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题 > 正文

中日关系北京-东京论坛开幕式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22:50 中国日报网站

  8月23日,由中国日报社、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日本“言论NPO”组织共同主办的“北京—东京论坛”在京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构筑亚洲未来——中日关系:困难与希望”。这是中国新闻界和学术界首次与日本民间组织携手,为开展和推动中日民间交流而搭建的新平台。主办方邀请了中日政界、企业界、学术界和新闻界近60位知名人士参加,深入探讨两国关系目前面临的问题,努力推动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以下为以下是开幕式直播实录

  [中国日报网站总裁 张平:]我们的研讨会现在开始!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中国日报网的张平,今天上午的研讨会由我来主持。在研讨会开始之前,我想代表中国日报社、日本言论NPO和北京大学欢迎各位来参加本次北京·东京中日关系研讨会。

  [张平:]首先让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到会的嘉宾: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先生,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先生,中国日报总编辑朱灵先生,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会长、前中国驻日大使徐敦信先生,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侨联顾问唐闻生先生,中国日本友好协会副会长陈永昌先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贾庆国先生,中国日报副总编辑周庚鑫先生,全国政协外委会委员朱英璜先生。

  [张平:]下面由我介绍一下日本参会嘉宾,首先是工藤泰志,日本言论NPO代表;福川伸次,日本电通公司顾问、前日本通产省次官;铃木宽先生,日本参议院议员;渡边正太郎先生,经济同友会副代表干事;安斋隆先生,日本IY银行行长、前日本银行理事;小岛明先生,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会长,日本经济新闻社评论顾问;木村伊量,朝日新闻东京总社编辑局长。

  [张平:]参加今天中日研讨会的还有来自中日双方的专家、学者,我们还邀请了驻京的外国记者和在北京的中国媒体记者。欢迎各位的光临!首先请中国日报总编辑朱灵先生致辞。

  [中国日报总编辑朱灵:]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首先我代表此次论坛的主办方之一——中国日报社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首届北京·东京论坛,是中日两国政治、经济、媒体和学术界首次共同搭建的一个新型的交流平台。在中日关系历经波折的时候,这次论坛的顺利召开是关注两国关系改善和发展的中日各界朋友的勇气与智慧共同努力的结果。

  [朱灵:]中国日报社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英国报纸,自创刊以来,中国日报社一直以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了解和相互理解为己任,媒体对于中日两国关系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有调查显示,两国绝大多数民众主要是通过报纸与电视了解对方的。因此,两国媒体能否客观、全面地对对方进行报道将会切实地影响两国关系。

  [朱灵:]同时,我认为除了客观的报道以外,在中日两国关系面临严峻挑战的时刻,媒体更应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为两国关系的改善做更多的事情。主动促进中日双方的相互交流和理解,是每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和单位不能回避的责任。而当这种想法成为中国日报社、日本言论NPO组织和北京大学之间共识的时候,也就有了今天的这个盛会。

  [朱灵:]中日关系如何在历史与现实的种种藩篱中前行是一个需要两国间不断探讨的长期课题。为此,中国日报已经与日本言论NPO组织初步达成了一个为期十年的合作意向,使中日论坛-这个交流平台能够成为中日各界定期的交流机制,求同存异、相互交流、增进了解,以保证双方能够对中日关系的现状有清晰的了解和把握。

  [朱灵:]今天也来参加本次论坛的中国社科院高洪教授,曾经引用《礼记》的一段话来形容中日关系的立足点:“博弈之交不终日,饮食之交不终月,势力之交不终年,惟道义之交,可以终身”。我个人对此非常赞同。的确,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需要我们对中日关系的认识有更为长远的眼光和更为宽阔的胸襟,我相信本次论坛的各位与会嘉宾智慧的交流与碰撞,将使我们在这个方面受益匪浅。今天我们带着中日关系发展的共同愿望坐在一起进行交流和探讨,我们并不奢求马上取得一个成果,因为那可能是几年甚至几十年以后的事情,我希望今天的努力与辛劳能够成为取得最终成果的有利阶梯,让我们共同努力并拭目以待。谢谢大家!

  [中国日报网站总裁 张平:]下面有请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同志致辞。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 陈昊苏:]各位尊敬的朋友们,我以中国民间外交界的名义在这里发言。我们对“北京·东京论坛2005——中日关系:困难与希望”的召开表示欢迎!我们感谢中国日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日本言论NPO组织开展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合作,就是用十年的时间对新世纪中日关系的发展做联系性的探讨研究,目的在于使双方民间人士达成友好和平的共识,为今后数十年的中日关系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这是一项造福两国人民及进步人类的伟大工程,可以指望中日双方社会各界人士给予积极评价和热忱支持。我们再次对这个令人向往的前景表示期待与祝福!

