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红网:岂能让抗日将士的英灵不得安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20:10 红网
作者:朱兆龙   苏州市藏书镇善人桥北面的马岗山上,有座长眠着1932年抗日阵亡的十九路军、第五军78位将士的英雄冢,有座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中为国捐躯的千余无名将士的迁葬墓。可惜,英雄们长眠的马岗山现在几乎被掏空,眼见崖危峰圮,英雄冢、无名英雄纪念碑濒临滑坡的险境。《南方周末》在《不该忘却的英雄冢》的报道中批露:“千余名抗日阵亡将士安息之地岌岌可危”!    抗日英雄的英灵不得安宁,读者的心情也惴惴不宁,愤愤不平!      抗日将士的亡灵在上世纪60年代就被惊扰
过。1963、1964年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毁林倒碑,将灵墓夷为平地,垦为桑园。大概那是“阶级路线”的“左”思作怪,只见是“国军”不见其抗日,就平墓倒碑,以示革命吧。眨眼20年,直到1981年10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过后,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了,吴县县委统战部、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方修葺英雄冢,收集抗日阵亡将士的忠骨,埋入墓穴,加高封土,扶正墓碑,整修墓道,使英雄们归墓重安了。   眨眼又是20年。其间虽在1998年,英雄冢被列为藏书镇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一直人迹罕至、常年荒寂,只有野草与忠骨相依,山风与忠魂相伴,当年的“烈骨满山香”竟成了烈骨满山荒,好不凄然。倘若就这样,倒也好,英雄们当年为国捐躯,并未指望有什么回报,能够安静地长眠也就罢了。然而,马岗山西侧的一家采石场,距无名英雄纪念碑只有数米之遥,天天开山采石,将原本苍松覆盖的马岗山,挖得千疮百孔,崖危峰圮。而从藏书镇繁华的街道到英雄冢,则是一条旁边垃圾成堆的狭窄土路,整日价货车辚辚,喇叭啸啸,尘土滚滚;在用生命捍卫的土地上,抗日阵亡将士身后竟难拥有一方安息之地,这怎不令人愤然?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8月15日,日本靖国神社,拜鬼的人摩肩接踵,热闹得可以。发动侵略战争的战败国公然为侵略战争而亡的士卒招魂,被侵略的战胜方却对自己的卫国英雄们不祭不拜,冷落得连墓葬都将难以完存,这反差何其强烈。胜利者不能忘记胜利的来之不易,不应忘记为胜利捐躯的民族英雄,如果其中有自己的亲人,会这般无动于衷吗?如果其中有自己的先人,会容忍惊扰英灵、危及墓室的开掘和采石吗?   民族复兴不能忘记为民族危亡献身的民族英雄,赚钱发财不能忘记保卫国土的抗日将士。在《永远的丰碑》中,无论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还是当时国民党领导的国军,只要为抗日建功立业捐躯献身的,一皆碑上有名、文中有绩;在对待历史、对待先烈的有关事务中,同样要用这样的胸怀和标准来处事。有名的抗日英雄我们要记住他们的名字,更多的无名英雄我们更要记住他们的业绩,维护他们的遗冢,纪奠他们的英灵,宣传他们的精神。60年代知青的那种傻事和左思,连影子都不应当让它存在。    两个文明建设成就可观的苏州,不至于不知道从藏书镇到英雄冢没有一条好路吧,不至于不知道英雄冢、无名英雄纪念碑濒临滑坡的危险吧,不至于不知道利用本地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源吧。如果不知道,那不是官僚主义,就是形式主义,乃至欠学少知。李根源先生的义葬、张治中将军的碑文、徐悲鸿先生的《国殇图》,无疑就是十九路军淞沪保卫战和“八·一三”淞沪会战的善后和史铭,既然无名英雄纪念碑、英雄冢已列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那就要把基地建设好,让英雄冢英烈的爱国精神和建英雄冢的义行善举永远传承;不能给个名字,挂个牌子就了事,直把挂牌当“化牌”,挂了就了了。这方面,当地政府有责任有所作为。   数典忘祖、冷落先烈的忤逆之事,并非马岗山独然。类似的事情同样令人唏嘘。《法制日报》就曾整版报道过江西、福建一些地方老红军烈士身份难证、陵墓难修、凭吊难施的窘事,足见民族精神的铸造和弘扬,还有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要做。让先烈陵园恢复它的庄严肃默吧,让英雄冢的英雄们安全地长眠吧。谁要再做让抗日将士的英灵不得安宁的事,谁就是大逆不道的不肖子孙。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