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题 > 正文

中日关系“北京-东京论坛”开幕式(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09:05 国际在线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年之际,在中日两国关系正处于政冷经热的低弥时期,由中国日报社、北京大学和日本“言论NPO”组织联合举办的“北京·东京论坛”于8月23日和24日在北京召开。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构筑亚洲未来——中日关系:困难与希望”。这是中国新闻界与日本民间组织首度携手搭建的中日民间交流新平台。届时将有大批来自两国的中日问题专
家学者与会,他们来自两国的政治界、经济界、法学界、新闻界,其中多位曾经担任过各自政府的高级官员。

  以下是开幕式直播实录。

  [中国日报网站总裁 张平:] 我们的研讨会现在开始!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中国日报网的张平,今天上午的研讨会由我来主持。在研讨会开始之前,我想代表中国日报社、日本言论NPO和北京大学欢迎各位来参加本次北京·东京中日关系研讨会。

  首先让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到会的嘉宾: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先生,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先生,中国日报总编辑朱灵先生,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会长、前中国驻日大师徐敦信先生,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侨联顾问唐闻生先生,中国日本友好协会副会长陈永昌先生,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贾庆国先生,中国日报副总编辑周庚鑫先生,全国政协外委会委员朱英璜先生。

  下面由我介绍一下日本参会嘉宾,首先是工藤泰志,日本言论NPO代表;福川伸次,日本电通公司顾问、前日本通产省次官;铃木宽先生,日本参议院议员;渡边正太郎先生,经济同友会副代表干事;安斋隆先生,日本IY银行行长、前日本银行理事;小岛明先生,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会长,日本经济新闻社评论顾问;木村伊量,朝日新闻东京总社编辑局长。

  参加今天中日研讨会的还有来自中日双方的专家、学者,我们还邀请了驻京的外国记者和在北京的中国媒体记者。欢迎各位的光临!首先请中国日报总编辑朱灵先生致辞。

  [中国日报总编辑朱灵:]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首先我代表此次论坛的主办方之一——中国日报社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首届北京·东京论坛,是中日两国政治、经济、媒体和学术界首次共同搭建的一个新型的交流平台。在中日关系历经波折的时候,这次论坛的顺利召开是关注两国关系改善和发展的中日各界朋友的勇气与智慧共同努力的结果。

  同时,我认为除了客观的报道以外,在中日两国关系面临严峻挑战的时刻,媒体更应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为两国关系的改善做更多的事情。主动促进中日双方的相互交流和理解,是每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和单位不能回避的责任。而当这种想法成为中国日报社、日本言论NPO组织和北京大学之间共识的时候,也就有了今天的这个盛会。

  中日关系如何在历史与现实的种种藩篱中前行是一个需要两国间不断探讨的长期课题。为此,中国日报已经与日本言论NPO组织初步达成了一个为期十年的合作意向,使中日论坛-这个交流平台能够成为中日各界定期的交流机制,求同存异、相互交流、增进了解,以保证双方能够对中日关系的现状有清晰的了解和把握。

  今天也来参加本次论坛的中国社科院高洪教授,曾经引用《礼记》的一段话来形容中日关系的立足点:“博弈之交不终日,饮食之交不终月,势力之交不终年,为道义之交,可以终身”。我个人对此非常赞同。

  的确,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需要我们对中日关系的认识有更为长远的眼光和更为宽阔的胸襟,我相信本次论坛的各位与会嘉宾智慧的交流与碰撞,将使我们在这个方面受益匪浅。今天我们带着中日关系发展的共同愿望坐在一起进行交流和探讨,我们并不奢求马上取得一个成果,因为那可能是几年甚至几十年以后的事情,我希望今天的努力与辛劳能够成为取得最终成果的有利阶梯,让我们共同努力并拭目以待。谢谢大家!

  [中国日报网站总裁 张平:] 下面有请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同志致辞。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 陈昊苏:] 各位尊敬的朋友们,我以中国民间外交界的名义在这里发言。我们对“北京·东京论坛2005——中日关系:困难与希望”的召开表示欢迎!我们感谢中国日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日本言论NPO组织开展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合作,就是用十年的时间对新世纪中日关系的发展做联系性的探讨研究,目的在于使双方民间人士达成友好和平的共识,为今后数十年的中日关系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这是一项造福两国人民及进步人类的伟大工程,可以指望中日双方社会各界人士给予积极评价和热忱支持。我们再次对这个令人向往的前景表示期待与祝福!