  [陈昊苏:]讨论中日关系应该具有明智的历史眼光。过去111年间,中日之间经历了漫长的51年兵戎相见由仇恨带来灾难的岁月,又经历了整整60年战后纠葛不断困难与希望并存的年代,现在理应通过双方的信任和努力去实现真正化干戈为玉帛、世世代代友好合作的光明前景,其时限起码应该是50年,最好能够延伸到100年。

  [陈昊苏:]中国把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确定为处理中日关系的基本方针,就是希望超越51年战争带来的苦难,为60年曲折的历程打开新的出路,创造今后一个世纪的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未来,我相信这应该是我们双方都能够认同的正确的主张。

  [陈昊苏:]今天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进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这是与全世界进步人类相协调的正义行动。

  听说有这样的日本人士,指责中国方面进行“反日教育”。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付出牺牲最大的国家,有大约3500万人在战争中丧生。在中国人口集中的东部中部地区,差不多每一个家庭都有在那场战争中失去亲人的痛苦回忆。

  [陈昊苏:]当我们听到日本有人散布“并未侵略中国”、“发动战争是为了解放亚洲人民”之类的言论时,自然会激起作为战争受害者对于当年侵略者残暴罪行的无比义愤。我们要讲述历史的真相以分清战争的责任,并且着重于教育自己的后代汲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沉重教训,激发起建设自己国家的爱国主义热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被迫这样做的。

  [陈昊苏:]中国历来崇尚“君子不念旧恶”的美德。如果历史上为恶的一方能够认真反省,并以实际行动证明已经不再为恶,那么受害的一方当然可以给予原谅,不再提起当年受害的往事。但如果为恶者矢口否认曾经有加害于人的事实,而且用这种方式不断地继续加害于人,受害者即使想要不念旧恶也没有可能,现在的情况正是如此。

  [陈昊苏:]应该注意的是,中国现在进行抗战教育的时候,只限于追究发动侵华战争负有历史责任的军国主义分子,而把他们与广大的日本人民区分开来。我们认为日本人民其实也是那场军国主义分子发动的侵略战争的受害者。日本有一些进步力量曾经在战争年代反对过军国主义的侵略政策,日本军队中有一些士兵后来参加反战同盟与中国军民一起反对侵略战争,日本在战后有一些犯有战争罪行的军人向他们残害过的中国人表示真正的道歉因而受到宽恕,这些都是为中国人民所尊敬的富于正义感的行为,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不但没有被遗忘,而且受到热烈的赞扬。

  [陈昊苏:]我们还要高度评价战后60年间日本许多进步人士致力于与中国人民友好的事业,他们喊出了“中日不再战”的口号,不惜为此劳顿奔波,竭尽心力,甚至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我们认为所有这些日本的进步人士真正代表了日本人民的良知,我们关于两国人民可以建立真正友谊并且不再为敌的想法,因为体认到日本人民的良知而具备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没有想过要与日本人民为敌,我们当然也不愿意看到那些煽动对中国仇恨的势力给二十一世纪的中日友好合作投下阴影。

  [陈昊苏:]中国自然要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世界上任何国家决定政策时都会坚持国家利益这个出发点。但我想向各位说明,中国绝不会只顾及自己国家的利益而不考虑别的国家的利益。中国主张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多边合作,就是希望实现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在中日关系问题上,我们认为只有互相携手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研究一下历史就不难发现,实现战争政策给日本带来的只是损害,而放弃战争政策却给日本带来了繁荣。我们主张中日之间实现长期的和平,不仅是出于中国的利益,也是对日本怀着善意的表示。

  [陈昊苏:]前面讲过,中国在中日关系问题上的基本主张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所以我在讲话中强调了对历史问题的看法。在论坛开始的时候,我把这些看法提供给中日双方的朋友,希望开展有益的讨论。中方希望与日本朋友坦诚相对,在涉及中日关系的各种问题上都通过讨论取得共识。我们的前提其实就是“尊重”二字: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既尊重利益、也尊重真理;既尊重历史,也尊重未来。

  [陈昊苏:]请允许我再一次对此次论坛的举行表示欢迎,希望和各位朋友共同努力去把握论坛的成功。谢谢!

