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题 > 正文

央视大型纪录片《儿女英雄传》:赵一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10:45 央视新闻频道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周一到周五每晚10点30分播出大型纪录片《儿女英雄传》,8月17日播出:赵一曼。

  整理:李宏伟

  75年前,一位年轻的女子带着他刚满周岁的儿子,在上海的照相馆拍了一张照片。在
拍完这张这张照片后的第二年,东北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照片中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孩子托付给了亲友,离开上海去了当时的抗日前线东北。

  这以后,东北经历了长达十四年的战争,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又过了三年,新中国成立。经过连绵不断的动荡和战乱,人们终于迎来了和平安宁的日子。所有活着的人都在寻找战争中离散的亲人。包括这张照片上的人的亲人李坤杰。李坤杰是照片中这位母亲的姐姐,照片中的母亲是她的妹妹李坤泰。在寻找的过程中,姐姐李坤杰知道妹妹李坤泰在离开上海前,将怀里的孩子托付给了亲戚陈岳云、周菊芳夫妇,陈岳云夫妇收养了这个孩子,他们生活在南京,但他们也不知道孩子母亲的下落,只听说孩子的母亲已改姓赵,很早就在东北牺牲了。

  就在李坤杰寻找妹妹李坤泰的同时,1950年前后,一部名叫《赵一曼》的故事片正在全国上映,李坤杰当时看过三遍《赵一曼》,但她怎么也不会想到银幕上这个性格坚毅、威武不屈的女英雄赵一曼和她柔弱而美丽的妹妹李坤泰和有什么联系。

  1954年,李坤杰的一位朋友到北京开会,见到了在北京工作的老乡何成湘。曾经在东北作过地下工作的何成湘说,电影《赵一曼》里的赵一曼,就姓李,是四川人,他在东北时代表组织和她谈过话,他也想知道赵一曼的老家在四川哪里。何成湘拿着李坤杰提供的赵一曼的照片,专程到东北进行寻访。他将照片交给了许多人,委托他们去寻找这张照片上的女子是不是英雄赵一曼。1956年,一位记者在采访帮助赵一曼从

医院出逃的马车夫董老板时,董老板认出了记者手中照片上的女子就是赵一曼。记者又到赵一曼战斗过的珠河地区,当年的游击队员和乡亲们看了照片之后也证实照片上的人是赵一曼。他们说,赵一曼能文能武,枪打得准,有四川口音。

  李坤杰不敢相信,电影中的赵一曼和自己的幺妹李坤泰—— 一个是广为传颂的民族英雄,一个是苦苦寻找的手足姊妹,竟然会是同一个人。从人们的叙述中,我们渐渐的了解了赵一曼。

  赵一曼出生在四川宜宾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赵一曼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她和大哥大嫂在一起生活。赵一曼的哥嫂曾经想按照他们的意愿把赵一曼嫁出去,但她坚决不从。后来,赵一曼在宜宾女子中学带领几个同学作出了剪齐耳短发的惊人之举。21岁那年,赵一曼瞒着哥嫂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赵一曼1926年离开了老家四川,到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读书。第二年,党组织送赵一曼到苏联

留学,在莫斯科她认识了一位叫陈达邦的青年,并和他相爱结婚。回国不久,赵一曼在上海生下了儿子宁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党中央派遣大量优秀干部奔赴东北,就在这个时候,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的一位年轻女性来到东北抗日前线。她当时的名字叫李一超。李一超来到东北后,先是在中共北满省委从事工人运动。在一次罢工失败后,因为暴露身份,转移到了当时的珠河游击区工作,后来她加入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一师,任团政委。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她改名赵一曼。

  1935年秋,日军为了消灭抗联第三军,采取割断队伍和群众联系的毒辣手段,大肆向我珠河进行疯狂的讨伐,施用野蛮的归田并户,集团部落政策,把上边子群众的房屋全部烧光,把人赶到大屯子里,修起土围子,不愿走的人一律杀掉。11月15日,赵一曼所在的部队五十余人,被三百多名日伪军包围,在战斗中身负重伤的赵一曼不幸被俘。

  因为赵一曼身份重要,日军为了策反她,把赵一曼被送往哈尔滨市立医院疗伤。让日本人始料不及的是,在医院疗伤的赵一曼不仅没有放弃信仰和斗志,反而争取了看守董宪勋和护士韩勇义,通过她的劝说,激发了两人的爱国热情。1936年春,在董宪勋和韩勇义的接应下,赵一曼从日伪军的严密看守下逃脱,在即将逃出日伪军控制区域时候,赵一曼被敌人发现并再次被俘,这一次赵一曼被送入哈尔滨警务厅的牢房内。日军警务科科长大野泰治对赵一曼进行了审讯。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赵一曼坚贞不屈,她对敌人说道,“我是中国人,我爱我们的祖国,谁侵犯我们祖国的利益,我要一直和他战斗到死。”无计可施的敌人最后杀害了这位民族英雄。  

  赵一曼就义后,日伪军用一块毛毯将烈士的遗体包裹之后抬到山上,倒上汽油将英雄的遗体烧掉。赵一曼烈士尸骨未存,也没有坟墓。很多年以后,人们在她的牺牲地为这位民族英雄塑像立碑。

  相关专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