  讨论中日关系应该具有明智的历史眼光。过去111年间,中日之间经历了漫长的51年兵戎相见由仇恨带来灾难的岁月,又经历了整整60年战后纠葛不断困难与希望并存的年代,现在理应通过双方的信任和努力去实现真正化干戈为玉帛、世世代代友好合作的光明前景,其时限起码应该是50年,最好能够延伸到100年。

  中国把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确定为处理中日关系的基本方针,就是希望超越51年战争带来的苦难,为60年曲折的历程打开新的出路,创造今后一个世纪的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未来,我相信这应该是我们双方都能够认同的正确的主张。

  今天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进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这是与全世界进步人类相协调的正义行动。听说有这样的日本人士,指责中国方面进行“反日教育”。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付出牺牲最大的国家,有大约3500万人在战争中丧生。在中国人口集中的东部中部地区,差不多每一个家庭都有在那场战争中失去亲人的痛苦回忆。

  当我们听到日本有人散布“并未侵略中国”、“发动战争是为了解放亚洲人民”之类的言论时,自然会激起作为战争受害者对于当年侵略者残暴罪行的无比义愤。我们要讲述历史的真相以分清战争的责任,并且着重于教育自己的后代汲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沉重教训,激发起建设自己国家的爱国主义热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被迫这样做的。

  中国历来崇尚“君子不念旧恶”的美德。如果历史上为恶的一方能够认真反省,并以实际行动证明已经不再为恶,那么受害的一方当然可以给予原谅,不再提起当年受害的往事。但如果为恶者矢口否认曾经有加害于人的事实,而且用这种方式不断地继续加害于人,受害者即使想要不念旧恶也没有可能,现在的情况正是如此。

  应该注意的是,中国现在进行抗战教育的时候,只限于追究发动侵华战争负有历史责任的军国主义分子,而把他们与广大的日本人民区分开来。我们认为日本人民其实也是那场军国主义分子发动的侵略战争的受害者。日本有一些进步力量曾经在战争年代反对过军国主义的侵略政策,日本军队中有一些士兵后来参加反战同盟与中国军民一起反对侵略战争,日本在战后有一些犯有战争罪行的军人向他们残害过的中国人表示真正的道歉因而受到宽恕,这些都是为中国人民所尊敬的富于正义感的行为,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不但没有被遗忘,而且受到热烈的赞扬。

  我们还要高度评价战后60年间日本许多进步人士致力于与中国人民友好的事业,他们喊出了“中日不再战”的口号,不惜为此劳顿奔波,竭尽心力,甚至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我们认为所有这些日本的进步人士真正代表了日本人民的良知,我们关于两国人民可以建立真正友谊并且不再为敌的想法,因为体认到日本人民的良知而具备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没有想过要与日本人民为敌,我们当然也不愿意看到那些煽动对中国仇恨的势力给二十一世纪的中日友好合作投下阴影。

  中国自然要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世界上任何国家决定政策时都会坚持国家利益这个出发点。但我想向各位说明,中国绝不会只顾及自己国家的利益而不考虑别的国家的利益。中国主张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多边合作,就是希望实现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在中日关系问题上,我们认为只有互相携手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研究一下历史就不难发现,实现战争政策给日本带来的只是损害,而放弃战争政策却给日本带来了繁荣。我们主张中日之间实现长期的和平,不仅是出于中国的利益,也是对日本怀着善意的表示。

  前面讲过,中国在中日关系问题上的基本主张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所以我在讲话中强调了对历史问题的看法。在论坛开始的时候,我把这些看法提供给中日双方的朋友,希望开展有益的讨论。中方希望与日本朋友坦诚相对,在涉及中日关系的各种问题上都通过讨论取得共识。我们的前提其实就是“尊重”二字: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既尊重利益、也尊重真理;既尊重历史,也尊重未来。

  请允许我再一次对此次论坛的举行表示欢迎,希望和各位朋友共同努力去把握论坛的成功。谢谢!

  

[1] [2] [3] [下一页]

  相关专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