  [中国日报网站总裁 张平:]下面有请日本方面的福川伸次先生致辞,他是前日本通产省次官。

  [福川伸次:]尊敬的赵启正先生、陈昊苏会长、中国驻日本大使徐先生以及朱灵总编辑,今天我们的北京·东京论坛召开了,这次论坛的题目是“中日关系:困难与希望”,我代表日方的与会人员表示祝贺。这次论坛目的是在于消除大家沟通与认识之间的差异,在探讨两国发展的同时,有助于亚洲进步的新的讨论平台。这次活动,得到了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的支持,是中国日报社、北京大学、对外友协,以及言论NPO经过了长达两年的准备召开的一次活动。

  [福川伸次:]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有30多年了,我们期待中日关系取得新的飞跃。不同于此前由政界和经济界进行讨论的方式,此次论坛形成政治家、经济学家、学者三方讨论,我们言论NPO将全力以赴应对中日之间面临的新挑战。在此我向此次为研讨会圆满召开付出努力的中日人员,以及赵启正先生的远见卓识表示衷心的敬意。

  [福川伸次:]由于日本在9月份要举行众议院选举,所以此次很多政治家不能前来,但在座的各位都是富有经验的有识之人。我认为21世纪将迎来一个大交流时代,通过交流进一步推动IT革命,扩大技术革新,活跃文化的活动,提高增长的水平。要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就是必须集中全球睿智,使全球化植根我们心中,开创新的未来。

  [福川伸次:]我们可以看到亚洲各国自80年代以来正在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中心,取得了新的发展,由于中日两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中日交流的发展,两国在推动全球化的过程中将做出与之实力相应的贡献.中日两国位于亚洲中心,通过合作可以推动亚洲的发展,由此使两国实现双赢的可能性。

  [福川伸次:]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实现30多年的今天,要把上述的可能性具体落实需要我们有一个新的理念,进一步发展与充实我们的合作框架。

  我们正在迎来这样一个新的世界。日中两国本来是一衣带水的邻国,近两年在日中关系方面不断发生一些有损于相互信赖和友好合作关系的行为,这是政治层面的,而且这种行为损害了两国的感情。对于战后60周年的今天,仍然会由于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引起日中之间的政治摩擦,对于这种现状我感到非常忧虑。

  [福川伸次:]8月15日小泉首相发表了一个谈话,谈到我国的侵略给许多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痛苦,日本承认上述的事实,并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道歉。中国放弃了对战争所受损失的赔偿要求,另一方面,日本从对战争的反省出发,明确走和平国家的道路,并将其付诸行动,同时通过向中国提供超过3万亿日元贷款并进行合作。

  [福川伸次:]正如胡锦涛主席谈的那样,日中两国应致力于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现在我们面临的是着手发展面向未来,建立牢固互信关系。为此,作为政治领导人,我们必须在日中恢复邦交历史的基础之上,本着尊重日中三个正式文件的精神,通过对历史进行认识,作出努力。如果发生日中之间意见相左的问题,应该采取本着尊敬法律,互谅的态度通过对话加以解决。

  对下一代青少年加强教育非常重要,对包括教科书在内的历史问题进行研究,需要有计划且经常性的开展青少年的交流活动。此外应该努力扩大政界、行政、企业、教育等各个层面的合作,以及文化、体育、医疗等方面的交流。通过本论坛,我们也将尽自己的努力为构筑未来的中日关系做出贡献。

  [福川伸次:]在7世纪到10世纪之初,日本向中国派遣人员,到中国进行学习。同时以孙中山为首的一些中国人士赴日本学习。青少年的交流、文化的交流等等有助于提高各自国家的质量,建立信任的关系,创造一个强有力的基础。中国的经济从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开始,保持了年均9.4%左右的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六的经济大国。而经济实力位列世界第二的日本也在逐步恢复之中,通过改革和管理革新正在恢复对经济的信心,由于民间企业已经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形成了垂直和水平的网络分工体制,同时有人才资源。如果两国能够集中双方的力量,肯定会收到1+1等于3或者是等于4的效应。

  [福川伸次:]从以上观点的出发,我们相信日中两国可以发挥新作用地位。首先日中关系的合作正在走向多元发展的局面,日本企业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不单是贸易、投资或者是制造方面,还涉及到了销售网的相互利用,产品的设计、研发以及风险投资的培养方面。日中两国的关系正处于一个高度互补关系的阶段,而且正在形成能够提高相互依存关系的基础。21世纪的技术革命无疑会取得重大进展,文化和产业会产生效应,21世纪就是所谓知识的时代。日本企业通过高新技术的研发,提高产业的创造能力,加上与中国产品具有优势,应该可以使两国经济的发展成为扩大均衡型的关系。知识创造型的产业是引领21世纪增长的产业,也是日中两国应该共同进行挑战的领域。

