说,大家连夜搬,不敢大声说话。两列火车黎明时南下,一路只在添煤、添水时停车。两天后,列车到了浦口就不动了,军队守卫列车,一直守了一个月。最后上头决定,由水路把国宝运往上海。”在梁匡忠的记忆中,当时他和母亲、弟弟留在北平,每个月收到父亲寄的钱就只有100元了。 一直到1936年底,南京扩建了朝天宫,文物又从上海迁往南京,父亲才带回消息,让全家迁往南京。 “1937年那年的大年初五离开的北平。”梁匡忠摸着爬满皱纹的额头说,“没料成了辗转生活的开始”。 到南京后,梁匡忠就在南京汉西门石鼓路小学上了六年级。没想到从当年6月开始,日本飞机就开始轰炸南京了,“只要一听到警报,大家就拼命往防空洞跑,我总是赶紧趴在地上,潮湿冰冷得很。” 随后淞沪会战就开始了。1938年,朝天宫内所有的文物再次清选,共分三批运离南京。其中南路为80箱精品,运往湖南大学图书馆,再辗转到贵阳;第二批运往乐山,共2艘船装了9000多箱;第三批是北路,共7000多箱,要运到峨眉。 14岁的梁匡忠被迫再次中断学业。他和母亲、弟弟随第二批走,父亲则押第三批走。在武汉会合后,一家人就全跟着第三批文物了。 “我的印象特别深,1937年春节我在北平过的;1938年春节在宝鸡过,1939年春节在陕西褒城县(现汉中市勉县)过,1940年春节在峨眉过,1940年春节在乐山过。”谈起这段经历,梁匡忠神色默然。“那时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才能安定下来。” 遭到轰炸工友背着父亲躲炮弹 跟随着文物,先坐火车由南京到徐州到西安到宝鸡。到宝鸡后,再坐汽车到汉中到成都,最后到了峨眉。 押运过程中,除了艰辛,随时面临日军轰炸的危险。80箱的精品文物在从湖南大学图书馆搬走不到10天,图书馆就被炸了。梁匡忠跟的这批到达汉中后,刚搬走12天,藏文物的地方就被炸平了。 由于年龄比较大了,梁匡忠也参与了押送工作。“一队文物至少要一个士兵监守,车厢内要架机枪。押送人员和勤杂工要分班坐在车头和车尾。”“因为车头车尾更容易出事。” 梁匡忠一般坐在车尾。“什么都遇到过。土匪、翻车、日军轰炸……人的压力特别大。”梁匡忠说,有一天快到郑州了,大家正在休整,日军飞机突然来了。“当时我父亲身体不太好,根本跑不动,眼看着躲不过炮弹了,一个工友跑过来,背起他就跑……”幸运的是,这场轰炸,没有对文物造成伤害。 川陕路上的土匪也让押送人员心惊胆战。一次路被横放着的大树挡了,远处聚集了不少人。“知道那是土匪,我很害怕。不过后来看到我们车上有机枪,土匪自己跑了。” 除了押运文物,梁匡忠还有另外一个工作,就是“对签子”。一根竹签代表一箱文物,当文物从此地运到彼地时,交付了签子,就代表一箱文物安全送达。让梁匡忠欣慰的是,他从未丢失一个签子。 孩子取名见证文物南迁历史 辗转流离数年,梁家终于在1940年随文物到了四川峨眉。政府成立了故宫博物院峨眉、贵阳、乐山办事处后,一家人不得不再次分居两地。因为父亲被调到了乐山办事处。 梁匡忠的学业中断2年后,终于开始在峨眉中学上了初一。他被托付给父亲的拜把兄弟那志良照看后,母亲也带着弟弟到了乐山。 由于形势不好,父亲的工资很难按时发,一家五口人的生活已经是捉襟见肘了,次年梁匡忠便辍学到了乐山。经熟人介绍,梁匡忠1941年正式成了一名故宫博物院员工。当年,经人介绍,与峨眉女子刘玉娥成了婚,时年17岁。 此后多年,梁匡忠仍然辗转漂泊,为了有所纪念,他用所到之地给孩子们取名:长子在峨眉出生,叫梁峨生;二女是国宝迁徙到乐山时出生的,叫梁嘉生(乐山古称嘉定);后面两个孩子,是抗战后,文物返运南京后出生的,所以分别叫梁金生和梁宁生;1953年开始,故宫文物陆续北返,梁匡忠也调回北京工作,这时又有了一个小儿子,名叫梁燕生。 抗战胜利一家人分居海峡两岸 1945年,文物看护人员突然接到命令,要将文物汇总到重庆,再统一押送到南京。