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教育部的训斥能否刮起挺教风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15:15 燕赵都市报 | |||||||||
作者:曹林 在承载着史无前例教育乱象的重压下,教育部史无前例地发飙了!一个个训斥连珠炮地发向了部分省区、地方政府、高校和银行。 “训斥”是由副部长张保庆在本部门新闻发布会上代表教育部发出的,张保庆首先点
训斥本身代表了一种积极干预的姿态———看到这些旗帜鲜明的训斥,很容易想起曾声势浩大的“审计风暴”和“环评风暴”,这两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的“风暴”,正是从李金华和潘岳的训斥开始的。教育部的训斥,也能掀起一场声势浩大、提升教育部影响力的“挺教风暴”吗? 先来看看,李金华的训斥和潘岳的批评转化成了风起云涌的风暴,是有背景的,就是中央政府对两个部门的倾力支持。积极力挺审计部门,是因为一些部门和个人滥用和违规使用资金已经危及到公共财政安全,不审计是不行的了;而所以力挺环保,是顺应科学发展观对环保的要求———而教育就缺乏这种“力挺”背景了,虽然口号中一直喊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社会公平的底线”,但由于教育不能在短期内带来直接利益,所以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这从中央和地方的投入可看出)。缺少强势政治支撑,风暴是刮不起来的。 再来看,“审计风暴”和“环评风暴”所以能展开,与其背后两部法律的强悍相关。《审计法》,赋予了审计部门许多独立审查的权力,依靠这部法律,审计部门能把训斥转化为查账;《环评法》、《环保法》,虽然过去也曾被称为“豆腐法”,但近年来的坚挺成就了“环评风暴”的力度。而众所周知,《教育法》也罢,《义务教育法》也罢,从现实运行来看,根本就是“豆腐法”,面对地方政府的不投入,法律没有任何办法,教育部也只能过过嘴瘾。 还有,某个部门能掀起一场风暴,表明该部门在社会中的公信力是非常大的,风暴是公众的拥挤凝聚成的氛围,缺乏公信力是动员不起公众的关注热情的。显然,与审计部门和环保部门相比,教育部门的公信力是有问题的———公信力的缺失主要源于教育问题堆砌如山,从教育不义务到乱收费,从应试教育到招生不公等等,很多人都把这些问题归结了作为主管的教育部,缺乏信任下,自然也就难以被训斥调动起关注热情。其实,这许多问题是单个教育部不可承受的。 我想,基于权能的弱势,教育部要牵引起一场“挺教风暴”,要学的倒不是像审计和环保部门那样的“训斥”路径,而应是卫生部门的“承认医改失败”路径———可以看出,卫生部门的自我反思对重树医疗事业公信是相当有效的。同样,在既有体制下,教育部门在教育问题上是难以自拔的,必须在“承认教改基本不成功”之后,方向明确了,障碍扫清了,权能增强了,一切问题的解决才有可能。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 |||||||||