  [福川伸次:]第二点,我们迎接对循环型经济的挑战。正如热浪、干旱、洪水气象所象征的那样,世界正在产生变化。人类的生产活动、生活已经超越了地球负担的能力,我们必须着眼于零排放。在循环型经济方面,我们必须对产业结构、技术体系、能源结构、生活方式、社会体系、价值观等等各个领域综合性地开展工作,日中两国之间的知识与经济的交流,无论是在政策形成方面,还是在具体业务方面都是极有可能的。

  [福川伸次:]第三,让全球主义能够真正的植根。全球主义不可能建立在一国霸权的基础之上,只有各国相互付出自己的睿智,相互信任、洞察未来,冷静的采取行动才能实现全球主义。我认为,全球主义是20世纪人类智慧从对过去的反省之中产生的新的机制,但也是一个易于崩溃的系统,因此在加强发展方面日中两国必须有坚定的政治决心和紧密的合作,这也需要我们付出努力。日中两国有必要加强联合国的作用,为亚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开展合作,与此同时,在经济,尤其是在加强WTO和朝鲜半岛无核化的问题上加强合作,力争使新一回合的谈判成功。

  [福川伸次:]第四是亚洲的合作。在包括贸易、信息、人才培养等诸多领域,日本和中国都有很大的潜力。日中两国在亚洲占到了GDP的70%,也占到亚洲贸易总额的40%。因此,在亚洲地区合作方面,日中两国能够起到的作用是极其重大的。2002年11月,中国当时朱镕基总理,曾经提议应该考虑建立“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区”,我觉得这是他对于亚洲发展有所期待的信号,我给予很高的评价。我觉得,为了使日中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层次,我们应该建立今后合作的框架,这里面应该以自由贸易为中心,形成一个紧密而且充满活力的经济关系,应该包括投资、经济合作、金融市场搞活、稳定货币体系、环保、人才培养等各个领域,开展一种一揽子的经济合作,签订相应的协定。

  [福川伸次:]从经济规模来说和历史地理条件来看,日中包括韩国在内应该开展经济合作,与此同时与东盟在内的国家开展自由贸易的协定,或者是推动经济的合作,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一个亚洲的合作协定,这是我们将来所能够设想的最好的愿景。日中两国应该从作为亚洲椭圆形的中心,从这个角度出发,积极为亚洲的合作发挥作用。日中关系已经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我们从大局出发,考虑使日中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层次,并且为此努力。我们应该真正地互相信赖,并且把它交给下一代。我以此作为我的致辞。谢谢大家!

  [中国日报网站总裁 张平:]下面有请日本IY银行行长、前日本银行理事安斋隆先生演讲。

  [安斋隆:]各位早上好,赵启正先生以及各位知名人士能够出席这样的会议,我们感到非常荣幸。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60年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与战败国的日本的有识之士聚集在此,以个人身份启动旨在寻求如何构建中日两国关系开展讨论的论坛,我们感到欣慰。而且这个论坛也是两国立志开创亚洲世界未来的有志者的论坛,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安斋隆:]作为帮助这个论坛启动的其中一员,我倍感自豪。另外,由于日本举行国会议员大选这一突发事件的影响,使我们论坛的启动略微显得单薄了一些,我们在这里大声地呼吁,希望今后随着探讨的不断深入,论坛能够不断成长,并且希望论坛尽可能避免出现急功近利的情况。

  [安斋隆:]回顾战后60年的历史,不可否认类似这样论坛的启动来得晚了一些。的确,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有别于欧洲,虽然由于战后漫长的冷战体系,形成了两国不同的社会体制,但它无法改变我们彼此是邻国的关系。正如“远亲不如近邻”,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为了两国的发展,我们无法放任两国间不断恶化的国民感情,回避中日之间已经显现出来的问题和课题。我们应该坦诚地面对对方,认真努力地克服这样一些问题和课题。

  [安斋隆:]在这里,我想给各位介绍两本,使我终身难忘并对我人生带来巨大影响的书。一本是是松本重治的《上海时代》,这本书代表为了避免战争爆发和激化而四处奔走的声音。另外一本是《最后的日本人》,讲述当时号称第一军事强国的俄罗斯与作为小国的日本进行对抗的可能性,1909年日本陆军以朝鲜半岛作为根据地,北上挺进东北地区这件事情却毫无道理,对于之后的民族主义日益高涨的日本依然义无反顾,主人公在回国之际,不断向政治家、媒体发出了这样的警告。之后在美国,他曾经说服了罗斯福总统,准备向日本天皇承避免开展的信,但是已经晚了,日本开始珍珠港的偷袭。