当时,贵阳的文物称做甲组,乐山的称做乙组,峨眉的则称做丙组。梁匡忠分到了甲组。 1947年,文物分水陆两路,运抵南京。但梁家父子不久又接到了密令,这一次父亲梁廷炜被要求护送2972箱国宝中的精华文物前往台湾,而梁匡忠则被命令留守南京。 1949年1月6日,父亲梁廷炜登上了“招商局”派出的海沪轮。那一天,轮船带走了国宝文物,父亲则带走了母亲、两个弟弟,还有长子梁峨生。 “根本没想到南京一别,就再无相见之日。”梁匡忠说,原以为过上两三年,他们就能回来,或者自己能够过去。 父亲梁廷炜到台湾后,就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父亲迁台后,梁匡忠在南京看护剩下的一万多箱文物,一直到1953年。从这一年开始,留存南京的故宫文物开始北返,梁家也随文物再回故乡。 日本侵华迫使故宫文物南迁,梁家保护了文物,但没有留下任何有纪念意义的物品。 “那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代,我这样的普通人,生活轨迹已经被彻底改变。”梁匡忠坐在卧室里,桌上是摊开着曾在故宫工作时获得的证书,还有一堆解放后关于故宫的照片。 ■人物档案 姓名:梁匡忠 年龄:81岁 职务:已退休。 故宫原文物保管工作人员。 1994年退休至2002年,故宫返聘梁匡忠,继续为故宫工作。 ■文物南迁 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后,平津受到严重威胁。故宫博物院决定选择院藏文物精品南迁。 1933年1月31日起,文物分批运往上海。2月5日夜,在北平市政当局协助下,装箱后的文物运至前门火车西站。古物共装18节车皮,押运人员、监视员、宪兵100名及故宫警卫另乘三节客车随行。故宫秘书吴瀛负责押运,张学良命军队沿途警戒护送。 文物南迁过程中,历经上海、南京、陕西、重庆等地,直到1940年左右分别安置在贵阳、峨眉、乐山,并分别成立办事处。 1945年抗战胜利,文物统一运往重庆,然后抵达南京。然而由于内战对国民党越来越不利,1949年初,一批精品文物被运往台湾。 1954年,南京的文物分批运回北京故宫博物院,但仍有两千箱一直还保存在南京,直到现在。 ■后记 家族里的第五代故宫人 1979年7月9日,梁匡忠的爱人刘玉娥因白血病去世。同年,儿子梁金生从内蒙古插队返京后,到故宫博物院工作,成为梁家第五代故宫人。 梁金生刚到故宫时是工程队的古建维修工人;1984年,调动到保管部工作。如今已是故宫文物管理处处长的梁金生表示,了解文物南迁历史的人越来越少了。“据我了解,经历过南迁的人只有我父亲还在世。这些人的离世可能会使那段历史被淡忘。” 知道讯息已是阴阳相隔 梁金生告诉记者,1987年一位武先生来故宫参观,他负责接待。交谈之中,他得知武先生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过。 “我就兴奋啊。我赶紧问他是否认识一个叫梁廷炜的老爷子。”梁金生写了封信,把家里的情况说了一遍,拜托武先生转交台湾亲人。 次年,梁峨生从台湾回内地,见到了生父梁匡忠。那时梁匡忠才得知,父母已于1972年去世。而在台湾,已经没亲人为故宫工作了。 现在,梁峨生等人每到梁匡忠生日那天,也就是8月20日,带全家回内地一趟,陪父亲过生日,说说话。 南迁史料终回故宫省亲 2005年6月21日,150余件有关“南迁文物”的史料被捐献到故宫。这150余件史料由已故台湾文物专家那志良(曾在峨眉照顾过梁匡忠)收藏,所有的史料都是他在参与故宫文物南迁的过程中收集整理的。 相关专题:新京报抗战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