  [安斋隆:]受到这两位先辈的影响,我本人一直在不断思考,在我国与外国的关系方面,我自己到底能够做些什么。我最初到访中国是文革时期,当时中国的外汇储备不足5亿美元。粮食不足,且无法确保进口小麦所需要的资金。当时在被问到有什么良策的时候,我通过驻港基地提出,如果无法举债可否通过在海外的中国银行吸收存款,或者是用租赁、信托以及期限办法的建议,我其后收到了深深的感谢。

  [安斋隆:]如今中国已经拥有了巨额外汇储备,可能很难想象当时的情况。进入1990年以后,除了与日本银行的交流以外,我作为建立中国银行结算系统的国际顾问曾经数次访华,并亲眼目睹了中国所发生的巨变。自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首先给我的印象就是人民工作热情的改变。以前在我每次讲话结束之前,如果一到下午五点大家就会急急忙忙想下班,但是从南巡讲话以后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要我的讲话没有结束,大家都不会离场,而且就我所准备的演讲资料,他们即使开夜车,也会翻译成中文。

  [安斋隆:]此后发生在中国的变化也正是基于人们在内心和行为上的变化而产生的。1994年我成为日本银行的理事,分管亚洲地区。不久墨西哥出现了金融波动,并在两年半以后逐渐演变成了亚洲金融危机。在此期间,对于频繁与亚洲各国的央行们开会、商讨对策的我来说,如此的结果让我感到非常屈辱。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我多次到访中国,为了避免金融危机的扩大,与

人民银行之间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中国在亚洲货币面临贬值的情况之下,回避了人民币的贬值,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当时毅然的应对成为其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并且,最终在上个月中国开展向有管理的浮动
汇率
制进行过渡,它显示出中国的风范。

  [安斋隆:]我的心中始终有一句不能忘怀的话,“即使是大象也可能被流沙拌倒”,这句话是在30年前一位中国友人告诫日本的一句话。当时的日本尽管日元大幅度升值,日元价格也大幅上涨,但是经济依然高速发展。但是如果日本周边国家如流沙一样动荡不安,即使像巨象般的日本早晚也会毁于一旦。如今的中国发展很好,但是经济不会在一个国家发展,全球化的形式不会只是今天,就像古代丝绸之路那样,是源于人类的向上心和好奇心的本能。往来立足于合作对象,如果在封闭的环境当中,经济绝对不能发展。

  [安斋隆:]无论是哪个国家,都应通过开放型的经济,也就是通过商品、资本和人的尽可能流动实现发展和稳定。就如同体育比赛一样,若想在公平竞争环境下进行,各国必须维系和平关系,和平将促使经济的往来,否则不可能实现。亚当·史密斯在200年前就说过,经济规模越大,市场规模就越高,最终促进效率的提高。这就是促使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真正动力所在。如果以中国和日本为核心形成巨大的经济圈,享受分工带来的高效化,将产生更好的结果。

  [安斋隆:]人们常说邻国的经济一旦发展起来,往往会产生妒忌,但是邻国的经济不动,又会产生什么好处呢?相反,邻国如果发展起来,必然给本国带来诸多的利益。因此我们启动的该论坛就是想围绕着如何进一步扩大分工发展,我们应该做什么的主题,通过相互探讨形成共享结论的平台。本次许多日本政治家未能前来会议,这是由于我国

邮政改革法案被议会否决。小泉首相也是希望进一步核实民意,因此解散了议会进行大选。虽然结果很难预测,但是大家都希望尽快改革,希望造成资源浪费、阻碍日本经济提高的根本,在不远的将来都会被清除。我是这么看待的。

  [安斋隆:]中国也同样有着在国有商业银行的体系下,财政与金融没有办法彻底分离的问题,从而陷入了不能克服不良债券发生机制的烦恼之中。目前,中国的经济主要是依靠海外的直接投资和出口作为动力,而在不断发展,但是还看不出有效利用本国资金,使之成为经济发展基础的迹象。这也是中国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安斋隆:]日本目前的民间机构对于不良债券的处理已经告一段落,目前正在以自己的力量不断向前发展。所以日本剩下的课题,就像刚才所提到的,就是邮局所办理的邮政储蓄和保险,以及政府系统的金融机构,以及作为特殊法人的机构如何进行整理、改革的问题。

  [安斋隆:]我们中日两国在全球化经济的环境下,今后为了维系持续的、更强有力的发展,对这种国家拥有无限量储蓄资金,且这些资金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支配的无效使用体制,必须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关于这个问题希望在这个论坛上大家能够进行深入讨论。以上就是我今天的主题发言,谢谢各位的倾听。谢谢!

  [中国日报网站总裁 张平:]下面有请日本政策研究大学副校长白石隆先生发表主题演讲。

  [白石隆:]在昨天的晚宴上,日本言论NPO代表工藤泰志先生说,希望把这个论坛开到十年。我当时想,十年以后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到底会是什么样的?中国今后十年又是怎么样,会发生哪些我们意想不到的巨大变化。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发生了怎样巨大的发展,这一点人人皆之,我也不想再多说了。

  [白石隆:]另外一方面,人们经常说日本没什么变化。但其实我们回顾过去20年,日本也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比如说我个人的情况,20年当中我有10年在美国,85年签署广场协议,日元从1美元兑250日元,变成了日元的升值;当时的民主党现在变成了一个大党。社会的舆论发生了多大的变化?现在大家都知道日本政治变化多端,说是“剧场政治”,舆论的作用更大了。

  [白石隆:]日本的社会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我们看一下去年的记录,东京结婚的人当中,十组中有一组是日本和外国人结婚的情况。这就是说,日本的社会、经济、政治并不像中国那样一眼就能够看穿的,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这个变化不是由上而下的,不是日本政府让做的,而是微观性变化的结果。

  [白石隆:]日本的外交也是这样的情况。这20年,建立了日美同盟、日美合作,建立起了亚洲共同体,推进了东亚经济合作。这是日本外交的一个巨大支柱。日本、中国和东盟各国、韩国之间进行了合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还有经济合作协定EPA,到2007年左右,几乎上都会达成一致。2010年到2015年,估计会进入实施阶段。为什么能够出现如此大的东亚联合体构筑,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重大的进展?首先,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亚洲经济的实力逐渐联合在一起,日中经济又建立在了一起,这是一个重要的理由。同时,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在经济上拥有了相当大的实力,也是另外一个原因。

  [白石隆:]日本的外交实际上游离在两个世界之间,在明治维新之前是围绕着中国一些儒教的东西,认为这是真理,是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明治维新之后是以欧美为中心。在这个两个世界的夹缝当中,日本生存了下来。日本在历史上有三个外交想法,一直持续到现。其中之一就是日本的外交以欧美,特别是战争之前是英国,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外交。这叫国际主义。在二战之前,这种说法叫“英美本位主义”。这是日本外交的一种考虑、想法,尤其是二战之后,这是日本外交的基本想法。或者是以美国之间的同盟关系,以此为基本推进日本外交。

  [白石隆:]另外一点想法,就是亚洲主义。曾经有各种各样亚洲主义的想法,尤其是1915年到1945年之间的30年时间,非常不幸的是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主义。这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也是一个没有办法的事实。在此之前,赞同孙中山所主张的亚洲主义的人很多,二战之后日本竹内好先生就主张日中合作这样的亚洲主义。

  [白石隆:]还有一个想法,就是通过日中合作,以此为基础使亚洲发展起来的亚洲主义。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在亚洲寻求更多的稳定。所以亚洲主义本身也有各种各样的类型。

  [白石隆:]第三点就是狭隘的日本主义,国家主义。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认为日本的外交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把国家主义和亚洲主义结合在一起。外交课题在今后如何处理和解决也取决于这一点,它的关键就是如何把日中关系管理好。

  [白石隆:]关于民意调查的结果,非常遗憾的是,日本人、中国人双方相互之间拥有很深的不信任的关系。这里面包含很多历史的问题,尤其是靖国神社的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还有教科书问题、资源开发问题、日本加入安理会的问题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它们触发产生了两国不信任的关系。对于日本人来说,怎样接受崛起的中国,同时双方如何尊重,在对等的关系中重新构筑起日中关系,这是一个关键点。

  [白石隆:]同时,我想顺便说到中国,一些需要中国人认真考虑的问题。中国经济、政治今后将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会有更大的实力,中国对此充满信心。将来中国会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体,从人民币兑换来讲,到2020年有可能超过日本,形成世界第二位的经济。到了2050年的时候,有可能会成为超过美国的经济大国,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在亚洲如何作为一个大国发挥作用呢?中国人应该深思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已经到了一个需要思考的时期。

  [白石隆:]非常遗憾我们现在面临的是日中之间相互不信任的局面。这种信任是不应该的,是不好的,但我们一定能够想办法把这种不信任的关系改成相互信任的关系。如何培养国民的意志是一个重大课题。这个论坛今后会持续十年,十年后我们还会在此以这样的形式,站在这里回顾十年的时间,十年前我们是互相不信任的,现在是相互信任的关系。通过这次论坛,我想一定能够完成这样的使命。谢谢大家!

  [中国日报网站总裁 张平:]下面一位发言的是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赵启正先生。

  [赵启正:]尊敬的工藤泰志先生、福川伸次先生、白石隆先生,尊敬的陈昊苏先生、朱灵先生、徐先生。大家早上好!我很高兴的参加今天的论坛,最近中日之间论坛很多,都很重要,这是一个值得高兴的事情。各个论坛无论是讨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但主题都是中日关系,目的都是改善关系,增进友好。

  [赵启正:]今天的中日关系到底怎么了?从中国方面说,在几年前也没有这样一种思想准备。我想,在日本方面也是这样的。对于今天我们存在的困难,刚才日本方面诸位先生说的很清楚了。我最近两次到日本,也和日本的政界、经济界、学术界和我私人的朋友,广泛、真诚地交流。当然,中国方面每天都在交流。那么对于“政冷经热”这个现象怎么看,也并不一致。大家说不必着急,中日之间互相有需要,经济能保持热就可以。领导人很忧虑说,这样长期下去必然使经热也受到破坏。

  我的想法是,至少“政冷”会使我们的经济不能达到应该的高度。如果不存在“政冷”,今天中日经济的发展可能会达到一个令人惊讶的水平。因为中日间需求的潜力很大,特别是中国方面,有许多重大项目、工程已经列入发展规划。日本的产品质量较高,并且也适合在中国建设。但是都没有能够很简单和顺利的决定下来,这显然是受到“政冷”的影响。

  [赵启正:]困难,刚才日本诸位都列举了。我想谈谈希望。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但也是乐观主义者。我觉得中日之间的发展,还是有可能像大家所预期的,在十年内能够有明显的改善。十年后在这里或者在东京,我们将总结十年这个论坛所做的贡献。

  [赵启正:]我有这样几个理由认为中日关系还是很有希望在十年内或更短的时间内改善的。中日友好的历史,完全有据可查的有2000多年,不友好的历史大约是50年,就是1894到1945,战后60年总体来说,应当是友好的。所以以史为鉴,我们不妨将2000多年和战后60年都包括进去。基于这种思想,中国国务院的信息办公室就在日本举行了一个战后60年的中日友好照片展,受到日本方面的欢迎,我也很受感动,留言册上写的都是友好的话。

  [赵启正:]中日文化的接近除了韩国以外,没有其他国家可以比较。我到东京,在看茶道的时候,他们说向美国人介绍茶道几十年也没有什么收获,但中国人进来闻到茶香就有了共同感觉。歌舞剧、京剧,中日的都是互通的,书法更是完全一致。这样的背景很坚实,文化的理解是政治的理解和经济交往的重要基础。这是我们独特的两国关系。

  [赵启正:]从经济来说,这种互相的需求已经是现实,是互补的关系。前年,中日之间贸易总额如果不包括香港的话,是1300亿美元,去年是1600亿美元,今年中日双方都认为会超过1900亿美元。在整个全球上,相互贸易超过1000美元的国家,据说只有五对到十对,而我们这个额度几乎是全球第一。比起欧洲和美国来差距都是1%,去年欧盟和美国超过中日贸易的只有1%,所以这并不令人十分沮丧。

  [赵启正:]以往我们忽略中日还有一个共同的需求,就是安全和和平的需求。我完全确认日本人民是非常拥护和平的。中国人更是如此,因为近百年来受到战争和受到欺凌,对于和平的祈求是从内心的。特别是在恐怖主义泛滥或猖獗的情况下,双方对恐怖主义的防范是共同的需求。所以在经济需求之外,在安全和和平需求方面,我们也应该讨论一些共同的话题。

  [赵启正:]第四个有利条件,就是中日间民间的朋友更多。我也有许多美国朋友,但是说起来称名道姓,能够拍肩膀的还是日本的朋友多,这种沟通很有好处。美国兰德公司的总裁对我说,美国和欧洲之间也有很多的矛盾,但是由于美国人绝大多数是欧洲的移民,他们的语言也相同,所以民间学者朋友很多。民间的沟通对政府之间减少摩擦和误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我联想到中日之间也有这样的优势。在中国今年3月4月发生涉日游行之后,中国很多前驻日大使,都到各处演说,对于青少年如何正确的观察中日关系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这种论坛也可以认为是民间人士在起主要作用,虽然很多人原来是官方的背景。

  [赵启正:]刚才我看了主办单位的联合调查,这个调查好像是统计了约一万人,问题很多。民意调查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如问题的选择、问题的定义、调查的人数等等都会引起很多误差。即使是同样的问题,每个月的调查都在变化,因为舆论本身都在变化。

  这些问题当中,有一些定义不是很清楚或者是缺少一些解释,可能带来一些误差。比如,对双方特别是对日本方面的问题是,“中国是共产主义国家还是军国主义国家,还是大国主义,还是霸权主义,还是和平主义”等等,但是就忘了问是不是“社会主义”,也许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同了。其实这个问题很重要。美国一些重要人物在十年前就多次问过我,中国是共产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我明确地回答,中国是社会主义,并且中国社会主义与前苏联的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还不相同,的确是中国特色的,因此对于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没有问日本方面,这可能是一个马虎。

  [赵启正:]刚才白石隆先生谈到国际主义,国际主义的定义在中国和日本也有很多不同,并且和经济全球化等都有一些模糊。所以,下次调查把定义明确化一些,也许更好。但是我并不否定这次调查的意义,不管怎么说,我们只说了一个严峻的事实,就是日本的厌中情绪和中国的厌日情绪都很严重,这是我们不希望的。

  [赵启正:]上周日本著名电视时政主持人田原总一郎先生在上海和北京都见了很多中国朋友,他对我说,他直接的感觉没有舆论上反映的那样严重。我这次到日本去,从留言录上看,也没有感觉这么严重。比如说调查当中有一个问题,问中国人“日本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如何?”,问日本人“你对中国的媒体报道如何?”其实大多数中国人不认识日文,大多数日本人也不认识中文,他的印象还是从本国媒体得来的。所以本国媒体如何报道十分重要。

  [赵启正:]在我讲话结束的时候,我想提一提对媒体的希望。在全球卫星电视普及的情况下,在互联网普及的情况下,信息使国家的距离变小了,互相的理解应该是增强了,但是由于媒体选择题目的片面性,会把某些问题放大,会把某些问题掩饰或者是会发生某些歧变。2002年沈阳的领事馆事件发生时,我正在日本。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当时的回答是,日本电视台每一小时或者是半小时播出一次,沈阳领事馆门前中国武警战士拦住朝鲜闯入妇女的镜头,并且孩子在哭泣,把声音放大,并且说中国人侵犯了日本的领土。我的回答是,9·11之后,中国武警战士受到反恐的教育,不知道闯入者是何人,不懂日文,他们只知道阻拦闯入者。我觉得应该向中国武警战士致敬而不应该指责他们,我的说法得到很多日本朋友的支持。

  [赵启正:]又如“中国足球场”的表现,球迷当中一些人是极端的人,再把中日关系加进去,他们的行为就有一些不妥。这些事情中国政府在教育,在处理,但是他们的镜头却没有播送教育和制止的内容。

  [赵启正:]中国媒体也不是没有问题的,特别是一些较小的报纸,他们的报道十分自由和随便。每年8月15号在靖国神社前面,几个老兵穿着日服,带着枪,很多人可能以为日本人对战争的怀念和不承认战争的严重性被高估了。所以我希望媒体在选择题目和报道的角度上,从中日友好出发,要进行实际的报道,不要扩大分歧,而缩小我们共同认识的方面。

  [赵启正:]白石隆先生说十年以后还开这样的会,每年也要开这样的会,十年以后有总结会,我希望大家保持身体健康,头脑保持灵活,到时候庆祝我们这十年大家共同的努力。谢谢各位!

  [中国日报网站总裁 张平:]本次论坛的召开得到了赵启正主任、陈会长的大力支持,我代表主办方向他们表示感谢。刚才赵主任讲话当中提到了本次论坛我们有一些问题设置的意见,我想刚才也讲到了,这次论坛的舆论调查我们不是仅搞一次,今后还继续做下去。我们主办方会在今后的论坛当中,今后的民意调查当中,会把您的意见加进去。也希望赵主任、陈会长在我们今后的舆论调查、论坛开会当中给予更多的支持。接下来要进行十分钟的茶歇。茶歇之后要进行舆论调查的结果。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